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管窥 |
范文 | 马加骏 摘要: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首次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概念。并在十九大后,此概念被写入《中国共产党党章》。可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重要的理论阐释。在过去六年里,不乏深切的理论研究文章,但对具体研究的梳理乏善可陈。本文通过爬梳既往的研究论文,对其概念、理论渊源进行梳理归纳。并对几个重要硕博论文中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内涵进行评述。最后从重要的党政报刊入手,明晰近年对其的主流方向与研究要点,为日后的研究方向提供启示。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多元一体;民族观 基金项目:新时期研究生第二课堂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证研究 一、概念与理论渊源 (一)概念溯源 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9月28日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作出重要讲话。而后,习主席又在一些其他公开场合使用了“中华民族”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等相关表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随后将其写入修改后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这表明了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背景下,党和国家对新时代民族关系发展的科学判断 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重视。 (二)理论渊源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自身具有丰富的外延内涵与理论意义,从其深层的结构来看,以及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概念而言,其也具备一定的理论支撑与思想来源。西华师范大学的尹学朋、张建辉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述评与前景展望》中曾系统梳理了其理论渊源。 其一,他们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马克思主义内在原理息息相关。质言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范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阐释可以‘在场和‘发生。人们对于同类族群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在中华民族内部不断深化交往中逐渐加深,而逐渐形成一种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蕴含的“类存在”观点。其二,他们认为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一统”思想与“草原文化”中的“守望相助理念”是,共同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源之一。它们与其他类型文化不断交融发展,共同组成了中华文化,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与知识宝库。其三,他们认为源自对西方思想观念的影响与批判接受。“清末民初,传统的‘天下体系在西方民族主义思潮冲击下开始崩塌,西方民族主义思潮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中经历中华民族观的诞生。”中国自古对“民族”概念认知不深,随着近现代西方与中国的频繁交往,“民族”概念逐渐在中国传播与流变,“中国选择了民族国家这种形式,并于20世纪初开始了民族国家的构建,‘中华民族一词深化了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从而成为中国构建民族国家的必要前提”,这是民族概念与民族国家在中国的接受与演变过程中所形成的必然结果。 尹学朋、张建辉从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中寻得理论支撑;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谋得与现实理论相契合的思想脉络;从中西方的思想文化碰撞与历史嬗变中找到二者渊源的旨归,对日后我们考察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渊源具有较高借鉴意义。 二、内涵考察 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学术界尚未有统一定论。在此,可借费孝通先生对“中华民族”定义来考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体蕴含。费孝通将中华民族视为一个民族实体,各民族与这个民族实体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并认为“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在费孝通先生的观点中,“中华民族”这样一个称谓实际上已经涵盖了“共同体”意义上的概念,且蕴藏着马克思主义思想中整体与部分的科学论述。56个民族相结合后“融为一体”才可谓之“中华民族”。其依靠各民族间的凝聚与向心,繁荣与发展,形成一个伟大而富有生命力的“中华民族”,并释放出比原来单一民族更加旺盛的蓬勃生机,此中包含了深厚的民族认同感与民族整体意识。 2019年贵州师范大学王春杰在其硕士论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论述研究》中就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了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所现有的研究文章,将这些文章主要的观点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结构视角、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视角、少数民族事务治理和民族工作的视角、政治经济文化视角等四个向度进行梳理。王春杰认为: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结构视角来看,以冯育林的观点为代表,肯定现有各民族多元性的整体现状与“重大优势”,并强调“坚持国家统一的原则之下,赋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新的诠释和解读”;从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视角,包括四川大学教授杨明洪的相关观点,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应该包含“对内”与“对外”两个方面。对本国人民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强调实体性特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强调的则是结构性,“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對世界其他国家而言,“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共同现实利益”与“远大理想”的“命运共同体”。而后其引述丁红岩观点,将“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概念,细分为各民族正在形成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生态等五个方面的命运共同体;从少数民族事务治理和民族工作的视角来看,他引述了冯育林、邱明红两位的观点,他们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多元一体的民族结构理念、互相依存的民族关系理念、守望相助的民族团结理念、尊重差异的民族认同理念、未来可期的民族复兴理念”;他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视角归纳了现有学者的观点,其引述了彭谦、李阳等人的观点,“各族人民的利益得到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将政治制度优势、经济共享发展、传统文化纽带、民生共建共享等四方面建设均紧密结合,“让各民族群众过上好日子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最终落脚点”,从各民族人民的切身福祉出发来深刻揭示这一“共同体”的伟大意义。王春杰面以清晰的逻辑思维和严谨的学理分析对纷繁无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成果进行科学分类,对其概念的支脉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2019年西南大学侯大鹏在其硕士论文《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中盘点了几位代表性学者的研究观点。其中,哈正利等人的观点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集体身份认同,包含国情家底意识、历史主流意识、政治法治意识、团结合作意识、共同发展意识、共建共享意识”。这强调的是各民族在不断地交流交往中,各方各面的深切互动所加深的身份认同感。而沈桂萍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各民族共同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享有中华文化的思想意识。”这强调的是各民族在交往过程中对“中华”概念的自觉加深。杨顺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包含‘历史--命运共同体意识、‘精神--文化共同体意识、‘政治--国家共同体意识、‘社会--情感共同体意识”,细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脉络分支。郎维伟等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现实前途的自觉认知的意识”,强调的是这种意识在民族交往过程中的无意识生成。 2020年内蒙古科技大学刘佳在其硕士论文《新时代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主要從两方面考察其概念:其一,是有关多元一体民族关系,以一体为主。这主要从费孝通先生关于“中华民族”概念入手,认为“多元”与“一体”相辅相成,相互依存。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更多则是强调“多元一体”中的“一体”,并“依存于尊重各民族多元文化基础之上,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共同体意识。”其二,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命运共同体”内涵出发,指出这是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所延伸出的又一壮举。并认为其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历史命运升华为“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他十分强调这种“命运共同体”意识,且需要付诸于各民族共同发展、建设之中,并认为这是使中华民族立于世界之林的中华民族要想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要途径。两个方面的考察实则是从民族关系与概念外延出发,从而丰富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意蕴。 三、党报、民族期刊相关研究文章 习近平主席于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后,主要的党报、民族期刊首先就此概念的阐发纷纷发表系列评论文章,为之后具体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指引和依据,深刻了我们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认识,拓宽了我们的研究视角。 《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0日第一版刊载题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评论文章,就习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讲话作出评论。文章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民族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民族团结,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团结”“人心相聚,根本的在于价值相通,认同相一”。“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基础,我们就一定能凝聚起磅礴力量,共同推动实现13 亿人民的伟大梦想。”其重点在于一语中的地指出了处理民族工作关键在于人与认知的相通,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建设,这为日后的系列问题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人民日报》2015年11月30日第7版刊登徐贵相题为《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评论文章,其从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个方面,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刻要义。文章认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要求,需要“坚定政治认同,增强道路自信”;根本原则是要“维护国家统一,筑牢钢铁长城”;思想基础是“深化文化认同,共筑精神家园”;现实条件是“倡导包容共生,融洽民族情感”,“加快发展步伐,实现共建共享”。其从理论层面,就“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向我们提出了四方面的必要条件,并再次强调国家认同、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的重要性,其从政治到经济,思想到文化的各方各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中国民族报》2018年刊登大连民族大学东北少数民族研究院朱军教授题为《新时代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创新》评论文章,并提出“用中华民族‘大家庭观,统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以包容性的中华文化认同观,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发展方向,指导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筑牢物质基础”。其从现实国情出发,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融于“大家庭”观与文化认同观之中,并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紧密联系,有效凸显了现有的方针正确与制度优势。 总而言之,就现有研究看来,更多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内涵、历史渊源、理论建设等向度展开,但对“铸牢”的方法建设相对薄弱。近几年,学界相继出现以高校校内民族学生、地方特色民族地区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文章,这都有利于拓宽方法建设的实践途径。国家的未来在于青年一代,而广大的高等院校又是青年一代政治思想意识培养的重要阵地。因此,未来可在既有的研究成果下加大对实践方法的深入开掘,并以高校学生群体为主要考察对象。始终以少数民族聚居区域为重点,贯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研究核心,并向全国延伸。重心可由前期的理论建设,开始转向实践方法,更好落实于民族工作之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持续发力! 参考文献 [1]尹学朋,张建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述评与前景展望[J]黑龙江民族丛刊,2020(03):7-14. [2]刘佳.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2020. [3]余凤.在各族师生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N]中国民族报,2019-10-22(005). [4]王春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论述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9. [5]侯大鹏.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9. [6]朱军.新时代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创新[N]中国民族报,2018-04-13(005). [7]徐贵相. 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N]人民日报,2015-11-30(007). [8]沈桂萍.筑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16(03):85-87. [9]本报评论员.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N]人民日报,2014-10-10(00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