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析 |
范文 |
摘要: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是一种德育的创新。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互动融合,可形成课程思政建设下的教育协同效应,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着重要意义。但课程思政建设过程存在“概念不明晰,主体功能发挥不到位”以及“重教书、技术,轻育人”等问题,而要有效地推进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必须树立“大思政”理念,通过机制创新,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创新教学方法,强调“言传身教”+现代化教学手段;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激励制度,打造一支高标准、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加强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协作,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育中,渗入到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中。这无疑是通往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目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路径探析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2-0078-03 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好好利用课程教学这个渠道,让各类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并肩而行。“课程思政”,指的就是挖掘各学科各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通过全面系统地整合组织教育资源,形成教书育人合力。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课程思政体现的是教育的协同性,即“大思政”观,强调的是各专业各课程要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将思政课程转变为课程思政,形成教育的协同效应,堪称德育教育的一种创新。 一、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 课程思政的目的在于挖掘各个学科课程中的政治因素,通过对教育资源进行系统的组织,由此来形成教育合力。课程思政很大程度上是对教学的协同效应的体现,类似于两种或者是两种以上药物的相互配合,比单独使用一种药物的作用更明显。在高职院校教育实践过程中,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各自的教育目标、功能和结构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可以共享教育资源、平台,有效降低教育成本,实现教育成果的最优化。课程思政建设下的教育协同效应,则是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互动和融合,如果两者能够进行有效地融合,就可以帮助双方“进化”,引入对方的教学方法和要素,不仅可以实现两类课程的优化,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目前,高职院校的思政课还是作为一门公共课而存在,对于学生的影响有限。必须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进行转变,与其他专业课程合力、相互作用,方能达到德才共育之目的。 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需要充分体现思政课的核心内容,同时发挥其他专业课程的育人理念,才能真正实现两者的融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思政的理论知识起着引导作用,体现在专业课教学中,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指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学全过程。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发展目标,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职业素养、法律意识等要素,自然地融入到专业课教学。虽然课程思政是思政课程的改革和创新,但课程思政依旧离不开思政课的指导和引领,只有两者互相协同,帮助高职院校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才能讓学生成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 二、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可行性 (一)符合高职教育的目的 高职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最直接、最具体、最紧密的联系。新时代高职教育由过去的“规模扩张”逐步转向“质量提升”,将以内涵建设为发展主线。需要我们更加深入思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习总书记指出,我国的高等教育方向要与我国未来发展的目标紧紧相连。高职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实现“中国梦”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从多年来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单兵作战”情况比较严重,思政课内容比较浅薄,其重要性被低估,重视程度不高,甚至有边缘化的情况,高职院校的育德和育才平衡不佳。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开展,是确保人才培养方向,提升高职内涵建设,实现高职教育目的根本途径。 (二)贴合高职教育的规律 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课程教学中,从高职院校的实际教学工作出发,通过多种方式保证思政教育的时效性。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是95后或00后出生的,他们生长在信息和网络时代,信息量接触大,负面影响也较大,这个年龄阶段,又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承载着中国走向新时代、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任,要将其培养成国家信得过、靠得住的人才,就必须要顺应他们的成长规律,课程思政建设正是立足思政课教师与其他课程教师进行协同教育,能够更好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有针对性进行因材施教,引领帮助学生更好成长。 (三)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高职院校学生生活在自媒体环境下,有更多的“话语权”,一方面他们通过微信、QQ、博客、微博、百度帖吧等平台,表达自己个性化的思想观点和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和意见;另一方面,在自媒体主导传播的多种价值观冲突的复杂环境下,部分学生缺乏应有的判断力,对自身也没有足够的认知,导致信仰模糊,思想空虚,行为孤僻,表现出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迷茫。他们渴望获得家长和教师的认可,希望能够靠自己的努力来自给自足,也渴望得到来自老师、社会的引导与帮助。课程思政建设应当及时跟进,满足青年学子的愿望,对其正确引领,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三观”,增强意识形态“免疫力”,从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这也正符合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问题分析 (一)对课程思政认识不到位,定位不清晰 由于目前缺乏对课程思政概念的统一界定,所以无论是从理论或实践来看,各高职院校还处于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阶段。部分学者认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存在着一种辩证关系,并且将高职院设置的所有课程比作为一环套一环的同心圆,而思政课程就处于这个同心圆的中心,蕴含在其他各个学科之中。这样的比喻不无道理,课程思政的目的在于加强高职教育中的德育功能,培养德才兼备的职业人才。不过从实践来看,不是所有的课程都能朝着课程思政的方面去打造,且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时候,需要做的是将思政教育融入到课程中去,但是有的高职院校并没有注意到这一问题,仅仅是机械性地进行添加,在“融入”上做的文章还不够。在目前课程思政相关概念还不够明确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如何在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并且做到有效推进,是需要深思的问题。 (二)课程思政主体功能较为薄弱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才。新时代,中国教育朝着“立德树人”的方向在发展,但从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教育实践看,还存在着重教书、技术,轻育人的状况,对于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容乐观,学校不能从根本上意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那么就无法做到对课程思政的有效推进。而教师作为课程思政建设和推进的主要执行者,其对于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决定了课程思政开展的优劣。各科教师如何在各专业教学中实现思政教育,如何在不同专业课程中体现思政教育的差异性,需要各科教师花费更多的耐心去研究和探索。实践中,部分专业课教师对于政治本不敏感,他们的特长在于对专业内容的教授,能够说服其在日常的专业课教学中加入思政教育已实属不易。如何真正将思政内容融入高职教育,实现“大思政”的目标,还需要思政课程教师与专业课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和学习。学生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受众人群,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果的检验样本,所以课程思政离不开学生的配合和参与,提高学生对于课程思政建设的认同度,也是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关键。 四、推进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分析 (一)树立“大思政”理念,推动课程思政建设 高职院校要从本校的办学特色和定位出发,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显现出来。在教学管理方面,从课程设定、教材选择等环节着手,做好关键教学环节的管理,保障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认识到课程思政不会弱化思政课程的功能,反而更加凸显思政课程在育人中的核心地位,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程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上对于课程思政建设要予以高度重视,探索思政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齐头并进的路径,以思政课教师为主体,加强与其他专业课程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并对其进行必要的思政理论知识的指导和培训,落实德育目标。要把握规律,将思政课内容逐步渗透到专业课程中。在高职院校的日常教学活动中,专业课程的占比非常大,所以要通过机制创新,让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首先,加强专业课程中思政资源的挖掘,如团队意识、职业精神等;其次,让学生意识到思政教育对于其专业成长的重要性,如会计专业的学生要充分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法律专业的学生要树立公正公平理念等。各专业课教师也应该立德树人、为人师表,做好学生的引路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及其对于专业成长的帮助。 (二)创新教学方法,牢牢把握育人方向 课程思政建设离不开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善于创新并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言传身教”是一种最直观最有效的育人机制,教师对于学生来说是榜样、是标杆,其影响是巨大的。在日常的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将专业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以外,还是學生职业规划的引路人,让学生能够最直观地体验到职业人的特点与素养。针对于人文类学科的专业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进行思考和训练,让学生们能够精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进行分析现实中的问题;其次,新媒体的运用日益成为教师教学的基本手段,教师借助互联网、微信、微博、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发布思政微课、理论热点、理想信念、党史等教育内容,建立互动平台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对于出现思想偏离或“三关”错位倾向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干预,并对其思想行为进行纠正。 (三)优化师资队伍,提升教学能力 课程思政教育成效决定因素在于教师,高职院校需要对师资队伍进行优化,培养政治素质高、专业技能精、教学能力强的新时代教师队伍。课程思政建设要求,高职专业课教师必须进行教育理念的转变,对自身的专业能力进行提高的同时,必须提高自己的思政教育能力。首先,要对高职学生有全方位的了解,除了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之外,还要格外关注学生的“三关”发展趋势与思政表现;其次,要在专业课程开发上下功夫,在日常对专业课程内容进行传授的过程中,不仅要体现出专业课的内容、基础、技能,还要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中,如职业素养、道德规范、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等精神的培养,做到巧妙而不刻意,遇到难题时可以与思政课教师进行沟通合作进行教育,毕竟课程思政建设更要依赖思政课程教师的协作与指导,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可以说,思政课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源头,是保障水流畅通的关键,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因此,高职院校需要打造一批高标准、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思政课教师不仅肩负着思政课程的传授,还需要对其他各个专业学科的课程进行融会贯通,肩负着辅助专业课程教师进行个性化思政教育与指导的艰巨任务。 (四)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激励制度 科学的评价机制与激励制度是有效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的重要法宝,也是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实效性的重要举措。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共同成长,离不开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首先,对教师评价,其评价对象可以是学生,可以是其他专业课程教师。对教师的评价,要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从教师备课、上课过程到教学效果,全方位予以评价,通过学生听课打分、座谈、网络互动等方式,了解教师的授课质量。教师授课中是否将思政内容贯穿教学过程,是否体现“立德树人”理念,是否做到为人师表、潜心育人,是否积极主动进行“大思政”建设等,纳入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并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将课程思政建设中付出努力和心血的教师,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晋升职级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其次,对学生的评价,其评价对象是同学、专业课教师、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等。对于学生进行评价,要改变以往唯成绩论倾向,在评优评先或培养入党时,除了将学生在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中的成绩作为评价指标外,还要将其日常操行表现作为评价指标,把政治素质和品德素质作为重点考察指标。 总之,在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中,思政课教师已不再唱独角戏,而是思政课教师与其他各专业课教师的共同协作,共同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育中去,让思政教育自然而然地渗入到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中去,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实现“同向同行”的教育目标。高职院校无论是思政课教师还是专业课程教师,都应该顺应新时代的教育要求,做到立德树人传道授业,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之成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刘勇.“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化建设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7(12). [2]刘桂萍.高职院校“社交礼仪”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定位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 [3]郭贤.高职院校构建全员、全课程、全方位课程思政教育初探[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8(6). [4]杨奇靖.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方法初探——基于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改革的思考[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4). [5]胡苗忠.基于“一个引领、一条主线、三个平台”的课程思政框架体系研究与实践——以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高职会计专业为例[J].商业会计,2018(14). [6]万力.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以会计学专业课程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8(12). 作者简介:毛晓燕(1964—),女,河南郑州人,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监狱理论等方面教学与研究。 (责任编辑:董惠安) 基金项目:该论文为2019年度河南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立项课题“河南省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9MGC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