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课的功效 |
范文 | 瞿金梅 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在学生学完了小学数学的全部内容之后,进行的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以达到将各部分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构建数学知识的结构体系,形成整体性的数学“知识网络”,如何使小学数学复习课有效地发挥高度概括、形成认知框架、加深学生记忆、发展学生思维的作用,我认为,进行小学数学总复习至少要做到如下三个方面。 一、复习目标要明确 复习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对所有的内容进行系统整理和小结,并帮助学生弥补知识上的缺陷,提高能力,促进学生发展,比如在复习形体知识时,让学生围绕“火柴盒”提出有关问题,教师根据形体知识所要达到的目标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整合、取舍,让学生来解决自己所提出的问题,比如:把火柴盒摆在桌面上。怎样摆能使所占的桌面面积最小?又比如:制作一个火柴盒需多少材料即火柴盒的容积?十盒火柴盒怎样包装既美观又省料?学生通过对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既巩固了知识又弥补了本身知识的缺陷。 二、选取例题要精细 复习课中例题的选择、习题的配备必须精心设计,题目必须有一定的基础性、启发性、代表性、综合性,特别是例题的选取要做到少、精、活、度。 “少”指所选的例题不宜太多,一般以2~3个为宜, “精”指题目要精练,要具有典型性,如:数的运算,这部分知识要进行四则混合运算,必须观察和分析数的特征,熟记一些分数、小数互化的常用数据,重点在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选用合理的计算方法,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运算性质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养成认真审题、书写工整、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才能使计算正确、合理、灵活,例如,5.37×0.45+53.7×0.32,本例题算式结构与乘法分配律算式结构相近,进一步观察发现。53.7刚好是5,37的10倍,利用积不变规律,可把5.37转化为53.7或把53.7转化为5.37,使原式符合乘法分配律的要求。 “活”指题目要灵活,解法不要太单一,要具有开发研究的价值。 “度”指难度,例题的选取不宜太难,一般以中档题为佳,照顾大多数学生。 要选择一些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题目让师生共同进行探究,帮助学生从中找出规律与方法,达到解一题,通一类,带一串,如,可精选一些一题多解的题目,例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出了这样一道题目:饲养场有白兔40只,是黑兔的4/3,黑兔有多少只? 一学生列式为:40÷4/3=30(只),理由是把黑兔的只数看作单位“1”,另一学生列式为:40×3/4=30(只),理由是把白兔的只数看作单位“1”,即“黑兔的只数是白兔只数的3/4”,同一道题,单位“1”进行转化,就能打破常规,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同一问题,主动寻求多种解题途径,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解题的能力。 遵循这一原则,要求活用资料,不要照搬资料。并针对学生的实际和大纲、考试要求,精选题目。 三、复习题型要新颖 创造性练习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某些学生的聪明才智而精心设计的练习,这类练习的设计主要考查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变通性,使学生沿着正确的思维方向,利用所掌握的知识,通过动脑筋思考解决一些问题,如复习完了表面积的计算后,可设计这样的题目:12个1立方米的正方体木块,叠成怎样的长方体,它的表面积最小?这题的解题策略具有多样性,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创造力。 而在应用题的复习时我出了这样一道题目:小名用10个空汽水瓶换汽水喝,已知每3个空瓶可以换回1瓶汽水,那么小名最多可以喝到几瓶汽水? 学生通过讨论得出两种方法:(1)试验法,小名可以先从10个空瓶中拿出9个空瓶换回3瓶汽水(带瓶),喝完后把这3个空瓶再换回1瓶汽水(带瓶);喝完后把这1个空瓶与开始剩下的1个空瓶合在一起是2个空瓶。这时考虑用“先借后还”的方法,先借1个空瓶来就可以换到l瓶汽水,喝完后把瓶还给人家,这时不剩空瓶也不欠,这样他就能用10个空瓶换到5瓶汽水了,(2)推理法,由于用3个空瓶可以换到1瓶带瓶的汽水,所以用2个空瓶就可以换到1瓶不带瓶的汽水,也就是说,他只要用2个空瓶就可以喝到1瓶汽水,由此可知,小名一共可以喝到汽水10÷(3-1)=5(瓶)。 总之,在总复习中要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根据新课标、教材、考试要求及近几年考试改革的方向,针对重点内容进行有重点的复习,才能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