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职院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 |
范文 | 赵振宇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文化生活的主要场域和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掌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分析了高职院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现状,提出了改进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网络意识形态;现状;对策 为充分了解高职院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现状及成因,本研究选取了河北旅游职业学院、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等几所具有代表性的高职院校进行了抽样调查,对象主要为高职院校大学生及部分教师。问卷调查采用网络方式进行,共收回有效问卷894份。 一、高职院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现状 (一)主流意识形态有所淡化。调查中在问到,“你信仰马克思主义吗”时,选择信仰和比较信仰的占76.8%,选择不信仰和没体会的高达23.2%。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态度,92.4%的人坚信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6.7%的人不怎么关心,什么制度都无所谓,0.9%的人不相信社会主义制度,认为其他社会制度比社会主义好。可见,当前大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是认同的,但也存在一定程度淡化,一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缺乏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认同,这与大学生的身份和未来承担的责任严重不符。 (二)价值观及判断出现偏差。调查中在问到,“你是否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时,选择非常了解的只占31%,了解和了解一点的分别占51.3%、17%,不了解的占0.7%。关于入党动机,选择将来找工作方便和捞取政治资本的分别占4.3%和1.5%,这部分学生入党动机不纯,会直接导致他们信仰淡化和信念动摇。 (三)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较为重视但不甚了解。调查显示,高职大学生普遍能正确认识当前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当问及:“你认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是否重要”时,认为重要的占98.3%。经常主动关注時事政治的人只占43.3%,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只有19.6%的人认为具有长期性又十分尖锐复杂,34%的人有大致了解,其余46.4%的人不甚了解或没怎么注意。可见,高职大学生对待时事政治缺乏深入学习,对待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理解不够透彻。 二、加强高职院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网络意识形态教育。要立足突出红色引导,抢占网络教育新阵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使互联网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要有效利用“两微一端”、易班网、中国大学生在线等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党的科学理论思想与先进网络技术结合起来,及时准确地对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进行宣教。 (二)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要严格落实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求,配齐队伍。加快人才引进速度,把好招聘入口关,坚持原则,选拔政治信念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丰富、新媒体应用技术熟练的教师作为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主力军。 (三)守好意识形态阵地。要守好课堂主阵地,严肃学术活动的政治纪律,完善落实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等审批制度,加强对各种读书会、学术沙龙的引导和管理,落实“一会一报”“一事一报”制度,决不给不良言论提供传播空间。要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健全师生网上思想动态分析研判机制,及时发现处置网上不良信息。要加强校园网和“两微一端”建设,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不断扩大网络育人阵地的参与度和覆盖面,倡导使用与大学生网民相通相融的“网言网语”,促使思想政治工作更新更活。 [参考文献] [1]曹亚雄,翟齐楠.当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存在的问题及提升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9):22-25. [2]杨晨.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存在的不足及解决对策[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5(01):19-2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