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互联网+”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思路与创新研究 |
范文 | 刘文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持续发展,在“互联网+”的视野下,人们越来越关注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辅导员的工作方式也从本质上发生了变化,传统教育管理方式显然不能够适应当前网络时代的要求,因此学会使用这些互联网新媒体,是以后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势和所必需的基本能力。该文阐述了在互联网迅速发展下给高校学生带来的影响,基于此分析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思路及创新实践,旨在为高校辅导员工作提供相关思路。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辅导员;工作思路;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TP319? ? ?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16-0126-02 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逐步要求内涵化、深刻化,需要从本质上改变教育教学方式,首先学校抓奸认识到創新辅导员工作模式的重要性,但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只是做出一些表面文章。此外,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与辅导员息息相关,因此对辅导员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关注网络信息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方式的创新,是目前教育学领域专家重点探讨的问题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学生和辅导员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面对新型并且工作量相对减少的管理方式,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能够在日程生活中灵活地进行管理工作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具备趣味性。基于此大背景下,学校管理能力和模式更加科学、前沿,能够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教学质量和效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1 互联网发展对高校学生的影响 1.1思想方面影响 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了网络社交平台的更新,网络上各种信息和言论给学生的思想以及观点带来很大影响,同时也要求辅导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妥善处理。首先,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程现多元化趋势,对于学校传播的理念和观点开始辩证地看待,并且把网络上零碎的学习内容,与自己个性化的理解结合起来,使大学生的思想更加多样化。其次,社交网络平台信息的传播范围与速度交到,学生会从网络上得知相关其他学校、学生、学长学姐的言论,通过自己的理解以及感受,转变为指导自己行动的标准。所以在互联网影响下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更加复杂烦琐。学生不仅关注一些官方网站发布的消息,而且会浏览其他平台的消息,但这些言论消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有待进一步确认。学生通过微信、QQ、微博等传播、评论、阅读社会热点和校园消息成了普遍现象,一旦过激或不当言论传播态势过猛,辅导员及学校会难以控制。 1.2心理方面影响 目前,网络活动五花八门,包括网上交友、网络直播、网上购物以及网游手游等,很多学生在网络虚拟世界中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打开微信、QQ等交友软件进行聊天,浏览网站观看电影,听音乐等,获得自我满足感,打开淘宝、京东等进行网上购物,满足消费欲望,打开斗鱼、虎牙等直播软件,观看直播并充值送礼物,获得虚拟世界成就感,这些活动占据了学生的绝大多数的时间。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些网络活动能够缓解压力、适当放松,但沉溺于网络世界或导致学生心理产生问题。在网络世界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满足感,一旦回归现实,容易被困难与挫折击败,并且会影响他们的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导致自卑、自闭等负面情绪。 1.3日常生活方面影响 通过网络学生极大丰富了交友、娱乐等活动的形式和对象。在人际关系方面,网络交友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灵活性和隐蔽性,一些内向害羞的学生更喜欢网上交友,因为他们不需要与人面对面交流,但从长远来看对学生走进社会人际交往产生负面影响。目前,基本每个学生都会进行网络购物活动,不但便宜方便,并且也相对较为隐蔽,有些学生轻易相信一些网站的广告,会造成金钱和相关权利的丧失。从互联网兴起到现在为止,网络上一直充斥着网赚的噱头,包括刷单、代理、码字等,相当一部分学生深受其害,在缺乏安全意识和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情况下,容易落入不法分子的陷阱,不但耽误了学业还浪费了一大部分时间。 2 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创新思考与实践 2.1创新工作思维 “互联网+”的本质要求就是不断创新,辅导员要以学生成长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胆探索发挥辅导员职能的工作方式。学校是学生成才的摇篮,辅导员所带的每一个班就都有自己的潜力和创造性,因此要求辅导员调整工作思维,努力塑造优良的班风学风,进一步寻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有效方法。 2.2创新工作方式 互联网营造的虚拟平台成了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第二世界”,学校也构建了各种网络管理平台,方便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工作。因此依托“互联网+”的背景下,辅导员必须转变工作思维,创新工作方式,建立起在学生中话语权的主体地位,通过互联网平台传播积极思想,此外还应密切关注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思想动态,对于一些过激和不当言论要及时引导和纠正,防止造成校园恐慌。同时,“互联网+”的技术视角下,学生—辅导员协同交互平台的构建,能够方便辅导员管理工作,也为学生与辅导员反映问题、提出意见提供了便利。因此高校辅导员有必要创新工作方式,依托互联网技术,提高学生的辨识能力和创新能力。 2.3创新班级整体风貌 学生干部是班级凝聚和优良班风学风的带动着,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辅导员应该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状态,通过宿舍调查、跟班听课、食堂进餐等方式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铜鼓哦平常的观察积累,选取活跃、具有一定威望的学生担任班级学生干部,不但能够培养这些人的服务意识,还会树立榜样作用,使其他学生力争上游。同时还应配暗影和拓展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创造良好的班级风貌。 2.4 创新与班主任的合作方式 我们都知道,在我国的高校教育中,班主任的数量通常是根据学生的数量来设置的,班主任通常管理一个班级内的三四十名学生,能够实现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但是辅导员管理班级较多,通常只是与有问题的学生进行交流,而忽略了大部分学生的感受,他们只能通过与学生会或者班委沟通,导致很多学生不熟悉甚至不认识辅导员,更不认可他们所做出的努力和工作。但是班主任与辅导员是管理学生的有机结合体,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所以辅导员要创新与班主任的合作方式,正确引导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营造一个风清气正、和谐温暖的学习环境。 2.5创新引导课程效用 辅导员要正确的指导学生的学业和思想政治教育,整理俗话所说“铁打的军营,流水的兵”,每一级的学生是处于他们人生的特殊阶段,但是辅导员要以历经数遍,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学业督促以及学生管理工作清车熟路,对于本专业的学生,学习此专业后期的毕业去年等要及时与学生沟通,为学生以后图发展出谋划策,让学生了解自己课程体系,了解别也厚的使用用途。因此辅导员创新引导课程效用,为学生以后发展至关重要。 3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正在探索更有效的工作模式,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深化教学管理形式,拓展思想教育内容,能够为学生发展奠定重要基础,在此思想指导下,高校辅导与学校也整改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创新班级整体风貌,创新与班主任的合作方式,创新引导课程效用。在坚持与时俱进的形势下,不断改进和提升管理内容、方法和形式,根据教学管理的基本情况进行反馈,结合当互联网交互平台,才能真正提高辅导员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任严超.互联网+时代下浅谈高校辅导员工作能力的提升途径[J].福建茶叶,2020,42(02):218. [2] 王鸣.互联网+时代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辅导路径创新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11):237-238. [3] 刘子祥.“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角色困境及实现路径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9,10(05):73-75. 【通联编辑:朱宝贵】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