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乡村振兴语境下培育乡村文化自信:价值、困境与进路 |
范文 | 苏亦飞 摘 要:乡村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乡村文化自信,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振兴说”)、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三农说”)和助力乡村治理现代化(“治理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日新月异的城市文化冲击、乡村文化本身创新性不足等因素影响,乡村文化自信培育面临困境。有效提升乡村文化自信,必须在把准价值导向、契合主体需求、夯实现实基础、激发多元参与和实现转化创新等方面着力。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文化自信;乡村文化 一、当前培育乡村文化自信的价值意蕴 乡村文化作为我国五千多年绵延不绝的灿烂农耕文明发展进程中长期积淀形成的乡村价值惯习,是乡村居民安身立命之魂和生存意义所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着力培育乡村文化自信,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有效治理乡村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振兴说”:培育乡村文化自信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相对而言,这一矛盾在广大乡村表现得更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和乡村各区域各领域发展不平衡。乡村振兴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在内的全面现代化过程,文化建设作为铸魂工程,是乡村全面振兴的保障。乡村文化作為一种在乡村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和积累起来的特定文化,有其厚重的历史积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加之其较强的稳定性,能够为乡村振兴与乡村现代化提供持续的内在动力和文化资本。不管是从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对乡村振兴的价值,还是从解决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视角,抑或是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作用,繁荣乡村文化、培育乡村居民文化自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就目前而言,乡村文化仍然是乡村振兴的一个短板,乡村居民普遍缺乏乡村文化自信,亟需提高其科学文化素质,尤其要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的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4]。只有充分繁荣乡村文化,提升乡村居民的乡村文化自信,才能有效解决广大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促进乡村的全面振兴。 (二)“三农说”:培育乡村文化自信是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价值支撑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基础。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不仅要振兴乡村经济,也要振兴乡村文化。前者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后者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宝贵的价值支撑。在某种意义上讲,乡村文化的繁荣进步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更为重要、更深层次的因素。乡村文化作为乡村居民的“精神家园”,广大乡村居民只有树立起乡村文化自信,才能形成崇尚法治、积极向上的文明乡风;传承勤俭持家、明礼守信的良好家风;涵养邻里和睦、互帮互助的淳朴民风,为乡村振兴和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创造良好的文化生态。从农业农村现代化来讲,一方面需要农民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将其从传统的小农经济观念和落后的习俗中解放出来,使之真正树立起现代市场经济观念和现代公共意识、公德意识、生态意识等;另一方面,需要乡村社会的现代化,注重挖掘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乡村文化优秀内核,唤起乡村文化活力,尤其要充分挖掘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乡村文化因素,如乡村原生态的人情味、诚实守信、礼尚往来、邻里互助等,使整个乡村社会散发出现代文明气息。要实现以上目标,必须培育乡村文化自信,使广大乡村居民充分认同乡村社会的传统文化价值,充分肯定本土乡村文化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从而形成自觉的乡村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治理说”:培育乡村文化自信是助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精神动力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整个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开启了新时代乡村治理新思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5],进一步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实践证明,有效治理乡村社会,既离不开乡村经济的振兴发展,也离不开乡村文化的繁荣兴盛。没有经济振兴发展这个基础条件,就难以解决乡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不能建成乡村的全面小康,甚至还会影响到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样,没有乡村文化自信,就难以形成文明乡风,也不可能实现乡村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从而乡村治理现代化就会变成一句空话。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乡村经济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乡村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市场经济浪潮的涌动和绚烂夺目的城市文化之吸引,使得乡村居民的生活也日益进入市场逻辑和经济理性的困扰之中,乡村社会原有的那份优良伦理价值日渐消逝,见利忘义、金钱至上、损人利己、嫉妒攀比、宗族势力等不良乡风在一些地方尤为严重,使新时代乡村治理受到冲击与挑战。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必须从当前乡村社会的实际出发,培育乡村文化自信,进一步弘扬乡村优良伦理道德,努力形成自治文化、法治文化和德治文化紧密结合、并行共进的乡村文化氛围,为构建文明乡风、助推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二、培育乡村文化自信面临的现实困境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深刻变革和急剧转型的关键期,乡村社会也随之发生着历史性的巨大变迁。在这一现实背景下,人们习惯于用现代化思维去考察乡村文化,往往对源远流长且积淀深厚的乡村传统文化产生误解,加之绚丽夺目、日新月异的“城市文化”对比影响,日渐对乡村社会的基本价值和优良伦理道德产生怀疑态度,丢失了对乡村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导致文化“失根”和心灵 “真空”的问题,使新时代传承乡村文化和培育乡村文化自信面临一系列现实难题。 (一) 发展困境: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传统乡村社会日显衰落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猛,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需潜力和推进动力。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8313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58%,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337%[6]。 城镇化的迅猛发展进一步拓展了消费空间,根据有关推算,城镇化每提升一个百分点,就会拉动两个百分点的消费增长。可见,新型城镇化的稳步推进对国家经济贡献率是非常大的。但是,迅猛的城镇化建设在拉动我国经济发展,推动乡村居民从乡村向城镇流动的同时,也加剧了传统乡村社会的衰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阻滞了乡村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造成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和乡村发展的不充分,也影响到乡村文化建设尤其是乡村文化自信。快速的城镇化建设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村居民市民化,城镇发展对乡村发展的比较优势使大批乡村居民被迫离开乡土长期居留城镇,抽走了农村大量有知识、有技术且年富力强的劳动力资源,加上乡村经济发展缓慢、乡村教育相对落后,农村中青年劳动力大多有流向城镇的强烈愿望,使乡村常住人口锐减,“空心化”严重,边远乡村中有些村落甚至随着留守老人的逝去因无人居住而逐渐消失。因此,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同时,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育起乡村居民发自内心的乡村文化自信,是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有效之举。 (二)冲击困境:日新月异的城市文化日益挤占乡村文化的生存空间 为改变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和政府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一体化作为一项深刻的社会变革,打破了原有城乡之间的地位思维,促进了城乡居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实现了城乡在政策的平等和产业发展上的互补,使乡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国民待遇,为发展农村经济和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注入了活力。但与此同时,日新月异的城市文化也源源不断地流入到乡村社会,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文化观念也日益输入到乡村,使原本脆弱的乡村文化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占,导致城乡文化的现实矛盾,城市文化冲击着乡村文化。在城市文化的冲击和促动下,乡村居民的思想观念日渐更新,对乡村原有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逐步淡化,久而久之,乡村社会的一些传统节日、乡风民俗和生产技艺日益被遗忘,乡村文化中淳美、质朴、善良等优良的生活原則和人伦道德逐渐被喧嚣、浮躁、趋利等不良文化现象所侵蚀。乡村中的一些年轻人丧失了对乡土社会的感情,一味追求城市文化的繁华、时尚,甚至产生城市文化代表先进文化、乡村文化代表落后文化的错误认识,对城市文化推崇备至,对乡村文化不屑一顾。此外,冲突和挤占乡村文化的还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价值导向,如渗透到城市文化中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这些不良价值导向,随着城市文化“下乡”而不断在乡村社会“抢滩登陆”,日益消解着乡村居民对乡村文化的价值认同,削弱了乡村居民对乡村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内在困境:转化创新不足以及异化现象导致乡村文化日渐式微 人们对任何一种文化能否充满自信,或者说,这种文化能否对人们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这不但取决于该文化固有的价值底蕴,而且取决于该文化能否通过持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保持强劲的生机活力。厚重的乡村文化作为千百年来广大乡村居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培育积淀起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哺育和滋养出淳美的乡村社会,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记忆牵挂和引以为傲的精神原乡。但是,随着我国改革的全面深化和开放的不断扩大,相对于城市文化发展来讲,乡村文化一方面由于传承转化和创新发展不足,导致其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由于开发建设过程中背离原有特色进行“脱胎换骨”式转化创新,导致其发生异化现象,这些都直接削弱了乡村居民对乡村文化的自信心。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作为我国传统乡村社会的经济基础长期存在,孕育出乡村居民封闭保守的小农意识和安于现状的文化心理,从而阻滞了乡村文化亟需的转化意识和创新精神;二是即使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不少乡村的现代化气息越来越浓,乡村文化和时代元素有机融合,展现出乡村社会的新时代风貌,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乡村由于地域偏远、信息闭塞,当地乡村文化同外界交流对话甚少,使其缺乏现代元素而没有生机活力;三是一些地方在对乡村文化进行开发建设时,并没有根据不同乡村文化的原有特色和时代需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是要么用城市文化标准去打造乡村文化,要么做“千村一样”的表面文章,这种创造创新造成的乡村文化异化现象,产生了既背离乡村文化的价值本质,又有违乡村居民意愿的负向社会效应。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培育乡村文化自信的实践进路 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7]。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开启城镇化建设之前,乡村人口一直以来都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即便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乡人口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截止到2018年底,城镇常住人口达到83137万人,但乡村常住人口仍然有56401万人[8]。可见,大力培育乡村文化自信显得尤为重要。从乡村振兴战略高度出发,培育乡村文化自信亟需从价值导向、主体需求、现实基础、资源力量、转化创新等方面同时发力、同向发力。 (一)把准价值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激发乡村文化自信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振兴。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最为主要的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强化乡村居民对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和认同,实现乡村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乡村公共文化事业得到很大发展,乡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日渐丰富多样。但是,伴随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乡村社会呈现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互交织、城市文明和乡土文化激烈碰撞的现象,一定程度上使乡村文化发展迷失方向,甚至造成文化断裂和价值观错乱。如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风起云涌的各种社会思潮在城乡社会广泛传播,使乡村居民的价值观念从相对统一趋向日益多元化,在价值选择上更易产生困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乡村居民以金钱标准取代了道德标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见利忘义,缺乏集体精神和社会责任,价值取向功利化;一些乡村社会风气日益低俗化,操办红白喜事铺张浪费、盲目攀比,封建迷信活动盛行,盲目信教之风蔓延,聚众赌博现象严重,造成精神荒芜、价值迷失,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振兴乡村文化,培育和激发乡村居民的文化自信。一是要拓宽公共教育空间,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广大乡村居民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加强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如建设乡村文化广场、图书室、群艺馆等,并且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乡村居民开展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二是要创新宣传教育方式,在宣传教育过程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运用群众性话语,抓住群众心理,增强乡村居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并外化为实际行动,从而提升宣传教育的实效性。三是要充分利用全媒体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如通过网络平台设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动漫、游戏、微电影、微视频等,利用微信、微博等进行即时传播,实现线上线下融合互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乡村居民的吸引力。 (二)契合主体需求:坚持以乡村居民为中心的理念,催生乡村文化自信 乡村文化作为乡村社会内生性的文化形态,来源于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实践,凝结了一代代乡村居民的集体智慧,为乡村居民提供了精神寄托。新时代要振兴乡村文化,培育乡村居民文化自信,必须坚持以乡村居民为中心的乡村文化建设理念,在传承、转化和创新乡村文化过程中充分关照乡村居民的文化主体地位,契合乡村居民的意愿和需求,加深乡村居民对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文化价值的理解,从内心深处激发出乡村居民对乡村文化振兴的自信心,调动其作为乡村振兴建设主体和乡村文化建设主体的积极性。一是乡村文化建设要坚持一切“为了乡村居民”的价值理念,充分尊重乡村居民的意愿,使其真正体味到乡村文化的价值意义和亲切感、归属感,不断满足乡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这是催生乡村文化自信的立足点。二是乡村文化建设要坚持紧紧“依靠乡村居民”的价值理念,充分发挥乡村居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深度挖掘利用不同地区乡村文化特色资源,推进乡村文化传承和发展,使乡村文化焕发出持久的生机活力,这是催生乡村文化自信的关键点。三是乡村文化建设要坚持成果“由乡村居民共享”的价值理念,根据各地资源特色,因地制宜建设乡村文化阵地,加强乡村文化服务,打造乡村文化品牌,实现文化育民、文化惠民、文化乐民,使广大乡村居民深切感受到乡村文化的价值和魅力,享受到美好的精神文化生活大餐,这是催生乡村文化自信的落脚点。唯有坚持以乡村居民为中心的文化建设理念,才能最大限度地集聚起广大乡村居民建设乡村文化的智慧,保证乡村文化建设充分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 (三) 夯实现实基础:加快乡村经济发展、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重塑乡村文化自信 按照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基础决定的。文化自信更离不开政治和经济基础。没有良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就难以形成文化自信。要想重塑乡村文化自信,必须加快乡村经济发展、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惟其如此,才能为乡村文化振兴和乡村文化自信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政治条件。这需要从两方面着力:一方面,要加快乡村经济发展,夯实乡村文化自信必备的物质条件。只有以乡村经济发展为前提,真正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和生活富裕,乡村居民才会有更多精力投入到乡村文化建设当中,追求精神上文化上的愉悦和满足,才能使乡村文化自信由于有坚实的物质基础而更加稳固强化、历久弥新。为此,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有效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农村产业繁荣兴旺,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要深度挖掘各地特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利用乡村文化资源激发乡村经济发展新动能,充分发挥乡村文化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应。要完善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加大乡村文化建设的政府投入,搭建社会投资平台,拓宽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多元融资渠道,吸引大量的社会资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另一方面,要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增强广大乡村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增强其乡村文化自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2]。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环节,乡村治理现代化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为此,必须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既要健全乡村居民自治机制,增强其自治组织能力;又要推进乡村社会法治化建设,建设法治乡村、平安乡村;还要在乡村社会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高乡村社会的文明程度。必须建立健全乡村治理的监督保障机制,如选人用人方面要坚决将涉黑涉恶、涉邪教、“村霸”、受过刑事处罚的人排除出村干部队伍,并且要加强对村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防止基层小微权力腐败现象的发生。必须加强乡村社会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和自我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乡村居民的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乡村治理共同体,使广大乡村居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和谐。 (四) 激发多元参与:整合各方力量资源,助推乡村文化自信 乡村振兴是乡村文化自信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乡村各项事业的全面振兴,很难培育起乡村居民的文化自信。乡村振兴是党委政府、社会力量和乡村居民多元参与、协同推进的战略安排,党委政府是乡村振兴的政策制定者和方向引领者,为乡村振兴把脉导航;社会力量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者和参与者,可以弥补乡村振兴资金不足和人才缺乏等难题;乡村居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是乡村振兴能否取得实际成效的决定性因素。在乡村振兴中培育乡村文化自信,既需要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引领作用,又需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乡村社会内部的动力因素,还需要大力激发和鼓励社会力量積极参与,实现各类优势资源的整合集聚。一是基层党委政府要从乡村振兴战略高度上提高对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和乡村文化自信培育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引领和服务。基层党委政府应该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文化振兴政策,引导乡村居民积极参与乡村文化传承开发,加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二是充分发挥乡村居民在乡村文化振兴和乡村文化自信培育中的主体作用,有效整合乡村社会内部资源和动力因素。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要始终以坚持、维护和发展广大乡村居民的切身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确立乡村居民的文化主体地位,调动他们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育他们的乡村文化自信。同时,要注重建设“新乡贤文化”,倡导成功人士返乡创业、振兴一方,助力乡村文化自信。优秀党政人才派驻乡村,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乡村振兴政策,为乡村文化建设出谋划策;商人返乡创业,可以为乡村文化建设带回资金和管理经验;科技文化人才返乡服务,可以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技术、理念等智力支持。三是激发和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乡村文化振兴。除了党委政府正确引领和乡村居民积极参与之外,社会力量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角色。社会力量能够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多元化的发展理念、资金援助和文化创新产品服务,弥补政府和乡村社会资源不足的短板,为助推乡村文化自信增添异彩。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