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舒芬太尼配伍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疗效评价 |
范文 | 卢春英 【摘 ?要】目的:观察舒芬太尼配伍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疗。方法:本次研究我院在2019年2月~2019年4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分娩的360例产妇,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实验组接受舒芬太尼配伍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镇痛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镇痛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新生儿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小,P>0.05。结论:舒芬太尼配伍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具有较为理想的疗效,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无痛分娩;硬膜外麻醉;舒芬太尼;罗哌卡因 【中图分类号】R6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3-0100-01 分娩是一個自然过程,不仅会给人们带来生子的快乐,还会给产妇带来较大的痛苦,产妇容易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进而在分娩时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不利于分娩的顺利进行[1]。为了降低产妇在分娩时所要承受的痛苦,提高产妇分娩的舒适度,本次研究选择在我院接受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给予不同的麻醉药物进行硬膜外麻醉,评价其效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在伦理委员会已经批准的条件下选择来我院分娩的3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选取的时间在2019年2月~2019年4月期间。将3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180例产妇年龄范围为21~35岁,平均年龄为(27.25±4.33)岁;对照组的180例产妇年龄范围为22岁~36岁,平均年龄为(27.58±4.26)岁。经比对,P>0.05,可比。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硬膜外麻醉,具体操作:待产妇宫口开至3厘米,即进入分娩活跃期,为其进行静脉通路的创建,并静脉滴注1000ml葡萄糖生理盐水,密切对产妇的胎心进行监测。实验组在这基础上,常规消毒后在产妇腰3、4椎之间的位置行硬膜外穿刺,予以浓度为0.5ug/ml舒芬太尼和浓度为0.1%的罗哌卡因的混合液进行注射初始剂量15ml ,随后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每小时加药一次,将剂量严格控制在每次8ml之内[1]。在上述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单纯的在硬膜外腔接受浓度为0.1%的罗哌卡因注射,初始剂量控制在15ml,其他操作与观察组一致。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镇痛情况(包括镇痛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以及持续时间)和新生儿评分(满分为10分,分数越高,表示新生儿状况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通过SPSS 24.0 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2 结果 实验组镇痛情况相比于对照组,有显著优势,P<0.05;两组新生儿评分之间差异较小,P>0.05,见表1。 3 讨论 分娩属于女性正常发生的生理现象,但是从实际临床表现来看,由于剧烈的分娩疼痛加上缺乏专业的分娩知识,产妇常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惧怕、焦虑、担忧等不良情绪,不仅会加剧产妇的疼痛感,甚至会危害胎儿和产妇的生命健康。 在研究中,实验组的疼痛状况明显具有优势,P<0.05;实验组患者的镇痛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评分之间差异较小,P>0.05。舒芬太尼是芬太尼的衍生物,能够促进血浆蛋白以及血脑屏障的结合,镇痛效果约是芬太尼的5-10陪,并且药物持续时间也较芬太尼长;罗哌卡因的毒副作用较小,并且耐受性强,也具有起效快的特点,能够避免对运动神经的干扰,对感觉神经进行有效阻滞,从根本上降低了对胎儿以及产妇的不良影响,避免了不良反应的发生[2]。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效果更加显著,并且副作用更少。 综上所述,在无痛分娩中应用舒芬太尼配伍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效果较好,完全阻滞时间短,起效快,不仅能使患者的疼痛得以减轻,还能延长持续时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群芳.舒芬太尼配伍罗哌卡因椎管内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22):5559-5562. [2] 房建,赵继蓉.小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8,16(2):264-26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