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梅 ![](/uploads/202205/10/4e101126384c2f8bb0b4c3b3a2e180635752.jpg) 对于“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句话,人们最普遍的理解是“一秋就是一年”,持这种观点的理由很简单,一年只有一个秋天,一秋当然就是指一年。其实,这是错的。不可否认,如果单从“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句话的字面上来看,这样的理解似乎没什么问题,但要正确理解“三秋”的意思,一定不能断章取义。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句话出自《诗经》的《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从中药的采制理论上来看,是夏采葛、秋采萧(即今天的蒿)、冬采艾。 全诗写的是三个不同时期的三种心情,以一种感情升温的基调来描述,让人感觉所隔的时间越来越长,形容爱情的加深。采葛的时候正处在情感初期,一天没见就好像过了三个月那么久;到了秋天采萧的时候,相思更浓,一天不见就像是过了三个秋季;而到了采艾的时候呢,感情更深了,一天不见就像是过了三年那么久。如果把“三秋”理解成“三年”,那么这个“三年”就和“采艾”时的“如三岁兮”重复了,这不符合全诗的递进原则,更不符合文学创作的基本手法。所以,“如隔三秋”的这个“秋”字,它的真正意思是一整个秋季,即一个季度,而“三秋”则是三个秋季,也就是九个月。 (劉 ? ?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