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智媒时代的新闻学专业建设 |
范文 |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新闻行业迎来更高的发展。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度、渗透深度、影响远度也比以往更快更强更难以把控。智媒时代,新闻舆论工作一方面仍需把握好“时度效”,坚守党性原则,提高新闻舆论引导力,同时新闻舆论工作者也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秉承创新思维,加快推动融媒发展,做好舆论监督工作的排头兵。 关键词:智媒时代;新闻行业建设 0引言 随着5G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逐渐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概念。云计算和人机交互使得所有媒体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智媒时代已经到来。智媒时代强调的是万物智联、万物皆媒。这一时代背景下,移动互联网成为了骨骼,新闻大数据是血液,人人皆是媒体。这意味着每个人都能立刻成为一个DIY新闻工作者,随时随地自由地编辑发布信息,并对其他人实现一对多的新闻传播。在智能化、移动化、数据化的智媒时代,新闻真实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1万物皆媒——新闻舆论工作的新背景 在万物皆媒的今天,沉浸传播化愈来愈成为媒介化社会的主流。早在2013年,学者李沁开始关注当时传播学界兴起的新概念“沉浸传播”,指出沉浸传播是媒介融合的结果,是在“数字技术和网络传播的推动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传播类型”。在《众媒时代:新媒体发展趋势报告》中,彭兰使用“万物皆媒”一词表示未来媒体发展的趋向,认为移动互联网将面临智媒化的无限可能。2018年,全球首个全仿真智能AI主持人的问世,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媒体应用领域的重大突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传媒领域的渗透,传统媒介壁垒逐渐消融,媒介融合呈现出新形态、新趋势。技术作为驱动力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的重大变革,推动了新一轮传媒业生态的重构,加快了“第三媒介时代”的发展,实现了媒介空间的扩宽和深化。在当下,技术逐步渗入社会肌肤,它不仅为我们带来极致的速度体验,更推动着社会场景的演变和媒介形态的大变革。“前台”与“后台”的边界不再明晰,“这里”与“那里”的区别进一步弱化。无处不在的终端越来越快地弹出新信息,VR/AR技术与可穿戴设备的结合使足不出户看遍万千世界成为現实。与此同时,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度、渗透深度、影响远度也比以往更快更强更难以把控。面对意识形态领域思想的多元化以及舆论生态环境的多变化与复杂化,智媒时代的到来在给新闻舆论工作带来了新一轮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诸多挑战。 2智媒时代新闻真实性问题的应对策略 2.1? 加强对新闻传播从业者的监管 针对新闻传播存在偏好性选择这一问题,要厘清这一问题背后的原因。一般来说,智媒时代下人工智能自身就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当前所学习的内容本身存在价值观偏差问题,会导致广大的受众受到影响,进而使越来越多的受众在价值观方面产生偏差。因此在新闻传播中,第一,要明确人工智能的界限,不能使人工智能代替新闻从业者的职能、使得整个新闻传播出现价值扭曲。第二,要加强对算法工程师和新闻编辑的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新闻从业者要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理想,坚定自己的职责与使命,加强对新闻内容的审核与挑选。第三,强化新闻行业的价值意识。新闻应当坚持真实性、客观性与公正性,不能忽略公共意义而过于追求商业价值,要加大对不良信息的惩罚力度,对出现问题的新闻传播要进行严格的把关,对出现的不良舆论导向要及时控制纠偏,一旦新闻传播中出现常识性的错误,必须予以严厉的处罚与发出预警。 2.2? 合理平衡人工智能新闻分发内容 针对受众置身于拟然的新闻真空中这一问题,既要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内容精准化的作用,发挥其能够为受众画像的优势,同时也要改变现有人工智能技术的单维度推送模式,改变现阶段人工智能新闻传播的单一性,丰富现有的人工智能推荐系统,从而既能为受众推送其喜好的内容,还能够兼顾新闻的多样化需求。在新闻的价值维度、时效维度和权威维度方面进行合理的平衡,尽量保证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努力提高新闻分发的质量。对受众喜欢的新闻,既适当考虑其喜好度,同时又保证新闻的多样化,避免受众长期处于拟然的新闻真空中、对现实生活产生一定的认知偏差,遵循新闻媒体传播事实的基本原则,进而使受众通过新闻媒体关注、聚焦、参与公共事务。此外,针对当前新闻传播泥沙俱下、虚假新闻充斥其中的现象,要发挥新闻管理机构的审核监督把关作用。人工智能能够根据受众画像进行新闻分发,但不能对新闻的真假性进行核实。因此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利用人的智能对新闻内容进行甄别、筛选、判断。只有人工智能和人的智能充分结合,才能确保新闻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而打造风清气正的新闻环境。 2.3? 算法推荐,强化时政新闻传播效率 当下,由于受众群体的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层次等诸多因素的差异性,故导致受众对于时政新闻的需求度和关注侧重点有所差别。而为了能够进一步地推动时政新闻的传播效率,利用算法推荐的方式进行受众“私人新闻”的打造就显得极为重要。算法推荐本质上是基于内容、协同过滤、关联规则、模型等诸多混合算法所构成的,其是根据海量信息的遴选结果,对受众口味偏好进行重点过滤,从而达到时政新闻的精准分发。当下,一些受众由于自身工作、兴趣点等原因,会对某一领域的时政新闻更为关注,而通过算法推荐,就能够让受众更快地匹配到合适并且感兴趣的时政新闻,从而推进时政新闻的传播效率。此外,对于同一内容的时政新闻,也可能由于出处不同,导致其呈现模式存在差异性。那么对于年轻化的受众,就可以推荐以漫画模式呈现出的时政新闻,而相对于寻求专业化内容的受众,则可以推荐大量专业解读的时政新闻呈现模式,这些均是算法推荐所能够达成,并有利于提升时政新闻整体传播效率的。 3培育新闻人才信息技术思维的建议 3.1? 优化新闻理论与技术实务融通的教学实践方式 教学实践的目标与方式也要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与媒介智能化的飞速发展而与时俱进,必要时甚至可以考虑实践目标的重新定位。一方面要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把校外实习实践提升到更加重要的考核位置,鼓励高校在校生到媒体长时间实习,尤其是到网络新媒体实习锻炼,甚至可以鼓励其充分融入,成为“在职”媒介工作者;另一方面鼓励在职媒介工作者到高校学习深造或任教,进一步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育方式,进一步推进校内外“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注重提高新闻人才除了采写编评之外的综合素质能力,尤其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适应当前智能媒体时代对新闻人才的新要求。新闻人才培养应密切关注行业所需,注重对新闻传媒的前沿技术的了解与涉猎,要进一步健全新闻学院与新闻媒体交流合作机制,开展全方位合作,加大实践技能的培养力度,才能有效培育并提升新闻人才的市场竞争力与新媒介环境的适应能力。 3.2? 加强技术型师资的引进力度 在“泛媒体、泛内容、泛传播”的智能媒体时代,技术的关键性作用越来显著,因此应进一步提升师资力量中的“技术成分”占比,加大技术型教学与科研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完成师资资源的整合与创新。在培育新闻人才技术素养时,一是要通过把“技术型”师资力量引入教学队伍,对于无法全职在校内授课的教学人员,可以允许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授课,如校外定点授课、定期校内讲座等,重视应用型和实验操作课程以加强对学生信息技术思维与能力的培养;二是让缺乏技术经验的老师到业界多参观学习、交流,通过切实而深入交流,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的信息技术水平与素养,鼓励通过挂职锻炼的方式学习业界诸如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等最新媒介智能化技术成果,丰富专业教师的实践技术经验,才能将最为“地道”的媒介技术带回课堂并传授给学生;三是加强国际交流与跨学科交流,对于国际性前沿的媒介技术,可以考虑邀请国外技术专家来交流讲学,对于涉及其他学科的媒介技术,可邀约或聘请有关学科专家讲授,注重不同学科与新闻传播学的融合,将媒介演变与信息技术发展紧密结合,以海纳百川的姿态吸收来自不同学科的优秀教师,帮助拓宽学生的技术视野,以理解不同技术形态的传播偏向,不断为新闻学子未来职业发展和未来的新闻事业赋能。 4.結语 智媒时代的到来,给信息传播机制带来空前的巨变,为社会治理方式如何完善和进步提出了新的议题。媒体的多元化互动,使得公众主体意识加强,主动寻求同政府部门对话,以期自身利益需求得到保证。如今的中国,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社会治理方式也在不断地调整为服务型社会治理,政府、媒体、社会公众彼此沟通、对话,形成一股合力,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中实现良好的社会治理和美好的生活秩序。 参考文献: [1]高洪茹.智媒时代的新闻生产研究.河北大学,2019(11). [2]彭兰.智媒化:未来媒体浪潮———新媒体发展趋势报告(2016).国际新闻界,2019(11). [3]喻国明.人工智能的发展与传媒格局变化的逻辑.新闻与写作,2019(02). [4]严晓青.媒介社会责任研究:现状、困境与展望.当代传播,2019(02). [5]陶祎佳“.公民记者”与传统媒体专业记者关系辨析.今传媒,2019(4). [6]彭兰.智媒化:未来媒体浪潮——新媒体发展趋势报告(2016).国际新闻界,2019(11). 作者简介: 曹文喆(1994.02)女,汉族,山东淄博人,本科,艺术教师,研究方向:新闻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