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小学创客教育演进及实践路径探析 |
范文 | 熊键 李高祥
摘要:技术的更新换代推动教育的变革,为适应人才发展的需要,创客教育成为教育的热点。随着创客教育的向前发展,其形态变得十分复杂,需要对创客教育的发展形态和实践路径进行一个整体的把握。针对此问题,文章在深度把握创客教育内涵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创客教育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起步、内化、创新发展三个阶段,分别归纳出创客教育的形态、类型和问题,由此发现创客教育的发展是从边缘化介入、融合、渗透进教育各个层面的过程,并在当前实践形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秉持、两个构建、三个拓展”的实践路径,以期对创客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关键词:创客教育;发展形态;实践路径;中小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 ?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03-0028-05 1引言 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便捷了开源硬件制作、编程等知识与技术的交流,身具创新、设计、分享、交流、跨学科等时代特色的创客教育逐渐成为热潮。从创客教育本身来看,传统教育和创客教育的教学形式和理念恰好互补,从课内到课外、从理论学习到动手实践、从卷面考试到作品展示,无一例外,创客教育适应了时代的发展需要,既是传统教育的变革力量,也是应对未来社会人才培养的必然路径。 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文化基础方面中要求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批判思维、勇于探究等基本素质,社会参与方面要求培养學生的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运用等基本素质[1],两者充分表明,时代的发展已经革新了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全人的发展成为教育的中心,而创客教育中的设计、制作、创新、问题解决、跨学科整合等基本取向正是培养全人的有效路径。另外,《中国现代化2035》中明确指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推行启发式、参与式、探究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2]。由此看来,以创新、动手实践为导向的创客教育将成为未来教育的重要教育形态。 目前,中小学创客教育发展态势良好,但已有研究中对创客教育的理论探究和实施路径构建较多,缺乏对创客教育整体发展脉络的把握,因此,厘清创客教育的形态变化过程、辨明我国创客教育的发展方向十分必要。 2创客教育内涵及功能 2.1创客教育的内涵 要深刻理解创客教育的内涵就要追溯到创客教育的源头——创客运动,探索创客教育诞生之初的核心本质。创客运动源于二十世纪末,是一场制造业的革命,推动了个体制造的潮流。创客教育脱胎于创客运动,又结合教育的需要,产生一系列的变化。两者的有效融合,使得创客运动中的制造、创意的特性与教育中的跨学科、问题解决的特性成为创客教育的核心。从过程上看,设计、制作、分享、创新等一系列过程是创客的重要要素,而真实的情境、体验学习等过程是新时代教育的重要主题,创客教育深具两者的重要特征,以至于教育界对此教育形态寄予厚望,认为创客教育是变革教育的重要路径。 祝智庭教授认为,广义上创客教育应是一种以培育大众创客精神为导向的教育形态,狭义上的创客教育则应是一种以培养学习者,特别是青少年学习者的创客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模式[3];傅骞认为创客教育是指为解决中小学教育体制中创新能力培养的不足等问题而将创客理念引入中小学教育体系中,实施一系列关于创新动手技能训练的综合课程[4];此外,王佑镁等认为创客教育是一种贯穿终身的,面向全人发展的,培养个体DIY、创造能力与分享精神的教育取向[5]。由此看来,创客教育并非单单是一门实践课程,而是以一种教育目的指向核心素养、教育群体面向大众、教育时段面向终身的教育。 创客教育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体验教育、项目式教法、创新教育、DIY理念之上的[6],我们不妨简单地从这些教育理念中分析出创客教育的一些核心特征,即真实的情境、完成项目、动手制作、问题解决、创新等。从这个层面来说,创客教育具有具身学习的特点,也符合设计型学习的要求,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教育形式。从创客教育的整体来看,一般认为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创客的教育”,旨在培养创客人才;另一种是“创客式教育”,旨在应用创客的理念与方式去改造教育[7]。两者在实践路径上走向分化,在培养目的和培养理念上又相互统一。从实践路径来看,两者各有偏重,“创客的教育”更偏重于成为“创客”的技术素养,使学习者具备成为创客的能力;“创客式教育”则更偏重于创客教育的理论素养,使学习者具备创客的思维方式和精神追求。 2.2创客教育的功能 随着创客教育的不断发展,创客教育的形式变得多样,衍生出了更多的内涵,借助创客教育的理念,创客教育得以在教育领域中广泛开展。不管对创客教育的理解如何,创客教育都对指向对学习者的高阶思维、核心素养,其最终目标都是指向全人的培养。而这种培养,笔者认为主要产生了以下几个教育作用。 (1)在探索中学习新知,在创造中建构新知 创客教育认为教学和学习目的不再仅是获得已有的知识,而是获得现存知识的同时,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和创造新知识[8]。在创客教学中,学习不仅仅是靠教师的讲授,自主学习是学习知识的主要方式。自主学习的动力从何而来?兴趣是起点,求知欲是过程,“作品”的成就感是催化剂,以此为驱动完成整个学习过程。从一个项目到另一个项目,学习者像是游戏通关一样,不断探索、不断建构、不断建立获得知识的成就感。“创造中学”是创客教育的基本理念,通过适当的引导,以一个项目为线索,一个创意作品或创意主题为载体,使学习者创造自己理想中的知识空间。 (2)从“听”与“记”走向“做”与“说” 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转变教育效能。“听”与“记”是主要传统学习方式,被动的过程多,主动的过程少、接受的过程多,思考的过程少。创客教育转变了这种学习方式,更多地将学习的重心转向学习者本身,以“做”与“说”代替“听”与“记”的地位。“做”是指动手实践的过程,可以是完成一个专题的探究,也可以是完成一件作品的制作;“说”是指交流与分享,将知识表达出来更能显示出对知识本身的掌握程度。创客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但要完成主题探究或作品制作,还要锻炼其交流与沟通的能力,无论是小组内部的探讨或者是与项目相关专业人士的沟通,这都显得十分必要,在完成作品或主题探究的最后,分享是创客教学中重要的环节,不但是对自己整个过程的总结与反思,也是再次有效建构的过程。因此,“做”与“说”既是培养学生知识建构的有效方法,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过程。 (3)学习资源更开放,学习手段更丰富 创客教育的知识不仅来源于老师和教材,更来源于网络、专家、图书馆等途径,这使得学生的知识获取途径更为多样。创客教育并不限定获取知识的途径,以最适合的方法获得信息即为最好的学习方法。学生不但可以查阅图书,还可以在网上阅读相关电子资料、论坛、博客等,可以咨询专家、实地考察等,学习场所不固定、学习方法不固定,获得的知识也就有所不同,同一个主题,不同的小组得出不同的结果,同一个要求,设计出的作品也各有特色,这充分给予了学生创造的自由。 (4)培养科技才能,提供创新成长平台 创客教育高自由的教学模式,在根本上击穿了学科阻隔和学生的成长障碍。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不乏奇思妙想,奈何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孩子的想象力得不到延展,创新思想得不到落地,造成了孩子天性被禁锢在知识的囚笼之中。创客教育正是看到了这种陋病,旨在为孩子提供一片承载自由思想的空间,孩子通过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既是学生学会学习过程,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这种自由的教学方式使得孩子的制造与求知的天性得到释放,提供了一个科技人才成长的平台。 (5)打破“应试教育”试卷评价体系,面向“素质教育” 一直以来,以试卷为导向的评价标准一直得不到改变,这是由于传统的书本知识教授无法突破文本知识考查的壁垒。创客教育本身的以“做”为根本的教育特点使得它不必遵守文本考查的法则,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完全可以从参与探索的过程、分享陈述、最终的作品或实践报告来体现,这种多维度的评价使得评价学生更为立体。创客教育践行了素质教育改革的过程评价方式,也打破了应试教育以试卷为考量学习效果的做法,在实践层面上对素质教育的推行有促进和借鉴的作用。 3中小学创客教育演进 3.1创客教育发展形态 根据我国创客教育的发展背景、创客教育的课程内容、创客教育开展形式以及创客教育的实践特征,可以将我国创客教育的发展阶段归结为起步、内化和创新三个阶段,其具体发展形态演变见表1。 (1)起步阶段。创客教育的起步阶段主要表现为创客教育的引入与尝试,其主要标志为国内创客空间的成立和创客教育在我国中小学的实践探索。在2014年以前,创客教育主要是学习国外的教育形式,或者说是少数学校和教师在中国应用创客教育的探索和尝试,在中小学中主要作为一种课外活动课程开展。在此阶段,创客的理念在国内开始被提及,以创客运动为中心的热潮开始席卷各个领域,创客教育也因此成为新的教育形式被提出。创客运动中的很多元素都被引入到创客教育中,设计、分享、交流、制作、开源的特征被创客教育沿袭下来。创客教育借鉴创客运动的创意制作工坊,改造为成为创客空间,依托创客空间利用3D打印、开源硬件等技术手段开展创客教学,以培养创客的方式开展创客教育。此时的创客教育主要是以创意为核心、制作为路径、创客空间为教育场所、产品为目标导向,其教育形式单一,教育地位作为一种边缘化的教育形式,教育形式多为国外创客教育和创客运动本身的模仿与借鉴。 (2)内化阶段。2014年至2015年左右,创客教育进入内化阶段,这一时期的标志为关于创客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开始变得十分火热、创客空间成立迅速。在这一时期,一些发达地区的中小学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大班教学模式,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创客式教学形式也得到逐渐发展和推广,这个阶段,创客教育表现为与本土教育“自我同一性”的过程。创客教育的开设模式、实施、推广等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中小学创客空间成立迅速,至2014年底,共有北京景山学校、浙江省温州中学等十余所学校成立了创客空间[9]。依托创客空间,通过举办创客马拉松、创客沙龙等活动开展创客教育。除此之外,以构建创客教育本土化教学理论成为热点,包括创客教育模式构建、特色创客空间建设、新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在创客教育中的应用。由于我国创客教育并无原有的教育形式,所以,创客教育开始与现有的信息技术教育、STEM教育、科学教育等教育形式结合开展,在这个过程中,创客教育开始从模仿国外形式开始向本土化过渡,逐渐摆脱了创客运动的固有形式,其教育地位从边缘向中心趋近。 (3)创新发展阶段。自2015年以后,创客教育开始走向分化,特别是李克强总理视察柴火创客空间后,创客教育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创客教育的形态变得多元。这一阶段,以创客教育内涵的丰富、创客式教学的出现、创客教育与其他教育融合开展等为标志。创客教育原来的制作、创客、创客空间三个基本要素的内涵变得更为丰富,制作扩展为制造、探究;创客也可以指未在的创客或者具有创客素养的学生;创客空间也不再拘泥于特定的给创客活动的空间,也可以是教室、实验室、机房等。创客教育也在创客理念的引领下,逐渐延伸到教育的各领域之中,本身开始成为一种教育形态,这是创客教育在中国的一种本土化的创新,笔者将其认为是创客教育的创新发展阶段。在创客教育分化发展过程中,主要向两个方向分化,一是保留原来的创客教育最初的开展形式,即通过創客空间开展综合实践课程和课外兴趣课程的形式;二是将创客教学理念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例如有学者构建了面向中小学学科课程整合的创客式教学的一般模式[10]和有学者提出了在steam课程教学中以“跨学科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素养的培养为根本目标的创客式教学范式[11]。在此过程中,创客教育得到极大推广,创客课程、创客式教学法、创客教师、创客大赛等一系列的创客教育体系被逐渐建立起来,创客教育开始渗透进教育的各个层面。 3.2创客教育类型 从当前来看,无论是“创客教育”还是“创客式教育”都在中小学中有广泛开展,这种广泛实践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创客教育契合了中小学课堂教育的教育需要,即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想象力等素养;另一方面,创客教育满足了“课内+课外”的开展条件,“创客式教育”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常态化的课堂教学中可以有序开展,“创客教育”是课外学习的良好方式,可以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而两者还可以相结合,互为补充。另外,创客教育的开展形式十分丰富,校内有依托于综合实践课程、开展创客教育主题讲座、创客手工作坊、创客项目、创客社团等;校外主要有创客培训机构教学、科技馆参观学习、以创客为主题的夏令营和冬令营、创客大赛等。 目前,我国中小学创客教育主要有三种培养形式[12],一是“体验式”,主要满足学生科技体验和制作的乐趣,让学习者在从中感受到科学与艺术的魅力,学习难度较低,比较适合低年级的学生,也适合于创客教育的初步教学。这种形式一般借助一些半成品的手工制品或者是玩具,通过学生完成组装、完善作品以实现作品的功能,重在儿童的参与和体验,这种形式对于儿童的科学和艺术的启蒙十分有帮助,使儿童乐在其中。二是“素养式”,创客教师通过组织一些创客式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情境思考、设计、制作(探究)、解决问题、分享交流的整个过程,以一种长期的培养过程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这种培养形式需要学生有作品或主题报告的产出,以此塑造学生创新思维、问题解决、信息整合能力等素养。三是“平台式”,这种培养形式更为开放、深入、长效,学生通过借助网络平台、查阅书籍自行学习专业的技术或知识完成项目,这更加考验一个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执着精神。當前,创客资源和创客网络平台十分丰富,这为“平台式”的创客教育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这种培养形式将是未来创客教育发展的主流。 3.3问题反思 目前,创客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态势较为迅猛,已经逐渐成为教育信息化改革的热点之一。但由于我国创客教育起步较晚,在其发展和推广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1)创客教育理论体系不完整。正如有的学者所言,我国的创客教育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其理论根基有待夯实,经验探索亦不充分,无论是一线教师还是专家学者,对创客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仍属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13]。这造成了我国创客教育并没有一套适用的理论体系指导,所谓的一些学者的指导性建议过于零散,现有的成功案例也有很多个性化因素,不具备普世的价值。我们正面临着由于对创客教育规律、特别是对教学设计问题的关注远远滞后于硬件设备及空间环境的建设而导致的创客教育“有形而少实”的现实困境[14],因此,建立一套经典的完整的体系十分重要,能对创客教育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以及资源建设整个过程的实施提供借鉴与指导。 (2)创客教师队伍不专业。创客教师是指在各级各类学校中,从事创客教学或指导学生开展创客实践的教师[16]。由于创客教育和STEAM教育是多学科知识的汇聚与融合,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跨学科的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要求较高,要求创客教师必须具备跨界与融合的特质[17]。于是,如何在理论与实践层面提升创客教师的教学能力成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18]。创客教师专业化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创客教师个人的能力不够专业。由于创客教育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专业化的创客教师不多,短时间的创客教师培训并不能解决专业创客教师师资欠缺的问题;另一方面,创客教师队伍配备不够专业。有的学校从学生的学习指导到创客空间的资源管理都由一两个老师负责,这使得创客教育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创客教育的跨学科特性使得创客教育不可能只由一两个教师能够完成,因为很少有教师具备项目指导和多学科整合的能力,这要求创客教育的开展需要不同领域不同学科教师的支持,共同组建创客教师队伍。 (3)创客教育与课程教学融合问题。随着创客教育在我国的逐步发展,创客教育与课程教学融合的问题逐渐凸显,如怎样处理创客教育与传统课堂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解决技术、平台等硬件的应用支持问题;如何根据时间、资金等客观条件,去选择相关的人文因素(如团队、专家、政策等)对创客教育的过程与结果做出评价等[19]。就作为一门新的教育形态而言,创客教育面临着在时间和空间上与现有学科课程协调的问题,这种尬境与当初综合实践课程融入国家课程时如出一辙,在看好创客教育的功能与前景的同时,平衡创客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实践问题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当前,创客教育与课程教学融合的问题还包括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团队的组建、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评价等。 (4)创客教育面向对象的问题。从长远来看,创客教育应该是大众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目前来说,在创客教育中有的学生参与度不高,甚至是不适应创客教育的培养,但是这并不代表创客教育是培养精英的教育,恰恰相反,这正是表明创客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所在,我们更要看到创客教育对教育的革新作用,也可以说明创客教育可以与传统教育互为补充,两者在对立与协同中才能更好地面向全人的培养。当然,我们应该正视学生能力与习惯,通过调整学习难度、教学模式等方式关注创客教育中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目前,创客教育的普遍形式仍以课外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信息技术课程为主,通过开设创客空间、成立创客俱乐部、举办创客大赛等方式让一部分感兴趣的学生先动起来,以期带动更多学生的参与。然而,只有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战场[20],才能更好地挖掘创客教育时代价值,将创客教育的革新作用体现出来。 4中小学创客教育实践路径 关于如何有效开展和推进创客教育的问题,在纵观我国中小学创客教育实践历程和现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要做好“一个秉持,两个构建,三个拓展”。“一个秉持”即秉持融合创新的教育理念;“两个构建”即构建系统的创客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各具特色的创客空间;“三个拓展”即拓展创客教育的实践广度、深度、效度。 4.1 “一个秉持” 创客教育要秉持融合创新的教育理念。创客教育本身所具有的跨学科特性和开放创新的教育理念,使得创客教育需要不断吸取其他学科的教育精粹,以充实自己形成独特的教学体系。就目前来看,在教学开展形式上,创客教育借鉴了设计型学习、项目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在课程内容上,创客教育将STEM教育、机器人教育、编程教育、工艺品制作等教学内容纳入日常教学之中,以不同的主题或专题形式开展;在教学手段方面,创客教育既有传统的课堂教学,也有依托于在线课堂、虚拟社区等非传统的教学形式。由此可见,创客教育本身便是集万物所用,采众家之长,在不断融合中创新,最终形成一种具有整合性的教育形式。整体来看,创客教育包含了很多新时代的教育特性,而未来人才的培养需要中,信息整合本身就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能力素养,多学科的参与使得创客教育成为培养综合实践型人才的一条必要途径。需要注意的是,创客教育虽然类似于一个学科“大熔炉”,但不是一个“大染缸”,并非是所有的教育形式和内容都能放到创客教育中来,“大熔炉”的本质是吸取其他学科或其他教育形式中的精华,以熔炼成适合创客教育理念的教育,而不是一股脑地将其他教育存在装入到创客教育之中。只有符合创客教育的教育理念和实际的内容与方法才能融入创客教育之中。 4.2 “两个构建” (1)构建系统的创客教育课程体系。目前来说,创客教育并没有全国统一的课程与教材,谢作如老师认为,融入国家课程是创客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21],这给创客教育的课程建设留下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规范创客教育课程标准与开发创客教育课程十分重要。创客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应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创客教育需要建立一套全国试行的课程标准,从客观上来说,创客课程由于极具包容性的特色给人一种什么都可以往里装的错觉,其实并非如此,正是由于创客教育课程内容的跨学科和创意制作等特点,使得创客教育并不好有针对性性地开展。因此,关于使创客教育的课程有效性、必要性、开展条件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细化和规范,这些问题可以在课程标准中得以体现。另一方面,创客教育的课程需要完善,不但要建设常规的创客课程,更有必要建立各具特色的創客课程,特色课程取决于地区特色、设备场所、学校经费条件、当地产业等客观条件。 (2)构建各具特色的创客空间。创客空间是创客聚会、活动和合作的场所,是开放交流的实验室、工作室、机械加工室,是创客进行创新创意分享、转化与实现的物理空间载体[22]。目前,创客教育的开展仍以依托创客空间开展实践为主,创客空间也成了创客教育的重要场所,所以,建设好创客空间对于学校开展创客教育十分有必要。广义来看,创客空间无处不在,学校、社会、家庭都可以作为创客空间,甚至是操场、广场、游乐园、田间地头都可以成为孩子创意萌发之地。充分创造一切迸发创意的可能才是创客教育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所在,也是践行“生活即教育”的美好路径。不但如此,雒亮等构建了基于O2O的创客教育空间[23],何克抗教授也认为要有两类创客空间,一类是物理创客空间;另一类是在线创客空间 [24],因此,网络创客空间大有作为。除此之外,由于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逐渐推广开来,虚拟的创客空间也将会成为开展创客教育的重要战场。总的来说,有几点十分重要,一是创客空间设备要能够满足创客活动的需要,在购买设备时也要结合学校的财政经费,学校创客教育的设施并不一定靠学校一力促成,可以充分发挥剩余资源开展创客教育,例如家长社会的支持、学生的项目成果的创收、与企业的合作等;二是创客空间的设施可以丰富多元,既有高新技术设备,也有传统工艺的资源,由此开展的创客教育才能丰富而多样;三是创客空间一定要赋予其独特的意义,例如图书馆创客空间与实验室的创客空间功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区分两者的特点,充分发挥他们不同的优势;四是创客空间不必拘泥于固有形式,可以是线上的、线下的;也可以是校内的、校外的;更可以是现实的、虚拟的。 4.3 “三个拓展” (1)拓展创客教育的实践广度,即多渠道、多维度开展创客教育。创新作为一种价值观导向,在教育的各个层面都被广泛提及,创客教育也因此有了一展拳脚的空间。目前,无论是正是教育还是非正式教育、在线教育还是线下教育、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创客教育都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未来创客教育还需要进一步发挥创客教育的优势,补足传统教育的不足,例如,创客教育可以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充分弥补孩子的实践动手能力的不足,满足孩子对神秘科学世界的探究欲望,也可以成为家庭教育的一个良好的载体,陪伴孩子一起完成玩具制作、硬件开发等也是家长付诸家庭关爱的美好方式。因此,创客教育虽然存在于教育的方方面面,但其价值并没有被完整地挖掘出来,需要多渠道、多维度地开展创客教育,践行创客教育从边缘介入到渗透进教育的各个层面,与各教育领域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创客教育对于变革培养方式的重要作用。 (2)拓展创客教育的实践深度,即创客教育与传统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创客教育不仅仅是一门综合实践类课程,虽然创客教育可以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但这是远远不够的,以边缘化的创客教育开展形式在促进传统教学变革的作用微乎其微,因此,创客教育需要更多地融入到常态化的传统课堂教学之中。创客教育的理念需要与传统课堂教学知识本位融合,形成既重知识也重能力素养的理念;创客教育的教学模式需要与传统课堂教学融合,形成既重理论也重实践的课堂教学模式;创客教育评价方式需要与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方式融合,形成既重学习结果产出也重学习过程参与的评价方式,以此等等,创客教育与传统课堂教育得到良性融合,最终成为传统教育改革的“活水”。 (3)拓展创客教育的实践效度,即将创客教育成效转化为学生的能力特质。创客教育要想成为未来教育的重要支柱,就不能流于形式。从创客教育的特性来看,以技术为核心的动手实践能力的特质完全可以和音乐、数字等艺术魅力对学生的影响同等重要,就像大多数女孩子对会修电脑的男孩子青睐几分一样。因此培养学生的创客细胞才是创客教育的本质所在,尽管不可能所有的学习者都能成为优秀的创客,但起码创客教育使得学习者在面临未来复杂多元的生活中多了几分保障,一个懂得创新、懂得思考、懂得动手的人将在社会中永远有一席之地。 5 结束语 当前,人才培养加速转型,创客教育恰逢其时,其发展形态多变,也正因为如此,创客教育才有更多的可能。从现有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创客教育的发展之路正在越走越宽,不但对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改变,也促进了创客教育本身的推广。越是在创客教育的发展关键期,越要注意维持创客教育的“本性”,深刻把握创客教育的发展方向,稳中求进。 针对此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创客教育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发现创客教育的发展形态已经发生了变化,由单一变得多元,其教育影响也从边缘向教育的各个领域扩散,这既是创客教育的契机,也是深化教育信息化改革的路径,未来创客教育的发展走向,期待广大研究者共同引领。 参考文献: [1]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N]. 人民日报,2019-02-24(001). [3] 祝智庭,雒亮.从创客运动到创客教育:培植众创文化[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7):5-13. [4] 傅骞,王辞晓.当创客遇上STEAM教育[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10):37-42. [5] 王佑镁,王晓静,包雪.创客教育连续统:激活众创时代的创新基因[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5):38-46. [6] 祝智庭,孙妍妍.创客教育:信息技术使能的创新教育实践场[J].中国电化教育,2015(1):14-21. [7] 杨现民,李冀红.创客教育的价值潜能及其争议[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2):23-34. [8] 李丹妍.创客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向[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4):30-34,67. [9] 钟柏昌.学校创客空间如何从理想走进现实——基于W中学创客空间的个案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6):73-79,86. [10] 杨维,费瑞伟.基于中小学课程整合的创客式教学模式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7(7):53-57. [11] 李彤彤.创客式教学:面向核心素养培养的STEAM课程教学新范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8(9):40-47. [12] 程舒通,徐从富.我国“创客”教育的背景、诉求、要素和形式[J].教育评论,2018(6):32-35. [13] 钟柏昌.创客教育究竟是什么——从政策文本、学术观点到狭义创客教育定义[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5):5-11. [14] 刘新阳.利用有效失败的创客学习活动设计——一项探索性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4):82-90. [15] 傅骞,郑娅峰.创客教育区域推进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5):61-68. [16] 蔡慧英,谢作如,李渔迎,等.创客教育教师准备好了吗——智能时代创客教师知识发展的影响因素探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9,37(3):86-94. [17] 王同聚.走出创客教育误区与破解创客教育难题——以“智创空间”开展中小学创客教育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2):44-52. [18] 赵慧臣,马佳雯,姜晨,等.创客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的反思与建议[J].现代教育技术,2019,29(5):119-125. [19] 刘树林,李博.创客教育与课程教学的融合:方式、问题、对策[J].现代教育技术,2018,28(9):113-119. [20] 林琛琛.创客教育: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18):33-36. [21] 谢作如.创客教育和STEM教育的2020展望[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0(1):10-12. [22] 王佑镁,叶爱敏.从创客空间到众创空间:基于创新2.0的功能模型与服务路径[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11):5-12. [23] 雒亮,祝智庭.创客空间2.0:基于O2O架构的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5,21(4):35-43. [24] 何克抗.论创客教育与创新教育[J].教育研究,2016,37(4):12-24,40. 【通聯编辑:王力】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