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互联网+教育”视域下大学武术教学改革研究 |
范文 | 宝斯琴毕力格 摘 要: 信息化时代的时代彻底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现代的大学生,他们是网络用户的主要使用者,因此他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而且对网络也有一定的依赖性。基于这种情况,传统模式的武术教学方式也受到了冲击,使得武术课程面临着被改革的局面。微信群以及QQ群在大学生中的普及,也给武术课程的改革带来了很大的契机。本文主要介绍“互联网+教育”形式下大学武术教学的改革,并针对教学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大学武术;教学改革 大学生课程中的武术课程属于体育教学项目中的一项,现代化的大学武术和传统武术有一定的区别。传统的武术主要是为了防身,而现代化的大学武术教学不仅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而且还据用一定的竞技性,这也是当前高校中武术教学的一大特点。同时,大学武术课程可以很好锻炼大学生的思想一致,注重身体和身心的共同成长,将武术技能训练与武术品德教育放在同一高度。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我国大学武术教学水平,是当前体育教学中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1 传统大学武术课教学中的问题 1.1 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无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大学无视课程是一项比较高级的运动课程,在这之中,动作的复杂性比较要老师进行亲身传授,因此对教学老师也有一定的要求。在我们传统模型下的武术本,基本上是老师叫什么动作学生就学什么动作,但是由于武术动作比较多,在一节课内要完成一节教学任务,所以留个学生自由发挥的时间比较少,这是由无视项目特点所决定的。也正是这种被动式的学习特点,使得学生对武术课程的兴趣并不大,也就造成了学生喜欢武术运动,但是不喜欢武术课的尴尬局面。[1] 1.2 忽略剖析技术原理,理论学时缺乏 中华民族武术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其学习原理不仅仅只是动作之间的组合,其中也包括了丰富的攻防知识。[2]在对传统模型下的武术教学进行调查时,发现很多老师只是对基础动作进行分析和示范,很少对武术动作的攻防和技术原理进行解释说明。很多高校的武术课程只停留在对技术的教学,没有成立相关的理论学习课堂。这种形式的教学往往只能停留在技术层面,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养成终身体育学习的意识。 1.3 教学内容少,不能满足学习习武要求 一般情况下,在大学的体育课程中选择武术课程的,大多都是对武术感兴趣的,他们希望在课堂中学到更多的武术知识。因此从学校的角度出发,并受到竞技体育的影响,很多高校的武术课程都是以长拳类和单枪剑棍的套学为主,而对于散打类的课程很少进行开设。而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受到武侠电影和电视的影响,总以为武术很神奇,他们来到武术课程,就是想学很多的武术知识。而从老师的角度出发,在短时间的课程中要想掌握很多武术套路是比较困难的,因此知识在课程中传授一些比较简单的套路,教学内容不比较少。总体来说,学校的武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不能很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互联网+教育”形式下大学武术教学改革分析 2.1 改变教学方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以武术班级为单位,建立相应的武术学习的微信群和QQ群,通过搭建这一来网络的虚拟学习平台,可以很好的对学生学习空间进行扩展。在传统教学模式的武术课程中,老师很少有过多的时间留给学生独立思考,通过这种网络学习平台的建立,可以在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沟通交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心声,以及对武术学习的见解,也可以在群里对老师的教学方式进行评价,这样老师和学生都可以得到不同的感受,有效的改善当前武术教学的质量。 2.2 充分利用可视化视频,鼓励学生创新 当前利用网络平台可以搜索到各种武术学习的视频,这些资源也可以为老师和学生利用。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分享一些优秀的武术教学视频,发到微信和QQ群中,与学生一起分享。[3]另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把自己平时训练的一些视频发给老师,让老师进行指点和评价,结合线上线下的学习,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武术成绩。学生也可以将自己习武的动作发到网上或者是朋友圈中,这种做法比较符合90后风格,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大大提高,也会相应的增加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学生在上课的生活就不会感到很尴尬。 2.3 搭建网络考核平台,突破场地气候性质 这一类的体育教学很大程度上受天气和气候的影响。在期末测评中,如果是遇到下雨天等比较恶劣的天气,考核就会受到影响。如果是室内环境就不会受到很大影响,但是很多高校不能提供室内习武平台。对此,网络的微信群和QQ群也是一个良好的考试平台,学生可以录制自己的习武视频上传给老师,老师可以以此为标准,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评定,打破场地气候的外在因素。 3 结语 大学的武术教学,可以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信息化手段,进行创新和改革,紧跟时代的脚步,发展高效具有时代性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龚惠萍,李华斌.“互联网+”视角下武术教育改革的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2016,37(6):104-108. [2]朱汝光,李鸿江.“互联网+”视野下对教育考试招生信息化工作的思考[J].中国考试,2016(6):25-29. [3]赵彩钰,赵歆.“互联网+教育”视域下大学武术教学改革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5). [4]郭燕,赵海峰.“互联网+”教育模式下高职校本慕課(MOOC)的开发与实践研究[J].现代信息科技,2017,1(3):120-12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