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范文

    李 盼 张 倩

    摘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新农村建设应有新的认识和思考。本文指出了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目标,并总结了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实践中的偏差,同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对策。

    关键词新农村 建设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5-285-01

    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并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都提出过这一目标任务。目前我国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念。那么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新农村必有其新的内涵和新的目标,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面临着哪些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的内涵

    新的时代背景下,新农村建设应该有其“新”的内涵。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有的认为:新农村的新,新在农村的发展能够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和谐社会的要求。这些说法都概括的很好。国家发改委产业研究所所长马晓河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赋予新时代的建设内涵,既包括路电水气等生活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也包括以农田、水利、科技等农业基础为主的产业能力建设;既包括村容村貌环境整洁,也包括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中国人民大学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认为,新农村的新,新在农村的发展能够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和谐社会的要求,通过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工业对农业的反哺,使农村得到可持续的基础,使农村社会能够实现和谐。总的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可以概括为:新农民、新社区、新组织、新设施、新风貌。

    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存在着一些认识上和实践上的偏差,及时纠正这些偏差和错误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

    (一)认识上的偏差

    一些干部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存在着认识和理解上的一些偏差。一些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阵风而已,仅仅是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对解决“三农”问题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他们对政府信心不足,对当地的发展比较担忧,认为新农村建设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二是对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认识不清,他们认为建设新农村就是国家投资搞农村翻新,是国家和政府的事,与我们群众没有关系,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三是认为建设新农村主要是搞好经济建设,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协调发展,忽视了对农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和观念转变的要求。

    (二)实践过程中的问题

    由于我国大部分农村经济落后,所以普遍存在文化教育落后等现象。贫困和闭塞,又衍生了村民思想落后,生活环境差等突出问题,如:文化生活单调,较少接受新鲜事物,对党的富民政策反应迟缓;生活环境“脏、乱、差”现象突出;农村民主管理制度贯彻落实不到位,农民自身民主意识淡薄,忽视权益保护。在这样的条件下推进新农村建设,任务是十分艰巨的。

    三、针对以上这些认识和实践中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相应的措施

    首先,我们要解决干部群众一些认识上的偏差,要让他们明白既然是农村建设,建设的主力军就应该是农民,“其他任何社会阶层、社会组织都没有这个资格和力量来代替农民充当这个角色。即使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也不能越俎代庖,把农民至于配角地位。”那么,怎样才能充分树立农民的自信心并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呢?这个问题的解决一要靠宣传教育,二要靠“村民自治”政策的真正落实和完善。各级党组织要把宣传教育工作落到实处,让村民明白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阶段,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历史发展的机遇,深化农村改革,从根源上解决“三农”问题。其次,要真正落实“村民自治”工作,切实发挥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主体作用,这也正是新农村建设中政治民主建设的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对农民物质和精神家园的建设,主体是农民。政府的职责是千方百计调动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积极引导他们投身到建设的大潮中来。要真正做到“政府搭台、农民唱戏。”

    其次,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他方面的建设。物质文明提高了,精神文明也不能忽视。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因此要突出抓好提高农民文化素质这一主题。首先要普及农村基础教育,提高教育水平,要坚持推行“普九”工作,通过农村基层教育的普及,提高农民的文化修养。其次要拓宽农村培训领域,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根据市场需求,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实行定向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最后要向农民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学方法,普及科技知识,全面提高文化的创新能力。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远而宏大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社会革命,我们必须对其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有充足的认识,决不能一蹴而就,应付差事,成为名不副实的“形象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充分体现农民的主体地位,认真贯彻落实“村民自治”工作,同时,发挥好政府在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政府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给予大量的支持和扶导,同时要给予政策倾斜,多制定对农民有利的、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的政策和措施。另外,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要注意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和谐发展,一定要以在农村促进人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潘忠贤.从国内外经验看我国新农村建设之路.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

    [2]张兰泉.浅谈从村民自治的角度推动新农村建设.世纪桥.2008.

    [3]周德超.浅谈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新农村建设.2006.

    [4]孙善文.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与思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