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中化学课程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探析 |
范文 | 李申申 摘 要:对高中化学课程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可行性和阻力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对高中化学课程中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进行探索,提出通过创新教学内容和方式、完善化学课程评价、建立“互联网+”的高中化学课程量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3种路径实现高中化学课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度融合,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素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以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1]。若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化学课堂,从宏观上看,政府需要具备强大的文化自信和政治认同;从微观上来说,则需要化学教师对学科知识有深度的理解,从而展现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融合。 1 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引领 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关键能力和观念,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必须承担的时代责任与使命[2]。“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素质教育独特的育人价值”[3]。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人的素养发展为根本。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中化学结构和内容的价值导向 首先,从高中化学课程结构上来看,设置了必修、选择性必修以及选修课程。在化学课程结构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学科素养转化为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现了化学知识的结构化和功能化以及化学学科特质和育人性价值。其次,在课程内容方面,注重化学实验和探究活动,重视真实问题的解决,强调探究性学习,体现创新意识的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4]。比如,在化学实验的教学中更注重理论与生活、生产相结合,更注重前沿化、绿色化、生活化、趣味化。学生亲自动手做一些小实验(自制护手霜),不仅能引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能将获得的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个人发展的导向作用。 1.3 高中化学教学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 首先,教学内容发生改变,实验教学的地位更加凸显。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可逐步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比如,在W管中进行钠燃烧的实验,具有节约药品、实验现象明显、污染小等优点。其次,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讲授法与练习法相结合的方式。以实验探究为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在熟练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开展实验探究的创新以及实验方案的编写。最后,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设置多重线索,以真实情境引领教学,引发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5],利用化学教学的主题性、实验性、情境性、多重性和社会性等多方面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2 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阻力的分析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在理论维度上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高中化学课程,但在实践中仍存在阻力,二者之间并不能够良好地融合。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阻力: 2.1 教师教学理念“知识本位为主导” 截至目前,大多数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仍然停留在知识讲授层面。首先,教师的课程理念尚未从“知识本位”过渡到“素养本位”,从而达到“素养”高于“知识”的境界。“素养”主导“知识”质量和数量的获取,“知识”的数量和质量制约“素养”的发展。因此,知识本位的思想必然制约素养的发展,阻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高中化学课堂。其次,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的过程中,并未真正将学科素养落实到教学中,致使学生仍然停留在知识的获得,并未真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最后,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是发展教师学科素养的内在要求,大多数教师停留在对知识结构层次的把握上,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研读不够,人为地割裂了知识所承载的育人性价值[6]。因此,核心素养的落实就会大打折扣,化学学科的育人性价值就不会特别凸显,这样极大地束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中化学课堂的嵌入。 2.2 教师教学过程“重视知识教育,忽视核心素养教育” 一方面,教师的教育理念对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出现“重视知识技能教育,忽视核心素养教育”的现象。比如,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中体现“科学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下教学局限于知识能力的训练,忽视技能训练,导致学生进入大学后动手能力极差,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够。另一方面,在高考升学的压力下,教学任务繁重,导致化学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不够深入,理解得不够全面,认识不够到位。因此,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递效果便会大打折扣。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中化学课程路径的创新与突破 3.1 通过创新教学内容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 化学教师要改变以知识为主的化学教学内容,增加一些富有趣味性的化学实验,进行课堂的导入,比如,必修一中关于金属钠的一节课程涉及焰色反应,可以让学生通过对不同金属元素焰色的感性认识,增强对元素性质的理论学习。做演示实验要考虑节约药品,考虑对空气的污染以及是否有毒等因素,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養。 3.2 通过完善化学课程评价来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3.2.1 建立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多元评价体系 不能单纯地以学生化学成绩的高低来评价学生的学习价值,过分注重成绩会忽视学生的内在价值,导致大多数学生对化学学习缺乏热情,化学学科的教育沦为功利化学习、获取知识和升学的跳板。因此,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是十分必要的。 3.2.2 建立基于真實性、情景性的化学课程评价 化学实验探究是化学课程真实性、情景性的体现,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最关键的环节,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化学课堂必不可少的一环。因此,在化学实验探究课程中建立以化学学科素养为导向的化学学习评价观念,围绕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和评价目标,建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策略[7]。 3.3 通过改变评价形式来量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互联网+”是对化学课堂的有效补充,改变了原来单一化的教学方式。现代化学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加丰满,师生互动得到极大的改善,不再是教师单纯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核心素养在实际课堂中的落实和评价是难以量化的,而“核心素养”也因“互联网+”创造的大数据平台由不可量化变为可量化、可测量。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中化学课堂也可采取相应的途径。一方面,现代化学教育可利用现在的VR技术,把一些非常危险的实验或者化工厂的生产流程,制作成相应的基于真实情景的三维立体动画,模拟相应的操作,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批判质疑的思维等方面有很大帮助。另一方面,可以在课堂通过图片和动画的结合讲述化学史、物质的微观结构等,既有学生直观感知,又有教师的讲解,教学相长,共同推动学生构建自我知识框架、形成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文化底蕴以及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4 结语 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中化学课堂是能够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实践创新、提升能力的课堂;是能够促进教师自我反思、不断创新,进而提升专业能力的课堂;是彰显育人价值、传递真善美、展现人文情怀的课堂;是关注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关注世界和未来的化学课堂。因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中化学课堂落地生根以及将其融入高中化学课堂的路径多元化的探究,恰恰使化学课堂变得更加富有张力。这一策略在注重人格发展的同时,也注重个体在社会中的发展,使化学课堂真正变成“育人”课堂。 [参考文献] [1] 佚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J].党建,2014(1):9-12. [2] 毕华林,万延岚.化学的魅力与化学教育的挑战[J].化学教学,2015(5):3-7. [3] 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4] 胡先锦.对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实践与思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化学课堂[J].化学教学,2019(5):34-38. [5] 梁弘文,谢桂芳,张贤金.《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特点及教学启示[J].化学教学,2018(6):32-37. [6] 王伟,王后雄,周建超.“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课程标准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J].化学教学,2019(9):16-19,27. [7] 豆佳媛.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实验教学策略研究[D].西安:陕西理工大学,2018. Exploration on the path of high school chemistry curriculum integrating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to: based on analysis of core literacy framework Li Shenshen (Jiamusi University, Jiamusi 154000, China) Abstract:The feasibility and resistance factors of implementing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in high school chemistry curriculum were analyzed, so as to explore the path of embedding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into high school chemistry curriculum, and put forward three ways to realize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high school chemistry curriculum and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by innovating teaching contents and methods, perfecting chemistry curriculum evaluation and establishing “Internet+” high school chemistry curriculum quantifying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Key words:high school chemistry curriculum; socialist core values; core literacy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