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群文阅读“读”树一帜 |
范文 | 杨全林 摘 要:群文阅读教学就是在一定的议题下,选择一组在某方面同类的文本,通过师生运用生本理论围绕议题开展比较阅读、集体建构和共同商讨等形式形成整体理解的教学活动。只要我们锐意进取,群文阅读,一定会“读”树一帜。 关键词:群文阅读;议题;生本理论 群文阅读教学研究开展一学期来,我校常规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在教学大比武活动中,群文阅读教学课堂独树一帜,让人耳目一新。群文阅读教学研究的开展也让我有了更加深刻地思考。 反思一:什么是群文阅读教学? 我认为群文阅读教学就是在一定的议题下,选择一组在某方面同类的文本,通过师生围绕议题开展比较阅读、集体建构和共同商讨等形式形成整体理解的教学活动。 反思二:为什么要进行“群文阅读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群文阅读正是在这一思想下指引下,把学生自主阅读和学生大量阅读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规定,第一、二、三学段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分别不少于五万、四十万、一百万字。但是,我们当前的语文教材的阅读总量只有十五万字左右,这样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目前,无论哪种版本的教材所提供的学习材料都是不够的,其深度和广度都有所欠缺。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需要深入挖掘,增加适当的材料,以利于学生在理解能力、语言知识、文化积累等方面的拓展与升华。 以往语文高考卷面字数一直维持在7000字左右,目前已经变成了9000字,不久以后还会突破10000字大关。每年高考的语文卷阅读题逐年提升,而且涉及的类型包括科技、哲学、历史……语文的分值还会增加到180分。如果语文仅仅看课本,想得高分是绝无可能了。可以说“得语文者得天下”! 教师在教学中有必要选择和课文表达形式相类似的内容供学生阅读。由此可见,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是大势所趋,可以说群文阅读,将“读”树一帜。 反思三:“群文阅读”读什么? 群文阅读,“读”树一帜。读什么呢?当然是读一群文章。随便找几篇文章放在一起就可以读了吗?当然不是。 1.议题的确定。 群文阅读教学在选择群文前,首先要确定群文阅读的议题。 群文阅读教学选用的群文不是简单的拼在一起,也不是同一议题的文章随意凑在一起,而是要经过提炼。我们可以按照下列方法进行议题的确定: 以表达方式为议题:我们可以把《桥》、《桃花心木》、《落花生》三篇文章放在一起进行教学,因为他们的表达方式都是“借物喻人”。当然我们还可以考虑其他的表达方法,如“以小见大”等。 以文本内容为议题:我们可以把《詹天佑》、《当代神龙氏》、《炸药工业之王--诺贝尔》三篇文章放在一起进行教学,因为它们的内容都跟“科学精神”有关。当然也可以从“友情”、“爱国”、“惜时”等方面入手。 以文本题目为议题: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两篇文章放在一起进行教学。 以同一体裁为议题:我们可以把《看云识天气》、《蝉和蚂蚁》、《镜子小史》、《一个美洲豹父亲写给儿子的信》四篇文章放在一起进行教学,因为它们的体裁都是说明文。 以同一作者为议题进行集中了解这一作家的写作特色:我们可以把《猫》、《母鸡》、《小麻雀》三篇文章放在一起进行教学,因为这些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 当然确定议题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需要我们去不断地探索。 2.群文选择。 群文阅读中的“群文”用一个式子表示就是“1+X”,其中这个“1”就是我们语文教材中的一片精读课文,其中的“X”就是在同一议题下的同类的文本,它可以是一篇,也可以是两篇……在我们群文阅读教学刚刚起步的学校最好从“1+1”开始。 群文阅读在选文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单元整组阅读。语文教材编排的特点之一就是单元整合思想。所以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群文阅读教学的模式来完成整个单元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加强文本异同的比较。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时,就可以围绕“民风民俗”这一议题来教学《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和田的维吾尔人》,从而让学生明白,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篇课内带多篇课外。我们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可以在“四季之美”这一议题下,选择素素的《夏天也是好天气》、刘增山的《秋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来进行比较阅读,找出不同作家在写四季之景时的不同表达方法、表达的不同的思想感情以及四篇文章的相同相似之处。我们在教学《桂林山水》时,可以在“祖国江山美如画”这一议题下,选择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文《趵突泉》、《阿里山云雾》、《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来进行比较阅读,找出作者在写祖国河山时在表达方法、思想感情等方面的异同。当然还可以现代文带古诗文,也可以中外名著比较阅读。 3.群文阅读怎么读? 好的议题确定了,恰当的文本选好了,接下来就要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怎么才能做到“读”树一帜。我们肯定要在阅读方法上有所变化,改变过去的朗读、诵读、精读为选择性的速读、跳读,从而抓住我们需要的信息。 就課堂环节而言,与生本理论结合是不错的选择。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前置作业”的指引下让学生先学,然后小组内互帮互学,接着全班展示,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富裕”。教师只是做适当的点拨以及必要的总结。这样就把老师从传统的讲授方式中解放出来,让学生自主品味文本,生成能力。 心有多远,路就有多远。作为教师,只要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及时反思,勇于实践,就会走出一条高效的路。群文阅读教学在我校虽然刚刚起步,但只要我们锐意进取,群文阅读,一定会“读”树一帜。 参考文献 [1]李国琼《怎样上好群文课》(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年12月) [2]树人教育研究院《群文阅读起步走》(贵州人民出版社 ?2016年9月) [3]赵开新《创设群文助读支点,建构阅读常态课堂》 [4]周丹《生本理念下的群文阅读》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