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五一”口号蕴含的传统和谐文化及现实意义 |
范文 | 【摘 要】 本文阐释了中华传统文化“和谐”的概念,解析了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的“五一”口号蕴含的 “和谐”理念。探析和谐”观在当今政党理论中的现实意义:从修身正己看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提高;从“和而不同”看协商民主;从和谐治国观看参政党建设。 【关键词】 “五一”口号;传统文化;和谐观;政党制度建设 1948年4月30日,在解放战争节节胜利、国民党政府仍顽固坚持一党独裁专政的形势下,为了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为了争取各界人士对联合建国的支持,中共中央发布了“五一”口号,其中毛泽东亲自修改确定了口号第五条的内容:“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口号顺应了当时人民渴望和平、要求民主的强烈愿望,符合了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得到了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政党制度建设自此也翻开的崭新的篇章,走上了中国特色的健康发展的道路。 到2018年,“五一”口号发布已然70年,其对今天的政党制度建设仍然发挥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指引着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适应新的社会发展状况。追古溯今,“五一”口号之所以拥有如此鲜活的生命力,是因为其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不谋而合,与中华民族一贯秉承的思维方式一脉相承。 一、“和谐”的概念 在《说文解字》中“和”“谐”的解释分别为:“和,相应也”,“谐,恰也”。《现代汉语词典》中“和谐”解释为:“配合得适当和匀称”。从古今释义可以看出,“和谐”有恰到好处、协调、平和、顺遂等含义。这些含义与华夏儿女的为人处世之道、看待周围世界的思维方式、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等无不相通。 二、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 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先秦典籍中即有关于和谐的记载。《尚书·舜典》记载:“八音克谐,无相伦也,神人以和”,《管子·兵法》记载:“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而能谐,谐故能辑。諧辑以悉,莫之能伤。”《左传·襄公十一年》中也有记载:“如乐之和,无所不懈”。而“和谐”作为一个词出现,则是汉代郑玄为《诗·周南·关雎》“关关雎鸠”所做的注解:“后妃说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 事实上,我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流派对和谐都有自己的阐发和见解,比如儒家的“和为贵”、墨家的“兼爱”、道家的“无为”,无不闪耀着和谐的思想光辉,和谐已是融入我国传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主流价值观念,体现了中国人的处世哲学和审美情趣。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主要体现在修身、处世、治国、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 1、修身 中国的传统主流文化儒家文化主张“形神合一”,以实现个人身心的和谐。所以对修炼自身的道德品格,提出了“吾日三省吾身”的要求,以期通过自我的道德克制与不断完善,以达到修身正己目的,也就实现了在自我修养上的和谐。 2、处世 在处世哲学上,传统儒家遵循“和为贵”、中庸之道以及以礼待人的原则。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讲究“和而不同”,尊重人和人之间的差异,以求同存异达到人际关系上的和谐。 3、治国 《礼记·礼运》大同篇提出了传统社会的最高理想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也就是“大同社会”,希望通过消灭不平等、人们各安其份来实现社会的和谐。墨家的“兼爱”“尚贤”“非攻”等思想也透过不分阶级的仁爱、不分贵贱地劳动分工、不发动不义之战的主张,表现出了对和谐社会的构想和向往。 4、人与自然的关系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古人即领悟到了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处的道理。儒家讲究天人合一,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对自然界要合理开发合理利用。《论语·述而》中有“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意思是“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而不用(有许多鱼钩的)大绳钓鱼。只射飞鸟,不射巢中歇宿的鸟。”道家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的是顺应自然、尊重自然。《文子·七仁》也提到“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都体现了天地万物和谐共存,人不应以一己之私对自然肆意索取,“取物勿尽”方能生生不息,以达到和谐共生的境界。 三、“五一”口号中体现的“和谐”观 1948年“五一”口号的发布得到各民主党派与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这“标志着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公开自觉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格局的形成。”从“五一”口号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追求和平、追求和谐,诚挚希望各阶层人民共同协商建国的美好愿望和决心。 首先,“‘五一口号的价值取向是:以追求和谐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即和而不同,和而以进,和而以兴。”。面对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独裁的形式,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立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主张,号召不同政治主张的各界人士以反蒋爱国为核心“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完成近代实现民族解放、人民独立的伟大历史任务,这正是把儒家“和而不同”的传统和谐观应用于解决实践问题的真实体现。这也有助于将社会各阶层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为实现共同的理想而奋斗。 其次,“五一”口号还反映出了中国共产党以平等、仁爱之心来对待不同政见的各界人民,已达到共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传统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具有一定的空想性质,不具备实现的物质和阶级基础,但其传达出的平等仁爱思想,对建立统一战线共同建国,具有一定的启发。墨家主张任人唯贤、人尽其用的“尚贤”思想,对于统一战线的形成无疑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最后,“五一”口号虽未直接提出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但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尊重规律、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适时发出号召,使包括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内的广大群众,能够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实现民族独立、和平建国的目标。 四、“和谐”观在当今政党理论中的现实意义 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智慧常常在无形中给我们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助力。今天,无论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还是我们政党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方面,借鉴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和谐观都具有现实意义。 1、从修身正己看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提高 中国传统的和谐观讲究修身正己,已达到立德服人的最终目的。当今时代,世界发展日新月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同时,也面临着新形势、新变化甚至是新的矛盾,中国共产党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些新情况,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以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紧抓意识形态工作,紧抓思想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是共产党的执政水平与领导能力不断提高、与时俱进。这不仅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通过对自身的不断完善来达到自身的和谐境界相吻合,而且也能通过执政党自身执政水平和领导能力的提高,促进统一战线的稳固,实现执政党与民主党派间的和谐。 2、从“和而不同”看协商民主 让意见相左的人都发出自己的声音,用“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来听取不同的声音,让“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秉承的原则。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會组织协商。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扩展了协商民主的深度与广度,这是制度自信的重要表现,也是传统“和而不同”理念在现代政治制度中的最好应用。 3、从和谐治国观看参政党建设 “大同社会”的理想在于人人平等友爱、和睦相处、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天下为公”社会。这与共产主义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社会特征,虽有所差异,但都强调了各尽所能。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更好履行职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已经到来,这也对参政党的履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自身水平建设,不断提高参政议政能力,提高民主监督的水平,是民主党派能否各尽所能、更好履行职能的现实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古为今之基,今以古为鉴,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谐政党关系的构建,有赖于从传统文化的精华中汲取营养,以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能够耀古烁今、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 朱文鸿.我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理念[N].人民日报,2010-4-2 [2] 苗溪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演进历程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6. [3] 阳沐乎韧.五一口号的历史意义与当代启示[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5. [4] 张志平.儒家与马克思和谐社会比较思想研究[D].西华大学,2017. [5] 薄善华,赵宗凌.习近平对多党合作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初探[J].领导思想研究,2018.4. [6] 张文君.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考验[J].谈理论. [7] 王天旺,丁万英.西柏坡统战思想的文化溯源——“同心”思想与儒家经典《易传》“和同”思想的契合[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10. [8] 尹伶伊.论墨子“兼爱”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J].博论社区. [9] 吕雯瑜.传统儒家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1. [10] 秦思伟.儒家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烛照[J].学科互动,2018.1. 【作者简介】 袁晓明(1982—)女,汉族,山东海阳人,辽宁师范学院博士生,营口理工学院思政部讲师,研究方向:晚清史、东北史.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