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谈心理测试技术对漂白身份犯罪嫌疑人的运用
范文

    关键词 心理测试技术 漂白身份 还原身份 犯罪嫌疑人

    作者简介:吕剑鸿,浙江省宁波市公安局海曙分局刑侦大队,研究方向:心理测试技术。

    中图分类号:D91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标识码: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10.272

    当今,在全国开展对未抓获的犯罪嫌疑人列为逃犯的都应及时抓获,对那些存在部分犯罪嫌疑人在逃而未能破获的刑事案件或者列为逃犯的犯罪嫌疑人通过身份漂白来逃脱法律的制裁。而公安机关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对那些列为逃犯还未抓获的犯罪嫌疑人通过技术比对,确定犯罪嫌疑人,对那些比中的已漂白身份的嫌疑人,在抓获审讯时,百般抵赖,负隅顽抗,拒不承认原来的身份,如没有可靠的证据能认定犯罪嫌疑人,给侦查工作带来了困惑。在这样的情况下,刑事侦查部门采用心理测试技术,还原案件的真相,揭露犯罪嫌疑人的真实身份,击溃嫌疑人的心理防线,彻底交代案件的事实和真实身份情况。

    什么是身份漂白的逃犯(犯罪嫌疑人)?他有什么特点呢?

    身份漂白的在逃人员(犯罪嫌疑人)是指犯罪嫌疑人在作案后,为了躲避公安机关的打击,逃脱法律的制裁,案发后不再使用原有的身份或不再使用原来办理居民身份证,从此销声匿迹,隐姓埋名,而有的使用家中他人或亲朋好友的身份,在外地务工落脚,有的利用部分地区在基层组织工作中常住人口管理和暂住人口管理上的漏洞,通过违法违规渠道改名换姓,来获得漂白身份。因此他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 从漂白身份的过程来看,可以分为案前漂白和案后漂白

    所谓的案前漂白,是指案发前已拥有多个户籍身份,这些人多为不法商人、腐败人员和一些别有用心的公务人员,这些人平时经济基础较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担任的职务或从事行业属于犯法风险的人员。而案后漂白,是指刑事案件发生后,这些人为了躲避法律的制裁,通过各种非法渠道获得合法的新身份,来改变自己原有的公开身份,这样可以逃脱公安机关的追捕。还有的在刑事案件发生后,冒用他人,编造自己新的身份,在逃人员(犯罪嫌疑人)在被公安机关作为一般流动人口盘查或因其他刑事案件被审查时,常常为了隐瞒真实身份,以报假名或谎报他人的身份来掩盖。二、从漂白身份的途径来看

    (一)由家里亲戚熟人牵线搭桥落户

    由于有些地区电脑未普及,全国人口系统未建好,或者全国人口户籍信息未联网,使这些在逃人院通过熟人或亲戚关系请托基层村委会或居委会的基层干部出具居住证明,到公安机关派出所直接申报户口或补报户口。有的在逃人员在办理漂白的身份证过程中,一些村委会居委会干部、公安民警及辅警等进行牵线搭桥,收取好处费,违规替他人代办户口,这些发生地主要是在经济不发达或偏远地区,人口稀少,人员纷纷不易核查,给在逃人员(犯罪嫌疑人)漂白身份提供了可乘之机。

    (二)直接通过贩卖假证人员办理证件

    在逃人员(犯罪嫌疑人)根据办假证广告联系制假人员办理虚假身份证,以应对不掌握身份信息部门来甄别渠道的用人单位登记。三、从漂白的户籍情况来看

    这类人员居住在独门独户较多,如果追溯原始记录,会发现他们的落户情况均较突兀,常常以购买房屋为由漏登补录、亲属投靠等形式直接落户,且大多数人员并不在落户地活动,另外还有一些人员户籍漂白过程较复杂,追查难度较大,给侦查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甲地在逃人员在乙地漂白身份后把户籍迁移至丙地、丁地,或者还有在逃人员使用正常人乙的身份申办护照后出国,然后以外国人乙的身份回国活动,而乙有两个国籍且不会被发现,国内的乙也正常生活,实际上回来的乙就是犯罪嫌疑人。四、从漂白内容的情况来看

    (一)改变姓氏

    从犯罪嫌疑人作案后潜逃外地,为了更好地生存下来,逃避公安机关的抓捕和打击,通过漂白身份改变姓氏,可以在新的落脚点生存。

    (二)改变自己的名字

    很多犯罪嫌疑人为了达到长期生存落脚的目的,躲藏案发地公安机关的抓捕,于是改变自己的名字,便于在隐藏地隐身。

    (三)改变自己的出生年月

    很多犯罪嫌疑人知道自己的原来身份证号在新的隐藏地难以落脚,容易被发现,于是就改变自己的出生年月,编造假的身份证号,逃避公安机关的查询,达到长期躲避的目的。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开展运用心理测试技术对这些人员进行测谎呢?心理测试技术人员要从侦查案件和查清犯罪嫌疑人的真实身份出发,将案件现场上的反映特点,他们的各自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储存着与作案有关的各种信息和犯罪嫌疑人原来的真实身份、家庭成员中的身份、姓名、家庭成员人口数、状况等等信息,为心理测试人员在心理测试中提供了揭穿漂白身份的嫌疑人的原来的真实身份和他在案件现场活动的真实规律。五、要通过案件性质来了解漂白身份嫌疑人的心理状态,是确定嫌疑人真实身份的关键

    在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作案后,他对真个案件作案过程是烂熟于胸的,内心隐藏着在案件现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特证过程,并且对案件性质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证、各种行为方式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心理中留下了在案件现场活动不可磨灭的心理活动印迹。因此,作为心理测试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漂白身份嫌疑人的心理活动这一特点,通过对他进行心理活动状态分析,来确定他的真实身份和确定案情尤为关键。

    六、要结合在逃人员(犯罪嫌疑人)原来的真实身份和家庭情况,科学拟订心理测试题目

    心理测试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原来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确定的真实身份,他的家庭身份成员也比较固定,在拟订心理测试题目时,要对这些掌握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按照姓名、出生年月、家庭成员、社会关系、还有何地、何人、何事等等进行分类和有目的、有重点、有秩序地进行梳理,掌握心理测试的主动权,做好基本测试和精细测试两个单元进行测试,在编题时,可以运用(CQT)准绳问题测试法和隐蔽信息测试法(CIT)或多目标信息测试法(MGQT)进行测试,可以用他原来姓名、原来居住地、家庭成员的姓名、家庭成员人口数等等作为相关问题进行编题,这样拟订的心理测试题目,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测试结果,未确定漂白身份嫌疑人的原来身份打下基础 。七、要结合刑事案件的现场信息,进行科学地拟订心理测试题目

    心理测试技术人员通过对案件现场的观察合访问,掌握了案件现场的各类痕迹物证分布情况合证据信息,及对案件的现场的犯罪嫌疑人的作案过程分析,明确了犯罪嫌疑人在案件现场的活动规律,在开展对漂白身份的嫌疑人(在逃人员)进行测试前编题时,要对这些现场所反映的信息进行科学的综合分析,按照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何过程等八个要素进行分析。特别是在心理测试中要应用的相关问题、关键性情节要做到认真查证、客观准确,对案件的重要信息切记不可泄密,在对嫌疑人(在逃人员)进行测试时,对案件情节的可以用准绳问题测试法(CQ T)进行测试,对作案地点可以用隐蔽信息测试法(CIT)进行测试,在案件现场活动情况或现场作案规律,可以运用准绳问题测试法和多目标问题测试法(CQT和MGQT)进行测试。在编题时,力求做到全面、细致、准确、有层次、这样为揭露犯罪嫌疑人(在逃人员)的犯罪行为和真实身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击溃漂白身份的嫌疑人的心理防线,交代案件事实。八、要做好测前谈话,把握有度

    漂白身份嫌疑人测前谈话是进行心理测试前的重要阶段,对嫌疑人身份情况和刑事案件犯罪现场信息的准绳问题测试(简称CQT),测前谈话几乎是测试工作的核心,所以要重视测前谈话,测前谈话的主要目的是消除被测嫌疑人的疑惑和抵触,要为被测人员提供按照自己的思路和观点来描述自己身份和案件现场反应的情况机会,消除可能影响测试效度的模糊和误解,特别是比中的漂白的嫌疑人(在逃人员),要发起一定的心理攻势,在他的心理上要有强烈的反映,击中心理防线,接受心理测试。更重要的测试工作任务,在测前谈话的有限时间内利用对被测人直接谈话的机会对其身份和案件现场反映的犯罪信息进行一定程度的核实和验证,在这样的验证过程中测试技术员就可以获得对被测人的度的判断,这样度的判断是一种客观的判断,通过他所反映的微表情,来观察测试进行过程和测试结果,换句话说,也不要让经验和儀器控制和代替的正确思想和客观的测试。九、要做好在心理测试过程中要细致、察言观色

    在实施对犯罪嫌疑人(在逃人员)正式测试过程就是收集被测人员(或嫌疑人员)心理生理反映的过程,测试人员依据一定的规则,根据刑事案件犯罪现场反映的信息和漂白身份嫌疑人原来的身份,向被测人员依此询问测试结构中的有关问题,在正式测试中,测试人员一定要做到细致观察,准确记录,要观察被测人微表情的变化,如面部表现,体态动作、回答问题的情况,被测人员要对测试人员提出问题信息进行简短的言语回答,测试仪器同步记录被测人员的心理生理反映,测试人员在观察记录图谱时,要注意记录有无异常,是否准确,也就是是否及时准确记录被测人对每个细微的改变和生理参数的一场数值,而这个测后图谱在评断中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被测人的测试中,一定要牢记“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原则的测试技术要求1,测试技术人员不仅会操作仪器,更要观察被测人根据你对案件犯罪现场反映的信息和掌握的嫌疑人真实身份情况的提问的微表情反应,观察其是否有语言、肢体、及测试图谱的反常,使我们准确地发现犯罪嫌疑人。十、要做好对心理测试数据的整理和测后审讯工作的开展

    针对测试完的各种数据要进行科学的分析,一定要牢记“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原则进行科学的评图,不能以机器评图为主,进行主观臆断,绝不能贪功近力,越俎代庖,在测试后,分析测试图谱时要冷静、沉着,力求稳妥,乱下结论,对采集到的心理反应进行认真、细致的考察和客观、科学的分析,并对分析结果继续科学的研究,对被测人员(或嫌疑人)与刑事案件所反映的犯罪现场信息之间的关系做出客观、公正的结论。在实践工作中,特别是对刑事案件的嫌疑人进行心理测试完后,嫌疑人即时没有立即交代犯罪事实,但他的心理防线已被大大削弱,甚至到了崩溃边缘。因此,测谎后的一段时间内正是进行突击审讯的最佳时机,要做到有效的测后审讯,在由测试人员加强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心理施压,做完思想工作后,立即由侦查人员上场对其进行审讯,侦查人员要在一段时间内从测谎为话题对审讯的犯罪嫌疑人发起正面突击,利用其求轻心理,力求撕开口子,将其交代,突破整个案件和真实身份情况。

    心理测试(测谎)是一项复杂的刑事技术,涉及的专业知识也非常多,测试技术人员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测试和分析。特别是对漂白身份的嫌疑人(在逃人员)的测试,要坚持事实真相,不放过坏人,还原嫌疑人的真实身份,力求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突破案件。只要在心理测试前、心理测试中、心理测试后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到认真、客观、细致、全面地了解案情和犯罪嫌疑人详细情况,认真做好心理测试工作,严格正确地按照科学的步骤和方法进行,灵活处理测试中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科学客观准确的分析测试结果,才能为成功破获整个刑事案件和抓获和还原犯罪嫌疑人真实面貌打下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科学识别“谎言” : 心理测试技术广角// 科学识别“谎言”:心理测试技术广角[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

    [2]基于语言内容的谎言识别[J].心理科学进展,2012, 20(3):457-46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4: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