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三山五园周边村落研究综述 |
范文 | 赵连稳 赵永康 〔摘要〕学术界关于三山五园周边村落的研究,最早发轫于20世纪初。由于学者们的侧重点不同,研究呈现精彩纷呈的局面。在研究时段上,一些学者侧重三山五园出现前后周边村落的发展变迁,一些学者则关注其在现当代的发展状况。在研究视角上,既有社会学、民俗学的角度,也有历史学、历史地理学、考古学、文化遗产学等角度。在研究内容上,有些学者主要侧重于三山五园周边的单个村落,有些学者则侧重于三山五园周边村落的总体概述。 〔关键词〕三山五园;周边村落;综述;视角 〔中图分类号〕G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16)01-0056-06 三山五园周边村落作为三山五园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和发展变迁不仅是三山五园地区历史文化的见证,而且是整个京西地区历史文化发展演变的缩影。三山五园周边村落既包括拥有长期历史积淀的原居传统村落,也涵盖伴随三山五园营建而形成的特殊的村落——旗营村落。这两种村落类型共同构成了三山五园地区独具地域特色的村落体系。自20世纪初以来,学术界的各位先辈与同仁们,从不同的领域与视角对三山五园周边村落展开了研究与分析,收获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鉴于学者们所选取的聚焦点不同,他们关于三山五园周边村落的研究在研究时段、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等方面也就各有侧重,各具风格,从而呈现出精彩纷呈的局面。 一、 三山五园周边村落早期研究概况 20世纪初至30年代是三山五园周边村落研究的早期起步阶段,这一时期,学者们主要侧重于对其中的一些村落基本情况的介绍,研究视角主要是历史学和社会学。 民国时期著名的《都市教育》杂志从1917年第3卷第2期开始,至1918年第4卷第5期,共13部分连续刊载了关承琳先生的《西郊乡土记》,此文主要对当时北京西郊的一些园林、景点和交通地理等进行了相关介绍,其中就包括对当时的海甸镇、青龙桥、树村、大有庄、门头村、蓝靛厂、四王府、香山八旗营房等作了简要介绍。 由著名史地学者林传甲先生主编的,于1919年成书的《大中华京兆地理志》,对当时北京区域的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记述,内容涵盖建置、沿革、政治、军事、经济、自治、宗教、教育、实业以及当时京师所附属二十个县治、重镇、模范村等方方面面,被誉为“北京人文地理第一书”。此书对三山五园周边的一些村落及其在近代的演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叙述,并首度将海淀镇、清河镇和蓝靛厂列为京西巨镇。 20世纪20年代以后,一些学者从社会学角度,对三山五园周边的一些村落进行个案研究。1923年,时任清华大学教授的陈达先生组织与指导清华大学学生对北平海淀成府村91个常住居民家庭进行了详细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是农民的家庭收入和生活状况。1924年,陈达先生发表了《社会调查的尝试》[1]一文,其中对成府村的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进行了相关介绍与分析。 1926年,当时的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增设社会调查方法课。留美归国的著名社会学家,时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委员会社会调查部主任的李景汉教授,受聘兼任该课程的讲授任务。同年,他指导社会学系学生对北京西郊的黑山扈村21户家庭进行了实地社会调查。1927年3月至6月,李景汉先生又指导14名学生分别对北京西郊地区挂甲屯100户家庭,马连洼村的30户家庭和东村的15家户家庭进行了社会经济调查。同时,他还指导社会学系的1名研究生对黑山扈的21户家庭的情况进行复查。这些调查内容涉及当时北京西郊乡村家庭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较为全面地记录了当时北京西郊居民的生存状态。1928年6月,李景汉先生将调研结果写成《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2]一书,并于1929年5月,由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董事会社会调查部公开出版。该书展示了当时北京西郊村落社会里的家庭结构和乡村经济,是我国最早关于家庭调查的报告。虽然此书的主要意旨是为解决当时乡村社会面临的实际问题而服务的,但是它有关北京西郊村落的调研与分析,对后世三山五园周边村落的研究仍然具有重大意义。 1929年,当时的国立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出版了著名史地、民俗专家奉宽先生所著的《妙峰山琐记》奉宽:《妙峰山琐记》,国立中山大学民俗学会1929年版。一书。在该书中,奉宽先生对妙峰山庙会的香道、茶棚、香会、皇会等进行了研究。其中在《茶棚》一章中,曾对与之相关的三山五园周边村落如树村、大有庄等进行了探究。 1931年5月,当时的《北平晨报》刊载了署名“笑然”的文章——《圆明园遗闻》[3],对圆明园八旗护军营、外火器营、安河村、挂家屯等三山五园周边村落进行了介绍,其中重点关注了这些村落在失去三山五园和护军旗营依托后村落演变及村民生活状况。1933年的《清华周刊》刊载了崇贤先生的文章——《圆明园营志详考》[4],其中对三山五园周边的圆明园八旗护军营及其演变进行了考证与研究。 二、 三山五园周边村落中期研究概况 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是三山五园周边村落研究的新阶段。这一时期,学者们的研究视域有了扩展,研究内容也从关注村落的由来拓展到村落的变迁及其原因和影响方面。 20世纪40——50年代,学者们不仅关注村落的由来,也对村落的变迁进行了一些较为深入的研究。著名绘图和史地专家金勋先生,以三山五园周边的单一村落——成府村为研究对象,于1940年著成《成府村志》[5]。该书列举了75个条目,用5万余字的笔墨对北京西郊成府村的历史变迁、人物、经济、信仰、风俗、建筑等进行了十分详细的记述,此书是三山五园周边村落的研究历程中首个以单一村落为研究对象的著作,同时也是北京历史上惟一一部以一个村庄为主的志书。其研究成果为后世研究成府村及其他三山五园周边村落奠定了重要基础。 1950——60年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在研究北京海淀历史地理的同时,对三山五园周边村落的形成、发展与演变也进行了重要探讨。他在1951年发表的《北京海淀附近的地形水道与聚落——首都都市计划中新定文化教育区的地理条件和它的发展过程》[6]一文中,从历史地理学视角,通过分析海淀附近的地形、水系,对该地区的一些村落,诸如万泉庄、巴沟村、海淀镇等村落的形成与演变进行了相关研究,并绘制了北京西郊村落分布示意图,这对后世关于三山五园地区周边村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 1961年,在《历史的一个侧影——海淀园林的兴替》[7]一文中,侯仁之先生通过论述海淀地区三山五园的兴废,对海淀镇的起源及其在三山五园特殊政治环境下的发展演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三、 当代三山五园周边村落研究概况 改革开放以后,三山五园周边村落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不论是研究内容与范围,还是研究角度與方法都与之前相比,有了较大的发展,研究成果也日益丰富。 在这些研究中,由于研究者的关注视角与范围界定的选择各有侧重,使研究呈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相关研究总体上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 继承前人,延续个案研究 一些学者在此前学术界研究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有关三山五园周边村落的个案研究。如毕琼先生所著的《成府村研究》[8] ,主要是在之前学界对成府村研究的基础上,从历史学、历史地理学、民俗学角度,通过将研究推向深入与全面,并对近现代大潮下成府村的发展演变进行了探究。叶祖孚先生的《成府村杂忆》[9]和林涛先生的《成府村忆旧》[10],通过对前城市化时期的传统成府村的追忆,探究成府村变迁的过程。李扬先生的《清代北京旗人社会生活管窥——以<成府村志>为中心的研究》[11],以《成府村志》为主体,通过分析成府村与周边旗人社会以及三山五园的关系,探究在成府村的历史演变中清代北京旗人社会生活的基本面貌。 包路芳先生所著的《挂甲屯百年变迁——北京市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标本分析》[12]、《从村屯到城市——李景汉北京郊区调查80年回访》[13]等,在之前学界对挂甲屯研究的基础上,对挂甲屯从古至今百年以来的历史变迁与当代城市化进程中的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揭示了当代北京市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背景下,三山五园周边村落面临的严峻考验以及最终无法避免的转型、搬迁与消亡。 王铭珍先生所著的《中关村小考》[14]和《中关村的变迁》[15],樊洪业先生著的《中关村寻根考辨录》 [16]等,通过论述中关村的起源、发展和历史变迁及其现状,展示了其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发展变化的过程,揭示了三山五园周边村落在多重因素影响下所呈现的特殊历史命运。岳升阳先生所著的《由地图看中关村地理位置的变迁》 [17],从历史地图视角,用历史地理的方法,考证与论述了中关村的起源、地理位置变化和村落的发展变迁。 王秀华先生所著的《大有庄小志》[18],通过记述与分析大有庄的产生、发展和百年历史变迁,揭示它的发展变迁与三山五园、护军旗营的密切联系,以及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形势下发展演化的历史命运。 (二) 化零为整,整体研究 一些学者将三山五园周边村落作为整个北京地区的村落和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加以研究。如尹均科先生所著的《北京郊区古村落发展史》[19],站在整个北京地区历史的高度,将三山五园周边村落作为整个北京郊区村落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进行了相关研究。其中记述了自史前时期到近代时期三山五园周边村落的发展演变,并揭示了村落与三山五园的关系及其演化的原因。宁文忠先生所著的《消失的村庄:北京60年的城乡变迁》[20],通过分析六郎庄、蓝靛厂、北坞村、巴沟村、中关村等三山五园周边村落在新中国成立后60年来,受现代化、城市化浪潮冲击下发展演变的过程。 王永斌先生的《北京的关厢乡镇和老字号》[21],从商业文史的角度,分别对三山五园周边的海淀镇、清河镇、蓝靛厂等的发展演变以及与三山五园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展示了其在三山五园兴衰的影响下兴衰沉浮的过程。 段柄仁先生主编的《北京胡同志》[22],记述了千百年来北京18个区县的3000多条胡同以及数百个名人故居。而三山五园周边村落被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加以研究。通过追述胡同的演变历史,揭示了三山五园周边村落从古至今的大致变迁过程。 孙冬虎先生所著的《地名与北京城》[23],以地名为切入点,从历史学和地名学角度论述了文化韵味多样的北京地名的变迁过程,其中对三山五园周边部分传统村落和旗营聚落地名的演变也进行了一些分析与研究。 (三) 以海淀文史为依托,拓展研究新范围 鉴于三山五园的地理范围包含于今海淀区的地域内,因此许多学者选择将三山五园周边村落整体作为海淀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展开相关的研究。1992年,在北京市地名志编篡委员会领导和海淀区规划局组织下,田建春等一批学者编写了《北京市海淀区地名志》 [24]。这本志书以地名为线索,记述了海淀区街道、乡镇等名称的由来、含义、演变和现状以及与其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概况等。1996年,海淀区人民政府又组织编写了《北京市海淀区地名录》[25],其中收录了包括公社、大队、自然村、镇、街、胡同和居民区以及自然地理实体、名胜文物古迹等地名及其演化过程。这两本地名专业志书,为推进三山五园周边村落及其历史变迁研究提供了重要参照。 1996年,著名文史专家张宝章先生受命编修《海淀区志》[26],2004年6月《海淀区志》正式出版。这本地方志较为详细地记录了海淀区自有人类活动以来直至1995年,数千年间的历史演变和基本区情。其成书过程,还带动了海淀史地系列丛书的写作与出版。《海淀区志》和海淀史地系列丛书则又为海淀文史研究和三山五园周边村落历史变迁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支撑与方法论借鉴。 张宝章先生所著的《海淀风情录》[27]和《海淀名胜掌故》[28]对海淀镇,六郎庄、门头村等三山五园周边传统村落以及京旗外三营旗营聚落的发展变迁,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张宝章先生的《清代海淀商业琐记》[29] 一文,论述了清代皇家园林的修建对京西商业发展的影响,揭示了三山五园周边村落与三山五园之间的依存关系。2010年出版的张宝章先生所著的《北京古镇图志:海淀》[30],记述了海淀古镇的历史遗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与风物民俗等,揭示海淀古镇的历史变迁与演化过程。2015年新近出版的张宝章先生所著的《昆明湖畔两村庄——六郎庄和北坞村》[31],以六郎庄和北坞村为研究对象,在相关历史、建筑、民俗、诗词、碑文等方面材料的基础上,对这两个村落进行了多角度、具体细腻的叙述,并对其中的一些文物古迹的历史沿革进行了重点介绍。另外,此书还收录了十几篇民间传说,进而从侧面反映了京郊民众的思想文化特点,以及它们与皇家园林的密切关系。张宝章先生所著的《话说京西皇家园林》[32] 和2015年出版的另一部巨著《三山五园新探》[33],在论述三山五园兴衰的过程中,也对三山五园的一些周边村落进行了介绍,并论述了三山五园对海淀周边古今社会发展与变迁的影响。 侯仁之先生与岳升阳先生合著的《海淀镇与北京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理关系与文化渊源》[34] ,从历史地理学视角阐述了海淀镇的起源、发展变迁及其与北京城发展演变的历史关系。岳升阳先生所著的《北大燕园的文化埋藏》[35],从考古学视角,论述了自史前时期到清朝时期燕园附近聚落与村落的起源、演变及相关历史遗存。他在《燕园史迹寻踪》[36]一文中,不仅从考古学视角论证了燕园周边村落的历史起源,也从历史学视角分析了成府村的历史变迁。岳升阳、夏正楷和徐海鹏三位先生合著的 《海淀文史·海淀古镇环境变迁》 [37],透过历史地理学视角,通过论述海淀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特有地理环境变迁,系统地呈现了海淀古镇地区地理区貌,并展示了三山五园地区村落及其变迁的历史遗存与见证。 王珍明先生主编的《海淀古镇风物志略》[38]一书,透过历史学、历史地理学、民俗学等多元视角,对海淀镇的历史沿革、园林与宅院、胡同、庙宇、历史人物、民俗风情等进行了介绍与研究,为海淀镇变迁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史料。而王先生主编的另一著作《海淀文史——商海变迁》[39],则从商业文史的角度,对三山五园周边的一些如京西“三镇、三街(海淀、青龙桥、清河三镇和蓝靛厂、成府、西苑三街)”等为代表的典型村落与村镇的发展变迁进行了介绍与分析。 徐征先生所著的《海淀地名典故》[40],以地名为切入点,透过历史学、地名学视角对海淀地区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自然与人文地名的来源与变迁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而征徐先生的另一本著作《海淀老街巷胡同寻踪》[41],则以街巷胡同为线索,透过历史学记述与分析,揭示了海淀地区具有重要影响的街巷胡同的演变历程。这两本著作对于探究三山五园周边村落的历史变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赖双平先生主编的《关于海淀》[42] 通过生活在海淀古镇的众多的历史见证人留下的回忆资料,再现了海淀古镇的历史与人文风貌。其主编的另一本重要著作《海淀镇记忆》[43]则通过汇集大量的文献和口述资料史料,记录了未消亡前的的海淀古镇的方方面面。其中还涵盖了近百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历史地图。这两本著作为研究三山五园周边的海淀镇的历史演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支撑。 杨春林先生所著的《圆明园工匠的踪迹初探》[44]以服务于圆明园的工匠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和分析其在三山五园周边的大有庄、坡上村、骚子营等村落的踪迹,揭示了三山五园周边村落与三山五园之间的密切联系。樊志斌先生所著的《三山考信录》[45],对曹雪芹生活时代京西一带的风物、园林、风俗以及曹雪芹相关文物事迹进行了研究,其中对香山一带的三山五园周边的一些村落进行了考证与分析。 白鹤群先生所著的《京旗外三营》[46],丁世华先生的《旗营房的历史和变迁》[47]等主要介绍了三山五园周边的护军旗营的由来、发展及其向村落转化的过程和最终归宿。同时这两本著作也对三山五园周边地区的一些传统村落进行了关注,并分析了它们与旗营聚落的相互依存关系。常林先生与白鹤群先生合著的《北京西山健锐营》[48] ,柳茂坤先生所著的《清朝健锐营概述》[49]和《清王朝的特种部队——西山健锐云梯营》[50],赵书先生所著的《健锐营八旗述往》[51] 则重点介绍了西山健锐营的历史由来及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并关注保护现存旗营和村落遗存的重要性。茹競华先生和王其明先生所著的《清代圆明园护军营房调查分析》[52]针对性地介绍了圆明园八旗护军营房的布局、形制、规模等,以及在清朝灭亡后的发展演变过程。 (四) 以新学科为契机,拓展研究新视域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研究需求,近年来,学术界陆续涌现了文化遗产学、城乡规划学等新学科,这些为三山五园周边村落研究提供了新契机。一些学者借着这股新风,从文化遗产学、城市规划角度间接对三山五园周边村落进行了相关研究。 岳升阳先生所著的《颐和园、圆明园周边地区的历史文化与区域改造》[53]和《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區的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54],潘怿晗先生所著的《皇家园林文化空间与文化遗产保护—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55] 其中论述了三山五园周边村落的历史地位和保护其所蕴含的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提出重要的保护建议。包路芳先生所著的《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改造与和谐社会建设——以北京市海淀区挂甲屯为例》[56]通过案例分析挂甲屯为“城中村”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深刻地揭示了三山五园周边村落在当代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所面临的艰难命运抉择。 阙镇清先生所著的《再失一城——北京西北郊皇家园林集群三山五园在城市化过程中的没落》[57]一文,揭示了在当代城市化背景下三山五园周边村落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以及三山五园文化整体性所遭遇的破坏与危机。刘剑等先生所著的《北京三山五园地区景观历史性变迁分析》[58]则将三山五园周边村落作为三山五园整体自然、人文景观的一部分加以研究,通过不同时期景观的数据性变化揭示村落的演化过程。 四、 结 语 纵览上述不同时期学术界关于三山五园周边村落的研究概况,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可谓是“百花齐放,各有千秋”。首先,从研究时段看,有些学者注重探究在清代三山五园出现之前该区域村落的产生与发展状况,有些学者侧重三山五园出现以后周边村落的历史发展,还有些学者则重关注三山五园周边村落的现当代发展状况。其次,从研究视角看,既有学者从社会学、民俗学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也有学者从历史学、历史地理学、考古学、文化遗产学、城乡规划学等角度对其进行探究与分析,从而呈现出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各取所需的局面。最后,从研究内容看,有些学者主要侧重于三山五园周边的单个村落,有些学者则侧重于三山五园周边村落的总体泛述。 然而,从总体研究概况来看,目前学术界关于三山五园周边村落的研究,仍然不是很多。虽然已经有学者对三山五园地区的某些个别的村落,已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从多元视角对三山五园周边村落及其变迁进行全面、整体、深入的论述,尚有些欠缺。另外,许多研究者多着眼于村落的历史由来,但对其在近现代,乃至当代的发展变化,在转型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关于保护传统村落的相关措施、方法,尚关注不够。此外,学术界关于三山五园周边村落所蕴藏的文化遗产价值及其所承载的特色村落文化,也涉及不多。 笔者期望学术界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能更多地从多领域、多视角对三山五园周边村落及其变迁进行全面、整体的研究,更多关注三山五园周边村落的时代变化,目前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更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从而使三山五园周边村落的研究推向更深入、全面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1]陈达. 社会调查的尝试[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24,(2). [2]李景汉. 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M]. 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 [3]笑然. 圆明园遗闻[N]. 北平晨报.1931.5.30—1931.6.11. [4]崇贤. 圆明园营志详考[J]. 清华周刊,1933,(2). [5]金勋. 成府村志[A]. 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第29辑[C].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6]侯仁之. 北京海淀附近的地形水道与聚落——首都都市计划中新定文化教育区的地理条件和它的发展过程[J]. 地理学报,1951,(2). [7]侯仁之. 历史的一个侧影——海淀园林的兴替[J]. 北京日报,1961-05-25. [8]毕琼. 成府村研究[M]. 北京档案史料. 北京: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9]叶祖孚. 成府村杂忆[A]. 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叶祖孚文史散文集[C].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10]林涛. 成府村忆旧[A]. 陈果. 京华古迹寻踪[C]. 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 [11]李扬. 清代北京旗人社会生活管窥——以<成府村志>为中心的研究[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12]包路芳. 从村屯到城市——李景汉北京郊区调查80年回访[J]. 北京社会科学,2006,(6). [13]包路芳. 挂甲屯百年变迁——北京市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标本分析[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14]王铭珍. 中关村小考[A].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北京文史资料:第66辑[C].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15]王铭珍. 中关村的变迁[A]. 北京市海淀区政协.海淀文史选编:第12辑[C]. 北京海淀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2002. [16]樊洪业. 中关村寻根考辨录[J]. 科学新闻,2001,(35). [17]岳升阳. 由地图看中关村地理位置的变迁[J]. 地图,2002.(6). [18]王秀华. 大有庄小志[J]. 海淀史志,2012,(3). [19]尹均科. 北京郊区古村落发展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0]宁文忠. 消失的村庄:北京60年的城乡变迁[M].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21]王永斌. 北京的关厢乡镇和老字号[M]. 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 [22]段柄仁. 北京胡同志[M].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 [23]孙冬虎. 地名与北京城[M]. 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1. [24]田建春. 北京市海淀区地名志[M].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 [25]海淀区人民政府. 北京市海淀区地名录[M]. 北京:海淀区人民政府,1996. [26]海淀区地方志編纂委员会. 北京市海淀区志[M].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27]张宝章. 海淀风情录[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28]张宝章等. 海淀名胜掌故[M]. 北京:同心出版社,2003. [29]张宝章. 清代海淀商业琐记[A]. 海淀政协. 海淀文史选编:第10辑[C]. 海淀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2007. [30]张宝章. 北京古镇图志:海淀[M]. 北京:同心出版社,2010. [31]张宝章. 昆明湖畔两村庄——六郎庄和北坞村[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5. [32]张宝章. 话说京西皇家园林[J]. 中关村,2012,(11). [33]张宝章:三山五园新探[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34]侯仁之,岳升阳. 海淀镇与北京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理关系与文化渊源[A]. 侯仁之. 北京城的生命印记[C]. 北京:三联书店,2009. [35]岳升阳. 北大燕园的文化埋藏[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36]岳升阳. 燕园史迹寻踪[A]. 北大讲座编委会. 北大讲座:18辑[C].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7]岳升阳,夏正楷,徐海鹏. 海淀文史·海淀古镇环境变迁[M]. 北京:开明出版社,2009. [38]王珍明. 海淀古镇风物志略[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 [39]王珍明. 海淀文史·商海变迁[M]. 北京:开明出版社,2006. [40]徐征. 海淀地名典故[M].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41]徐征,馮黛虹. 海淀老街巷胡同寻踪[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 [42]赖双平. 关于海淀[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0. [43]赖双平. 海淀镇记忆[M]. 北京:开明出版社,2009. [44]杨春林. 圆明园工匠的踪迹初探[J]. 圆明园学刊,2008,(7). [45]樊志斌:三山考信录[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46]柳茂坤,白鹤群等. 京旗外三营[M].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47]丁世华. 旗营房的历史和变迁[M]. 北京房地产,1995,(5). [48]常林,白鹤群. 北京西山健锐营[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 [49]柳茂坤. 清朝健锐营概述[J]. 历史档案,1999,(4). [50]柳茂坤. 清王朝的特种部队——西山健锐云梯营[J]. 军事历史研究,2000,(4). [51]赵书. 健锐营八旗述往[J]. 满族研究,1997,(2). [52]茹競华,王其明. 清代圆明园护军营房调查分析[A]. 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六辑下[C]. 2007. [53]岳升阳. 颐和园、圆明园周边地区的历史文化与区域改造[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 [54]岳升阳. 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的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 [55]潘怿晗. 皇家园林文化空间与文化遗产保护——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J]. 中央民族大学学位论文2010. [56]包路芳.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改造与和谐社会建设——以北京市海淀区挂甲屯为例[J]. 理论前沿,2007,(4). [57]阙镇清. 再失一城──北京西北郊皇家园林集群:三山五园在城市化过程中的没落[J]. 装饰,2007,(5). [58]刘剑等. 北京三山五园地区景观历史性变迁分析[J]. 中国园林,2011,(2). (责任编辑:马胜利) Abstract: Academic research on the surrounding villages of the Three Hills and Five Gardens began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As scholars had different emphases, their researches presented a brilliant situation. In the study period, some scholars focused on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the surrounding villages before and after the Three Hills and Five Gardens appeared, whereas others were concerned about their development conditions i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tim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research,there existed either sociology,folklore or history, historical geography, archaeology, cultural heritage angles, etc. In terms of content, some scholars focused primarily on the surrounding single village while some researchers paid attention to the general overview of the surrounding villages of the Three Hills and Five Gardens. Key words: Three Hills and Five Gardens; surrounding villages; research summary; perspective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