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中应用概念的教学方法
范文

    刘文敏

    摘 要:数学概念教学在小学各个学段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概念教学也是数学教学的核心。但是由于概念的特殊性,学生难理解,没兴趣,概念教学既是教师的教学重点,又是学生的学习难点,这就成为我们教师的教学研究点。

    关键词:概念课;应用概念;教学方法

    数学知识中的概念是揭示物质的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它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复杂性,并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内涵。一切数学规则的研究和应用都离不开数学概念,它是数学的基础,是学生提高计算能力,形成空间观念,也是学生提升思维能力的前提和重要保证。数学概念在小学各个学段各个领域的教材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数学概念的教学就是数学教学的核心。

    数学概念本来也是抽象,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的,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他的认知结构,他们对于概念知识的学习也就会产生兴趣不浓的现象,基于多年在教学中对概念课的关注以及今年在课题中的专项研究-概念课教学模式的研究,在应用概念的教学中也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在实践活动中应用概念

    实践活动分为单纯的实践活动课和创设的实践活动情景。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综合与实践”教学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活动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用《数学课程标准》2011)

    例如,学生在六年级上册学习完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及其计算后,教材编排了《确定起跑线》这一综合实践课。课前我安排学生对学校现有全长200米的运动场进行实地测量,记录。课中我和学生一起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基本技能,将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了起跑线确定的点及每相邻两个跑道间的距离。虽然这是一节纯粹的实践应用课,也是一节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实践课,但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二、在辨析练习中应用概念

    我们在研究概念课教学基本模式的流程中,共有四个主要的环节,其中之一就是,巩固练习,应用概念。其实质就是本节课所学的概念知识的应用。在辨析练习的过程中去判断学生们是否已经理解了概念的本质内涵,在头脑中是否已经形成正确的概念,是否会正确地应用概念。

    例如,我在去年参加区级赛教课时,执教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辨析练习-小马虎的数学日记。内容是这样的:今天早上,闹钟一响,三年级三班的小马虎同学就从2厘米长的床上起来,挤了大约6厘米长的牙膏去刷牙,刷完牙,洗完脸,他来到高50毫米()的餐桌跟前吃早餐,吃完后,背上书包,走了200米()的路程来到学校,向身高155米()的刘老师敬了个队礼就高高兴兴进教室了。在这样一个练习的设计中,学生通过辨析改错,懂得米,厘米,毫米等这些长度单位要正确使用,不能随心所欲地想怎样用就怎样用,像文中的小马虎一样出现胡用乱用的情况就会闹出让人笑掉大牙的大笑话来。通过应用,不但能使学生对概念这一枯燥的知识变得易于理解,还能使他们懂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从而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三、在拓展提升中应用概念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更好地应用,正所谓学以致用就是这个意思。在数学概念教学中主要体现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又如,去年11月份,我校与江北片区中心小学联合举行“概念课教学模式”课例研究,课题组成员张莉老师在执教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一课时,在拓展练习,应用概念这一环节的设计中,她是这样做的:教师手拿两张硬纸条,中间穿一颗图钉。教师演示,学生观察。两根硬纸条相当于两条直线,先是相交,张老师固定一根纸条,另一条旋转成直角,这时两条直线(硬纸条)互相垂直;再继续旋转,这时两条直线(硬纸条)相交;再继续旋转,这时两条直线(硬纸条)重合;师(取下纸条上的图钉)引导问学生:如果要想让这两条直线平行怎么做?生:可以向上或向下移动。张老师继续演示,两条直线间的距离一边宽一边窄。学生通过观察判断立马改变认识:向上或向下平移,保持距离不变。真是”实践出真知”!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通过操作演示,不但使得学生会应用平行知识的特征,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来解决怎样才能使重合的两條直线的位置关系转变为互相平行这一问题,还能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得到培养,感悟到知识间的关系是互通互换的,形成了平行,垂直的空间观念,也大大提升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总而言之,概念课的教学的目的在于学生能应用有关概念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作为教师,要勇于实践,大胆探索,重视在实践活动中,在辨析练习中,在拓展提升中应用概念,才能使学生对事物的本质做出正确的认识和判断,逐步形成空间观念,提升思维能力,才能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敢于追求真知的学习品质,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2011版《新课程标准》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4:3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