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从学生试题的错因分析反思教学
范文

    陈建英

    

    

    【摘要】通过对学生数学试题出错率的分析,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问题;错因分析;教学反思

    另外,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由于各种原因而使思想受阻,或许由于某个原理尚未真正理解,或许还没有弄清问题的意义,诸如此类知识上的欠缺都会影响学生积极思维的进行.

    学生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首先,是数学思想方法的缺乏.由于学习方法的缺乏、学习目标确定不当、学习要求降低,而严重制约学生的有效思维的状况普遍存在.其次,学生懒于动脑,久而久之养成思维惰性,造成思维模糊,审题不清,常常尚未看清题意,生搬硬套,见数据拼凑解答,长期形成思维惯性.最后,在各阶段的学习中衔接不当,例如,节奏变化、教学方法差异、教材因素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或者不能察觉学生的思维困难之处,而是仍按照自己既定的教学准备思路或知识逻辑进行灌输式教学,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时会感到无所适从.如果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新旧知识不能顺利“交接”,那么这时就会造成学生所学的知识认知上的不足,理解上的偏颇,从而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就会产生思维障碍,甚至是机械套用.

    三、反思教学

    近年来数学学科的考试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要考查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对能力的考查强调“以能力立意”,就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从问题入手,把握学科的整体意义,用统一的数学观点组织材料,侧重体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尤其是综合和灵活地应用,用此来检测考生将知识迁移到不同情境中去的能力.为什么第一题和第二题出错率那么高?我们需要重视基础知识,特别是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所以,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答题情况之间有直接的联系.

    (一)重视基础概念的教学

    正如第一题的这种情况,教学中要用严谨的语言表达清楚直线的参数方程,要注意强调直线参数方程中参数t的几何意义及标准形式的结构,多强调,多练习,那么学生遇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时,就能先考虑这个问题,得分率就高.在第二题(1)中,函数的定义域为大前提很重要,当然这样的例子很多,看似简单的一个概念,教师要讲清楚,怎么讲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重要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备课的时候除了备教材,还需要备学生,针对自己学生的情况实施教学,才会收到好的学习效果.高中数学概念较多,针对不同的概念要有不同的教法,同时数学概念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要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而不是死记硬背公式,机械地掌握.如果没有数学思维方式的训练,学生不能真正理解,那么学生就缺乏解题技巧,盲目地解题训练,遇到新的题型还是不会做.

    (二)注重知识的连贯、整理和再构建

    第2题(2)小题学生为什么认为没有学过二次求导所以不会写,原因是要求函数φ(x)的最值,需要判断函数φ(x)的单调性,函数的单调性主要看导数值的正负,导数值的正负也就是函数Q(x)的函数值的正负,这时Q(x)函数值有正也有负,就需要考虑Q(x)在哪个区间上是取正,哪个区间上是取负的,这又和讨论函数的零点在哪个区间上联系在一起了,因此,只需要看函数的零点,这就说明学生对导数和函数这部分知识不连贯,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因此,章末需要对本章的知识进行一个梳理,并且要会连贯所学过的知识,特别是高三的复习,更要注意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每学一个知识要教学生怎么用,用在哪里.但是很多知识点的整理学生都喜欢看参考书,很少有学生自己动手去整理.知识的整理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回顾,而是将有关知识点通过一些具体的问题來体现,并且能够将以前学过的知识和现在所学的知识联系在一起.比如,数列求和的方法有哪些?很多学生都会说有几种方法,但是真正遇到题目又不会用,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这样要求学生:让学生自己找典型的例题,每种方法找一道或者几道题目,学生通过找题的过程,就已经回顾了所有的方法,而且还知道这些方法怎么用,让学生自己体验,使他们主动去思考、分析.虽然很多时候学生自己归纳的知识很不完善,但是这样做的过程他们印象更深刻,能力才会得到慢慢地提高,不完善的地方,教师在课上或者课后辅导时做出适当的补充和梳理就能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系统、方法系统.

    (三)重视解题的方法和重点

    数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学习数学就是要学习解题,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解题来实现的.但是搞题海战术是不对的,离开解题来学习数学同样也是错误的,其中的关键在于对待题目的态度和处理解题的方式上.我们应当做到:

    首先,是精选题目.只有解决质量高的有代表性的题目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没有辨别分析题目好坏的能力,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来选复习题.

    其次,是分析题目.解任何一个题目都要经过分析,在数学问题中就要在题目的已知条件和待求结论之间架起联系,在这个过程中能反映出学生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

    最后,对题目进行总结.解题不是目的,是通过解题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发现学习中的不足,以改进和提高.解题后的总结至关重要,这是我们学习的大好机会,对于一道完成的题目需要做这样的总结:第一,在知识方面,题目中涉及的概念、定理、公式在解题的过程中如何运用;第二,方法方面,如何入手,用到了哪些解题方法和技巧,自己是否熟练掌握和应用;第三,能不能把握解题过程中的根据,归纳几个步骤;第四,能不能归纳出题目的类型,进而掌握这类题目的解题通法.以上这些,教师应要求学生自己总结,逐步形成独立的学习习惯.

    (四)注意要求学生答题要规范,关键步骤要突出

    在平时阅卷和高考阅卷过程中,发现学生经常因解题不规范而导致该得分却没有得分,因此,教师也要反思日常教学中语言的表达、例题板书是否规范,关键步骤是否着重标注.许多时候教师自己在教学时比较随意,这种行为习惯消极地影响了学生.因此,要求教师做好示范作用,每节课都要规范地、详尽地板书一道或者两道题,严格地要求自己,也严格地要求学生,同时解答过程的叙述也要符合数学逻辑、思维逻辑的要求,要因果有序,步步有据,跨步合理,并且应注意训练学生叙述和书写的能力,时间长了也就达到训练的目的,也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五)研究高考,把握命题的方向

    现在的教材随时都有或大或小的改动,高考命题范围也在发生改变,因此,教师要能把握住高考对学生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多研究高考、研究试题,这样才能把握住每个章节、每个知识点在高考中的比重,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才有目的性.必要时还要参加培训,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各种研讨会,相互交流和学习.

    要自觉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思和改进,教师经常抱怨“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其实学生的很多问题源于教师,面对学生的多次错误,教师应该多思考要怎么做或者怎么讲才能使学生理解和明白.

    【参考文献】

    [1]尤荣勇.高三数学复习课教学的误区举隅[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月刊,2011(6):48-50.

    [2]郭思乐.思维与数学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林婷.反思及其教学功效[J].数学教学通讯,2002(11):6-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