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C9联盟”高校师资队伍及结构调查研究 |
范文 | 王利爽+阳荣威 摘要: 一所大学或一个学科迈向世界一流,离不开一流的师资队伍,而“C9联盟”高校是代表中国首批冲刺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种子队,对其师资队伍及结构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基于“C9联盟”高校《2015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对其师资队伍及结构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专任教师数量不足、学历层次相对偏低、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不合理、顶尖教师数量稀缺等问题,建议采取“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招聘方式,广纳贤才;“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相结合,优化师资结构;延聘杰出教师和培养青年教师,构建高稳定性、强凝聚力的学术梯队等措施优化师资队伍及结构。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C9联盟;专任教师;师资队伍;师资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7)06-0032-06 收稿日期:2017- 09-30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管理学)一般课题 “管办评分离背景下大学社会评价体系与机制的研究”(16BGL172)。 作者简介:王利爽(1990-),女,河南内黄人,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基本原理研究;阳荣威,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 “双一流”建设是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做出的战略部署[1],其中五大建设任务中起着基础且至关重要作用的是师资队伍建设。伟大的教育家、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崎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2]。同样,曾经担任斯坦福大学校长的史德龄也有相似的见解,“一所学校有一流的師资队伍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并促进其他的工作的开展”。可见,大师之于大学的重要性。因此,高校创建“双一流”的关键在于构建一支水平顶尖、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本文是以“C9联盟”高校《2015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为基础进行的调查研究。九校联盟(C9)是国家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顶尖大学间的联盟,代表中国首批冲刺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种子队。联盟成员分别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本文通过对“C9联盟”高校专任教师队伍及结构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其存在的问题,给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及结构完善的建议。 一、“C9联盟”高校师资队伍及结构分析 (一)生师比 生师比是指一个教育机构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折合后的全日制学生数量与专任教师数量之比。从古至今,生师比一直与办学规模、办学效益及教学质量有着相应的关联。生师比升高,办学规模、办学效益会提高,但教学质量就难以保证;相反,生师比降低,办学规模、办学效益则会下降,教学质量会提高。图1中,虚线为教育部对生师比的合格要求,即不超过18。由图可知,“C9联盟”高校中只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生师比超过了教育部规定要求。但在高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中,国际常用的生师比为14,认为此比例对办学效益和质量最为适宜,如果高于这一比例,办学效益可能会提高,办学质量就难以保证[3]。图中实线代表国际常用标准,用此标准来衡量“C9联盟”高校的生师比,只有清华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两所高校符合要求。同国际标准比较,“C9联盟”高校的生师比较高,这是高校扩招带来的历史遗留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达到国际标准。 (二)专任教师学历结构 学历水平的高低是衡量教师学识是否渊博的一个标志,学历结构则是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反映,因而教师队伍中获得博士学位比例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所学校师资力量雄厚与否[4]。图2,仅呈现了拥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的情况,2011年教育部更新的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比例的标准为不低于50%。由图2可知,所有的“C9联盟”高校均达到且远高于这一标准。“C9联盟”高校中教师博士学位拥有率最低的是西安交通大学,比例仅为69.8%,其他院校博士学位拥有率均在70%以上,平均博士学位拥有比例为80.04%,由图可知,这9所高校的博士学位教师比例均未超过90%,同世界一流大学相比仍然偏低,比如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的教师全部拥有博士学位;甚至我国台湾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的教师也全部拥有博士学位[5]。 教师的智力结构、知识积累、实践经验、创新能力等方面在不同的年龄段是不同的。一定程度上,教师的年龄结构可以反映一所大学教学和科研的水平及发展潜力,甚至影响师资队伍的连续性和继承性。因而研究“C9联盟”大学教师队伍的状况时,就有必要参考其年龄结构。如表1,我国“C9联盟”高校在《2015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中公布了专任教师的年龄结构,但划分标准不尽相同。总体上看,“C9联盟”高校以35岁至45岁之间的青年教师为主,所占比例都在50%以上;已有的数据中,46岁至55岁之间的教师所占比例相对较小,所占比大约为33%。研究表明,46岁至55岁年龄段,是教师出成果的最佳时期。此年龄段的教师,经过长期的教学、科研工作的锤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且知识储备趋于完善,智力结构处于最佳状态,工作效率高、效果好。所以,在一定范围内,处于46岁至55岁年龄段的教师占比越高,越有利于高校的发展。目前,与最佳的年龄结构相比,我国“C9联盟”高校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还有一定的差距。 (四)职称结构 职称结构是高校教师整体素质的表现形式。图3中,从高级职称所占比重看,“C9联盟”高校中具有高级职称(包括正高和副高)教师所占比重平均高达73.95%,这一比例远高于教育部规定的关于高校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不得低于30%的标准。从整体职称结构上看,我国研究型大学师资结构主要有4种模式,分别为金字塔结构、卵形结构、倒金字塔结构以及凹形结构。①美国一流的大学师资结构大都呈倒金字塔形[5](63-67)。“C9联盟”高校只有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呈倒金字塔形职称结构。由此可见,我国“C9联盟”高校职称结构离世界一流大学的国际化水准还有一定差距,不能一味提高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而应从整体职称结构来把握。 (五)杰出教师数量及比例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尤其是杰出人才对一个国家、一所学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哈佛大学校长博可曾说:“一所学校想要出类拔萃,必须要有杰出的教授。”世界一流高校都应致力于培养一批国际影响力大、创新能力强的顶尖教师,这里的顶尖教师是指因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而获得像诺贝尔奖或者菲尔兹奖等国际奖项的大师。哈佛大学教师队伍中获得过诺贝尔奖的有28位,获得过普利策奖的有11位;斯坦福大学教师中获得过诺贝尔奖有27位[5](P63-67)。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C9联盟”高校代表中国一流高校,其顶尖创新人才稀缺,没有教师获得过诺贝尔奖和普利策奖。故笔者以两院院士、“千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国家级教学名师等作为杰出人才的衡量标准,用杰出人才占专任教师的比重来判断“C9联盟”高校杰出人才的水平高低。如表2所列,杰出人才所占比重最高的是清华大学,为18.76%,比例较低的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分别为6.38%和6.87%,平均比例为13.14%。总的来说,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国的顶尖创新人才稀缺,杰出人才过分依赖外力。 二、“C9联盟”高校师资队伍及结构 存在的问题 (一)专任教师数量不足 国家实施高校扩招政策以来,我国全日制在读大学生数量增长迅猛,虽然与之相应的专任教师的数量也大幅增长,然而仍然跟不上学生增长的数量,这必然导致高校生师比升高。生师比的升高,虽然会提高办学规模和办学效益,但是却难以保证教学质量。从“C9联盟”各高校公布的《2015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可知,只有清华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师比在14以下。过高的生师比,一方面意味着教师授课门数多、课时数高,加重了任课教师的工作量,以至于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参加实践、科研和教改活动;另一方面意味着较多的班级和课程采用大班授课,这易使课堂教学陷入“满堂灌”的模式,不利于“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形成,不利于研讨型教学模式的实施,所造成的结果就是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质量都受到负面影响。专任教师数量的不足,阻碍了“C9联盟”高校迈向“双一流”的步伐。 (二)专任教师学历层次相对偏低 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师资夯实基础。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经过博士期间系统的科研锻炼,已经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且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知识,这为其今后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由调查可知,我国“C9联盟”高校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比例相对于国内其他高校的较高,而且近年来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无论从数量还是比例上都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但是同国外尤其是美国的一流大学甚至是一般大学相比仍然偏低。为此,我国“C9联盟”高校的专任教师学历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三)专任教师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不合理 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46岁至55岁年龄段的高校专任教师占比越高,越有利于高校教學和科研工作的质量提升。分析“C9联盟”各高校公布的专任教师队伍的年龄分布情况,发现其年龄结构呈现“凹形”,即处于两端的青年教师与中老年教师占比较大,而处于中间年龄段的教师占比较少。从发展的视角看,处于两端的教师中,老年教师即将退休造成人才迅速流失,而青年教师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的提升需要时间的保证,易出现人才断层的现象。一言以蔽之,我国“C9联盟”高校的专任教师队伍年龄尚处于“两极化”状态,距离世界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的教师队伍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过在不远的将来教师结构会趋于合理。而职称结构从整体上看,我国“C9联盟”高校具有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较高,但是整体结构不合理,这影响学术梯队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由此可见,我国“C9联盟”高校职称结构离世界一流大学的国际化水准还有一定差距,不能一味提高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而应从整体职称结构上去把握。 (四)顶尖教师数量稀缺 “我国的学校为什么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就是众所周知的“钱学森之问”。钱老生前曾多次在不同的场合发出此感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逐步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但多年来我国高校培养的人才中,仍然没有能够与国际知名高校甚至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拟的。中国本土学者中获得诺贝尔奖的只有莫言和屠呦呦,而获得菲尔兹奖的都是华人,没有中国本土培养的人才。代表我国冲刺世界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的“C9联盟”高校教师队伍中获得上述两个奖项的人数为零,甚至国内遴选出的两院院士、“千人计划”、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和国家级教学名师等杰出教师,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海外知名学府或研究所深造后回国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的。过分依赖国外高校培养的人才的现状堪忧,自主创新能力和人才自我培养能力亟待增强。 三、加强“C9联盟”高校师资建设的建议 (一)采用“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招聘方式,广纳贤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国民的学历水平越来越高,出国留学的学生也空前增长,以至于高校在招聘教师时的要求也是“水涨船高”,不仅要求教师具有高学历、海外留学经历,而且对教师的第一学历背景、毕业院校等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一些高校甚至明确表达了引进海外人才的意愿。对教师的高学历要求是较合理的,因为经过读博期间的学习和锻炼,其专业知识体系更加完善、科研能力显著增强。但对教师的第一学历是否在重点大学取得和最高学历是否在本校或国际知名高校取得等要求,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难免会因此错过一些优秀的人才。“C9联盟”高校在招聘过程公开、公正、公平的前提下应采用“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招聘方式,扩大招聘对象的范围,广纳贤才,应看中教师的道德品质、教学质量和研究能力,而不应“唯学历论”。 (二)“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相结合, 优化师资结构 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国际知名高校能培养出一流的毕业生,与其具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有着直接的关系。近年来,高校尤其是“C9联盟”高校不惜花重金加大对海外人才和国内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壮大了高校的师资队伍,但这种聘用方式成本高且引进的教师在本校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另外,学校在重视引进的人才的情况下,也不要忽视本校的优秀教师,因为优秀教师的流失,对高校造成的代价是巨大的。相对“引进人才”政策,将本校的优秀教师留住这一做法成本更低、效率更高。通过“引进人才”与“留住人才”相结合的方式,高校一方面可以将更多优秀的教师融合在一起,促进不同思想的交流与合作,激发活力,有利于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且能够推进教育观念国际化、课程及课堂教学方式国际化。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专任教师数量及杰出人才的比例,使教师队伍及结构趋于合理。长此以往,高校的师资结构将会呈现学缘多元化、年龄结构合理化、高学历化、职称结构合理化的趋势。 (三)延聘杰出教师和培养青年教师,构建 高稳定性、强凝聚力的学术梯队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如果高校没有稳定的学术梯队,单个教师的学术造诣水平再高,教师队伍也依然如同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因此,构建高稳定性、强凝聚力的学术梯队对高校创建“双一流”起着“兴奋剂”的作用。“C9聯盟”高校作为我国冲刺世界一流大学的种子队,其杰出人才梯队建设中学术带头人大多年龄偏大,而中青年教师的学术造诣达不到高梯队的要求,容易出现断层的危险。通过延聘杰出教师不仅可以迅速提升学科影响力,而且为“C9联盟”高校所占比例较大的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争取了时间,在此期间应大力培养青年教师并给予一定的支持,挖掘有巨大科研潜力的青年教师并给予表彰,鼓励青年教师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破格提拔科研和教学工作表现优秀的青年教师。通过延聘杰出教师和培养青年教师,可望构建一支高稳定性、强凝聚力的学术梯队。 参考文献 [1] 罗向阳.“双一流”建设:误区、基点与本土化[J].现代教育管理,2016(10):12-17. [2] 贾莹莹.我国重点大学教师学历结构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9(5):63-67. [3] 马万华.扩招后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状况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2(5):69-74. [4] 吕艳,孟宪青,王红丽.从“985”部署院校情况看研究型大学师资队伍建设[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2):63-67. [5] 刘孟玥.我国“985工程”大学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研究[D].甘肃: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14. Abstract: A university or a discipline, which aims to become a world first-class one,has to rely on its first-class teaching staff. The “C9 alliance” is the first group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to sprint into the world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and first-class disciplines,so the study on their teaching staff and structur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Based on the 2015 Undergraduate Teaching Quality Report of the C9 alliance,the research on its teaching staff and structure was carried out. After the research,many problems have been found out,such as lack of full-time teachers,teachers low education levels,unreasonable age and professional title structures, and extreme shortage of top teachers. Thus,it is suggested that these universities could not stick to one type when recruiting talents. In addition,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teaching staff and its structure, the measures of “introducing talents” and “retaining talents” should be combined. To build a highly stable and united academic team, outstanding teachers must be retained and young teachers must be cultivated. Key words:“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C9 alliance; full-time teacher; faculty;teacher structure (责任编辑 黄建新)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