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内控视角下高校信息化项目管理的探讨 |
范文 | 谢彤芳 卢小清 陈平
摘要:文章分析了目前高校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项目管理内部控制的目标,通过梳理项目管理中的关键风险控制点、风险控制问题,给出了针对性的应对策略,进一步提出了完善高校信息化项目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内部控制;高校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3? ? ?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07-0155-03 1 背景 随着数字校园建设的深入,信息化对高校各项事业的支撑作用逐渐凸显,高校也逐步对信息化建设加大了资金的投入。项目化建设是目前高校信息化建设最常用的方式,但由于高校信息化建设管理机制不够健全[1],信息化建设统筹力度不够,项目过程管理跟踪监督缺失,立项论证环节较为薄弱,成本控制体系不健全,顶层设计和规划执行力不足,部分信息化项目管理关键环节较为薄弱,导致存在着信息化设备重复购置、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率低下、追随新科技概念发展盲目投入等问题[2]。如何实现高校信息化项目管理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如何优化项目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以及规避资金风险,成为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解的决问题。 2 高校信息化项目管理内部控制的目标 内部控制是保障组织权力规范有序、科学高效运行的有效手段,也是组织目标实现的长效保障机制。依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要求,内部控制必须坚持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原则,高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全局性工作,在以信息化项目建设为抓手推进的过程中,其内控目标应保证高校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经济活动合法合规、保证高校信息化建设项目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保证高校信息化建设项目的财务信息真实完整以及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效率和效果[3]。 因此,高校信息化项目管理内部控制首先要求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形成完善的信息化项目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围绕信息化项目全过程管理,查找各主要管理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明确各主要管理环节的责任主体,制定风险管控措施,防范各类风险。其次加强内部控制过程的监督,通过信息化和公开化等手段,确保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实施。 3 高校信息化项目管理流程分析与应对策略 为了确保高校信息化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必须细化信息化项目管理的流程,明确各个环节,识别风险管控点,找出信息化项目管理流程中影响决策和管理的不确定因素,从而提高内部控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1 信息化项目管理流程分析 内控建设的一个主要方面是项目建设管理流程的设计与管控,信息化项目管理流程要按照科学严密的程序规范运行,总体上要达到流程优化、程序简化、标准固化,兼顾安全和效率的目标,这常常需要高校多部门联动,站在全校高度开展工作。一般高校信息化建设分为五个阶段,主要包括:项目计划阶段、项目商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项目验收阶段以及项目绩效评价阶段,督查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详见图1。 3.2 信息化项目管理关键控制点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 信息化建设项目从启动到建设完成各个阶段都存在一定风险,下面按照不同阶段分析关键控制点和风险控制,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4](详见表1)。 4 加强高校信息化项目管理的几点建议 为了实现信息化项目管理的内控目标,结合上述信息化建设项目不同阶段关键控制点分析,对加强高校信息化项目管理提几点建议: 4.1 加强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内控体系建设 高校信息化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应从高校战略性、全局性的高度,通过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推进和健全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内控体系,改造信息化项目管理流程,防范信息化建设推进过程可能出现的风险,从而提高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管理水平。 4.2 建立高校信息化项目的预算标准 高校在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也应加强对信息化项目的成本监督,适当进行成本控制,保障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与资金的合理适配,因此构建一套高校信息化项目预算标准势在必行。标准应从项目预算编报方式和费用计取方式两个角度入手[5],完善不同类型信息化项目建设方案的内容要求和软件开发计价方式,进一步明确项目各项费用的意义和测算依据,从而使信息化建设项目预算申报有科学依据。 4.3 加大高校信息化项目的立项论证力度 充分认识论证环节的重要性,论证工作产生的效益是潜在的、长远的。信息化项目必须符合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并遵循统筹规划、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安全保密和持续运维的原则,统一建设和充分利用公共信息资源,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论证工作应由需求单位、信息化建设管理部门、财经处以及行业专家组成,论证应坚持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学校适用的原则,重点针对项目的建设内容、技术路线、经费预算和实施计划等方面进行论证。那些不符合学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不是解决学校真正切实需求的项目应坚决取消申报。同时还应加大论证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做到严格把关、民主讨论、科学决策,杜绝走过场、应付了事。立项论证会可以采取分类多次论证或重大项目单个论证的方式,其中重要或大型的信息化项目应由分管校领导亲自主持立项论证会,从而从项目源头把好风险管控。 4.4 加大高校信息化项目的全過程管理和监督 信息化项目实施全过程要进行动态跟踪和精细化管理,除要求制定详细的实施工作计划外,信息化主管部门还应针对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加大检查力度。另外,通过提高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来加强项目过程管理和监督,用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作为支持,将各个内控责任主体衔接在一起,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明确职责分工、权限范围和审批程序,降低由于人为因素导致内控失效的可能性。 4.5完善资产管理制度 除了要求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平台数据对接,实现实物与价值的相互统一,还要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和盘点制度,针对信息化项目购置所产生固定资产,无论是是实物资产还是无形资产,制度上要强化对配置、使用和处置等关键环节的管控,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要求,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5 结语 本文从内控建设角度分析了高校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各关键环节存在风险点及应对策略,探讨了内控视角下的项目管理,进一步提出了从内控体系建设、预算标准建立、立项论证加强、全过程管理监督和资产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加强高校信息化项目管理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陈俊江.高校信息化项目建设中的风险管理[J].科技经济信息化.2019,27(33):14-15. [2] 王秀玲,杨树林. 高校信息化项目管理策略研究—以北京印刷学院为例[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9, 27(7):87-89. [3] 石素霞. 关于加强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思考 [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9):142-144. [4] 谢彤芳,陈平,卢小清. 高校信息化项目风险与管理规范性探析[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No.416(5):84-86. [5] 信息化预算有了“规矩”.http://www.lc.gov.cn/lcxxgk/bmxxgk/zfzcbm/czjf/bmfw/201809/t20180925_1405061.html. 【通联编辑:王力】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