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对分课堂”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探究 |
范文 | 谢丹 【摘 要】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心理系张学新教授针对当前高校课堂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大学课堂改革新模式。本文以《新理念交互英语教程1》第一单元《Gratitude》为例,通过“PAD”三个过程介绍了对分课堂在大学英语课堂实践中的具体流程及其实践,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对分课堂”模式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 对分课堂;大学英语教学;自主学习;流程;实践 一、引言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教育逐渐由以前的“精英教育”转型为“大众教育”,这在提高全民素质的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一方面,学生学习功利性强,动力不足,自律能力不够,课堂出勤率低,“低头族”增多,课堂互动较少,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下降,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不佳;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科研压力大,教学任务繁重,教学过程也以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较少,有的教师也会组织课堂讨论,但主要是在教师讲完某个知识点后,或者教师给定话题后,学生进行讨论,由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不同,加之对所讲内容并不熟悉,也没有自己提前准备,这就会导致讨论结果不佳,大部分学生羞于开口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并未得到引导和培养。 针对高校学习中出现的这些问题,部分学校一直在尝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但由于教师任务重压力大,加之学校教学设施有限等种种原因,很难对其进行很好的实践和推广。而对分课堂则“强调教学流程的改革,无需大量投入,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教学改革,有很强的推广性”(张学新,2014)。因此,本文试将“对分课堂”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旨在改善大学英语课堂中以教师讲解为主导的局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的有效提高。 二、对分课堂简介 对分课堂是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它结合了传统课堂与讨论式课堂的优点,它的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张学新,2014)。它的创新之处在于“把讲授和讨论时间错开,让学生在课后有一周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张学新,2014)。在考核方法上,它“强调过程性评价,并关注不同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能够根据其个人的学习目标确定对课程的投入”(张学新,2014)。它把教学分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三个过程,简称为PAD课堂”(张学新,2014)。对分课堂上,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探索者”,这极大提高了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师生有效互动,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对分课堂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实践 1、课堂实践背景 2017年下半年,笔者在自己所带的四个班实施这一理念,这四个班学生入学时英语成绩中等,所用教材《新理念交互英语教程1》。新学期的第一节课,笔者详细向学生介绍这一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明确目标,积极接受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每组4~5人,分组按男女搭配的方式,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程度高低以及态度情况,保证小组开展顺利有效的讨论。 2、课堂教学实例 本文以《新理念交互英语教程1》第一单元为例: (1)讲授阶段:听听记记。第一周为教师讲授阶段:首先,教师介绍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向学生解释说明本单元哪些地方需要进行课堂讨论和当堂对分;其次,教师向学生讲解本单元文化背景,重难点词汇及用法,分析重点句型结构及翻译技巧。最后,向学生说明本单元语法以及写作的要求及注意事项。此阶段,教师只是对本单元的重难点知识进行大概讲解及点拨,并不全部教授,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和讨论的空间 。 (2)内化吸收阶段:写写悟悟。在教师讲授之后,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学习及小组讨论,完成作业,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巩固。按照对分课堂的要求,作业内容包括“亮闪闪”,“考考你”及“帮帮我”三部分,在“亮闪闪”部分,学生应将本单元教师所讲的内容总结概括,写出一些自己感觉重要的知识点和感悟;在“考考你”部分,学生可以写出几个自己已经掌握但别人不一定清楚的知识点,在课堂上考小组成员,达到互帮互助的效果;在“帮帮我”部分,要求学生至少列出一条自己在本单元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在讨论课上解决。 (3)隔堂讨论阶段:考考帮帮。在该阶段,也就是教师讲授一周后的课内进行,第二周第一次课主要是学生进行小组互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作业,互相分享上周所学知识及学习心得,互相答疑提问等。在此过程,主要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学生角色也变成了交流者和批判者,教师则变成了引導者和组织者。最后,教师点评作业,总结分析学生的讨论活动,并解答学生讨论后也不能解决的问题。 3、对分课堂使用情况调研 经过一学期教学实践,笔者在学期末对实验的四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分别从课堂,课后及教学模式本身三方面对165名学生当堂问卷调查,发出问卷165份,收回165份,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课堂评价方面,大多数学生(约占总人数的35.8%到46.1%)都基本同意或非常同意课堂变得有趣,能够吸引他们积极加入讨论,并有助于他们深入理解学习内容,13.3%到19.4%的学生部分同意以上三个观点,只有3.6%到6.7%对以上观点持否定态度。 课后学习方面,大部分学生(约占总人数的20.6%到38.2%)都基本同意或非常同意自己课后能够自主学习,为课堂上讨论做准备,能够和小组成员进行积极的互动,并且觉得课后任务是恰当的,23%至34.5%的学生部分同意以上三个观点,只有11.5%至15.8%对以上观点持否定态度。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作用方面,大多数学生(约占总人数的29.1%到43%)都基本同意或非常同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并表示自己能够适应这种教与学的新方式,未来学习希望继续使用对分课堂这一新模式,12.7%至%24.8%的学生部分同意以上观点,只有5.5%至9.7%的学生对以上观点持否定态度。 以上三方面的分析结果显示,对分课堂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了教学效果,提高了课堂质量。 四、结论 实践教学及问卷调查表明,对分课堂既体现了教师讲授的重要性,又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认可,取得了良好学习效果。但在实施过程中,有一些问题需要重视:如何增强课堂掌控力,怎样把握授课的重难点,讨论时怎样把握全局,怎样对学生作业及讨论给出评价和反馈,如何策划并组织全体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组织好合作学习环节等,都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更新! 【参考文献】 [1] 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5-10. [2] 孙丽平,田爱香,贺民. “对分课堂”教学方法在高校中的应用[J].菏泽学院学报,2016.38(6)106-110. 【作者简介】 谢 丹(1987.02-)女,陕西西安人,汉族,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