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策略
范文

    王立琴

    摘 要: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在幼儿阶段所培养的良好行为习惯,对他们以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及意义。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我们的工作重点就在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本次笔者就如何实现幼儿在幼儿园学习环境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行以下几点阐述,希望对以后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育;行为习惯;教学探究

    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的时间较长,这里是幼儿接触新的人和事物的主要场地,因此可以看出幼儿园是幼儿整个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因素,因此幼儿园应该为幼儿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幼儿能够在这种好的环境当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让幼儿形成文明行为习惯

    幼儿园老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幼儿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在文明习惯上进行互相监督和互相帮助。让他们养成不乱扔垃圾,爱护环境的好习惯。同时,教师要让幼儿明白幼儿园是他们的大家庭,因此,他们需要保持幼儿园的干净整洁。同时,还需要让他们学会为其他人考虑。例如,在其他孩子休息的时候能够有意识的保持安静,不制造出各种吵闹的声音。在吃饭的时候,教师需要让他们学会基本的用餐礼仪。教师要引导幼儿不浪费粮食,不随意破坏餐具,对于表现比较好的幼儿可以进行表扬和鼓励。让他们在用餐结束之后能够积极主动地收拾自己的餐具,并把它们放在餐具回收点。除此之外,幼儿教师在家长会及亲子活动的时候,还需要引导幼儿的监护人协助幼儿园一起对幼儿进行文明习惯的培养。幼儿教师和家长都需要为幼儿的文明习惯做出良好的榜样,从而使幼儿在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够潜移默化地接受良好的文明习惯教育。从而逐渐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二、让幼儿形成集体行为习惯

    由于幼儿普遍年龄较小,他们与社会接触的少,所接触的人群也较为单一。幼儿在成长过程当中,他们的纪律意识并不强,在日常教学中幼儿教师应该让幼儿形成守规则、懂团结、遵守纪律的意识,这样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参与日后的实践活动。通常幼儿在游戏活动当中游戏规则较多,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游戏之前,应该让幼儿了解游戏规则,并且引导幼儿根据游戏规则进行游戏。例如在游戏过程当中,教师应该让幼儿懂得有秩序地进行游戏,让他们每个人都排好队,形成规则意识。在活动中教师也应该鼓励幼儿踊跃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不能够随意地离开自己的位置,这样才能够让他们拥有纪律意识,通过一些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

    三、培养幼儿的观察行为习惯

    幼儿教师还需要培养幼儿的良好观察行为习惯。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色彩缤纷的卡片,让幼儿通过观察来寻找相近颜色的图片。也可以通过让幼儿分小组对不同形状的玩具进行观察和分类来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让幼儿积极地去思考,发现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以及有趣的事物,并主动与同学和老师分享。

    四、表扬与鼓励,有利于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表扬与鼓励的正确运用能激发幼儿积极向上、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两者有机结合也能有效地为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供更大的帮助。形成一个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一般要三周到三个月的时间都能形成一个好习惯。在习惯的形成过程中,由于习惯必须要天天坚持,在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弱的因素影响下,如何天天坚持并最终形成习惯?当幼儿在形成习惯过程中,对老师提出的要求做得很好的,我们马上给于表扬及时利用鼓励的语言。当幼儿受到了表扬和鼓励后,他们从自己好的行为中收获了快乐,也就会自觉地控制那些不好的行为了,好习惯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

    五、做幼儿表率,与幼儿一起改正

    “为人师表”是幼儿教师的一个基本准则。幼儿模仿能力强,有时我们会发现一些孩子的动作、神情与自己很相似,这就是幼儿与我们一起生活相处的时间久了,老师的一些言谈举止潜移默化地传给了孩子。例如我们经常要求洗手、喝水时都要排队。有些幼儿经常违反规则,结果屡屡受到同伴的告状而受到批评。但是,老师自己本身是否也自觉遵守规则呢?有一次,我抢占了小朋友的水龙头去接水,这个小朋友就说:“老师,你为什么不排队?我们都排队了”我一听,面红耳赤,然后解释道:“对不起,老师要赶着做事,以后我会排队的。”其实,班里有些小朋友不爱排队也是受了老师的影响,他们不爱排队的原因也许就和老师说的一样。因而老师要时时严于律已,为幼儿树立一个好榜样,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正所谓:“身教重于言教”。

    六、发挥家园桥梁作用,更有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关键的老师。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越来越重视,但是家长重视的教育是以发展幼儿智力为重点目标,而行为习惯的养成却被忽视了。幼儿在园形成的好习惯一到家就松懈了,随着环境的改变,缺乏监管、得不到重视,好习惯也就随风而散了。所以,一定要加强家长的合作意识,发挥家园共育的桥梁作用。首先要改变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通过沙龙活动、家庭教育讲座、与家长会面沟通、家访等形式,转变育儿观念。其次,认识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要求家庭和幼儿园把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放在首位。家园共同配合,教育方式一致。例如,幼儿园要求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要求家长晚上九点后不看电视,在规定时间内督促孩子上床睡觉,如家长配合好了,幼儿这一良好的习惯就形成了。家长要求孩子主动向人打招呼的,家长首先要做好表率,因为在幼儿园,老师和幼儿看到客人都会主动问好的,所以,家园配合能更好地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结语

    幼儿的健康成长与所处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关联,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需要时间的积累。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足够的耐心,在日常的活动中,有意识的将安全教育渗透于活动当中,让幼儿形成安全、文明、守纪律、有集体意识和观察能力强等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为幼儿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单磊落.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2):161.

    [2]朱萍.幼兒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01):115.

    [3]彭茂红.新入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策略初探[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22(06):103-106.

    [4]邓平.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J].文教资料,2013(02):149-15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