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农业物联网标准化现状研究 |
范文 | 倪文红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已经进入了互联网社会,信息化成为时代的主流。我们的农业生产也不再仅仅是依靠人工种植,而是实现了信息化农业。互联网技术持续对农业生产的赋能,使农业物联网不断发展。因此,本文将从农业物联网的定义,互联网技术对农业赋能的表现,物联网农业的优势,物联网农业存在的问题,物联网技术在农业应用的策略这几个方面对当前农业物联网标准化的现状进行研究。 关键词:农业;农业物联网;互联网;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S126;TN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20)12-0053-02 21世纪我们进入了信息化社会。农业生产也突破传统的生产方式,而转型为物联网农业。不断完善的信息技术不断促进我们社会的进步,农业作为社会发展的一部分,自然不甘落后,紧随时代的潮流,积极运用新技术,实现了农业数字化的转型。然而新技术的应用在带来惊喜的同时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问题,因此文章将着重对农业物联网的现状进行研究,同时为未来的农业发展献策献言。 1 农业物联网的定义 根据百度百科介绍,农业物联网就是指通过各种仪器仪表实时显示或作为自动控制的参变量参与到自动控制中的物联网。简单来说,就是利用信息化技术实时掌握农业生产的相关数据,从而更好地对农作物生长进行监控和调节。通过科学的数据对农业生产进行监控,从而达到提高农作物质量,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以大棚蔬菜为例,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监控大棚内的温度状况,以及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同时对农作物生长数据也有个精确的掌握,另外还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际科学的把握农作物自身所含各种营养成分,及时了解农作物成长过程中的所需条件,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最优最适宜的环境。传统的农业生产仅仅靠天时地利,然而我物联网时代,农业物联网可以实现农作物的逆生长[1]。即按照人们的需求,创造适宜的条件,实时监测生长状况,从而达到更高的产量,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2 互联网技术对农业赋能的表现 2.1农业物联网使水肥一体化 以传统的农业施肥为例,需要人们自己在家中配好肥料,然后挑着农药和水去往田里进行施肥,以给农作物更多的养分,使其更好的成长。传统的施肥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很多问题,例如水和肥料的比例调配不合理,这样会导致农作物养分不足或养分过足而影响生长。再例如施肥过程中出现的不均匀问题,这样也会导致农作物生长不均衡等等。 而如今的农业物联网技术便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它可以实现水肥一体化。通过互联网技术自动调节水和肥料的比例,而且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施肥,不仅保证了肥料的用量,还能很好地维持作物的均衡生长。因此,农业物联网很好地实现了水肥一体化。 2.2农业物联网实现智能化农业生产 进入21世纪,由于信息技术的发达,生活中的一切似乎都变得智能化起来,传统的键盘手机变成了智能手机、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眼镜等一系列智能化的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断涌现。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赋能,我们的农业生产也变得智能起来。一方面,智能播种技术有效解决了人们的播种难题,智能技术实现了快速高效播种,不仅减轻了人们的工作负担,更是提高了播种的效率[2]。另一方面,智能灌溉技术也实现了农作物灌溉不需要人类,一切通过智能化机器都实现了无人化。另外还有智能化收割技术,AI农作物,如腾讯研究出来的AI黄瓜等等,这些都是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上面的应用。还有,再如2018年,阿里巴巴推出的人工智能養猪项目,通过互联网技术来养殖,不仅可以有效的实现猪的健康成长,还能很好的保证猪肉的质感,实现了人工智能养殖。更有京东的“跑步鸡”项目等。一切大量的实例都告诉我们互联网技术不断为农业赋能,使我们的农业生产不断实现智能化,使农业生产更加的高效和多产。因此,农业物联网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 2.3农业物联网使温室种植更有智慧 温室种植就是我们常说的大棚蔬菜,可以种植非常多的反季节蔬菜水果等,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传统大棚蔬菜的种植是非常繁琐且耗时耗力的,需要人工定期去测量棚内的温度,并通过不断地比较观察来细心呵护蔬菜,才能保证大棚内植物能够更好的存活下来。然而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达,我们的温室种植不再艰难,而是变得轻松有智慧起来。一方面,物联网技术具有实时监控功能,它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设备来采集大棚内的温度状况,二氧化碳含量,空气湿度状况,光照情况,土壤水分情况等等。通过传感设备实时掌握温室内的各项数据,而不再是需要人工一遍又一遍的测量。另一方面,农业物联网还有一定的远程控制功能[3]。当光照不充分时,不需要再人工进入大棚内提供光照,而仅仅只需要动动手指头,便可以很好的调节大棚内的光照情况。同理,当大棚内的温度,湿度等其他情况需要调节时,都不需要人工跑到棚内实施,仅仅通过互联网技术就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因此,互联网技术不断为我们的农业生产赋能,使我们的温室种植更加智慧、更加方便。 3 物联网农业的优势 3.1使农业生产更加高效 信息化本就是一个高效率的社会,一切繁琐的工作由于信息技术的加持,变得高效迅速起来。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的运用使农业生产更加高效。一方面,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监控作物的生长状况,及时掌握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各项数据,从而有针对性地对作物进行营养的补给和环境及生长情况的调节,从而促进农作物更加健康茁壮的生长。另一方面,物联网技术运用于农作物生产的过程中,可以促进作物的耕耘效率。例如智能化施肥有效的增强了作物的营养状况,实现高效生长。智能化灌溉技术及时为作物提供必需的水分条件,从而促进作物更加高效的生长。再如运用智能技术进行养殖,可以更加精确地提供养分及各种必需条件,从而促进家禽更加健康的生长。总的来说,物联网技术的运用使得农业生产更加高效。 3.2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带来经济效益 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的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结果便是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由于新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适宜的条件,而农作物在适宜的条件下成长必然会成长的更好,从而实现更多的产量,也就是实现最大化的经济利益。不论是大棚蔬菜还是稻田的水稻,麦田的小麦,由于技术的应用,都可以实现大丰收。一方面是由于物联网技术为这些农作物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也是物联网技术可以针对作物的需求实现针对性的补给,从而使作物吸收充分的营养,更好的生长。因此,物联网农业的另一优势便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带来更加可观的经济效益。 3.3减轻了人们的劳作压力 任何技术的发明都是为人们服务的,最终都是为了减轻人们的工作压力。例如计算器的发明成功减轻了人们用手拨算盘的辛劳,汽车的发明代替了人们步行的劳累,印刷术的发明取代了手抄术,减轻了人们的工作负担。而且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的应用也是如此,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的各种智能化生产手段,包括智能化灌溉、智能化施肥、智能化播种、智能化收割等,一切都依靠信息技术,成功将人们从劳累的农业活动中解放出来,减轻了人们劳作的压力。因此,减轻人们的劳作压力也是物联网农业的又一大优势。 4 物联网农业存在的问题 然而尽管物联网农业有着高效劳作、提高产量、减轻负担的诸多优势,它也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只有正视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新技术在农业生产的应用,更好地促进农业的发展。 4.1不熟悉新技术 首先,面对物联网农业,最大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便是对技术的陌生。互联网技术作为新兴起的产业,很多人对此是陌生的,尤其对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广大劳动人民来说,这也意味着物联网农业只能小范围的运用于职业的农业生产中,并不能立即普及在我们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毕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物联网农业是一块非常陌生的领域,他们不能接受也没有这个能力接受。 4.2技术不完善 任何技术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都是在时间的检验中被一步一步的完善,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的应用同样如此。目前,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很多方面的运用都不够成熟,都还处于试验的阶段,需要以后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技术的不成熟也是目前农业物联网存在的一大问题。 5 物联网技术在农业应用的策略 5.1积极尝试,不断提高应用能力 农业物联网如今正处于起步阶段,最主要的就是要积极尝试,任何新生事物都是在不断尝试中成长起来的。不论是腾讯的AI黄瓜,还是阿里的人工智能养猪项目还是京东的“跑步鸡”项目,这些都是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的积极尝试。只有首先迈出第一步,实际去操作运用了,才可以不断提高应用能力,从而更好的促进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的应用。 5.2不断创新,完善新技术 正所谓只有自身的实力过硬,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问题。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的应用也是同样的道理,要想做好物联网农业,首先必须有高实力的物联网技术。只有技术本身过硬,才有促进农业生产的可能。因此,这就需要通过不断创新,完善技术,从而完善物联网农业。 5.3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技术 不同作物的生长特点是不一样的,不同家禽生长所需要的条件也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因地制宜,针对具体的作物选择相对应合适的技术[4]。也就是针对具体的情况,确定具体的应用范围和内容,这样才能保证作物更好地生长,家禽更好地成长,才能创造出我们所想要的结果和利益。因地制宜,积极拥抱新技术的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辨别,而不是盲目地接受,否则便会适得其反。 6 结语 物联网农业作为农业生产的新尝试,我们看到了很多的优势,也为我们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同时,正所谓技术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这就需要我们在看到优势的同时也看见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做出具体应对,才能更好地促进新技术的应用。另外,文章也提出了一些關于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方面应用的策略,任何策略都不能仅限于纸上谈兵,而需要通过不断实践来摸索,从而寻找出适宜的方案。社会在进步,技术在发展,相信我们的农业生产有了新技术的加持,能够不断发展,持续创造出更高的质量、更高的产量,从而带来更多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 陈挚,邱云桥.数字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思考[J].四川农业与农机,2019(6):6-8. [2] 张利真,张明.基于SWOT分析的我国农业物联网标准化发展研究[J].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2019(12):30-34. [3] 王小莉,周仕国,赵颖,等.襄阳市智慧农业评价标准在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8(4):267-269. [4] 张尉,陈鸿,高星星,等.农业物联网发展以及在武汉市标准化工作策略[J].湖北农机化,2017(1):54-5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