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信息素养课程教改实践 |
范文 | 许洪云 陈朝焰 张晶 摘要:针对信息素养课程教学中存在知识点多而杂乱、教学方法不灵活、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以信息素养课程《Excel数据分析与处理》为例,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三方面探讨了新工科背景下高校信息素养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实践证明,提出的教改措施显著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新工科;信息素养课程;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教改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 ?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16-0099-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courses, such as mixed and disorderly knowledge points, the inflexible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assessment methods, the teaching reform measures, for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cours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new engineering, are discussed from three aspects,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taking Excel for data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as an example. The teaching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teaching reform measures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th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and receive a good effect. Key words: new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course; educational reform; teaching quality;? educational Practice 1 引言 “新工科”是近年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创新提出的新概念。为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跨学科工程科技人才,2017年2月底,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强调学科的实用性、交叉性、综合性,尤其重视信息通讯、软件设计等新技术与传统工业的紧密结合[1-2]。为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工科人才,在“新工科”背景下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科专业建设,离不开信息素养课程的支撑。因此,探索“新工科”背景下高校信息素养课程的教学改革,是时代的需求,对提升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2 信息素养课程教学现状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线上资源的迅猛增长,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元化,使得传统的课堂教学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以《Excel数据分析与处理》为例,在传统的Excel课程教学中,教师通常将Excel作为工具进行介绍,主要参照教材中提供的章节组织教学。通过介绍工具栏中某一功能命令及其涉及的理论知识点,再讲解示例对知识点进行操作验证,然后,借助教学软件和投影仪等方式给学生直观演示操作过程,最后让学生重复教师的操作步骤来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方式,过于注重操作细节,容易忽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使学生对整体知识体系结构的掌握不足,以致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得不到更好的体现;另一方面,重复步骤这种机械式教学会使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感觉乏味,失去主动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3-4]。 因此,“新工科”背景下研究信息素养课程的教学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方面要注重教学设计,构建课程的完整体系结构,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特点和课程内容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 3 教学改革措施 《Excel数据分析与处理》这门课程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信息素养通识选修课,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主要围绕教学内容重新组织、教学方法改进、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进行,并据此探索高校信息素养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 3.1 教学内容重新梳理 《Excel数据分析与处理》包括数据格式化、函数与公式、图表处理、数据管理与数据透视表等基本知识和应用技巧。教学内容多,知识点杂乱且分散,学生难以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框架。因此,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将选定的教材内容重新梳理归纳,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分析求解问题的能力。一般情况下,将《Excel數据分析与处理》课程划分为数据准备、数据处理与可视化、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等四部分内容。Excel课程体系框架,如表1所示。 通过梳理知识点,理顺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Excel课程知识,使他们更好理解课程体系框架,以便进一步促进学生在各自的专业领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术探索精神,教师可在课程中适当引入学科前沿知识对课程内容进行补充,例如,Excel在数据挖掘中的应用等,进一步丰富和调整教学内容,逐步培养学生对学术研究的兴趣[5]。 3.2 教学方法改进 为了提升课程质量,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 (1)借助网络工具辅助教学 充分应用现有的教学APP、微信小程序辅助教学。例如,通过问卷星调研选课学生年级与其专业分布情况,同时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认知情况及其选修该课程的目的,帮助教师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特点和需要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雨课堂、SPOC平台等实施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引导学生课前学习,课堂上进行答疑沟通,强化练习,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 (2)知识呈现多样化,吸引学生注意力 针对学习难度较高的教学内容,比如数据处理和分析等,通过制作微视频以案例演示法串联零散知识点给学生分层讲解,再通过练习或作业的形式进一步考核强化巩固。 围绕教学目标,通过微视频的设计、实际案例的演示、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多样化知识呈现方式,抓住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设计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同时,注重课堂上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3)适量的实践互动环节 通过一定时间的课堂练习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针对重难点知识,比如数据筛选、数据透视表等知识模块,理论结合实践,补充强化练习,推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掌握。课后作业的布置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其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课上实践环节可作为过程考核方式之一。 (4)灵活的教学策略,逐步引入翻转课堂模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慕课、翻转课堂已成为目前各学科课程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教学手段[6-9]。基于教学目标,逐步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新理念。教师安排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教师设计的微视频、SPOC平台教学资源等,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上则通过定时练习考核所学内容,通过答疑、交流互动等方式,进一步补充强化练习,掌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情况,辅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帮助教师微调教学进度和教学设计,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绩效。如表1所示。 3.3 考核方式改革 《Excel数据处理与分析》课程考核的主要目的是检验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从而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进行探索与实践。传统的Excel课程考核方式较为单一,更加注重结果性考核,这种考核方式对于实践操作性较强的Excel课程,不足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为了突出对学生实践运用能力考核,探索多元化考核评价标准,在成绩评价体系上,这门课程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相结合,使评价更加准确、客观。 考核方式分为基本训练与考核、提高训练与考核、结果考核等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进行相应的考核,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有机结合,同时更加注重过程考核,如表2所示。利用课堂练习(根据练习难易程度设定时间),可以对学生课前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同时,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提高训练进一步考核,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交流指导答疑。通过考核,教师可以发现学生掌握不足的知识,从而调整教学进度。因此,多元化考核评价标准使考核成绩更加真实、客观。 4 取得的成果与改进计划 4.1 取得的成果 Excel课程教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和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学生学习成效的情况,即教改前后学生学习情况对比,如图1所示。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采取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教学;而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三方面实施了教学改革。可以看出,實施教改能有效提升课程教学质量,能明显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成效,能显著提升教学效果。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分从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的91.958分到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的92.294分,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满意度更高。 4.2 改进计划 我们在信息素养课程中的教学实践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时间有限,需要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学实践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无法进一步监督到学生的课外学习情况。针对这种情况,通过课堂练习来考核课外学习情况。另外,教学班常常根据学生选课情况存在大小班,大班人数达到80人,小班则在20人左右。人数过多的班级教师往往无法照顾到每个学生的情况,将考虑分组制来调整,通过组长进一步了解每位学生的实践情况。 5 结语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信息素养课程的教改实践,积极探索信息素养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教学内容的重新梳理,帮助学生了解课程知识体系框架,建立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尝试新颖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注重过程的多元化考核使得评价更合理、客观。具体的教学实践表明,《Excel数据分析与处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效果较好,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效。 高校信息素养课程教改实践需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其实践能力为重点,融合教学与信息化途径,强化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在探索教学改革的道路上,将逐步构建课程质量体系,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效,从而为“新工科”背景下卓越商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进行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吴爱华,侯永峰,杨秋波,等.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9. [2] 钟登华. 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6. [3] 蔡美玲,刘相滨.面向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Excel案例驱动式教学研究[J].教学观察,2018(19):80-83. [4] 谷宗运,阚峻岭,谭红春.面向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探讨与实践[J].软件导刊,2018(12):223-226. [5] 张泽.对高校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J].教育探索,2014(12):27-28. [6] 张铃丽.基于翻转课堂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设计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14):132-133. [7] 朱桂萍,于歆杰.基于翻转课堂的主动学习促进策略[J].中国大学教学,2018(5):29-32. [8] 刘宇.基于布鲁姆教育理论的法学翻转课堂应用探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8(28):103-108. [9] 刘凯,张衡锋.园林专业Excel中函数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108-113. 【通联编辑:王力】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