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范文

    李小霞

    摘 要:本文以一部体育题材的电影《夺冠》为例,从一项排球竞技项目入手体现了中国女排精神、体育精神,进而展现中国力量由弱至强的发展内核。

    关键词:夺冠;女排精神;中国力量

    陈可辛导演的新作《夺冠》,很多人观影时几度泪奔,感同身受,我的内心也久久不能平静。中国女排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是民族英雄一样的存在,它承载着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作为一部体育题材电影,它传递的精神和力量,已经远远超越体育竞赛本身。更多的是展现人性的光辉,体现了人类的精神文明内核。

    1,什么是真正的精神力量?

    电影开场是42年前,1978年的中国,此时刚刚改革开放。女排国家队的“魔鬼”总教练袁伟民,用男排的高标准训练着女排球员。那时,国家和人民还尚未富起来,匮乏的物质、艰苦的条件、单调的生活、严苛的教练、超负荷的训练强度、不断被突破的体能极限……这一切,都没有击垮这群年轻姑娘,她们斗志愈加昂扬,只因为她们有共同的信念:为国争光。当时的女排,肩负着国家使命——向世界宣扬中华民族的拼搏精神,告诉世界:中国人也可以当世界冠军!信念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信念的本质,是发自内心认可一件事的巨大价值。姑娘们一次次摔倒,又一次次爬起来;身上磨破了皮肉,勒紧了继续练;晚上睡不着就练球,除夕夜依旧在练球;训练受伤也咬牙坚持……女排姑娘们用几年的辛勤汗水,换来了祖国高光时刻:1981年,在世界杯排球赛上击败日本,创下了“中国女排五连冠”的辉煌战绩。攀登高峰,必然要披荆斩浪、过关闯将,这一路必然充满身心的苦累和挫折。人是有惰性的,人也有脆弱的一面,要想在这条路上坚持下去,必须有强大的动力支撑。这种动力,可能是生存需求、是功利心、欲望、私心,也可以是崇高的理想信念。前者是“小我”,后者是“大我”。能源源不断给人精神力量的,能激发人最大潜能的,能让人不断突破极限的,唯有“大我”。

    关于人行为的动机,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类需求从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是超我的需求,是追寻至高人生境界的需求,是最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头。正是姑娘们的理想主义和爱国情怀,让她们拥有了强烈的自我实现需求,把排球作为自己青春生命的全部,在她们心中,个人和团队的成败,关系到祖国和民族的荣辱。对于排球这样需要团队协作的运动,只有“大我”的力量,能大家齐心合力,拧成一股绳。在一个集体里面,没有我,只有我们。中国女排之所以能够在国弱民穷的80年代改写体育历史,正是由于,女排姑娘们心中有“大我”,把国家尊严荣耀放在第一位,才能在那般艰苦的条件下,透支体力,蓄积实力,在世界赛场上,打出漂亮的胜仗。这次夺冠,更成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全方位腾飞的象征。

    2、什么是真正的精神强大?

    作为纪实电影,《夺冠》的情节和结局都毫无悬念,但它走心的人物刻画、强烈的精神共鸣、深沉的家国情怀,都深深地感染了观众。影片重现了三场经典比赛。这三场比赛,可谓里程碑般的存在,标志着中国女排和中国本身都在经历的不同阶段。第一场是1981年世界杯,中国队VS日本队,那时,中国急需证明自己,中国女排肩负重任,破釜沉舟,颇有“要么赢、要么死”的劲头。因为,体育给了中国重回世界舞台的机会,输赢事关国家荣辱,中国队太需要赢了。80年代初,电器在中国还属于稀缺品。为了看这场比赛,男女老少齐聚挤在老式电视机前,熬夜看直播,心弦紧绷,情绪也随着赛事的进程大幅波动。中国队得分,大伙欢呼叫好;中国队失分,大伙懊恼沮丧。最后,中国队夺冠,举国上下一片欢腾,民众半夜出街,奔走相告,摇旗打鼓欢庆胜利。那时的女排,打的不仅仅是比赛,更是国家的自信和尊严。中国队拿了冠军,在场记者采访中国选手的,寥寥无几,大部分记者依旧蜂拥着采访日本选手。只缘于我们的国家实力太弱。正因为如此,这场胜利的意义更加重大。第二场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队VS美国队;当时,中国已经开始变强,北京申奥成功,全国人民为之自豪。但中国女排却在自家主场吃了败仗。场上有郎平,但彼时她的身份,是美国女排的主教练。美国队胜利,中国观众大骂郎平“叛徒”。但实际上,郎平接受美国排协的邀请,这也是美国对中国的一种肯定。当时的中国,发展迅猛,日渐强大,过往那种急需证明自己的迫切心态,也变得相对平和。中国队的失败,众人失落失望,但已不再把赛事失利上升到国家人民荣辱的高度,甚至不乏把体育赛事当作“游戏”、“娱乐”的人。第三场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队VS古巴队。这时的中国已经崛起,在国际上拥有一席之地。中国女排经历了几年的寂寂无闻后,终于重回国际赛场。郎平于2013年临危受命,成为中国女排主教练。她告诉队员,“你们就开心地打球”。2016年,万众瞩目下,她背负巨大的压力和高期望挂帅出征,带领新一代女排重夺奥运金牌。35年前,袁伟民教练说:“如果输掉这场比赛,你们就太丢人了。”35年后的里约奥运会,郎平教练说:“姑娘们,好好享受体育本身”。这是中国体育理念的成长,是基于国家实力和自信的增强,更是由于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这是中华体育精神与时俱进的发展升华,亦是中国精神的时代表达。在电影中,郎平说:“一位外国记者曾问我,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看重一场排球比赛的输赢呢。我说,因为我们的内心还不够强大,等有一天我们内心强大了,我们就不会把赢,作为比赛的唯一的价值。”正是因为祖国强大繁盛,有了实力和底气,民众和国家的心理素质变得强韧,心态也更加平和。正是有了强盛祖国的后盾,郎平教练才可以鼓励球员放下沉重的包袱,开心地打球。而拼搏进取苦练,和享受运动本身,并不冲突。心态放松平和,能避免因高压紧张而发挥失常。如果说,80年代的女排姑娘们,透支身体和精神,用血汗和生命健康争取到祖国荣耀,是一群伟大的球员,那么,新时代的女排姑娘们,配备有专业的体能师和营养师,合理的安排训练和个人生活,以平常心拿到冠军,给祖国增光,她们是一群幸福的人,是一群优秀的人。

    3,超越自我,爱拼才会赢!

    1981年中国女排拿下首个冠军,曾让老一辈无比骄傲振奋;2016年里约奥运中国女排重回巅峰,让新一代中国人兴奋欢呼,尤其是2019年国庆前夕中国女排以全胜战绩卫冕世界杯冠军,关注度空前。一部电影,重现这段三十几年悲喜交集的岁月,众多历史性的时刻,历历在目。如果中国女排不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功,便不会产生这样一部电影,去濃墨记载这群体育人走过的路。女排姑娘们的整个青春,所付出的汗水和血泪,很可能掩埋进历史的洪流,不被世人所知,更不会被铭记。没有成功的结果,没有卓然的成绩,努力的过程便没有什么意义——至少,对集体,对国家,对人民,对世界,都没有意义。成功之路,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强大的实力,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顶峰的位置,离不开先行者们筚路蓝缕开道拓路。在真正变强之前,必然有一段漫长艰辛的岁月。中国女排如此,其他任何领域的事业也如此。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发展变化,前进的道路上,必须与时俱进,才能成为真正的赢家。人生是场马拉松,到达终点前,任何一次松懈,都可能让人前功尽弃,而每一次坚持,都促成了最终的凯旋。电影《夺冠》,艺术性、思想性兼具,主题鲜明,叙事流畅,情节感人,升华了女排精神。当代的我们,依然需要这种精神。

    (湖南广播电视台广播传媒中心)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8: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