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20年来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及应用的回顾与前瞻 |
范文 | 段文灵?栗治强
[摘 要]自1998年中国海军初步建成第一个政工信息网,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已走过了20年。20年间,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系统化、精细化和受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亦探索形成了“线下教育+线上资源”“线上资源+线下引导”“移动圈粉+思想共融”3种实践做法,但同时暴露出滞后于互联网新发展、军营网民新需求和部队建网管网用网之间的矛盾问题。展望新时代,必须着力加强基于强军网和互联网内外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关键词]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综述;问题;展望 [中图分类号]G726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674-0599(2019)06-0136-09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大数据时代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18BKS18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人类以什么样的方式生产,就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打仗。互联网自诞生以来,就与军队以及军事应用有着内在天然的联系。1969年10月29日晚,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署Arpa创造出最早的阿帕网时就具有明确的军事动机,主要是负责研发应用于军事用途的高新科技。1983年,美国国防部将阿帕网分为军网和民网,才延伸发展为今天的互联网。中国于1994年4月20日正式接入互联网,但直到1997年后,我国老百姓才开始普遍接受并使用互联网。1998年2月,我国海军建成并开放运行第一个政治工作信息互联网。以此为标志,我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正式起步,截至2018年历时整整20年。2019年是中国5G商用元年,意味着未来互联网将出现深度革命。在这个历史当口,回顾20年来军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取得的成果,展望未来发展的可能方向,可谓正当其时。 一、20年来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应用的整体状况 理论研究先行,教育实践先进,历来是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的基础保证。信息网络技术的产生及飞速发展,无疑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亦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运用的网络空间和渠道。据统计,自1998年1月起,截止2018年12月底,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共出版有关“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著或教材20余部,军队刊物发表论文近600篇(受军改影响,2017年部分军队刊物休刊,此论文发表统计截止2016年底),CNKI收录相关论文近50篇。其中2000年以前,专著出版量、文章刊载量和被引量几乎为零,后呈逐步增长态势,并于2011年至2013年间出现研究峰值,这恰与互联网络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手机、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紧密关联(参见图1)。同时说明,相对地方研究而言,军队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和研究均起步较晚,基本在21世纪以后。2001年《海军杂志》先后刊载《网络对青年军人的负面影响》和《院校应重视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两篇短文,拉开了军队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序幕。但限于当时部队网络架设尚未普及,此后两三年内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或是借鉴地方研究成果展开的理论探讨,或是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强调,或是对网络联通相对较好的军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2005年10月全军政工网的开通运行,极大程度上推动了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也有力促进了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趋向系统和深入。2007年总参谋部政治部政治理论研究重点课题《军队网络政治工作研究丛书》五部著作相继出版,其中,由杨海军、徐士科主编的《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内涵、特征、功能、意义、方法等多方面作出理论探讨。张伟、季明宏主编的《军队网络政治工作概论》,专门辟出一章探讨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2008年孙德江等主编的《新形势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一书,则专门探讨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创新。 与此同时,报刊文章、学位论文和会议论文也从五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关于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地位作用、基本特征和原则方法的研究,约占研究总数的20.3%。二是关于网络与部队官兵思想行为联系及对其影响的研究,约占研究总数的30.4%。三是关于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问题研究,约占研究总数的35.4%。四是关于创新改进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方法研究,约占研究总数的45.8%。五是关于我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外军网络政治性工作比较研究,约占研究总数的10.9%。 对这些研究成果分析发现,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系统化、精细化和受重视化程度不断加深。同时,伴随部队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日渐丰富,理论研究与实际运用的结合也愈加紧密。特别是2009年《关于推进全军政工网建设科学发展的意见》的印发,到2012年《关于加强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出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逐步成为全军和武警部队着力推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其研究也自然成为热点。2010年10月,总政治部办公厅和南京政治学院在上海共同举办“全軍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理论研讨会”,研讨中涉及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2012年3月,受总政治部宣传部委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理论研讨会”在南京政治学院召开,来自全军80多位各级领导干部、理论工作者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形成了一批较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并编印成论文集。2012年9月,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军队政治工作分会第九届年会暨新形势下军队网络政治工作理论研讨会,在云南昆明召开,会议征集和形成了一批有关这一主题的学术文章,涉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占一半以上。2014年4月,总政治部宣传部和南京政治学院联合举办的“全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和感召力”理论研讨会召开,其中围绕运用网络增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和感召力成为热门议题。2016年7月,以“网络时代与军队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为主题的军队院校政治工作教学协作联席会,在南京政治学院召开,会议共征集全军52个单位共221篇论文,其中有关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论文达半数以上。 与之相同步,一批应用型的研究成果也相继出版。如,2013年朱新平等主编的《128个怎么看怎么办》中,就有大量关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指导的内容。2014年仲彬著述的《新形势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也着力探讨了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而随着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紧随时代变迁更为深入并不断增强。2015年段文灵发表的《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网络路径》论文被国家权威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象征学界对这一议题的高度关注。2016年谈志兴、韩全惜出版的《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论》,对相关基本理论、对策方法等作出了进一步探讨。而2018年段文灵获得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数据时代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应用研究”,及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网络部承担的军队“十三五”规划项目“强军网信息资源服务与思想政治工作大数据应用”,则将新时代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总体看来,目前对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兴未艾,甚至可说是热点不断、渐入佳境。但因为研究起步时间较晚,加之研究者受彼时互联网形态的限制,对未来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认知尚不充分,实践经验也较为单薄,因而一方面成熟的理论体系架构还未完全建立起来,如仅将网络作为工具对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展开研究,没有深刻挖掘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涵、特有属性、作用机理、体制机制、原则方法等,从而缺乏完善的理论体系构建。另一方面现有研究多数从理论上加以探讨,与部队具体实践的结合应用仍不紧密,特别是脱离战训条件下各军兵种部队差异现状而导致研究空泛,缺乏有说服力的理论依据和实证研究支撑,使得研究大多偏离现实且具体的教育对象——即各军兵种作战部队所属人员,导致研究针对性、操作性和实用性不强,更没有提出特色鲜明的部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实际运用中的创新方法。 二、20年来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应用的主要进展及面临的矛盾问题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军事领域的一项特殊实践活动,既是科学,必然崇尚科学性、探寻规律性;又要服务指导实践,必须体现符合主体培养旨归的合目的性。而信息网络技术的产生和迅猛发展,以及新兴媒体的快速普及,不仅改变着部队官兵的信息交流模式与人际交往方式,更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在交互对话、组织结构、内容机制、手段方法等方面符合网络空间逻辑,这就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应用不断向前迈进,但同时也暴露出两大至今未能解决的矛盾问题。 (一)党和军队领导人高度重视,促推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应用研究逐步深化,但呈现出滞后于互联网新发展和军营网民新需求的矛盾问题 创造历史的能力从根本上说是技术。自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互联网,网络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军营一样概莫能外。为此,党和军隊领导人高度重视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并相继作出重要指示。江泽民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全军各项建设的首位”[1]P162,而在“信息化是新军事变革的核心”[1]P275的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建设,关键是要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2]P475。胡锦涛强调,要加强民用技术和军用技术结合,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在军队的应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提高网上引导水平,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营造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等等。[3]P559-56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针对军队网络政治工作更是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他指出“政治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我们对信息化、网络化研究不够,存在不适应、不合拍问题”;“要顺势而为、因势利导,研究把握信息网络时代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用好用活网络平台,占领网络舆论阵地,推动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政治工作主动性和实效性。”[4]P124同时,他特别提出要“科技兴军”;“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5]P21在新媒体运用方面,他还专门指出:“对新媒体,我们不能停留在管控上,必须参与进去、深入进去、运用起来”;“要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进而变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6]P430 党和军队领导人的前瞻思维与指示要求,为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运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20年来,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不断凸显,受重视程度及被应用领域日益强化拓宽,特别是在基础理论、受众对象、教育内容、实践方法和运维队伍等五个方面持续深化研究,并推进部队实践发展。数据显示,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概念、本质、特征、载体、功能、话语、环境、工具、主导性、主体间性、内容结构、过程规律及创新方法等诸多方面,与研究起步时相比,既有量的增长,也有质的提升。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研究则多聚焦于如何运用互联网、军队内网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平台,探索形成理论武装新渠道、思想掌控新手段、政工业务新平台,这无疑对拓展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保证新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首先应该了解官兵上网做什么、喜好需求是什么,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并获得实效。20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伴随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的迅猛发展,网民无论在数量、结构上还是需求、应用上都发生了规模性增长与重大变化。据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829亿,互联网普及率596%,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这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全民化趋势愈加明显,网民中中青年群体占据主流,并持续向中高龄人群渗透,而随着4G快速普及和5G时代的全面到来,智能手机逐渐代替PC终端,承接了网民绝大多数的互联网应用需求。与此同时,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却呈现出滞后于互联网新发展和军营网民新需求的矛盾问题,突出表现为“三个不相符”。 一是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数量虽有短暂高峰但总体发展过于平缓,成果结构有待优化,且论文质量自2011年来呈整体下滑趋势,与互联网快速发展要求成果研究进程“加快且向好”趋势不相符。从图1可以看出,1998年到2018年间,“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研究数量虽在2012—2013年出现较大增幅,但总体发展基本平缓,增幅不大,并未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而出现研究成果持续增多的现象。并且,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题下,地方已经形成博士硕士论文、期刊论文、会议年鉴报纸论文等各类成果10100多篇,而军队仅近600篇,严重滞后于网络发展、滞后于地方研究、滞后于部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求。 二是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象领域狭窄,研究内容重复交叉,研究方法传统单一,与军营网民规模结构和需求应用发生“扩展且变化”趋势不相符。数据显示,20年来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研究对象多数集中于理论本体阐释、外部环境影响及对策思路分析上,而有针对性地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工作,与新生代官兵需求关系变化的研究非常少,特别是各军兵种部队在新体制下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研究几乎没有。研究内容也多重复交叉,理论解读多、直面问题少;借引地方研究成果多、部队创新运用研究少(参见表1)。而研究方法上,现有成果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案例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尤其是运用大数据思维方式和统计方法,来研究军营网民规模结构和需求应用新变化的成果微乎其微,这显然与新媒体新技术的快速应用普及和官兵以手机为主要上网方式而使军营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问题挑战并亟待解决的迫切需求不相符。 三是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团队数量不足,专职运维人员匮乏,与部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开展亟需人力队伍“充足且专业”趋势不相符。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年来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主要来自于军队院校,但其中长期专门从事该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较少,没有形成稳定且具影响力的研究团队,多数研究成果仅是“临时之作”,研究周期短,研究深度浅,实际指导性不足。(如表2列举了发表2篇以上成果的作者,表3梳理了发文量超3篇的主要研究机构。)并且,实行军改后,新的体制编制下,由于职能任务拓展,各部队网络骨干队伍建设面临困境,主要是缺乏一支数量充足、能力素质过硬且岗位资质明确的专职运维队伍,这就很难实现并满足当前部队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需求。 (二)军营网络基础建设逐步完善,各项法规政策相继出台,促推基层部队探索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做法,但呈现出部队建网与管网和用网之间的矛盾问题 我军网络建设是从内部网络(或称军队局域网)开始的。1998年2月,海军政工信息网初步建成,成为我军第一个政治工作信息平台,《解放军报》曾为此专门报道评论:“这是政治工作方式的一个变革。”1998年9月,兰州军区宣传文化教育信息网开通,标志着我軍第一批宣传教育信息网诞生。1998年12月,全军军事训练信息网基本组建完成,这是在全军计算机技术服务中心基础上建成的军队“教育科研网”。1999年12月,全军宣传文化信息网开通,成为当时全军覆盖面最广、信息量最大、功能最丰富的政治工作系统。2005年10月,全军政工网在全军宣传文化信息网的基础上改造升级,正式上线,自此结束了政工网建设“各自为战,互不联通”的局面,成为我军政治工作信息化基础建设的标志性成果。2012年4月,全军政工网“星网工程”开通,即便光缆无法到达的高山、海岛,以及在外执行野外驻训任务的部队,也能通过星网工程接收端联通政工网。2015年,全军政工网移动客户端开通运行,标志着内网建设迈进移动互联时代。2017年3月26日,经中央军委批准,依托全军政工网整合军内网站资源,创建强军网。2018年3月26日,强军网上线开通。自此,我军政治工作网络化建设从分散、局部领域快慢不一,全面进入到集“天上、地下、掌中”三位一体的整体网络终端布局,宣传教育功能更加凸显,思想引领作用更加突出。同时也印证着我军内网建设不断跟进、改革与重塑的节拍。 与此同时,一系列相应的文件规定跟进出台。2000年,总政治部颁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其中指出:“充分认识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官兵思想带来的深刻影响,利用这一现代化手段,提高教育的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开发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发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2003年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正式把“网络宣传”定位成与报刊、广播、电视同样重要的宣传方式,并首次以法规的形式明确了各级政治机关“政治工作信息网络”的职责。2006年,总政治部印发《关于加强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意见》,第一条即指出“把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重要任务来抓”。2009年,总政治部颁发《中国人民解放军思想政治教育大纲》,其中总结概括的13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一即有“用好信息网络”。2012年4月,全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座谈会在京召开,不仅举行了“星网工程”的剪彩仪式,而且讨论通过的《关于加强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于6月29日印发全军和武警部队。 一路前行、一路探索、一路收获。在历经20年军营网络建设实践中,基层部队总结形成了三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做法。 第一种:“线下教育+线上资源”模式。该模式主要把网络当作教育资源,重点在线下教育,形成了“电脑+网线+教案”的实践做法。即教育者通过掌握官兵的“思想痛点”,找到官兵最关心的热点话题,从而使教育主题、内容或事例均围绕网络热点事件展开,同时在授课中多使用接地气的网络语言,采用灵活多样的多媒体、网络音视频等教育形式,以增强教育互动性,提高吸引力。但此种模式下,教育者仍是施教主体,以“我讲你听”的教育模式为主,因而教育效果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教育者的能力素质。比如,网络条件下的“新四会”能力(会收集信息、会舆情引导、会网上谈心、会用网技能),就是当前部队对教育者提出的更高更新要求。一些基层干部因为各种主客观原因,能力素质难以达标,而简单盲目地采用了该模式后,因追求趣味性而“一味迎合”官兵,往往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理想,甚至让官兵感觉“哗众取宠”“隔靴搔痒”。 第二种:“线上资源+线下引导”模式。该模式是基于“军队内网是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平台”这一现实,为应对官兵关切、顺应时代潮流、强化教育效果,而主要在内网建设上下功夫,投入人力物力,丰富线上内容,提升资源质量,以增强军队内网的“吸引力”,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开展。该模式就是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搬”到军队内网上去,通过教育者在线下对官兵用网观念和用网习惯的积极引导,切实形成与互联网争夺“用户”的实际效应,以适应部队保密等特殊要求需要。但近年来实践反映,该模式因军队内网吸引力和对官兵用户粘性相较于互联网还有较大落差,因而在运行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内网由于对社会热点舆情不能及时回应,致使官兵转向互联网探询各种小道消息;一些内网重建轻管,内容更新不及时,甚至办成了变脸的板报、电子版的墙报,而难以持久让官兵感兴趣;一些内网则单纯迎合官兵,出现了“重娱轻教、游离主题”的倾向,未能把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凸显出来。 第三种:“移动圈粉+思想共融”模式。该模式主要是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通过不断打造“军营朋友圈”“军队微信公众号”等“精品”影响力,吸引大量“粉丝”,以构建形成军营、社会、家庭“三方对话”信息平台,达到解疑释惑,传递正能量,思想上共融共通共识的目的,进而逐步改变主流社会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舆情在“两微一端”中时常处于思想政治教育“失语”和功能发挥“障碍”的境遇问题,让官兵真正感受到“合力型”的教育。目前,“军报记者”“三剑客”“一号哨位”等军队微信公众号都积累了大量粉丝,其影响范围逐步扩大,发表的帖子往往引起广大官兵热议,达到了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但该模式下,各部队必须科学管理和有效引导官兵使用智能手机,发挥好智能手机“两微一端”功能作用。 以上三种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做法,是多年来各部队实践经验累积和探索而成的,但目前来看,仍突出地存在着三方面问题。 一是观念固化不愿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领导干部没有认识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网络建设仅停留在落实指标、完成任务上,搞成了形象工程、迎检工程;部分领导干部对网络缺乏深度认同,感觉用不用网都无所谓,网上互动不参与、网络意见不反馈,降低了网络公信力;有的甚至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没有现成路子,研究探索费心费力见效慢,而且可能出力不讨好,不如传统教育方式稳妥省心等。 二是保障缺项不能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制度规定,尤其对军队内网怎么管、怎么用,谁来管、谁来用等问题缺乏统一规范和制度保障,很多单位把内网和互联网连到班排、引进军营,但因为担心泄密,担心上级检查出问题,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投入并产生效益;缺人才运维,军以下单位没有专门设立网络运营维护的岗位编制,工作人员多是以兼职、借调、帮忙为主,严重存在着“打游击”的现象;缺时间使用,从目前基层部队训练工作生活节奏看,官兵日常实际使用网络的时间非常有限,建管用矛盾冲突比较大等。 三是新生事物怎么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两微一端”等新媒体的运作机制不了解,建设管理跟不上,往往建了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却难以发挥作用;对官兵使用互联网的观念、需求、习惯了解不够,对其所拥有智能设备的管理难以跟上时代要求;对“微信群”“朋友圈”“公众号”等新兴教育平台使用有顾虑,未能发挥社交软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有作用等。 三、新时代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应用发展的前景展望 (一)必须加大对基于强军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与应用 强军网是中央军委和部队各级党委机关的门户网站。自2018年3月26日整合全军网络资源开通运行以来,中央军委领导明确提出要将其打造成“四个平台”,即“姓党为军的红色平台”“助力强军的信息平台”“引领创新的实践平台”“面向官兵的服务平台”,这既是对强军网作为军队官网、内网,应如何办网的价值意义定位,也是对强军网作为我军信息网络建设步入新时代的一项标志性工程,应如何发展的方向方法定位。应该说,强軍网创建运行一年多来,在各级领导重视把关、机关部门统筹协调、业务人员苦干奋战的共同努力下,开局喜人、进展快速,已初步发挥出了“面向军队内部发布权威信息、提供在线服务、进行工作指导的综合平台”的功能作用。但实际看来,由于受全军部队改革重塑、变化调整、加之外训任务繁重、自然条件限制等诸多因素影响,强军网建设面临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同时这也为下一步研究并运用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 一是厘清办网思路,致力于展开凸显内网特色的研究,使之成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主阵地。军队是党绝对领导下的、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有其特殊性。强军网作为军队内网,当然必须体现出有别于外网即互联网的特色和属性。然而,从现有研究成果看,尽管研究视角和内容都很丰富,但有一个重要问题往往被忽视,那就是强军网和互联网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它与中国军网的主要差异又有哪些?就本质而言,强军网是一个封闭的局域网,其网络特性仍处在WEB1.0时代,而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网络,其网络特性已跃升到WEB2.0时代,甚至WEB3.0时代。这种质的区别,就导致很多针对互联网的研究不能简单套用到强军网情景中。而当前大部分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都将内外网混为一谈,没有很好地认清内外网之间的区别、联系,以及各自运维的规律,从而在开展强军网思想政治教育时存在一定的错位。基于此,必须从理论上厘清强军网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从而有效指导部队的实践。 二是顺应官兵需求,下功夫展开强军网优势的研究,使之成为部队官兵独有的、无可替代的网络教育选择。建网管网的目的全在于用网。如果部队官兵都不愿意上网用网,那么强军网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和意义价值。然而,调研发现,现实版的强军网在许多部队官兵眼里,不如原政工网好“看”、好“用”、有吸引力,突出表现在:时事资讯、新闻报道的内容多,工作指导、服务官兵的信息少,且栏目更新不够及时,板块布局不够合理,信息内容不够走心。这实际上说明,相比于中国军网主要是一个对外的新闻资讯网站,强军网更应打造成一个对内的支撑机关、服务官兵的功能服务平台。因此,如何下功夫研发并壮大强军网独有的、外网不可替代的条件优势和服务功能,方是运用其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问题。 (二)必须加强对基于互联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与应用 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与快速发展绝非简单的科技问题。美国人很早以前就说过,百战百胜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终于遇到一个对手,那就是互联网。习近平主席反复强调:网络就是阵地,要“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7]。如今,我们已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终端随人走、信息围人转”成为信息传播的常态,对官兵思想继而行为的影响愈加广泛而深刻。 一是加强互联网环境下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地方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基于互联网,相关研究成果已相当丰硕。但军队有其特殊性。因此,基于互联网环境的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在广泛借鉴地方前沿研究成果的同时,需着力完善相关理论体系。(1)全面分析互联网环境下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本质。(2)考察厘清网上教育和网下教育的相互关系,正确分析认识互联网环境下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和内在机理。(3)充分吸收地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横向对比军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差异,合理把握分析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特征。(4)借助典型案例、实地调研等实证分析,科学总结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体制机制和原则方法等。 二是加强对互联网环境下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考察。实证考察分析是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前提和基础。就目前来看,军队各级单位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仍严重存在着滞后时代、各自为战、快慢不一、专业人才匮乏、规范引导不力等问题,而扎实深入各军兵种部队及直属单位跟踪式调查研究形成有价值的成果更是明显不足。(1)全面调查了解当前各军兵种部队及直属单位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状况及存在的差异问题。(2)研究分析互联网环境下制约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主客观原因。 三是加强互联网环境下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应用研究。军队的中心工作是战备训练。开展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价值体现在增强部队凝聚力提高战斗力上。伴随部队实战化训练成为常态,实施多军兵种联合远程机动条件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作用愈加凸显出来。因此,如何将互联网信息技术引入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发掘大数据在教育中的广阔空间和巨大价值,按照有效运用、主动引导、科学管控的原则,探索提出符合战训条件下各军兵种作战部队教育实际的可行性措施,譬如通过VPN技术在互联网上建设虚拟专网,并尽快研发单兵教育终端,以解决好教育传播“最后一公里”问题,建立以集群化、数字化、移动化为重点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才能为部队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实际范例参考。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军队高中级干部理论学习读本:下册[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0. [2]江泽民.论国防和军队建设[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3. [3]胡锦涛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4]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习近平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选编(二)[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5. [5]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习近平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选编(三)[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6.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7]张晓松,黄小希.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现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解放军报,2018-08-23. A Review of the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Onlin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Education in the Armed Forces in the Past 20 Years:Retrospect and Prospect DUAN Wen-ling LI Zhi-qiang (Institute of Politics,University of National Defense,Shanghai 201600,China) Abstract:It has been 20 years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irst website of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work by the Chinese navy in 1998.Over the 20 years,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onlin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s been systematized,refined and emphasized ever increasingly,and has formed three patterns of practices,namely,“offline education plus online resources”,“online resources plus offline guidance”,and “fans attracting via mobile communication plus mental integration”.However,the development of onlin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s been dropped behind the new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new demand of the netizens in the armed forces,and there are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 in establishing,managing and using the Internet facilities in the armed forces.Looking into the new era,we must strengthen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intranet of the armed forces and the Internet. Key words:armed forces;online ideological education;review;problems;prospect (責任编辑:徐国栋)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