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镇沅县抓实脱贫攻坚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
范文 | 摘 要:脱贫攻坚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也是“十三五”期间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全体人民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热诚地投入到了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潮之中,团结一心,勤策勤力,为镇沅县早日脱贫摘帽奔小康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用实际行动在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的具体工作上不断总结经验和调整做法,走出了一条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为前提,以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提高劳动者素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为根本,以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为底线,以压实干部责任为保障的山区农业县脱贫摘帽的路子,使镇沅县在基础设施、环境改善、民生改善和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 关键词:镇沅县;抓实;脱贫攻坚工作;经验;做法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普洱市北部,地处哀牢山、无量山与澜沧江之间,全县辖8镇1乡111个村(居)民委员会,1680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21.3万人,居住着 汉、彝、哈尼、拉祜等22种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2.4万人,占总人口数的56.9%,有直过民族拉祜族(苦聪人)18904人。2013年末,全县识别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923户35082人,贫困乡(镇)3个,贫困村31个。经过逐年动态管理调整后,2017年全县新增贫困村45个,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339户36522人,2017年末,实现脱贫9652户,34497人,未脱贫687户2025人。总结镇沅县近三年来脱贫攻坚工作的主要经验和做法,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科学统筹谋划,完善扶贫思路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镇沅县委、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扶贫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坚决贯彻国家、省、市的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围绕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切实做到“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解决“四个问题”的基本方略,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力以赴的狠抓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精心制定了镇沅县锁定一个目标:2020年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7年实现脱贫摘帽,2018年-2020年巩固增收;构建三位一体扶贫工作格局: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格局,整乡、整村、整组推进模式,到村、到户、到人方式;打好五大战役:基础设施大会战、产业培育升级战、素质提升持久战、民生改善攻坚战、精准扶贫歼灭战;狠抓七项工作措施: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合力推进、产业培植、落实责任、督促检查的“12357”脱贫行动计划,召开了县委全委扩大会,审议通过了“一决定两办法一清单”的脱贫攻坚纲领性制度,出台了《关于举全县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及21项配套政策措施。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要求,明确“9项重点项目建设+8项政策兑现落实”的工作任务。围绕“6105”贫困退出考核指标,制定了20项脱贫摘帽目标任务清单,明确“住房、教育、医疗、产业”4个底线任务和“人居环境、群众满意、对象精准、档案痕迹、资金整合”5项底线重点工作。围绕实现“更加精准、更加稳固、更加严细、更加满意”的脱贫摘帽目标,制定了《镇沅贫困退出“补短板”总体方案》,全面补齐“住房、收入、教育、健康、群众满意度、政策知晓率、信息档案痕迹、社会保障、残疾人扶贫、挂包单位责任落实、项目资金管理使用、宣传氛围营造”12个方面的短板,扎实推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加快實施了10个“直过民族“村和2个”少小民族“村的脱贫攻坚工作。 二、健全制度机制,压实工作责任 1.健全县级统筹指挥系统 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的工作要求,建立党政一把手负责制,成立全县脱贫攻坚总指挥部,从部门抽调60名领导干部和骨干组成10个工作组统一集中办公,每个工作组由一名常委担任组长,组成9个指导组分别对口联系全县9个乡镇的工作。 2.建立“3个50%”驻镇驻村帮扶体系 分别下派50%的县处级领导干部、科级领导干部和一般干部职工到乡镇和村上从事具体的一线扶贫工作。保证每个乡(镇)有1至2名县处级“督导专员”,每个贫困村有1名处级领导挂钩扶贫。同时还选派了9名科级领导挂任乡(镇)党委“第一书记”,27名科级领导挂任乡(镇)脱贫攻坚专抓副书记或副乡(镇)长,保证每个村至少有1名挂钩单位实职副科级领导脱岗驻村工作。下派的1122名干部职工组建成了109支驻村工作队,驻在了全县109个村上进行着具体的扶贫工作。其次是执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3037名干部职工实现了结对帮扶贫困户全覆盖,其中有省级单位3个204人,市级单位12个182人,县乡级单位286个2651人。另外是家中有学生和病人的农户还加挂了教育和医疗工作者进行挂钩扶贫。 3.建立4项责任落实机制 采取“清单制、包保制、督查制、奖惩制”,细化任务到点,压实责任到人。如坚持问题导向,列出问题清单;坚持责任到人,避免推诿扯皮;加大督查巡查力度,转变工作作风;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将脱贫攻坚工作成效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抓脱贫攻坚工作措施不力,成效不明显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018年上半年共排查问题线索72个,处置72人,批评教育32人,给予党政纪处分1人,问责2人。 三、落实扶贫政策,保障民生改善 1.落实易地扶贫搬迁政策 认真完成易地扶贫搬迁问题整改,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和“建新拆旧”政策,截止2018年初共完成2976户,10988人的建设任务,建成集中安置点23个,并完成了相应集中安置点的公共设施建设和产业配套建设。 2.有效扩宽健康扶贫政策 全面落实了云南省健康扶贫30条措施,建立了医疗费用“四重保障机制”,实行医疗费用“一事一议”兜底补助政策,建档立卡贫困户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提高贫困群众住院的报销比例高达90%以上。同时还扩大了政策的覆盖面,使农村低保对象、农村特困供养人员、农村贫困残疾人、孤儿等特殊人群同等享受和建档立卡户一样的健康扶贫政策,并给予农村非建档立卡人员参加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每人30元补助。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筛查率100%,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100%,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100%的目标。3.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 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制定非义务教育阶段“238”县级财政补助政策,使得建档立卡贫困学生除享受国家的相关政策外,还能享受到由县级财政在该贫困户脱贫的当年给予的在普通高中就读的每生一次性补助3000元,在职中、中专、技校就读的每生一次性补助2000元,在各大专院校就读的每生一次性补助8000元。截止目前,“238”政策共补助1647人,783万元。另外是实施职业教育“雨露计划”,共补助421人,104.1万元。构建起覆盖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校生的资助体系,加大了控辍保学力度和贫困家庭“两后生”职业培训计划,实现了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的目标。 4.细化落实社会保障兜底政策 坚持“按户施保、重点保障”的原则,健全低保动态管理体系,严格按“五查五看、三评四定”的标准和程序,逐步清理和规范农村低保兜底脱贫工作。截止目前,全县共有农村低保对象13872户19487人,因病因残重点保障3229人,建档立卡享受农村低保5813人,占全县农村低保对象的30%。 5.认真落实各项生态补偿政策 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草原补贴、退耕还林补贴、森林生态效益补贴、天然商品林禁伐补助、农机具购置补贴、新一轮退耕还林补贴等各项生态补偿政策,及时兑补补助资金,准确统计建档立卡惠农补助资金发放情况。2018年预计兑补各类惠农补助资金5913万元。 四、补齐民生短板,夯实发展基础 1.补齐农村公路短板 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6.54亿元,实施行政村公路硬化377.18公里,乡村道路硬化318公里,31个贫困村组道路硬化318公里,村组砂石路建设2500.8公里,串户路硬化29425户,实现贫困村100%道路硬化且有防护措施,实现乡村路、村组路、组内串户路建设全覆盖。 2.补齐农村水利短板 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1亿元,实施人畜饮水工程52件、饮水改造提升工程96件,全面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实施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施农田水利、土地整冶,中低产田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3.补齐农村住房短板 瞄准建档立卡户、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户、“4类重点对象”,统筹非建档立卡户进行补助建房,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10.81亿元,实施农村住房建设24229户,其中:易地扶贫搬迁2988户,农村危房改造12403户,人居环境改造提升8600户,政府兜底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未成年人孤儿、重度一二级残疾人建房160户。 4.补齐人居环境短板 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0.3亿元,实施贫困乡镇、贫困村整村推进和“七改三清”农村人居环境改造提升工程,集中整治151个村民小组,基本解决贫困村“两污”、通电、通网络宽带问题,村庄美化亮化得到有效改装,打造出了曼干田、船口、帮阿、大田、等拱、龙恐、文怕等一批美丽乡村。 5.补齐文化设施短板 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0.51亿元,实施村组活动场所全覆盖工程,建成村组公共活动场所723个,党员10人或人口200人以上的村民小组实施配套建设篮球场、太阳能路灯、垃圾池、卫生厕所等设施的活动场所。 五、加强基层党建,强化党员引领作用 1.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核心引领作用 为了达到以党建促脱贫以脱贫促党建的党建脱贫双推进的目的,全面建立了党政同责、上下同行、干群同心、长短同谋,以挂钩助保障、以包村助帮扶,以帮户助脱贫、以产业助增收的“四同四助”工作机制,着力构建起了“大党建”、“大扶贫”格局。构建起了“党组织+合作社+企业+贫困户”的产业合作模式。 2.以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和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加快推动基层党建巩固年建设 按照省、市在组织系统开展“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断提高组织工作质量和水平“集中大调研活动的统一部署安排利用半年时间,对镇沅县近5年来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达标创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驻村扶贫工作队日常管理、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党员教育管理等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情况集中进行调研和考核。 3.深入实施农村“领头雁”工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一方面让各乡镇组织人员入村对全县109个村党总支书记开展民主评议,进行分析研判;另一方面结合省委组织部的要求,在镇沅县委党校举办村干部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学历培训班,来推进村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升和学历水平提升,目前已经完成了30人的招生计划。 六、重视资源整合,加大扶贫投入 1.加大专项扶贫力度 发挥扶贫“四到县”最大效用,建立财政扶贫投入稳增长机制,积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盘活存量资金和沉淀资金,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 2.加大行业扶贫力度 用好国家支持贫困县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政策,制定统筹整合使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建立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聯席会议制度和项目评审制度,规范完善“多个渠道引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整合机制,按规定整合中央20项、省级21项、市级18项各部门财政涉农专项资金。 3.加大与上海金山区的协作力度 加强与上海金山区的合作交流,推动双方党政干部挂职交流常态化。金山区1名优秀干部到我县挂职副县长,我县干部也先后到上海学习锻炼70人,挂职7人。金山区党政代表团、农委、医务团队多次到我县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并成功搭建起医疗义诊、询诊和“云品入沪”平台。4.加大社会扶贫力度 搭建社会扶贫平台,加强与宝武集团扶贫协作,宝武集团从人力、财力和科技上给予我县大力的帮助,选派1名优秀干部到我县挂职副县长,推进“万企帮万村”活动,实现16家企业挂钩帮扶16个贫困村。积极开展“互联网+精准扶贫”,督促指导爱心人士和贫困户注册安装使用社会扶贫APP。 5.加大金融扶贫力度 成立县扶贫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积极争取金融贷款支持,2018年上半年获批农行贫困村整体提升工程项目借款1.9亿元,统筹整合创业担保贷款、“贷免扶补”1.15亿元贴息贷款项目,用好5000万扶贫小额信贷资金,有效解决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资金短缺的问题。 七、加强队员管理,保证扶贫质量 1.加强对驻村工作队员的制度考勤管理 根据《云南省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召回办法(试行)》制定并严格按照《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办法》《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县乡村三级干部落实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制管理办法(试行)》和《中共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委办公室关于从严从实加强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管理的通知》(镇办发〔2017〕65号)的通知精神,严格驻村工作队员考核管理,对不胜任、不适合、不作为的队员,给予及时召回。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月考勤签到表由村上统一保管,每月月末,由驻村工作队长交到乡镇联席办公室汇总。乡(镇)联席办公室每季度末23日前报县委组织部、县联席办,作为季度考核重要依据。 2.加强对驻村工作队员的工作督查 一方面由镇沅县纪律监察委员会经常对扶贫驻村的工作队员驻村情况进行突击检查,对不在村的工作队员给予及时通报批评;另一方面要求所有驻村工作队员都要安装“云岭先锋”手机APP,并且驻村期间每天都要通过手机APP来进行签到定位,以便上级部门及时了解工作队员的驻村在岗情况。 八、重视宣传培训,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1.开展“宣讲十九大,遍访贫困户、为民办实事”主题干部回家活动 要求全县各级干部职工,利用元旦、春节等节庆时间,结合全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到自己挂钩的村、组、户和出生原籍地开展十九大精神和扶贫政策宣讲工作,动员群众团结一心坚决打好全县的脱贫攻坚战。 2.成立深度贫困人口培训中心,为贫困群众如期脱贫充电造血 镇沅县深度贫困人口培训中心,秉承“除陋习、改思想、增技能”的理念,采取半军事化管理,按照“文化+技能+生活”的培训模大,对深度贫困群众进行了钢筋工、建筑工、汽修工、电焊工、家政服务、法律法规、党史、感恩教育等技能和知识的培训,增强了贫困群众的自身发展动力和转移就业能力,目前累计共完成培训11期,培训学员500多名,实现就业316人。 3.成立乡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课堂 镇沅县委、政府大胆探索将县深度贫困人口培训中心办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课堂,充分利用村民小组活动场所等场地,通过送科技、送法律、送文化下乡,来增强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目前为止,已到各乡镇开展创业培训6期,累计培训学员362人,其中建档立卡学员56人。 4.创新扶贫对象管理方法 按照“三板——记录——体系”,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精准扶贫“明白板”管理,对收入已达标但自身发展有一定困难的农户实行脱贫保障“激励板”管理,对发展相对较好的非建档立卡户实行“小康板”管理,对农户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享受到的主要政策、项目和资金帮扶情况,用精准施策“记录板”记录。其次就是,建立贫困对象动态监测体系,对在扶贫信息系统关闭期间因突发性、灾害性事故导致可能返贫和致贫的农户,纳入监测、及时关注帮扶。目前,全县纳入动态监测(不含未脱贫)652户1942人(其中已脱贫178户526人,非建档立卡户474户1416人)。 5.应用多种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 召开县、乡、村、组四级脱贫摘帽千人誓师大会,开展“践行两学一做决战脱贫攻坚”行动、“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发放《脱贫攻坚政策百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系列讲话精神》《民政惠民政策明白卡》等政策解读文本共1.4万册,《脱贫攻坚政策口袋书》4.4万册,《挂包帮口袋备忘手册》6000册,《云南省扶贫开发条列》1.14万份,村组干部培训资料2110份,刊发脱贫攻坚简报89期,政策宣传音响资料480份,开办电视栏目“实干奔小康”262期,制作永久性宣传牌160块,永久性标语351条。完成“送戏下乡”及“脱贫攻坚巡回演出”150余场,组建军11支科技、医疗、法律服务分队开展系列服务工作,举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征文和书画摄影大赛,树立脱贫攻坚先进典型,用“身边好人”“好公婆”“好媳妇”“致富能手”、文明家庭等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脱贫攻坚氛围,建成脱贫攻坚纪实展览馆等。全县有1名乡(镇)党委书记和1名贫困户代表荣获云南省脱贫攻坚“先进工作者”和“光荣脱贫户”表彰。 九、注重发展产业,助推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镇沅县围绕“4+5+1”产业发展体系和“1361”山區产业发展思路,坚持抓好烤烟、畜禽两大传统产业,发展壮大蔬菜、茶叶、核桃、林下经济和乡村旅游文化产业;坚持抓好烤烟、畜禽、茶叶、林下经济、打工收入“五个不能丢”的前提下,提出了巩固提升产业发展的“一个目标、三个全覆盖、六条路子、一项素质提长的”1361”新模式。引进了世界500强企业正邦集团,启动建设了生猪屠宰厂和饲料加工厂。加大了对积极参与产业扶贫的企业(合作社)等产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以短期资金支持方式解决17家涉农企业贷款融资4250万元,在支持县域产业龙头壮大发展的基础上,共吸引49家企业(合作社)参与带动发展产业脱贫,全县8个乡(镇)共建成生猪示范养殖点11个,2018年1至6月共出栏生猪6364头,销售收入1018.24元。在对建档立卡户的产业扶持方面是坚持以户为基本单位进行扶持的,户均补助6000元。其中入股企业合作社后的5000元分红归贫困户所有,每年约可分红1200元左右,1000元入股后的分红归村集体经济所有。2017年,全县109个村集体经济均达到了脱贫摘帽要求的2万元以上,其中有99个村还达到了5万元以上。 镇沅县的扶贫开发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市各级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在镇沅县委、政府和各级干部职工、群众团结一心,勤策勤力的共同努力下,农村贫困人口大幅下降,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状况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恶化势头明显遏制,县城经济大力发展,脱贫攻坚成果成效显著。相信在镇沅县全体人民的热心参与和共同努力支持下,全县人民一定能如期实现脱贫致富,和全国、全省、全市人民一道共同奔小康。 作者简介: 廖丽梅(1975--)女,汉族,云南镇沅县人,大学本科,中共云南普洱市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