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农村妇女心理压力表现与对策分析 |
范文 | 摘要: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因农村人口基数大,农村劳动力在劳动力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也最大。因而在改革开放后,农村有大量的劳动力的外出务工,为城市的发展建设做著积极贡献的同时,也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压力。作为农村家庭结构中重要组成的妇女很多依然有留在家里,其内心也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而引发各种情绪问题,其心理健康状况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 关键词:农村妇女;心理压力;应对策略 随着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农村人口比例在逐年降低。截止到2019年12月 1日数据统计预测,中国人口为14亿,农村人口为5.5162亿,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依然不低。虽然中国已经是制造业品类最全的国家,中国依然是个农业大国。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农村大量劳动力出去务工,且以男性为主,众多的农村妇女依然留在家中成为中流砥柱。据调查,农村妇女劳动力目前占全部劳动力的60%,他们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维护农村社会未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为此,农村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 一.农村妇女心理压力表现 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明确地指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健康是每个人的期待,但在实际生活中,农村妇女承受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压力而影响着其身心健康。所谓心理压力,医学上又称为心理应激,是指来自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各种事件,被大脑皮层接受,在认知、人格特征等因素的作用下,大脑将刺激信号加以转换成为抽象观念,并进行加工、处理、储存,再通过神经-内分泌- 免疫系统间的相互作用而导致各种疾病。对于农村妇女来说孩子的教育问题和改善生活是其最主要的内在焦虑源泉。 1.??? 子女教育带来的压力 孩子不仅是祖国的花朵,更是家庭的未来与希望,每个孩子都承载着每个家庭的诸多期望,因此,在子女的教育方面,每个家庭都极为关注。农村妇女更多的是担心自己的文化水平低,教育不了孩子;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因本身文化水平偏低而不能及时有效地给予孩子必要的文化支持和帮助,同时还缺乏必要的教辅参考材料,在辅导过程中有心无力。有些孩子自我控制力较强,能做好自行管理,这种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村妇女的内在压力和焦虑。大约1/4的农村妇女基本上可以辅导孩子的文化课,并且这部分妇女本身年龄在35岁上下、孩子处于小学阶段,学习内容还不是特别复杂,因此这部分妈妈还可以辅导孩子的文化知识。但是依然1/5农村妇女对孩子的教育存在较大压力,孩子不接受妈妈的教育方法,造成亲子间的矛盾和冲突。由此可见,想要提升农村妇女的心理健康水平、解决农村妇女的心理问题还要包括其子女的教育问题,要为妈妈们提供必要的文化教育支持和帮助,为孩子提供必需的教育资源和营造适当的教育环境。 2.??? 经济困难带来的压力 对于有子女的家庭来说,孩子的教育问题永远是为人父母最为关心的问题,而怎样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提升生活质量是家庭中第二位思考的问题。之所以外出务工,在很大程度上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加家庭收入缓解家庭经济压力。而绝大多数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文化程度偏低,以初高中文化程度为主,本身还没有什么专业技能,这使得他们只能从事一些体力型劳动,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技术含量低的行业收入也低,对家庭经济状况的缓解有限。经济压力不仅是农村妇女的压力源之一,也是家庭重大压力之一。 3.??? 夫妻分离带来的压力 丈夫是否外出对农村妇女的社会支持状况会产生较大影响。相对来说,丈夫未外出务工的农村妇女无论是主观支持、客观支持还是对支持的利用度都较高。由于丈夫需要外出务工,妇女需要在家庭中需要承担起农业生产的重担,这种劳动强度本超出了她们自己所承担的范围,还要独自面对着家务、照顾老人等工作。并且因为自身文化水平有限,农村妇女本就难以承担教育子女成材的任务,一旦孩子犯了错,也找不到一个可以商量对策的人,因此,很多妇女无法实施有效的管教,只能让孩子“顺其自然”地成长,这无形之中加重了妇女的焦虑情绪。丈夫离家越久、回家频次越少的农村妇女,需要独自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一些意外情况发生或压力较大时,丈夫无法及时有效地从心理感受上、实际上提供较多的支持和帮助。夫妻的分离状态也会加剧农村妇女对婚姻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从而产生紧张焦虑情绪,严重的出现抑郁、妄想等症状。 不同年龄段的农村妇女的心理状态有一定的差异。70年代和80年代早早期出生的农村妇女,更多地存在躯体症状、睡眠和饮食方面的问题,产生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等情绪反应。从某种程度上看,90后的农村妇女的焦虑感偏低,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和情感,传统文化和道德的约束力相对较弱。当这种需求没有得到适当的满足时,虽然背负着一定的道德压力,也会谋求个体的情感需要正通过而通过“非正常”渠道得以满足,给家庭的稳定带来极大的影响。 4.??? 与长辈生活带来的压力 虽然核心家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但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也有一定比例。这就导致一定比例的农村妇女不仅是家庭的骨干力量,某种程度上需要独自支撑一个家庭,还需要独自一人从事本应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的农耕劳作,还需要赡养老人、抚养子女。人数越多,人和人之间的矛盾月容易发生。尤其是老人手握家中诸事大权不放的农村妇女更是面临着与长辈一起生活的压力,很多想法和做法都可能不被长辈认可接纳,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形成家庭矛盾的主因。 二、农村妇女心理压力应对策略 针对农村妇女在生产生活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和心理需求与物质需求,进一步完善农村妇女关爱服务体系、提升关爱服务能力。 (一)从个体角度看,凝聚家庭合力、共同创造财富、维护家庭和谐1.改变观念培养策略性知识进行元认知调控 对于农村妇女来说,首先要改变观念,鼓起学习的勇气。对任何人来说,学习是终身的任务,只有与时俱进、与时消息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其次是弄清楚自己优势和不足,自己面临的处境,明白自己的处境是什么、怎么样、什么样的事实。在此基础上,思考关于怎么办的操作程序。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是在陈述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程序性思考,即面对某种情境或困难,启动头脑中已经存储的“如果……,那么……”的程序进行反应采取行动。这样的思维过程一经形成是不需要意志努力而自动运行。为避免出现以偏概全、以点概面的情况,我们需要自我反思、监控,这是一个内部思考的过程,也是元认知调控的过程。 2.??? 创新思维发挥家乡特色摆脱贫困 对于农村妇女来说,家庭年人均收入越高越能够获得实际的支持,在主观认识上也可能因为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内心更自信。因此,增加家庭收入是解决农村妇女心理压力来源之的经济压力的必须途径。一方面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各地加大了地方乡村特色产业,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吸引本地的农村劳动力回鄉参加家乡的复兴建设,在从而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另一方面,开阔了眼界习得一技之长且可以在家乡发挥能力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可以借助自身的优势,发展绿色环保的家庭产业模式,既可以留在家里利于家庭的稳定发展,又可以带动周围人群共同发家致富,实现脱贫奔小康,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 3.??? 营造家庭目标畅享理想成情感纽带 建设一个良好的家庭是每位个体内在的心理召唤。经营好一段婚姻,需要一个家庭的共同努力。发展家庭共同的理想,实现共同的目标,对于任何家庭成员来说,都是幸福的,都是作为一份子的权利和义务。在追求幸福之路上,家庭成员合力发展,每个人之间沟通交流变得更为积极而频繁,更富有价值和意义。而一旦形成了家庭合力,在遭遇困难挫折时,每一份子也会积极思维,群策群力,共同面对。因此,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更为密切,情感联系更为亲密。 (二)从社会层面看,加强精神关爱、强化自认意识、搭建支持系统1.加强精神关爱丰富精神生活 基层综合文化设施发挥作用,建设能满足一般需求的公共体育设施和场所,积极组织开展适宜农村妇女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农村妇女精神文化生活,支持具备资质的各类组织开展针对农村妇女的专业精神关爱服务。深入开展权益维护宣传教育,加大对农村妇女法律知识普及和法律援助,切实提升农村妇女的卫生保健意识和水平。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和活动,个体真实感受到了从中受益,后续活动的开展就毋须大费周折而顺理成章了。 2.??? 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家教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婚姻状态是维系家庭稳定的重要影响因素。 虽然近年来的离婚率呈递增趋势,从一而终的观念逐渐改变,离婚不再是难以启齿的敏感词,走出不幸福的“围城”也是个人的自由选择。但是对于每位婚姻状体中的个体来说,在婚姻存续状态时要竭尽全力地维系婚姻,这是对婚姻应有的责任和意识。无规矩不成方圆。家有家规,家有家训,家有家风,每个家庭成员都以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而自豪,每位家庭成员有都为家庭的稳定发展献计献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形成这种风气的外在条件就是当地文化氛围的自我约束力的彰显。 3. 搭建支持系统,强化组织支持 强化农村妇联组织和村委会在妇女社会支持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农村基层妇女组织的建设,健全妇联在农村尤其是偏远农村的基层组织,为农村妇女搭建互助交流平台,推动农村妇女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增强社区组织的社会支持功能,应强化村委会的社会支持功能,为妇女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村委会要调动全村资源,动员全村群众,组建服务队,对妇女的日常生活给予足够的关注,及时帮助她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在团体互动过程中,培育人们之间的互惠、合作、信任关系,解决农业生产中劳动力不足等问题。 4. 构建区域心理教育平台,定期提供心理服务 农村妇女负担重,并不能拿出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心理咨询,这就要求心理咨询服务的高效性。这就需要构建良好的农村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和心理健康服务运行机制。发挥区域优势,构建区域性的免费心理援助网络平台和电话咨询机制。划分区域的心理服务可以在了解本地区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现状和影响因素,也能够对心理健康需求进行精准服务。当下正值疫情防控常态化,免费的网络平台心理援助正在运行中,各地域的心理咨询工作者积极贡献力量,为有心理咨询需求者提供无偿服务,心理学工作者服务社会的活动可以延续下去,为更广泛的无经济实力的人群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帅.班杜拉观察学习思想及其德育启示[J].教育评论,2019(8):159-162. [2] 李璐路.浅析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及其中国本土化[J].学周刊.2019(15):191-192. [3] 胡艳华.身体的空间化:转型期农村留守妇女情感体验的流变[J].湖北社会科学,2019(8):60-67. [4] 黄粹.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困境:身份认同与组织化发展[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49-56. [5] 刘航,柳海民.教育精准扶贫:时代循迹、对象确认与主要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18(4):29-35. 作者简介: 孙东媛,女(1976.12-),满族,吉林四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