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运输企业的安全思想教育 |
范文 | 赵晓宇 摘 要:现代社会,人类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交通事业在不断地高速发展,汽车的需求量进一步增加。然而,汽车数量的急速增加对高速公路的建设提出了更多新的挑战和压力,这就造成高速公路的数量可能不足以接受如此过量的“客人”——交通汽车,使得交通事故频频发生且发生率持续上升。交通事故的发生带给人类和社会的是生命财产的损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阻碍。因此,在这个要求“速度”的时代,仍需做好“安全第一”这一点。 关键词: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管理;思想教育 一、引言 当下,在人们身边、在电视上、在网络上,不难听到或亲眼看到一场场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一起起骇人听闻的瓦斯爆炸,一桩桩血淋林的工亡事故。交通运输行业是一个高风险、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行业。在经历了血与泪的教训之后,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如何配合行政抓好基层安全工作,扎扎实实贯彻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这样一个现实而重大的问题已经摆在人们面前。笔者将从四方面浅谈如何抓好交通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二、以人为本安全教育思想 安全教育应分层施教,如将“领导人—管理者—驾驶员—修理工—乘务员”比作一条安全管理链,各要素之间都是环环相扣的,无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安全生产。要实现安全运输和生产安全,就要以全员的安全素质建设作为保证。运输生产的参与者必须接受與职务、岗位相关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的层次从上到下形成金字塔结构,而基层的安全教育关系到“结构”的最终稳定。其中,最关键的两个角色就是安管人员和驾驶员,他们是最直接的“管理者”和“操作者”,这两个因素是其他环节承前启后的中心。 建设一支纪律严明、管理严格、意识超前、责任明确的安全管理人员队伍,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关键。企业应高度重视安管队伍的建设,提高他们的素质,提升安管机构的地位和权威。安管人员工作在安全工作第一线,工作难度大、责任重、困难多,各级领导要理解安管人员,关心安管人员,对安管人员高看一眼、厚爱一份,积极为安管人员排忧解难。要重视对安管人员的培训,安管队伍中的不少人都是“半路出家”,虽然有较为丰富的交通工作经验,但安全理论水平并不高,不适应安全生产发展的要求,因而必须加强安全专业培训,使安管人员从“经验型”向经验与理论“复合型”转变。 同时,提高从业人员整体安全素质。安全工作的成败最终会在从业人员的具体生产实践中直接体现出来,在教育过程中,在车队安全例会(活动)、典型事故案例剖析、岗位练兵和安全生产大讨论等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安管人员必须带着“爱心”抓安全,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尤其应在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上下功夫。 三、理顺职工情绪,不让职工背上思想包袱 做好企业的安全工作,其中最基本的就是对职工情绪的把握和安抚。强化安全教育,知易而行难。了解职工,理解职工是理顺他们情绪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此途径可培养职工之间的感情,减少疏离感,增加彼此之间的情感信任。每一位职工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或是消极的、或是积极的、或是无所谓的,可谓“五颜六色”。这就要求思想工作者在安全思想教育的工作中要异与行政管理工作,不能通过罚款、扣分等一些实质性指标约束职工。在安全思想教育过程中,只有通过情绪情感的注入,配合真理与事实的教育,才能让职工真正理解何谓安全,如何在工作中安全工作。笔者在运输行业工作多年,多年的工作经验让笔者深刻地领悟到,交通运输讲效益,确保安全,职工情绪是关键。在运输工作中,有一种现象:心平气顺,干劲儿足;情绪消极,危险行。也就是说,在工作中,一旦员工情绪出问题,就会产生一些自我负面影响,注意力不集中,这就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上演一场悲剧。这类安全事故常有发生:2019年5月4日晚,浙江台州湾跨海大桥沿海高速上发生了一起车祸。一奔驰车直愣愣地撞上了一辆停着的丰田轿车,可谓险象环生。好在没有发生重大伤亡,仅丰田副驾乘员轻微受伤。巨大的冲击力使得丰田车面目全非,车尾都缩进去了一截,奔驰车的前脸也是满目疮痍,引擎盖高高拱着,防撞梁也被折断了。 一些安全事故是驾驶员不遵守安全信息和麻痹大意所致,最终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给社会、国家都造成一些损失,对于个人甚至是生命的代价。因此,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要最大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纠正员工的情绪,消除根本的安全隐患,必须提升自己安全意识,以确保安全生产。安全教育不是形式上的安全教育,不能只是表面的应付或者一项任务,必须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风险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做到从实际出发,从员工的思想乃至内心最深处触动他们。教学方法必须灵活多样,这样员工才能激发兴趣。除此之外,在安全教育过程中要与职工的切身利益相结合,把握深度。另外,开展一些“党员身边无事故”的活动,充分展示大多数党员的开拓性和教育优势,从而使“安全第一”成为现实。最后,应该从细节入手,增强和提高驾驶员在识别风险和安全驾驶时自我控制的能力。 四、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观念 安全即效益。众所周知,安全效益就是经济效益,就是一个社会的效益体现。为什么有些公司经常因惧怕公司效益降低而将安全工作忽略呢?由于企业在安全方面的投资显而易见,因此是直接和现实的,而安全益处是隐形的,是间接的和潜在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事故的损失就是安全利益的损失,因为对安全的投资通常可以防止事故的发生。事故损失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影响经营活动。一种是中断正常的生产和运营活动,另一种是中断和更改运营或关门。 二是浪费人力资源。直接的是投资人员来处理事故,而间接的影响是由于事故而对员工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在危险不断、事故频繁的工作环境中,员工不可能保持较高的工作热情。 三是事故的直接损失。例如当局对车辆或设备的损坏,人身伤害或损坏以及罚款。 广泛意义上而言,运输业既是经济组织,又是社会组织,所以必须遵守不可信赖的社会责任、法律义务和道德限制。一是法律限制。市场经济是基于法治的经济,各种经济组织都必须依法开展工作,當然,这还包括生产安全性的内容。二是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从人类的角度来看,生命无法替代,健康不可替代的。三是市场因素。如果公司不重视安全,事故继续存在,员工和乘客的人身安全就得不到保证,他们的社会和市场形象很差,消费者无法继续在这样一个企业消费购买。毋庸置疑,公司的隐形安全形象会影响公司的顾客,影响公司的直接经济效益。故此,企业应该清楚,安全教育不是一句话,不是一件事,而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根本。 五、养成严谨作风,杜绝习惯性违章 非法操作通常伴有不良习惯。人们经常听到并看到超速、超载、驾驶时打电话、安全带不规范甚至不系等诸多不良习性的违章操作,这种情况下没有事故发生只能是万幸,一旦出现事故,那就是惨重的事故。安全工作是每天必需的工作和第一要务,但还是无法避免不良习性的违章。甚至一些员工都认为他们无法不违反法规,因为改变习惯是很困难的,可以说是不可能的。确实,习惯性的违章具有一定的顽固性和潜在性。习惯很容易使驾驶员不遵守规则、不遵守法律并失去对安全驾驶的警惕,而这些行为会直接危害车辆和人员的生命。明末清初的思想家说:“人不幸而失教,陷于恶习。”实际上,摆脱常见的不良习性并不是难于登天,关键取决于决心和耐心。 (1)严格的要求:对待操作规程和规章要认真,做到不偷懒,不能有任何的侥幸心理,不是为了学习而去操作,而是为了操作而学习,在心中真正的树立安全意识。 (2)注意安全细节:加强相互安全提醒的管理,采取预测性和早期安全措施,确保员工的安全与健康。 (3)加强对安全活动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对安全工作给予奖惩结合,认真落实分级制度,营造防范气氛。 (4)加强员工安全思想教育,使其充分认识习惯性违规风险。 六、结语 交通运输行业中,思想政治工作者需加强职工对交通运输安全的认识,结合实际,创新安全管理的策略,使得职工把安全当成一种习惯,把安全这颗种子种到每个职工的骨子里。 参考文献: [1]潘元庆,胡开桥.转制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J].经济师,2019(7):266-267. [2]翁坚超,黄丽萍.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管理职能思考[J].交通企业管理,2020(6):36-3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