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河北高校“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教师激励现状分析 |
范文 | 谭诚 张越强 聂立肖 摘? ?要: 在大力推进河北省“双一流”高校建设进程中,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应对新的要求和挑战。“双一流”建设要靠一流的教师队伍,稳定、有序、良性的激励机制是有力保障。通过分析我省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反思我省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的短板,为进一步完善教师激励机制提供优化方向,推进我省高校“双一流”建设,促进高等教育有序发展。 关键词: “双一流”? ?教师? ?激励 一、引言 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及全球高等教育发展格局的新变化,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要求;2016年河北省颁布了《关于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是我省“双一流”高校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随着高校“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推进,各高校都将高质量师资作为发展重点,地方高校存在人才流失问题。 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为实现“双一流”高校建设目标贡献力量就成为各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根本保障。为了打造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各个高校一直致力于建立推行教师激励机制,对最大限度地发挥师资力量和潜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现有的教师激励机制应针对这一新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发展和完善,适应“双一流”高校建设的新定位、新要求,推动整个学校向“双一流”大学发展。 二、河北高校教师队伍及激励现状 (一)高校教师队伍现状 据统计,2018年河北省主要的33所普通本科高校中,专职教师数量为32479人,但其中符合教育部规定的“生师比”合格条件的仅有2所。学校师生比例较高,教师教学负担过重。同时,专业领军人才短缺、高层次人才不足、师资结构不合理是目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 1.学历结构 学历作为衡量教师知识和科研的指标之一,随着高校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虽然教师的高学历有所优化,硕士学位的教师数量逐年不断增加,但是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数量同其他省份的优秀院校相比仍然有明显差距。 2.职称结构 高校教师的职称结构体现了教师队伍的学术基础,各高校发展的差异使职称结构呈现出不同的分类。目前,我省高校教师的职称结构一般呈现金字塔型、椭圆型等,与“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倒金字塔型存在较大差距。 3.年齡结构 高校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有利于保持活力和创造能力,由于各高校的扩招,引进了很多青年教师,因此我省高校教师的年龄结构偏小,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有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的教师较少。高校教师的年龄结构只有老中青教师具有合理比例,形成可持续成长的综合梯队,才能有利于教师队伍的发展。 4.“双师”结构 为保证高校的教学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部分人片面地把“双师型”教师理解为具备两个证书的教师。具体来说,“双师型”教师要具备优秀的职业道德、理论技能、实践技能、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并且能够将这些技能融入教学与学术当中。当前,我省高校对“双师型”教师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是存在例如师资来源渠道单一、培训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导致“双师型”教师在队伍中所占的比例偏低。 (二)教师激励机制现状 从目前河北省实际情况看,现阶段以省属重点骨干大学为代表的高校整体水平与其他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一方面各高校不断优化教师的聘任管理,从高水平人才引进、岗位设置、职称聘任、薪酬待遇、绩效考核等方面,夯实教师激励机制的制度基础。另一方面注重教师发展的软环境,通过设立校内外培训,优化工作环境,对家庭实施人文关怀等方式优化教师激励体系,激励制度建设初见成效。 1.人才引进环节的激励现状 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优秀人才的引进是各高校关注的焦点。我省相继出台了人才引进的相关文件,各高校根据文件规定及自身发展的需求发布人才引进的相关要求,以引进博士学位的人才为主,高层次人才的引进较少。不断提高对引进人才的待遇,例如安家费、科研启动费、住房、子女、配偶等优惠政策。虽然我省高校人才激励政策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由于省属高校在整体水平和综合排名上缺乏竞争力,导致在人才引进上相比周边其他省份存在较大差距。 2.岗位聘任环节的激励现状 高校根据教学特点和培养需求分类设岗,同时明确了相应的岗位条件和职责,人员选择及程序上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合理规范的原则开展,在聘期中注重考核,进一步开发高层次人才潜力。通过实行岗位聘任制,避免了职称终身制引发的惰性,进一步调动了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使优秀师资“评得上、用得好、留得住”,最终优化配置高水平师资资源。 3.绩效考核环节的激励现状 目前,河北省高校均制定和实施了对教师的考核制度。大部分高校采用的教师绩效考核方式类似,主要考核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方式多以定量考核为主。教学方面主要指教学工作量;科研方面主要指发表论文数量、科研数量、出版专著数量等。考核结果与教师薪酬、职级晋升、职称评定等挂钩。 教师的考核以定量考核为主,教师搞科研主要是为了晋级,使得教师为评职称而以追求数量为目标,继而出现高职称教师数量增加迅速,却没有促进高校科研水平提升和科研成果增长的局面。 4.培训发展环节的激励现状 知识的学习永远没有止境,教师更应该抓住每一次自我提升机会。现阶段,支持进修深造的资金在高校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各高校鼓励教师进修学习和参加各种提升自我的培训,但以国内的培训和进修为主,国外的相对较少。有的院校把进修深造作为评聘的重要考核方面,这对于教师来说既是激励又是压力。 三、河北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教师成长发展既有一定规律可循,又具有个性需求。对教师激励体系的构建应针对不同的激励要素对个性需求进行分析,如果激励要素分析不具体、不全面,必然造成一流师资的流失,挫伤教职工积极性。激励体系不完善、激励方式缺乏弹性与针对性,最终导致激励政策失去应有的效力。 (一)引进机制的不全面 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是人才。因此,一流高校纷纷抓住这一发展机遇,通过丰厚的薪酬待遇吸引人才。然而,地方院校过于依赖引进高层次人才,而忽略对已有教师建立长效培养机制;教师专业提升和发展途径单一,境外培训进修和交流机会极少,远不能实现师资队伍国际化;河北高校“双一流”建设应围绕我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求和重点发展领域需要,深化产教融合,从高校师资构成和教师发展现状来看,行业专家和应用型学者不足,教师参与技术创新、校企合作、课题研究等实践活动意识不强、动力不足。 (二)竞争机制的不健全 目前,影响高校教师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是职称评聘,“科研成果”这一“标尺”一量到底的局面造成了教师之间的不良竞争,将良性的人才竞争变成了论文、课题数量的恶性竞争,导致“重数量轻质量”“重结果轻教学”的现象。职称晋升的激励制度关乎每一位教师的切身利益,同时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有些高校在职称评聘中“论资排辈”,看重年龄、资历,甚至将是否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作为硬性指标,忽视人才的能力和岗位贡献。同时“职称终身制”现象依然存在,一旦评聘高级职称岗位后,很有可能出现安于现状的局面,失去继续发展的空间和动力。从长远发展来看,并不能促进教师队伍的良好发展。 (三)发展机制不完善 教师必须不断进行自我提升,才能更好地适应一流学科和一流高校的建设要求,因此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培训进修和交流机会是高校教师队伍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比相关数据发现,我省高校用于师资培养的经费仍然不足,更不用说参加境外培训进修和交流研讨。教师发展平台较窄,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同时,一些高校在設置岗位配备人员时没有考虑后期进修的问题,如果定期外派教师参加培训学习,则学校正常授课时间无法保证,不得不放弃或缩减进修时间,导致教师的培训时间得不到保障。 培训评价机制不健全,仅仅以教师参加培训、研讨会的数量作为量化指标,而忽视教学效果,导致教师参加培训进修的动力不足。 四、结语 从教师激励角度看,当前阶段我省地方高校在教师激励方面,既存在正向激励过于集中的现象,又存在“平均主义”的弊端。市场竞争机制的实施让教师压力倍增。这些现象的存在导致教师激励机制虚化。因此,我省地方高校实施的教师激励机制应摒弃“终身制”和“一刀切”,既是对已在各方面取得成就的教师的激励,又是对其他教师的激励,以一流大学的目标开展教学、科研。对于那些具有发展潜力的教师来说,有了“比、学、赶、超”的标杆,通过自找差距,拼搏赶超。 “双一流”建设归根到底是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尤其是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发展。因此,需要不断挖掘教师的专业能力,激励教师自我提升,使教师既为学校创办“双一流”大学无私奉献力量,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现知识才能。通过不断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师既充实了自己又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使我省高校在“双一流”大学建设大军中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晓.新形势下高校教师激励的优化途径[J].人才资源开发,2020(15):28-29. [2]李兴国,刘毳,梁丽肖.河北省“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绩效评价与发展策略[J].山东高等教育,2020,8(03):1-9+101. [3]刘颖.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现状与创新对策探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11):109-110. [4]陶玉霜.广东省地方本科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激励机制研究[D].湛江:广东海洋大学,2018. [5]刘丽军,刘洋,张瑞,张琨.“双一流”背景下河北省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路径研究[J].科技风,2019(32):53+55. [6]张洪辉.“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教师激励问题分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05):70-71. [7]梁燕莹.河北省一流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41(03):119-124. [8]李兴国,王伟伟,董明伟,刘艳芳.河北重点高校“双一流”建设评价标准与发展策略[J].教学研究,2018,41(03):15-20. [9]贾宝光.河北省高校科研激励机制完善研究[D].石家庄:河北大学,2017. [10]于曼.河北省高校激励机制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0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