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关于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范文

    罗满香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及深入,探究式小学数学教学也逐渐成为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热点,受到了广大教育人士的关注及推崇.但是一直以来,由于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长期影响,对于如何为学生提供更加开放、更加实际以及更加主动的学习环境等问题的意识不够深刻,在实施探究式教学课堂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综上所述,本文将结合实例对探究式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展开探索与分析,旨在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有益帮助及参考.

    【關键词】探究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课堂教学是小学教学的主要形式,通过有效的方式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是小学数学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是对基础教育研究的核心手段之一,而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通过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对教师所传授的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以及小组合作式的学习交流,从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及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新颖教学模式.

    一、实践活动结合探究式小学数学教学

    把实践活动与探究式小学数学教学结合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可以综合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技能以及思路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加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通过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节约用水”一课,其包含了之前学过的计量、简单统计以及比例等知识.上课之前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课前,教师布置学生搜集目前国内水资源现状,记录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最后,让学生测量一个水龙头单位时间的滴水量以及学校存在多少水龙头漏水的情况.上课的过程中可以先播放有关节约用水的公益广告并提出问题:水资源是用之不尽的吗?为什么要节约用水呢?此时要求学生出示相关的统计数据及图片,通过小组来交流讨论,并制作成图表来让学生感受到水资源的匮乏.讨论完成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拿出之前水龙头的漏水测量结果,通过展示之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你们的测量结果不一样?用什么数据来表示水龙头的平均漏水量?学生这时可以制成漏水统计表,教师再根据统计表进行提问:(1)1立方米的水约重1吨,一个水龙头一年浪费多少吨?(2)学校有几个漏水水龙头?照这个比例,全国约有30万所学校,全年大约要浪费多少吨?提出类似的问题之后让学生小组之内合作计算,通过分析与讨论,会让学生受到强烈的数字感官冲击,学生也意识到平时浪费虽小但是综合起来的浪费便是巨大的,要提高节水意识.

    通过这样一个实践活动的进行,充分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收集整理以及分析计算的能力,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融入数学知识里,使其以自身的亲身体会为基础来解决问题,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对水资源认识更加充分.〖HJ1.05mm〗

    二、“统计与概率”课堂上的探究式教学

    在“统计与概率”这一课中,要以活动为主,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随机意识与数据统计的初步概念.教师可以通过“摸球”游戏来活跃课堂气氛.(1)第一次摸球,体会事件发生的一定性:教师在一个袋子里装满红色的球,摸球之前不告诉学生袋子中有几个颜色的球,让学生摸球后教师猜,每次都猜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通过实践让学生明白数学概率中的一定性即确定性,也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2)第二次摸球,体会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第二个袋子里要装着红色、白色不同颜色的球,在摸球的过程中摸到的颜色是不一样的,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不确定性,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方式,从探索中感受到乐趣.(3)总结升华:让学生小组讨论通过两次摸球体会到什么,学生发表了自己的感想后教师进行总结,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升华到理性、由抽象引领到具体,让学生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数与代数”课堂上的探究式教学

    在此课程中,主要形式要以“师生对话”来进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探索并对知识获得累积及思维锻炼,下面就以“小数乘整数”一课来进行案例分析.

    在上课之前教师采用生动的开场白来激发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兴趣:“同学们都很喜欢吃水果吧,我们一起去水果超市逛逛吧!”利用PPT课件,展示带有标价的水果图片:香蕉每千克3元,苹果每千克1元.教师继续提问:“那老师买了3千克香蕉2千克苹果需要花多少钱?”学生分成小组来计算得出结果:3+3+3+1+1=11(元).之后教师可以继续引入这节课的知识点:“今天我又想吃西瓜了,每千克要235元,我想买3千克,需要多少钱?可以先用加法,然后,再用乘法计算.那么列出加法是求几个2.35相加的和?列出乘法算式呢?谁说说2.35是几位小数?‘2.35×3的积是几位小数?”这样的提问让学生产生学习欲望,为下一步渗透奠定基础.教师可以继续出示:4.76×12,2.8×53,103×0.25,要求学生猜一猜每道题的积是几位小数,再用计算器计算看看是否与猜测结果相同.通过计算器工具的介入,学生很快就可以发现积和因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最后,可以让学生计算之前的那几道习题,计算之后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让学生掌握了正确计算的方法,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评价能力.

    通过上述案例与实践我们可以发现,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创造、学会探究,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虽然探究式教学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希望广大教育人士把探究的目标建立在学生需求之上,也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孙艳明.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案例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2]吴付坤.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分析[J].考试周刊,2016(48):73.

    [3]张明行.小学数学合作探究式教学实践分析[J].新课程·下旬,2014(3):48-4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17: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