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中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 |
范文 | 黄小燕 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课堂提问最能体现这一目标,课堂提问是教学中的必要手段,面向全体学生和突出以学生为本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一方面对教育者须注入新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须利用课堂提问、物具、电化、声像实验这些常规教学手段来维持。 一、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 1课堂提问要有科学性和针对性,数学问题的提出应服务于教学目标,应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及思维方法的产生、拓展及应用,故它应紧扣教学目标和内容,在提问前先深入钻研大纲,熟悉教材,提问时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同时提问要符合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帮助学生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心理学家将人的知识水平划分为三个区域: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并认为人们对问题的认识就是这三个层次的逐步演变过程,课堂提问不宜过多留在“已知区”或“未知区”内,即不能太易或太难,太易学生会失去耐心,无法保持持久的探究心理,太难学生会丧失信心,从而失去提问的价值,教师应在“已知区”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即知识的“增长点”上提问,这样有助于认识结构对新知识的同化。使认识结构得到补充完善,并最终使学生认识结构中的最近发展区上升为已知区。 例如在学习单项式乘法之后,学生对方法有了一定的掌握,那么教师在复习时可这样提问:(1)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步骤怎样?(2)改为多项式乘以单项式又如何?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呢?这样一比较使学生对此类问题认识深刻,更重要的是这样可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既巩固旧知识又摸索出了新知识,最终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2课堂提问要适时适度,效益是衡量一堂课的重要指标,一节课45分钟有限,故策划课堂提问应适时适量,传统教学课堂呈现一种典型的“问答式”,教师在课堂上连续提问,学生则举手仓促回答问题,教师只作简单肯定或否定然后补充套问及讲解,再提下一轮问题……这样学生始终在教学中被动地接受知识,被许多问题牵着鼻子走,觉得索然无味,其实只有当学生真正处于疑惑状态时,老师再及时提问和点拨,才会激活学生个性,使其热情地投入到探究学习知识的活动中去, 例如,讲二次根式的性质根号下a2=a(a≥0)时,学生常易忽视条件,而本人常意识不到,教师可举反例说明,此式不成立学生会想知道错在哪里,于是进入探索状态,这时教师再提出公式条件,学生心中则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同时在教学中提问次数要有度,次数不能太多,否则会导致学生随大流,增大回答问题的盲目性,使重点不突出,难点不能解决,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 3课堂提问要有梯度即有序,有些题目较难,教师常习惯把知识嚼碎一点一点地喂给学生。这样学生虽能掌握知识,但对提高技能达到素质教育目标是没有帮助的,我们应抓住教材的整体要求,结合学生学习水平,设计套问即随知识点难易递升,体现一定的坡度和有序性。使问题能和学习独特的认识结构联系起来,使学生思维步步深入最后达到问题圆满解决。 例如,讲解矩形的性质时,我们可先补充两个小问题:(1)四边形有何性质?(2)平行四边形有什么性质?(从边、角、对角线考虑)有这两个问题作铺垫,原问题讲解就简单多了。 二、课堂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1激发与鼓励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设置情境,渲染气氛,创造语言环境,让学生进入角色,使之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回答教师的提问中,学生难免说得不尽如意,教师对此不应挑剔,要以鼓励为主,适当补充,完善答案,教师提问时可用“说说看、试着说、说错了没关系”这些鼓励性的话,消除学生答问题时的心理障碍,充分调动学生的口头表达的积极性。 例如,在讲授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老师用硬纸片做两个实物圆,让学生猜想从运动学观点出发,两圆的位置,同学们一下子进入了课堂讨论当中,这时再请两名自愿学生上讲台滚动圆从远到近的位置,大家齐说位置,老师恰当引导,纠正错误,教学效果极佳。 2变通与量化相结合,提问中,学生出现“语塞”的现象是自然的,教师要善于把握课堂。运用变通性原则引导学生,或降低提问的难度,或变换提问的角度,使课堂教学成为“一潭活水”,为了使学生在积极发言,我将提问“量化”。即要求班上的每一名学生每周内都要回答一次问题,而且必须是自己举手主动发言,周末进行总结,这样,每一名学生自我约束、自我鞭策,给自己一个锻炼的机会,久而久之,他们养成了课堂发言的良好习惯。 3评估与提高相结合,课堂提问不在于简单地让学生回答就行了,关键是教师要及时运用信息反馈。当学生发言形成习惯之后,教师就应在提高质量上下工夫,在不知不觉中将问题的难度提高,学生答问题的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例如:可将全班学生按“一帮一”编写九个小分队,各选出一名思维活跃上课能常常主动发言的学生为队长,让他经常模仿老师对课堂上发言较少的同学进行辅导,解决知识难点及其思想顾忌,并对本小组学生每周回答问题情况进行监督、考评、总结,这样全班学生迅速形成了你争我赶,上课积极提问的良好习惯。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极高的艺术,课堂提问仅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作为一位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只看重结果,忽视过程及兼容,突出师道尊严,应迅速掌握新的教育理念即民主教育,多鼓励学生自主参与,突出学生主体,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的知识潜能,讲究兼收并蓄。实现真正意义的素质教育。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