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校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点与有机融合探究
范文

    温敬敬

    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对其成长至关重要。心理健康教育是践行思政教育的基础,思政教育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助推器,二者应有机融合。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存在重视程度较低、综合型人才较少以及二者融合度较低等问题。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高校必须重视学生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分析契合点,针对性解决融合教育问题,不断创新教学思路,保障教育事业的持续稳健运行。

    一、高校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点分析

    (一)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目标一致

    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其目标都是将大学生培养成心理健康、心灵善美、素质较高的新时代有用人才。高校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对象均是大学生,都是通过相关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它不仅给大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宣导,还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动态、情绪调节以及自我成长管理等,使其专业知识和心理健康等综合素质得到高效提升。同样,高校思政教育也不仅是学习思想理论基础知识,更多在于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又关注学生的道德水平提升和心理健康成长,最终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心理健康教育是践行思政教育的基础

    当前,全球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互聯网技术日益盛行,复杂多样的社会思潮逐渐涌入大学生群体,涉世不深的大学生面临严峻的挑战。大学生刚从紧张忙碌的高中生活步入大学校园,环境变化、人际关系、就业压力、情感困惑等问题层出不穷,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同时,互联网信息良莠不齐,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影响很大。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成为至关重要的课程,良好的健康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积极面对困难和解决问题,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并促使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思政教育的基础,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

    (三)思政教育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助推器

    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及时解决遇到的心理困惑和问题,特别是情绪宣泄、压力缓解、择业迷茫、感情纠葛等方面,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能够让大学生的大学生活更充实、更有意义。思政教育作为大学必选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方面能让大学生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新时代思想路线;另一方面可以让大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其文化和道德水平,塑造健全的人格,做一个心理健康、积极向上、利于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虽然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分属不同类学科,但是其根本都是为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政教学的基础,心理教育在助力大学生解决心理障碍的过程中更需要思政教育予以有效引导。尤其在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思政教育起着关键作用,大学生具备高品质的思想政治觉悟有利于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高效开展,二者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二、高校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现状问题

    (一)重视程度较弱导致融合收效甚微

    传统的思政教育观念认为,思政教育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操、思想政治觉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服务他人的集体主义精神等,不包括情绪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等;思政教育主要通过理论课程教学培养大学生遵纪守法、努力学习、思想先进、活动积极等习惯,忽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虽然思政教学理念要求创新、全面,但是很多高校思政教育局限于思政教学,忽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同样,学校开展心理健康选修课,主要是讲解基础的心理学知识,即便学校设有心理咨询辅导处,也因为不够重视导致理论和实践教学脱节。高校对于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视程度较低,导致二者融合效果较差。

    (二)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发展缺乏综合性人才

    当前,大多数思政教学工作人员为政工干部或者高校辅导员,也有少部分教育者是心理学专业人员。这些政工干部基本都在大学里负责党组织工作,主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欠缺心理辅导意识和方法。目前有些大学生个性极强、逆反心理严重,不容易接受基本的思想道德说教,甚至对思政教师产生排斥心理。辅导员接触大学生较多,但大多不是心理学专业人才,遇到大学生心理问题存在迷茫不知所措的情形。此外,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者对思政教学内容不够熟悉,只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引导和问题解决有一定的经验,以至于无法从心理健康角度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工作缺乏专业的综合型人才落地执行,二者融合难度较大。

    (三)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度不高

    高校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度较差,甚至出现“两张皮”现象。一方面,二者教育理念侧重点不同。思政教育侧重于思想精神宣导,心理教育侧重于心理健康引导,二者均在于理论指导,实践性较弱。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结合渗透性不足。思政教育没有充分重视大学生心理问题,当前很多大学生不仅在政治信仰、思想品行方面存在疑惑,在情感、心理方面也需要指引,但思政教育未能充分教授大学生身心健康知识。心理健康教学没有真正结合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现实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而以心理学知识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三、高校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路径

    (一)强化重视程度,营造融合环境

    高校作为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必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才能实现二者的高效融合。因此,各大高校应重视对教学环境的改善和建设,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效融合。虽说当前大学生个性化性格明显、逆反心理严重,但大学生时期亦是学生性格、思想、心理塑造的黄金期。高校通过营造良好的融合氛围,让大学生感受到思政学习和心理健康学习融合的重要性,进而促进二者的有效融合。高校应该从教学师资配备、教学设备购进、融合活动构建等方面落地执行,对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予以高度关注;强化思政团队和心理健康团队的整合力度,定期举办思政和心理健康教育沙龙互动活动,保障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发展;重视相关保障经费的落实情况,为更好地组织专业化思政和心理健康团队发展提供基础条件,营造良好的融合环境。

    (二)提升教学水平,推动融合发展

    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融合发展离不开专业的教师队伍的支撑。高校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发展,需要既具备心理学基础,又有良好的思想品质、责任意识的综合型人才。但目前许多高校思政教育者缺乏心理学相关知识以及心理辅导经验,没有及时关注学生的现实心态变化情况,导致思政教学效果不好。心理健康教育者虽然懂得心理学知识,但并没有足够的思政教学经验,导致教学工作实效性不强。因此,高校应该提升教师的入职门槛,严格理论与实践考核,选择熟悉心理学和思政教学的綜合型人才,为融合教学奠定基础。高校要健全思政教师和心理教师的互动沟通机制,提升培训学习和教学业务交流频次,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政教学意识和心理健康辅导水平,推动二者融合发展。

    (三)创新管理体系,保障融合运行

    创新教学管理体系是教学改革的时代要求,是融合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选择。首先,完善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管理机制,如教学奖励机制、教学评估机制以及教学反馈机制等,让融合教学机制成为一种系统性的运行制度,从而保障二者的有效融合发展。其次,强化培训考核实施,制定完善的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制度,使心理健康教学和思政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高效提升。此外,创新教学管理模式,通过讲座、调查以及公开课等多样化形式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摸底研究,及时对融合教学进行调整创新,保障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运行。

    四、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日益发达的今天,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发展,保障新时代大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更多有思想、有文化、有担当、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超.高校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学融合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8):1-4.

    [2]谢敏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2019(1):11-15.

    [3]黄晓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29-31.

    [4]武奇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加强心理教育[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8(4):77-79.

    (作者单位 新乡学院商学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8: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