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胸腔闭式引流术对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破口闭合的影响分析
范文

    宋广芬

    

    

    【摘 ?要】目的:探究分析胸腔闭式引流术对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破口闭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的30例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破口闭合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的是细导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对照组采用的是标准管进行的胸腔闭式引流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肺有效复张以及肺完全复张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4%,低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肺有效复张以及完全复张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导管的胸腔闭式引流术用于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破口闭合的患者,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能够缩短肺复张时间。

    【关键词】胸腔闭式引流术;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破口闭合;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3-0098-01

    自发性气胸是指由于肺部的疾病导致肺的组织、脏层胸膜、肺大疱、细微气肿疱发生破裂,从而导致肺、支气管的空气进入胸膜腔[1]。目前,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胸腔闭式引流术,而胸腔闭式引流术分为肋间细管插管法和肋间标准管插管法。本文旨在探究细管和标准管进行的胸腔闭关引流术对于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的影响如何。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的30例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破口闭合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纳入标准:(1)患者为首次发病。(2)患者为单侧气胸者。(3)患者无营养不良,呼吸障碍等身体状况。(4)患者无肺部感染、胸腔积液等。

    实验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9:6;年龄为15到47岁,平均年龄为(31.50±3.19)岁,气胸压缩范围为29%到91%,患者中有8例为左侧气胸,7例为右侧气胸。

    对照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8:7,年龄为16到49岁,平均年龄为(30.98±2.68)岁,气胸压缩范围为30%到89%,患者中有7例为左侧气胸,8例为右侧气胸。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实验组:本组患者采用细导管进行胸腔闭关引流术,操作步骤如下:(1)手术前为患者做皮肤过敏实验,以防止发生休克等反应。(2)患者采取半卧的体位,用酒精、碘伏进行手术视野消毒,然后铺平无菌手术巾。(3)为患者进行切口区的局部麻醉,然后沿肋间走向切开皮肤,长度大约为50px,然后从肋骨上缘将血管钳伸入,以将肌肉分离,暴露胸腔。(5)待气体流出时,将细导管放入胸腔内,细导管放置的长度为4到125px,细导管的下端连接水封瓶。(6)缝合皮肤切口,固定细导管,用无菌纱布盖住。

    对照组:本组患者采用标准管进行胸腔闭关引流术,操作步骤如下:(1)手术前为患者做皮肤过敏实验,以防止发生休克等反应。(2)患者采取半卧的体位,用酒精、碘伏进行手术视野消毒,然后铺平无菌手术巾。(3)为患者进行切口区的局部麻醉,然后沿肋间走向切开皮肤,长度大约为50px,然后从肋骨上缘将血管钳伸入,以将肌肉分离,暴露胸腔。(5)待气体流出时,将标准管放入胸腔内,标准管放置的长度为4到125px,标准管的下端连接水封瓶。(6)缝合皮肤切口,固定标准管,用无菌纱布盖住。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皮下气肿、疼痛等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肺有效复张以及肺完全复张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所得数据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以均数加减标准差来表示定量资料,然后采取t检验得方法,以百分率来表示定性资料,两组间采取卡方检验得方法,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患者皮下气肿、疼痛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4%,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3.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肺有效复张时间以及肺完全复张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肺有效复张时间以及肺完全复张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自发性气胸在临床上可以分为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和继发性自发性气胸。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有呼吸困难、胸痛、刺激性咳嗽等临床表现[2]。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好发于青壮年的男性。临床上,通常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气肿等疾病的人群更容易发生原发性自发性气胸。临床上主要采取胸腔闭式引流术进行治疗,但是在引流管的选择上有所不同,标准管的管径更粗,患者术后的疼痛更加剧烈,而且加大患者术后感染的机率[3]。细导管的使用能够使得操作更加方便,创口更小,从而对胸膜的刺激更小,更有利于患者的肺复张,对患者疾病的恢复更加有利[4]。

    根据本文实验数据可知,实验组患者的皮下气肿、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3.34%,低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的肺有效复张时间以及肺完全复张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知,细导管的胸腔闭式引流术与标准管的胸腔引流术相比,更有利于预防患者手术后并发症,更利于患者肺复张。

    参考文献

[1] 王文瑀,富沛涛,董良.胸腔闭式引流术对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破口闭合的影响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01):105-106.

[2] 崔美霞,贾玮,李月川,李海娜.胸腔闭式引流术对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破口闭合的影响[J].天津医药,2015,43(06):659-662.

[3] 王吉文,丘宇茹.急診常用的四种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24):4075-4077.

[4] 吴超,姚成洲,张威, 等.猪尾巴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在急诊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应用[J].临床急诊杂志,2016,17(11):844-847,85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4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