标题 | 基本移动教学平台的精品网络共享课程的创新研究 |
范文 | 宋双荣 摘要: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迅速普及及各种移动教学平台的出现,促进了精品网络共享课程的创新,教师利用手机移动教学平台就能实施精品网络共享课程教学。本文基于移动教学平台下,针对精品课程建而不用的现状,提出了依托移动教学平台创新精品网络共享课程的教学,利用微课等资源辅助学生移动学习,建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提高精品网络共享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关键词:移动教学平台;精品网络共享课程;创新 中图分类号:TP311?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34-0137-02 21世紀以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移动学习平台成了顺应时代的新趋势,人们通过无线网络,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借助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通讯设备,获取知识信息、与他人交流互动。而早在2010年,教育部指出了“高校精品课程”旨在提升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并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截止目前,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关注下,高校精品课程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了国家、省级、市级和校级四级精品课程体系。但目前,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高校精品课程还处在建设单位“独享”阶段。将精品课程在网络上转化为全体师生共享、实现高校精品网络共享课程的网络化共享资源是必然选择。 1 移动学习平台的支持功能 移动学习是由美国内基-梅隆大学在1994年提出的,并实施了Wireless Andrew项目。2000年,Keegan博士将移动学习的概念传入中国,并在上海电视台40周年校庆上,做了《从远程学习到电子学习再到移动学习》的学术报告。目前很多人表述的都各不相同,许多学者都曾给移动学习下过定义,但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还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义。如:Quinn、Dye et al 、Hummel et al、黄德群、余胜泉等,但这些学者都认为移动学习强调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如:Dye et al 等认为“移动学习借助移动设备的帮助,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进行更好地学习,并能够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呈现出有效的学习内容。”当前移动学习的模式主要有:基于手机学习软件的移动学习、基于手机短信的移动学习、基于在线浏览的移动学习、基于多媒体邮件的移动学习、基于实时交互软件的移动学习。其中,除了基于实时交互软件的移动学习之外,其余的四种移动学习存在着形式单一、交互即时性茶、交互成本高等缺点。在很大程度上,基于实时交互软件的移动学习互动效果取决与何种交互软件,但实时交互软件具有强大的功能、简单的操作、低廉的成本等特征,从而使得其成了最为理想的移动学习模式。目前,在高校教师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移动教学平台有微信、手机、QQ、微博等。其中微信在高校教师中具有高使用率,其具有强大的移动学习支持功能,主要包含了聊天、朋友圈分享、功能插件等主要功能。可以说微信构成了一个简便、高效的多模态、一体化的移动交互平台,整合了手机短信、手机通话、电子邮箱、论坛等多种功能,多种互动模式使交互变得更加灵活通常,是目前最省流量的手机通讯软件,操作便捷、用户体验好,在大学生群体中享有很高的使用率和黏着度。另外微信更注重保护用户的隐私,避免了外来不相关评论对教学造成的干扰,这为构建精品网络共享资源课程提供了平台支持与技术保障。 网络教学平台是由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作为支撑的,这类教学平台需要具有教学管理、相关课程的辅助教学、交流协作等基本功能,而基于移动教学平台的精品网络共享课程的顺利实施也不外。目前,考虑到部分高校的网络、机房等基础设施条件不太完善、软件硬件设施的更新换代慢等现实因素。只有选择采用移动终端的教学平台,才能实施基于移动教学平台的精品网络共享课程。 2 基于移动教学平台下精品网络共享课程创新存在的问题 精品课程需要具备一流的教学队伍、一流的教学管理、一流的教学内容、方法等优势,是示范性课程。但目前精品课程建设还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 1)技术应用难度大 受技术瓶颈的制约,在精品网络共享课程的建设中,会导致制作者与授课者的角色分工,技术与内容产生分离。具体表现为:难以将教师的知识和经验与移动教学平台的优势结合起来,往往从技术角度能否实现出发,无法满足教育和被教育者的需求。同时,精品课程移动教学平台难以形成独立的模块,风格不统一,严重影响了系统的扩展能力,在集成其他应用时更是降低了其灵活性,往往需要复制代码之后在进行修改来建设新页面,教学平台页面制作无序。 2)教学管理繁琐,难以实现共享目的 在静态和动态网页系统的课程教学平台建设中,为了维护更新简单的内容,都是通过诸如文字、图片等动态网页技术,来开发自己专用发布系统,但是一般情况下,课程教学平台的信息量巨大,内容多是以多媒体、流媒体等形式存在,发布系统难以实现共享的目的,无法将繁多的信息发布到教学平台上。因此,在发布特殊内容的时候,需要编写新的页面,教学平台难以对信息进行统一的管理,严重影响了网页更新效率,工作量也会加大。 3)知识产权难以保护,缺乏长远的课程建设规划和平台 精品网络共享课程资源“过度保护”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并且“毫无保护”内容会产生剽窃,不能很好地共享。因此这就需要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按照教育部要求,使精品课程向全校师生免费开放。否则就会对作者创作和给网络资源升级的热情造成了损害,侵害了作者的合法权益。另外,高等学校对精品网络共享课程缺少统一的、合适的移动教学平台,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技术指导。许多课程知识申报而建,缺乏长远的维护和使用目标,一次性建设结束后即告完毕;课程组教师没有统一的平台管理,大部分内容知识数字化的文本,各自为政,只是将有关教学大纲、授课教案等放在一个平台上,难以称为是优质教学资源。 3 基于移动教学平台的精品网络共享课程的创新 1)以“总体规划、分布实施”为原则,完善网络共享课程资源建设的总体规划 精品网络共享课程资源建设是一个改革创新的动态过程。由此,为了更好地促进精品网络共享课程的顺利实施,需要针对精品网络共享课程的特点,根据课程建设发展所带来的资源扩充需求,结合课程自身教学建设的推进速度,制定一个合理、科学的建设规划,避免因仓促上马或无序建设影响教学资源的建设质量。并且为了精品课程网络共享移动教学平台的可扩展性,要以“总体规划、分布實施”为原则,将该规划作为精品课程综艺建设规划的一部分,从资源共享与立体化教学相融合的角度出发,使整个规划具备一定的前瞻性,有助于精品网络共享课程建设工作的稳妥推进,给出网络共享资源建设的总体目标与框架、分阶段任务与实施计划,从而提升精品课程共享资源的后期管理,促使该规划与设计的移动教学平台更加灵活地的实施。 2)构建统一的移动教学平台,实现精品课程网络共享目的 为了克服移动教学平台静态的制作、应用、管理等诸多弊端,省级主管部门要针对技术症结,根据精品课程网络建设的要求,集中管理该省各年度的国家级与升级精品课程,构建精品课程专用平台,并使其统一起来。同时,在移动教学平台上,为了实现精品课程网络共享的目的,要求各高校在醒目位置提供各级精品课程的网址链接。首先,平台要带有自有的教学管理功能,并给各级用户赋予不同的权限,如:用户可以分级为学生、教师、管理员、访客等,为课程的教学管理提供方便。通过移动教学平台,教师可以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依托移动教学平台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如:及时发布与更新教学资源信息、批改作业和测试等教学活动;为了提升精品课程的网络共享成效,通过师生园地、答疑信箱等,课程教师可以定期与学生进行在线交流,与学生互动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使精品课程真正用于教学,促进课程建设与教学应用、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其次,为了增强移动教学平台的技术管理和技术维护,学校要促进课程的长远建设,具有统一的管理机制和制作质量,统一实施网络管理和配置服务器,增强开展各级课程的评价、评审工作,从而满足学校实施统一的规划和宣传力度的需求。另外,基于移动教学平台下,课程组成员要将课程内容放在首位,在一定程度上,虽然无须关心平台的技术问题,但却有效解决了技术瓶颈问题;教学可以有利于课程内容的更新与维护,教师可以随时自主地控制课程内容发布,对备课功能进行修改、调整与更新课程内容。同时,基于移动教学平台下,各方面的用户可以充分发挥其能动性和参与机制,教师、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学生用户可以协同工作。 3)完善动态的检测机制,积极推进知识产权保护进程 为了确保精品课程网络共享,需要高校进一步完善精品网络共享课程的监督检查机制,需要“国家精品课程”荣誉获得者的进一步努力与投入。并且为了从外部推动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健全现有的动态监测体系,针对不同的监测内容,运用多样化的监测形式,扩展资源更新率。因此,为了避免评审前突击建设、评审后疏于管理的现象,我们应该在网络资源建设及移动教学平台的应用中,将现行的评审体系纳入到考评指标中,并提供教学平台运行、课程连通、基本维护等反馈信息,提供参评材料。另外,一门精品课程的“出炉”凝聚了整个课题组教师的辛勤劳动和心血,通过制作、修改、完善、评选等工程形成的。因此,为了更好的体现出精品网络共享课程的共享性,发挥出其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应该借助手机微信、平板电脑等平台,设置“公众网”和“教育网”等,根据入口不同,开展共享活动,扩大资源利用的受益面。同时,为了让大家看到精品课程的内容,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保护,避免大家下载过度;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也可以开展一些相同专业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合用,或开展校际资源共建共享合作,避免商业用途的恶意下载及使用,统一规划,分工建设,从而达到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志成.移动自主学习平台研究与实践[J].电脑与信息技术,2018(6). [2]梁丽君,高进锋,付丽萍.“市场营销策划”网络共享课程的建设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2016(4). [3]宋海英,李宏,孟祥飞.C语言程序设计网络共享课程的研究[J].电脑迷,2018(3). [4]王亮.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络平台建设[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4). 【通联编辑:唐一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