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印度英文报纸对中国形象报道分析
范文

    张营

    【摘要】印度与中国有密切而又复杂的双边关系。新闻媒体是印度民众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通过对随机选取的50则《印度教徒报》涉及中国的报道进行内容和倾向性分析统计,探讨印度主流媒体如何构建中国国家形象,这对当前中印关系的发展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印度教徒报;国家形象

    一、引言

    中国与印度同属四大文明古国,山水相连,文明相关。中国的丝绸,樟脑,皮革输入印度,印度僧侣东来传教,中国僧侣赴天竺求法,崇敬印度为“西天”,中印关系交往密切,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西方兴起之前,中国和印度的经济总量曾经占世界的一半以上。英国殖民者在邪恶的鸦片贸易中,残酷地奴役中印两国。印度与中国,在宗教问题上,同信仰佛教。在地域上,同属于亚洲。在现代西方世界秩序中,中印分担着同一种被殖民者的命运,是患难兄弟。他们共同面对西方,共同在西方现代性中确认自身。如今,国际形象被看做是各个国家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之一,国家形象对国际交往产生深远的影响,直接制约了其他国家对中国的政策制定。良好的国家形象有助于国与国之间的认知与判断,建立互信合作,使两国经济迅速发展,有利于中印的共同崛起。媒体在中印交往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印度人民通过新闻媒体了解中国,媒体传达信息的角度,左右着印度人民对中国的印象,影响了两国关系。本文选取印度的主流英文报纸《印度教徒报》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取样的方式,进行分类整理与数据统计,分析了印度对中国的总体报道情况。

    二、《印度教徒报》与中国相关报道的内容与倾向

    很多研究资料显示,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的过程中,经常恶意中伤、丑化中国形象,目的在于:破坏中国和别国的经济贸易往来关系;吓跑投资者;转移世界人民对世界强权在全球范围内搞侵略和经济扩张的关注程度;刺激欧亚大陆的反华同盟。

    《印度教徒报》是运用Google搜索引擎搜索资料最全面的一家印度主流英文报纸,是该国排名前三的英文大报,以该报为样本,最容易客观地反映出印度主流英文报纸对中国形象的报导。从搜集的资料来看,报道的题材可分(1)政治;(2)经济;(3)军事;(4)外交;(5)科技文化;(6)其它:无法归类为以上五类者,包括灾难报道等。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印度教徒报》对中国的报道的侧重点和报道的倾向性,即“报道了什么”和“如何报道”两个方面。

    从《印度教徒报》随机抽取的50篇报导中,涉及中国经济方面的报道最多,有21篇,占42%;关于中国的外交策略和国际建交,国事访问的文章有9篇,占18%;有关中国国内政治体制,人大常委会会议的报道有6篇,占12%;科技文化8篇,占16%,如发射卫星,电影文化,人才流动等;军事报道3篇,占6%,主要是关于核武器方面的国际协定;其它占3篇,其中西藏问题在《印度教徒报报》随机取样中的报道量有2篇,未超出个4个百分点。在所有报道中,客观中性报道有31篇,占了全部的62%,但是在有倾向性的报道中,负面倾向的只有2篇,仅占4%,而正面倾向有17篇,占全部的34%。

    通过统计《印度教徒报》对中国的正向和负向报道,可以发现印度对中国的经济、科技文化、外交方面的报道比较多,基本上都是中性客观的,正面居多。其中对中国经济全球化,经济增长速度,人民币兑换,丝绸贸易,银行控股等的报道都是与事实相符的,对中国的能源消耗过高持否定态度。对两国的国事访问,中国与其他各国的国际关系策略也是做了如实的报道。对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与他国的经贸往来,科技的飞跃发展,以及军事外交上体现出来的和平共处,共同繁荣的态度都持有一种肯定的态度,措辞积极。但对中国自邓小平以来把经济建设作为首要任务,不干涉别国国际事务持怀疑态度。印度作为一个竞争者,经常以比較者的姿态出现在文章中。反映出国家之间的竞争与聚合亲疏的复杂关系。一个国家的利益永远左右了媒介报道他国的倾向。

    一则经济报道的标题为:Rising trade gap with China worriesE.U,其中表达了因为中国向欧盟的贸易出口钢材、衣物和纺织品而成为排名第一的出口大国,而欧盟向中国出口的总量不及向小国瑞士出口的货物总量,欧盟官员表示这样令人尴尬的情形不能再无限持续下去了。

    西藏问题与达赖喇嘛这一宗教问题一直是《印度教徒报》重点报道的对象。一则报道题为China summons U.S.Ambassador toprotest award to Dalai Lama,如实记录了中方对西藏的政治活动加以批评和指责的态度。中国外交部长召唤美国大使反对将美国国会金质奖章颁予达赖喇嘛,并指出达赖喇嘛过去十年的言行表明他是一个政治上的避难者,他以宗教为掩盖从事分裂中国的活动,禁止他与美国总统会谈企图使西藏独立,遣责此举违反了国际关系的惯例和违背了美国对西藏问题重申的国际立场。措辞严厉,基本上较客观地报道了中国维护领土主权完整的国际声明。另一篇的标题为:Unable to deal with the Dragon,文章对于中国对西藏的态度进行了明显的负面评论,认为中国限制了西藏的自由和发展。还有一篇题为Accept Tibet as part of China:Dalai Lama,引用了达赖喇嘛的政治观点:“向中国政府争取更多西藏自治权以保护藏族文化。我将余生致力于提升人类价值和保护人权与自由,这是无极限的。”他对自己是政治人物而非精神领袖的控诉持否认态度,质疑中印边境问题的解决方式。本文侧面反映出中国政治统治的危机。

    否定、质疑或讽刺性的负面倾向报道主要针对经济、西藏、人权、法制治安等问题。《印度教徒报》本着宗教自由、对持不同政见者不应该“不公正”对待,批评中国人权状况的不足之处。在法制治安方面,怀疑中国存在一定的恐怖主义活动和安全隐患,如18terrorists killed as China busts camp,报道了新疆的暴力恐怖主义组织。《印度教徒报》在表达对这些题材的负面倾向时,并没有直接评论,而是按照所谓的“客观手法”描述阴谋策划造成的严重生命财产损失。尽管艺术、体育、教育类的报道大多是客观偏于正面的,但是按照以上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这几类报道倾向上不占什么优势。

    印度与中国历史上虽然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商贸和文化往来,但是在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之前,印度一直与中国共享佛教的辉煌。帝国主义战争后,印度沦为殖民地,印度也于1947年独立。中国也逐渐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1962年的边境战争是一个转折点,从此之后,印度对中国充满了政治敌意和冷漠。随着中国的发展与壮大,经历无数次中印边境和谈,两国恢复了正常经贸往来。印度的中国形象混乱和不确定,主要是由于印度对自身是该隶属于西方还是独立为东方抱有摇摆不定的态度,所以他对中国是出于兄弟地位还是处于敌意地位都有报道。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软实力”和“硬实力”同样重要。在国际政治中,如果“硬实力”是智商,那么“软实力”是情商。只有“硬实力”和“软实力”并重,均衡发展,才能全面提升国家形象。这一点在前文对《印度教徒报》中国报道的调查和分析中已经有了明确地反映。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弘扬民族精神、传播民族文化,在国际事务中提高自己的国际声誉,这样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结论

    本文随机选取《印度教徒报》的50则与中国相关的报道,按照内容分析法,进行数据统计,考察了印度主流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报道情况。从调查研究的结果来看,印度对中国的国家形象以客观中性报道为主,未出现极端丑化或热捧的严重畸形。报道内容有比较明显的倾向性,特别关注中国的经济崛起以及政治体制及政治人物。经过对各种倾向加以定量和定性分析后,从硬实力、软实力角度比较全面地绘制了《印度教徒报》中的中国形象图。印度作为前英国殖民地,作为邻国,与中国的合作与竞争是长期的,重要的。他们对中国的报道体现了两国邦交的正常化。中国应把握好时代命脉,制定出更有效的和平交往政策,促进南亚经济发展。发掘本国的传播资源,进一步提升我国形象地位,为中国的和平崛起营造和谐的国际舆论环境。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4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