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马尔库塞科技异化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
范文 | 摘 要 由于近代启蒙运动的发展,资本主义工业社会高度发达,科学技术被异化为一种政治统治的手段,异化的科技导致形成极权主义社会,使社会呈现单向度性,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沦落为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对科技异化影响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哲学反思与批判,形成了马尔库塞科技异化理论。本文认为对马尔库塞科技异化理论进行研究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和践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主义社会的奋斗目标。 关键词 马尔库塞 科技异化 当代价值 作者简介:卢秋野,沈阳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1.207 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曾对科技异化理论进行了深入具体的批判探究。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年7月19日-1979年7月29日)是美籍犹太裔当代著名哲学家,他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在《单向度的人》中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进行了猛烈批判,在他看来,科技进步使得发达工业社会成为了一个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从而形成了单向度的社会,不仅如此,生活在发达工业社会里的人们,个人的虚假需求越来越得到满足时,人们的批判性和革命性逐渐淡化,成为了单向度的人。通过对马尔库塞科技异化理论产生根源、主要内容和科技异化造成的问题的研究,对于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认识人与科技之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辩证关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将有利于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马尔库塞科技异化理论形成溯源 (一)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曾详细论述的劳动异化理论,明确提出了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即:劳动者与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劳动者与劳动本身之间的异化、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和人的类本质与人之间的异化,其中包括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的异化关系讲到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是一种异化关系,这种异化关系的表现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工人生产出的产品不为自己所有,工人生产的规模和产品的数量越大,劳动生产的财富越多,异己的力量就越大,工人就越贫困”。 马克思关于对劳动自身的异化和人的异化的阐释,对马尔库塞的异化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对马克思异化思想的研究中,马尔库塞吸收了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并在新的条件下提出了科技异化理论,阐述了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和由于科技异化,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强迫工人去消费劳动产品,工人丧失了自由选择意识和批判性思维,成为了消费产品的奴隶,成为了单向度的人。 (二)霍克海默科技异化理论 霍克海默早年致力于建立“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和马尔库塞一起提出要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并在此过程中营构了他的以“社会批判理论”命名的“批判的马克思主义”体系。 在霍克海默看来,当今的社会正处在从现存统治社会向未来的“管理化世界”的过渡之中。人类的进步,诸如人们获得了正义、平等和对物质需求的满足,是以牺牲自己的人性来换取的。在启蒙运动思想的推动下,资产阶级社会存在的理性变得工具化了。 马尔库塞继承发扬了霍克海默的科技观思想,并将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和在霍克海默的科技异化理论相结合。马尔库塞认为,科学技术本身与科学技术的异化是没有必然联系的,而在于社会劳动的组织方式出了问题。马尔库塞进一步阐述了科技异化的根源归结为理性的工具化这一论断,认为建立在形式逻辑思维方式之上的科学技术导致产生单向度的社会和单向度的人。 二、马尔库塞科技异化理论的核心内容 (一)单向度的社会 “向度(dimension)”意思是“维度”、“方面”。所谓单向度的社会,就是单向度的人所生存的那个发达工业社会。马尔库塞认为, 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促进现代工业社会进入高生产水平和高消费的社会阶段 , 但却失去了其内在的否定方面, 从而形成单向度的社会。 作为一个技术社会, 发达工业社会是一个单向度的极权主义社会,是实现一项特殊历史谋划的最后阶段。在政治领域上,它成功地实现了政治对立面的一体化,意味着社会在政治上只有一个声音、一个意志,没有反对意见,各方都是一个观点,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是缺乏人格之间的联系的。在生活方式上,发达的工业社会,也就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生活方式的差别,由于生活方式的同化,人们以同样的方式生活,购买由资本家统一生产的相同的东西,人们就不会不满足于现存的生活方式,从而在思想上认为不再存在阶级差别,就会接受并不再否定这个社会。单向度的社会在文化领域也表现出单一的商业文化,马尔库塞认为,高层次的文化是理想性、超越性的文化,是高于现实,与现实相疏远,批判社会的文化,但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使高层次文化与现实文化相统一,使高层次的文化沦为商业文化“文化中心成了商业中心,或市政中心、政府中心的适当场所”。 可以说,在单向度的社会,人们的理想被现实所超越,人们的思想意识只剩下接受顺从这一向度,应该说,出现众多在思想意识上只有“单向度”的人,是“单向度”社会的首要体现。 (二)单向度的人 单向度的人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的著作中提出的,在这一著作中,马尔库塞对科技的异化对人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马尔库塞认为正常的人是有两个向度的,第一向度是人接受顺从现实生存社会的人,第二向度是人批判创造甚至否定现实生存社会的人。单向度的人這一概念指的是在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和异化的科技影响下,人们失去了对周围世界进行判别的能力,丧失了批判性、否定性和创造性的第二向度,只剩下了接受、服从、肯定和安于现状的第一向度,也缺失了人性固有的真善美和认识自我、超越现实的能力。 马尔库塞认为,在这个发展水平极高的资本主义社会中,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消费品的逐渐增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和生活方式越来越先进,物质资料的丰富,社会能够满足公民的需求,人们越来越适应这个资本主义社会,不在考虑和反思其他的生活方式。 “当一个社会按照他自己的组织方式,似乎越来越能够满足个人的需要时,独立思考一直自由和政治,反对权的基本的批判功能就逐渐被剥夺。” 但事实上,这个极权主义社会,压抑了人的个性中的那些具有批判性和否定性的思维方式,人沦为了生产机器的奴隶,变成了一个消极工具,成为了单向度的人。 三、马尔库塞科技异化理论的当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的进程中,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马尔库塞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异化理论的分析,以及对单向度的社会和单向度的人的批判,对我们了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一) 辩证地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推动了世界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也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带来的各种负面问题也不可否认,马尔库塞对西方发达工业社会的科学技术的批判足以令我们响起警钟,科技的创新发展对于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使科学技术稳步健康发展、造福人类,避免出现马尔库塞所批判的科技异化现象成为我们必须意识到的问题。 (二) 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同发展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提出,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但人的精神生活却是匮乏的,人被物所桎梏,物成为人的精神枷锁。 虽然马尔库塞将人类精神上的痛苦完全归因于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绝对和片面的,但他提出在物的高度发展的同时,要注重人本身的生存和发展,不至于使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中出现物质丰富、精神痛苦的失衡现象的论断,对于解决我国在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四、结语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不断加大,由此促进了现代工业社会的不断进步,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带来的一系列负面作用也逐渐显现。马尔库塞在继承了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和霍克海默的科学技术观的基础上,在其《单向度的人》、《论解放》等著作中提出了科技异化的思想。 马尔库塞的科技异化理论对于今天的我们如何运用科学技术,如何协调人与科学技术、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思想维度,但是马尔库塞的科技异化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马尔库塞并没有看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质和产生资本主义弊病的真正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制度问题,他只是运用文化批判和意识形态批判的手段,而不是像马克思那样,揭露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质,运用政治经济学的手段进行批判。最后,马尔库塞对无产阶级革命和人类解放的前景持十分悲观的态度,其科技异化理论也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注释: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0.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9. 何宝峰、杨晗旭.霍克海默批判理论的双重维度.湖北社会科学.2013(3).109-112. 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刘继译.单向度的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206,205,3-4,6. Rainer Winter. One-Dimensionality and the Possibility of Utopia.The Contribution of Herbert Marcuse to a Transformation of the Present.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April 2017, Vol.7, No.4, 470-479.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l0月18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杨利伟、包国祥.论马尔库塞批判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啟示.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9(2).68-70. 邓文飞、谭头红.马克思与马尔库塞意识形态理论比较研究.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1).85-8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