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突发事件中出镜记者的报道技巧 |
范文 | 顾熠男 【摘 要】突发事件报道中,出镜记者直接面对受众通过有声语言、副语言和道具等进行信息组织与传达,完成新闻叙事行为。本文根据传播学理论和突发事件报道经典案例,对发现和表达突发事件新闻现场的方法进行分析,试为出镜记者提高突发事件的报道效率提供可借鉴的新思路。 【关键词】突发事件 出镜记者 新闻现场 报道技巧 突发事件发生突然,现场的环境、人物及其位置、事件的状态都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中,甚至还会有新的突发事件发生,由此具有稍纵即逝、不可逆转和不断变化、随时发展的特点。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与新闻事件的发展保持同步,以“现在进行时”的方式与观众分享实时信息,这给突发事件现场报道带来了巨大的魅力和挑战,需要出镜记者从发现新闻和表达新闻两方面来提高报道技巧。 一、如何发现新闻 1、选择最具价值的现场 突发事件报道中,核心信息的所在现场并不一定是事发现场,它会随着事态发展而发生变化。出镜记者应第一时间出现在有报道价值的新闻现场,向观众传递最有价值的信息。 斯蒂芬·芬克曾对对危机周期进行了划分,总体来看,突发事件也可分为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媒体的功能各有不同(见表1)。 在突发事件的不同阶段,出镜记者应随媒体侧重点的变化来选择新闻现场。从浙江电视台和一些地市台近年的台风报道中可以看出此类突发事件报道是如何选择新闻现场的(见表2)。 当然,不同突发事件的类型、持续时间和波及范围不同,新闻现场的选择也不同。地震、雨雪冰冻灾害波及范围大、持续时间长,有足够资源的电视台往往会派出多路记者。“多路”指横向地理空间意义上的“多路”,并不代表每一路记者只死守一个新闻现场,还应根据纵向时间上的不同寻找他所在地域的不同新闻现场,注意驻点报道与游击报道相结合,避免某一报道点多人重复报道。如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最具价值的现场是灾难发生现场和救援现场,紧接着是医院和救助点。随着救灾的深入,其他地区对事发地的援助也成为报道的重点。而到救灾的尾声,报道重点逐渐趋向于家园重建和危机处理过程中的经验和反思。 2、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 突发事件的本身当然是具有核心价值的报道内容。如果能挖掘出新闻背后的故事,或是在“共同关注”的信息之外找到一些能够受到“普遍关注”的信息,往往会有新意和竞争力。 汶川地震后路透社记者Emma Harrison曾发表《映秀废墟中,灾民端给我一碗面》的报道,讲述了从震中逃往安全地带的灾民在几乎一无所有和失去亲人的情况下,还给采访他们的记者提供食物和水的故事,被誉为“胜过10部国家形象宣传片”。 类似选题在电视现场报道中也曾出现。2010年云南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中央电视台做了关于旱情和救灾的持续报道。在这两方面的信息即将挖掘殆尽,旱灾报道价值减弱的时候,央视记者王春潇发现云南弥勒县散坡村希望小学的孩子们在领到捐助的矿泉水后偷偷留了起来。经过了解,原来是孩子自己舍不得喝,准备留给家人。这就是在非核心现场发现的有价值的报道点。王春潇以此为选题,《旱区孩子的“爱心礼物”》的现场报道广受好评,后来她又做了两条追踪报道。 这类选题往往具有故事性,“触及到人性背后的层面,在讲故事的时候能让观众觉得自己可以帮助他,或者让观众去联想如果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会怎么样”①,这是报道成功的关键之一。 二、如何表达新闻 1、提炼核心信息,展现事件态势 突发事件发生的小概率性和发展的不可预知性决定了其新闻信息量非常大,第一现场的出镜记者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从繁多的信息中提炼出最核心内容——事实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状况,亦即新闻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起因、结果)及其变动情况。 地点:现场报道的第一句话通常是“我现在在……”,明确交代自己所处的位置,并对所处位置及其相关情况、与事件的关系进行介绍。 人物:一些现场报道需要对在现场的人物进行采访,包括新闻事件的核心人物和事件外围人物,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获取更多更准确的信息。 时间:直播中时间并不是最重要的。但突发事件不断变化、随时发展的特点还是要求出镜记者在某些事件中强调时间信息,尤其是事态发生变化的时间节点,采用“现在离XX事件发生已过去多久了”、“还有多久就要……了”等表达方式,这关系到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和观众对事态发展的把握。 事件:这是现场报道的核心内容,包括进行报道时和稍早一些的新闻现场的情况,是对现场的解读和第一手信息的发布。 起因:完成事实的报道中一般都会涉及到起因,有时是已知的,有时需要通过采访获知。 结果:除事件本身外,结果也是观众希望获知的,如火灾报道中大火何时能被扑灭,矿难救援报道中被困矿工何时能获救等。 变动:指以上几个要素的变化。突发事件中不确定、不稳定的现场随时会产生更多、更快的变动。出镜记者要及时掌握变动的情况,调整报道的重点和方向。 2、细节的发现与运用 电视新闻细节指“能够突出新闻的五个W和一个H的语言符号语言和非语言符号语言。”②“实物”细节往往是对事件发生和发展起到直接或间接推动作用的情景、符号;人物细节主要体现在报道对象的神态、表情、动作等非语言符号。这些新闻细节往往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丰富新闻内涵。敏锐地捕捉、合理地筛选、精确地解读新闻细节,能使现场报道在有限的时间和内容里传播更多的信息。 江西电视台刘玲华在做雨雪冰冻报道时就抓住了身边一根被压断的毛竹这个细节——“一根正常的毛竹,可以挑起几百斤的担子,而现在我们看到的比碗口还粗的毛竹,都被冰雪压断了。”这个对细节的解读充分表现出了冰雪的力量,传播效果远胜于简单说一个降雪量的数据。 另一种细节是人为“创造”出来并加以利用的。有一个沙尘暴的现场报道,因为风沙在电视镜头中很难呈现出清晰的运动形态,出镜记者就站在高楼楼顶,先用手指向不远处飘舞的红旗以说明风力;再掏出餐巾纸往脸上一擦,纸巾立刻沾满了沙尘,变成了灰黄色。把这个细节展现在镜头前,让人立刻产生沙尘暴扑面而来的画面感,效果远胜于干瘪的解说。 3、不可感信息的具象化表达 电视只能传播图像和声音,一些抽象的、概念性的信息很难通过记者的语言和电视画面让不在现场的观众感知。出镜记者在现场能看、能听、能问、能摸,就应调动各种感官系统乃至进行亲身体验,并用观众熟悉的、可以让他们最大限度感知的方式表达。 不可感信息的具象化表达最多地运用于对数据的解读上。 在报道唐家山堰塞湖时,绝大多数记者的现场报道都用平常的数字展现,即“深近2.5米,宽近3米”。白岩松的报道方式则出乎人们意料。他跳进坑中后说道:“大家看,我的身高是1米79,我站里面大家看看他们挖了多深……”用身体去丈量堰塞湖,这种直观表达方式的方式恐怕几乎没有记者能够想到,它带来的冲击力是多少语言都无法相比的。 东森电视台记者谷怀萱在“海棠登陆台湾”报道中,对17级阵风的表述如下:“风甚至强大到我们有些非常重的记者到最后几乎是被台风吹着跑,眼睛几乎都被大雨刺得睁不开来了。”除非借助摇晃的树木等物体,风很难在电视画面中表现出来,而一般人经历过大风的人都会有“被风追着跑”的直观感受,更何况是“非常重的记者”,谷怀萱就用这种亲身感受来说明风之大。 4、非语言信息的恰当使用 除了语言的组织,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还夹杂着大量的非语言信息,这些包括副语言和道具在内的非语言信息对提高报道效率也起着很大的作用。 所谓副语言,是指“有声语言中的语音特征以及有声而无固定语意的功能性发声。”③语音特征亦即播音学概念中的语气、语调、语速、节奏等创作技巧。不同的语气、语调、语速和节奏,体现出被报道事件不同的基调,传递着不同的信息,表达出不同的意义,因此在现场报道中要对此进行合理的控制。突发事件往往事态紧急,在火灾、地震等现场,可以适当提高语调、语速和节奏相对急促,通过语气给人营造出紧张的现场感;但在医院、救助站等地,则要相对压低嗓门,这不仅是为了符合现场的氛围,也是不影响现场伤员、医护人员的要求;而在事后展开叙述和评论时,语调则应相对平实,体现出中立、客观的态度。 在地震、台风、矿难等突发事件中,使用地图等道具是一个容易被忽略但对提高报道效率非常有帮助的手段。很多地名及其相关的地理位置,记者烂熟于心,可以张口就来;但观众往往并不了解,光听记者口头描述,只会更加含混不清。因此,这类现场报道需要简易地图,来表明路线方向和地理坐标。这也是很多灾难报道手册中建议记者带上A4纸和黑色马克笔的原因。 在使用有声语言完成新闻叙事的同时,辅之以合理的非语言表达手段,表达效率和传播效果会明显高于仅使用其中一种。□ 【本文受中国传媒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①苗棣等:《美国经典电视栏目》[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②黄匡宇:《电视新闻语言学》[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 ③宋昭勋:《非语言传播》[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 另一种细节是人为“创造”出来并加以利用的。有一个沙尘暴的现场报道,因为风沙在电视镜头中很难呈现出清晰的运动形态,出镜记者就站在高楼楼顶,先用手指向不远处飘舞的红旗以说明风力;再掏出餐巾纸往脸上一擦,纸巾立刻沾满了沙尘,变成了灰黄色。把这个细节展现在镜头前,让人立刻产生沙尘暴扑面而来的画面感,效果远胜于干瘪的解说。 3、不可感信息的具象化表达 电视只能传播图像和声音,一些抽象的、概念性的信息很难通过记者的语言和电视画面让不在现场的观众感知。出镜记者在现场能看、能听、能问、能摸,就应调动各种感官系统乃至进行亲身体验,并用观众熟悉的、可以让他们最大限度感知的方式表达。 不可感信息的具象化表达最多地运用于对数据的解读上。 在报道唐家山堰塞湖时,绝大多数记者的现场报道都用平常的数字展现,即“深近2.5米,宽近3米”。白岩松的报道方式则出乎人们意料。他跳进坑中后说道:“大家看,我的身高是1米79,我站里面大家看看他们挖了多深……”用身体去丈量堰塞湖,这种直观表达方式的方式恐怕几乎没有记者能够想到,它带来的冲击力是多少语言都无法相比的。 东森电视台记者谷怀萱在“海棠登陆台湾”报道中,对17级阵风的表述如下:“风甚至强大到我们有些非常重的记者到最后几乎是被台风吹着跑,眼睛几乎都被大雨刺得睁不开来了。”除非借助摇晃的树木等物体,风很难在电视画面中表现出来,而一般人经历过大风的人都会有“被风追着跑”的直观感受,更何况是“非常重的记者”,谷怀萱就用这种亲身感受来说明风之大。 4、非语言信息的恰当使用 除了语言的组织,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还夹杂着大量的非语言信息,这些包括副语言和道具在内的非语言信息对提高报道效率也起着很大的作用。 所谓副语言,是指“有声语言中的语音特征以及有声而无固定语意的功能性发声。”③语音特征亦即播音学概念中的语气、语调、语速、节奏等创作技巧。不同的语气、语调、语速和节奏,体现出被报道事件不同的基调,传递着不同的信息,表达出不同的意义,因此在现场报道中要对此进行合理的控制。突发事件往往事态紧急,在火灾、地震等现场,可以适当提高语调、语速和节奏相对急促,通过语气给人营造出紧张的现场感;但在医院、救助站等地,则要相对压低嗓门,这不仅是为了符合现场的氛围,也是不影响现场伤员、医护人员的要求;而在事后展开叙述和评论时,语调则应相对平实,体现出中立、客观的态度。 在地震、台风、矿难等突发事件中,使用地图等道具是一个容易被忽略但对提高报道效率非常有帮助的手段。很多地名及其相关的地理位置,记者烂熟于心,可以张口就来;但观众往往并不了解,光听记者口头描述,只会更加含混不清。因此,这类现场报道需要简易地图,来表明路线方向和地理坐标。这也是很多灾难报道手册中建议记者带上A4纸和黑色马克笔的原因。 在使用有声语言完成新闻叙事的同时,辅之以合理的非语言表达手段,表达效率和传播效果会明显高于仅使用其中一种。□ 【本文受中国传媒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①苗棣等:《美国经典电视栏目》[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②黄匡宇:《电视新闻语言学》[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 ③宋昭勋:《非语言传播》[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 另一种细节是人为“创造”出来并加以利用的。有一个沙尘暴的现场报道,因为风沙在电视镜头中很难呈现出清晰的运动形态,出镜记者就站在高楼楼顶,先用手指向不远处飘舞的红旗以说明风力;再掏出餐巾纸往脸上一擦,纸巾立刻沾满了沙尘,变成了灰黄色。把这个细节展现在镜头前,让人立刻产生沙尘暴扑面而来的画面感,效果远胜于干瘪的解说。 3、不可感信息的具象化表达 电视只能传播图像和声音,一些抽象的、概念性的信息很难通过记者的语言和电视画面让不在现场的观众感知。出镜记者在现场能看、能听、能问、能摸,就应调动各种感官系统乃至进行亲身体验,并用观众熟悉的、可以让他们最大限度感知的方式表达。 不可感信息的具象化表达最多地运用于对数据的解读上。 在报道唐家山堰塞湖时,绝大多数记者的现场报道都用平常的数字展现,即“深近2.5米,宽近3米”。白岩松的报道方式则出乎人们意料。他跳进坑中后说道:“大家看,我的身高是1米79,我站里面大家看看他们挖了多深……”用身体去丈量堰塞湖,这种直观表达方式的方式恐怕几乎没有记者能够想到,它带来的冲击力是多少语言都无法相比的。 东森电视台记者谷怀萱在“海棠登陆台湾”报道中,对17级阵风的表述如下:“风甚至强大到我们有些非常重的记者到最后几乎是被台风吹着跑,眼睛几乎都被大雨刺得睁不开来了。”除非借助摇晃的树木等物体,风很难在电视画面中表现出来,而一般人经历过大风的人都会有“被风追着跑”的直观感受,更何况是“非常重的记者”,谷怀萱就用这种亲身感受来说明风之大。 4、非语言信息的恰当使用 除了语言的组织,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还夹杂着大量的非语言信息,这些包括副语言和道具在内的非语言信息对提高报道效率也起着很大的作用。 所谓副语言,是指“有声语言中的语音特征以及有声而无固定语意的功能性发声。”③语音特征亦即播音学概念中的语气、语调、语速、节奏等创作技巧。不同的语气、语调、语速和节奏,体现出被报道事件不同的基调,传递着不同的信息,表达出不同的意义,因此在现场报道中要对此进行合理的控制。突发事件往往事态紧急,在火灾、地震等现场,可以适当提高语调、语速和节奏相对急促,通过语气给人营造出紧张的现场感;但在医院、救助站等地,则要相对压低嗓门,这不仅是为了符合现场的氛围,也是不影响现场伤员、医护人员的要求;而在事后展开叙述和评论时,语调则应相对平实,体现出中立、客观的态度。 在地震、台风、矿难等突发事件中,使用地图等道具是一个容易被忽略但对提高报道效率非常有帮助的手段。很多地名及其相关的地理位置,记者烂熟于心,可以张口就来;但观众往往并不了解,光听记者口头描述,只会更加含混不清。因此,这类现场报道需要简易地图,来表明路线方向和地理坐标。这也是很多灾难报道手册中建议记者带上A4纸和黑色马克笔的原因。 在使用有声语言完成新闻叙事的同时,辅之以合理的非语言表达手段,表达效率和传播效果会明显高于仅使用其中一种。□ 【本文受中国传媒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①苗棣等:《美国经典电视栏目》[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②黄匡宇:《电视新闻语言学》[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 ③宋昭勋:《非语言传播》[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