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教学 |
范文 | 刘春+祥熊杰 【摘要】数学概念是现实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头脑中的反映.具体来说,有四则运算概念、数的整除概念、比和比例概念、几何形体概念和计量单位概念几部分,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主要依据,也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理论基础.本文从概念的引入、形成、巩固和运用等方面进行阐述,试图对教师的教学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概念的引入;形成;巩固;运用 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正确指导和促进小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形成和发展,是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数学概念具有抽象性特点,因此,学生难以理解.怎样使学生深化理解概念,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概念的不同特征,选用不同的具体教学方法,同时还要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和认识特点.根据概念教学要经过引入、形成、巩固和运用四个阶段,采用适当的方法处理好这四个阶段的教学. 一、概念的引入 数学概念的引入通常有两条途径:一是从实际引入.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动手操作形成感性认识,再向抽象的概念过渡.例如,认数字3时,观察主题图,图上有几台电视机?几个小朋友在摆弄电视机?这些人和物的数量都是3,可以用3表示.用小棒摆图形,边摆边数一个三角形用几根小棒,使学生了解到数3所代表的实际数,再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数点子图进一步明确数3以内的顺序,从而建立起3的认识.二是从已有知识引入.数学概念之间往往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建立新概念时,要充分利用已有概念.例如,讲最小公倍数概论时,可以采取归纳的方法,如分别找出6和8的倍数各有哪些?它们的公倍数有哪些?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几?从而引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二、概念的形成 概念的形成大致要经历从感知—表象—抽象—概括—形成概念这一认识过程.如教学分数意义时,先安排两组演示与操作交替进行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第一组是认识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第二组是认识由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然后由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通过想想、分分、说说的形式,把六面红旗平均分成三份,表示这样的一份、两份,认识由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尤其是对单位“1”要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并逐步理性化.通过两组相互交替逐步提高的感性活动,学生对单位“1”、平均分成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等分数概念的诸要素有了全面的了解,为抽象概括分数的意义,积累了丰富的表象. 获得表象,只是开始了初步的抽象概括,但还不能说获得表象就形成了概念.通过对表象的再加工,在更高层次上比较、分析、综合,进而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概括,再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形成概念.再如,分数意义的教学,教师在学生对分数获得清晰的表象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更高层次上分析综合,进而将一个东西、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抽象为单位“1”,平均分成两份、三份……抽象为“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将抽象出来的各个本质属性综合起来,逐步概括出分数的意义.之后,要求学生写出几个分数并说一说这几个分数的意义,把分数概括推广同类事物中去,这样,就形成了较准确的分数概念. 三、概念的巩固 从概念的引入到形成,是一次认识上的飞跃,要真正理解和巩固一个概念,还必须及时“反馈”,加深对其内涵和外延的认识.这时所采用的手段主要是练习.理解和巩固概念的练习一般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直接式.例如,学习了梯形,可设计“下面的四边形,哪些是梯形,哪些不是,为什么?(图略)”让学生用概念的本质属性去述说具体的数学对象,强化记忆.2.变形式.旨在从变式中把握概念的本质属性,排除非本质属性的干扰.或者转换思考的角度和位置,从反面或侧面去认识.例如,学习了分数,可设计“判断下面的数表示图中阴影部分对不对,为什么?(图略)”使学生在练习中理解“平均分”的本质属性.3.对比式.例如,学习了比以后,可设计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的训练,从中明确“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比是一个关系式”的区别.为了让学生把所有的概念巩固下来,还可设计温故知新,以新带旧的练习题,并通过计算和运用来巩固、深化概念. 四、概念的运用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富有实用性的习题进行训练,让学生思考“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还可以怎样做”等问题,根据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把理解引向深层.例如,学习了等腰三角形,教师可设计一组操作题:1.画一个等腰三角形;2.画一个顶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3.画一个腰长为2厘米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概念去解决数学问题,是培养学生思维,发展各种数学能力的过程.只有让學生把所学习到的数学概念拿到实际生活中去应用,才会使学到的概念巩固下来,进而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运用技能. 总之,概念的引入、形成、巩固和运用,是学习和掌握任何一个数学概念的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在教学实际中,这四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在教学中,我们要联系实际,依据概念教学的“直观性、阶段性、衔接性”,按照不同的数学概念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合理实施教学手段,努力克服概念教学中脱离实际、死背条文、轻视理解、忽视运用的倾向,充分发挥概念教学在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的作用.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