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压带电作业现存问题及对策探讨 |
范文 | 摘要:高压带电作业是一种对高压电气设备上不停电进行检修、测试的一种作业方法,对于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当前带电作业的管理标准和企业运行状况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现有带电作业标准及相关企业所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现存问题给出对应的对策,希望能促进带电作业标准及企业管理制度的优化,提升高压带电作业的作业效率和技术水平。 关键词:带电作业;标准化;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M84文献标识码:A 到2016年底,中国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总里程达到175.6万千米,增幅达到72%,成为世界电网发展的引领者。但随着高压电网的大力发展、电能输送能力的加强,电力用户对电网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这种形势下,必然对我国带电作业的管理制度、技术水平、施工标准和施工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15]。 目前在带电作业管理方面,我国现有的带电作业企业基本以现行的电力安全工作规程(GB 268592011)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DL 4092005)作为作业和管理标准。这些管理标准主要对作业人员的操作技能,操作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和动作方式,以及作业过程中的监护机制做出相应的规定。但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带电作业存在作业次数的不断增加、作业环境和作业对象的复杂多样,使得现有的带电作业管理标准与实际施工存在一定的脱节。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带电作业实施单位都是由国家电网公司分出来的子公司,每年任务量固定,缺乏一定的市场竞争,技术和管理水平发展缓慢。 对此本文将对我国带电作业的现行标准和带电作业企业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实际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加强带电作业安全风险管理,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1 带电作业现状及问题 1.1 作业标准现状及问题 在带电作业标准方面,我国现行的行业级以上的标准有电力安全工作规程(GB 268592011)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DL 4092005)。其中电力安全工作规程(GB 268592011),主要规定了电力生产单位和在电力生产场所工作人员的基本电气安全要求,具体包括:作业要求、安全组织措施、安全技术措施、线路运行与维护、邻近带电导线工作、线路作业、配电设备上的工作、带电作业和电力电缆工作。此外安全组织措施方面,该规范明确了带电作业过程中各个施工环节的安全要求,如现场勘察、工作票的填用、工作许可、工作监护、工作间断、工作终结和恢复送电等施工环节。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DL 4092005)则对施工安全组织管理制度作为更为具体的规范,包括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断制度、工作终结和恢复送电制度等。此外,该规范还对配电变压器台上的作业、邻近带电导线的作业和一般带电作业做出了相应的安全管理规定,明确各种作业场景下的安全距离、安全保护措施和作业规范。由此可见,现有的标准已全面对带电作业的各个环节分别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但随着作业次数逐年递增,工作量大,风险种类数量的增多,现有的管理标准也出现了一些不足。其中最大的不足在于现有标准没有系统的对整个带电作业从开始到结束进行流程化管理。例如在在带电作业的申请上,现有标准并没有做出严格的规定。这样必然导致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申请标准,存在带电作业申请过于随意的问题。因此在带电作业实施全过程的安全管理方面,我国还需要补充相应的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 1.2 作业实施单位现状及问题 我国带电作业企业是由国家电网公司的检修队伍经过发展壮大后所形成的专门负责电网运行检修、抢修工作的企业。这类企业主要的经营范围包括:①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带电作业检修、变电站清洗;②带电作业工器具、如电力作业车、绝缘遮蔽工具等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维修;③电力维修技术培训和咨询等。 但是我国大部分带电作业企业属于国家电网公司的子公司,每年只需完成国家电网公司下达的年度带电作业指标即可,并不需要参与市场化运作。因此在此环境下,我国带电作业企业的积极性较低,未能充分发挥在带电维修专业技术上的优势。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方面: (1)由于没有研发考核指标,导致目前作业过程中大部分用到的工具都是从国外进口,缺乏自主研发的带电作业工具; (2)由于没有内部激励机制,导致作业人员带有少做少风险的意识,阻碍了作业人员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提升。 因此带电作业企业的核心问题在于,缺乏相应的竞争和激励机制。 2 配网带电作业发展对策 2.1 制定带电作业全过程管理标准 带电作业的作业流程一般包括:施工前准备、施工人员准入、施工过程控制、质量控制和工程竣工验收等环节。而我国现有带电作业标准只是简单对各个环节进行规范,缺乏全面系统的规范。对此本文建议制定一个详细的带电作业全过程管理标准。该标准需要规范的内容应包括: (1)施工前准备:①作业现场勘察流程规范和能否实施带电作业的判断标准;②项目施工方案的标准格式以及方案可行性的检查和审核机制;③施工计划、风险管控报告和带电作业指导书的格式与内容;④带电作业工具、装置和设备的风险识别和科学试验标准;⑤施工资料的填写与检查标准。 (2)施工人员准入:①施工人员资格要求及审核标准;②工作票签发标准;③施工人员资格获取机制。 (3)施工过程控制:①工作票的填写规范;②班前会、出车会和班后会的管理机制;③工作票开工的许可手续;④规范安全技术交底内容;⑤作业停止条件与监测方法;⑥现场工作负责人职责与权力;⑦安全监察员职责与权力。 (4)施工质量控制:①施工作业质量标准策划机制;②安全工器具和带电作业设备使用标准;③施工安全质量检查表格式与内容标准。 (5)工程竣工验收:①项目竣工验收手续及标准;②工程交付后服务机制;③施工记录的管理与保存机制。 2.2 采用市场化管理模式 由于现有的带电作业企业缺乏市场竞争与奖励机制,导致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发展缓慢,落后于我国电网的发展速度。为了避免这一状况的延续,本文认为可采取以下措施: (1)通过招投标方式,将作业任务落实到承包商中。这样通过市场优胜劣汰的机制,能促使承包商对自身的技術、管理水平进行不断革新,从而满足配网带电作业范围点多,架空线路装置复杂多变的作业要求。 (2)主业单位应根据每年作业数据,制定年度配网带电作业分析,总结当前施工水平状况和发展瓶颈,加强与施工企业沟通,在新的招标时增加一些合理需求,逐步提升对承包商的业务要求,使配网带电作业水平持续提高,真正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发挥应有的作用。 3 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当前带电作业标准和带电作业施工企业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但本文也意识到依靠标准的制定和企业管理模式的改变,还不足以实现高压输电线路高效、安全的带电作业。因此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还需要从带电作业的工具研发、人员培养、作业技术优化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高带电作业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刘锡洪.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特点及安全防护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0):8586. [2]刘青云.提升配网带电作业安全性的探讨与实践[J].科技风,2018(30):162. [3]王袁睿.配电带电作业的全过程安全管理方法[J].低碳世界,2018(10):165166. [4]魏晓伟.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问题及解决策略[J].通讯世界,2017(23):247248. [5]刘宇杰.输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的研究与发展[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15):6869. 作者简介:邵镇康(1965),男,广东佛山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配网带电作业技术研究。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