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论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及其启示
范文

    张鹤++齐晓明

    摘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生产力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改善。在邓小平领导下,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本文梳理了邓小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背景条件,挖掘其理论成果,揭示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 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启示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10-0014-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首次被概括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是指在党的领导下,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此基础上,十八大报告做了新的阐释,去掉了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加入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思想,是在对以往历史经验进行总结、对国内外发展局势分析审视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一、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任何事物都不是凭空出现的,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思想的形成也有其产生的历史条件与背景。

    第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虽然局部战争时有发生,但国际的大规模的战争已不存在,许多国家的民族革命取得了胜利,实现了政治独立,“战争与革命”不再是世界的主题。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取得政治独立的国家开始要求经济的独立,以发展经济来巩固政治的独立,发展成了世界最核心最受关注的话题,“世界要和平、经济要发展、生活要提高,已日渐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邓小平准确的把握了时代的发展变化,果断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的科学论断。“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大多数国家逐步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为在全球性的竞争中取得有利的地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积极争取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二,国际环境。二战后的世界是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世界各国都在不断追求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当然发展中的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1973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长期以来高速增长的经济开始低速发展,甚至生产停滞,并引起国内各种矛盾及问题的发生,而此时的世界各国也开始本国战后经济的恢复,无硝烟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在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虽然在“斯大林模式”下“一跃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但其发展模式的弊端越来越严重,苏联经济的稳定发展开始停滞。还有新兴的发展中国家,虽然经济增长率整体而言一度高于发达国家,但是在内外因素影响下,其经济发展仍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南北差距日渐严重。面对发展中的问题,各国都寻求自己的解决之道,资本主义国家力求经济的再发展,苏联以及东欧各国开始改革,但是他们的改革不但中途夭折而且还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直至苏联解体。

    第三,国内条件。在新中国之初,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由于同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有历史原因,中国共产党人选择苏联模式来发展生产,但是,苏联模式的弊端很快被发现,以毛主席为代表,我国开始探索适合我国发展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出现了矫枉过正的“左”的重大失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经济受到了严重破坏,甚至停滞不前乃至倒退,经济建设滞后。以邓小平为核心,党中央科学分析了失误产生的原因,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口号,“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使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和巨大发展”。“文化大革命”之后,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我国社会动乱逐步得以解决,民主与法治也日益健全,政治局面日渐稳定,人们开始积极投入国家建设、经济发展之中。

    二、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思想的主要成果

    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思想不是一种静止的状态,而是有一个动态的发展历程,是不断发展变化、与时俱进的,在这一过程中,也形成一系列的中国特色的理论成果。

    (一)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毛泽东曾说过“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对于我国的国情,邓小平一直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他指出,中国的国情就是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落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虽然我国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是生产力水平低,科技文化落后的局面并没有完全改变,通过对以往经验教训的总结,邓小平指出,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但是还处于初级阶段,并且会长期处于初级阶段,在此基础上,他还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对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认知,为我国的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为社会主义发展指引正确方向。

    (二)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有了对国情的科学认知,就要制定正确的发展路线,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基本路线,被精确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就是要把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及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相统一。邓小平指出,我们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首先还要解放生产力,并提出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不能代表国家的制度,社会主义国家也能实行市场经济。我们坚持改革开放,通过改革完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通过开放与世界相联系,吸取各国精华来发展生产,当然前提是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能改变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三)我国社会发展总布局

    邓小平曾提出“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就是指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要统一,两者都不能放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建设中心转变为经济建设,在邓小平带领下,我国经济建设走上好的发展道路,物质文明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物质文明的发展离不开精神文明的保障,精神文明可以保障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方向,能够激发人们在物质文明建设上的积极性,也能开发人们的创造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两位一体总布局的提出,能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更快的进行。

    (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邓小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始邓小平曾重新提出毛主席的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但是经过长期的探索,他认为现代化建设应是多方面的,不是单一的发展,要物质、精神、民主一起抓,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目标相统一。

    三、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思想的启示

    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理论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化和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思想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与时俱进

    时代在变化、世界在发展,正确把握时代主题、掌握本国国情是发展的前提。当今世界主题依然是和平与发展,但是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政治等交流日益频繁,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而我国现在正处于关键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科学判断国内外发展变化,坚持与时俱进,我国在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强调各个方面协调发展。

    (二)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及马克思主义

    无论如何改革,不管怎样发展变化,必须始终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一再强调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它首要原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如果发展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那一切也就毫无意义。十八大报告强调改革开放要长期坚持,最重要的四个坚持其中之一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我们常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是我们致胜的法宝,苏联的失败最根本原因就是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并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还有就是没有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三)要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理论与实践相联系

    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历史任务,新形势下,我国的发展也面临新的问题,如经济增长方式相对落后、地区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大等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当然也少不了对内的改革对外的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改革并不是改变现有的社会主义制度,而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制度总是在发展中不断被完善,社会在完善中不断发展,每个发展时期总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因此,我们应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与时俱进、理论与实践相联系。

    结语: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一些失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受到重创,邓小平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国情,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大胆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思想,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各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刘淑梅,阴燕云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M]. 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0.

    [3]张峰.邓小平“中国道路”思想[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学报,2013,(7).

    [4]余菲.邓小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成 果及其启示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责任编辑:褚永慧]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8:2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