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信息化教学方法探讨
范文

    张艳?王成平?李佳凌

    【摘 要】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为本位,探讨了采用基于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运用VR、AR、视频连线企业造价工程师、微课、BIM算量、对量软件等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以期有效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信息化教学;教学方法

    一、引言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信息化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与课程的深入改革,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已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高职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巧用信息化技术,充分刺激学生的感观,多角度观察学习对象,将传统教学方式与先进教学模式有机结合,提高学习参与性与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介绍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是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本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在工程造价及成本管理方面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要求学生掌握工程量计算规则,会计算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能依据消耗量定额或企业定额、计价文件等,计算工程造价。但是本课程专业性、技术性、政策性很强,[1]在进行工程量的计算以及工程造价的确定时,如果仅仅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难度比较大。而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三、《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工程造价专业大二的学生,学生普遍存在学习主动性较差;习惯于直观性较强的学习方式;喜欢动手操作;对信息化教学手段接受能力强。根据以往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土建施工图识图能力。但目前学生对建筑构造及空间的想象能力和感知力、规范、定额的应用能力、BIM软件的操作能力还比较欠缺。基于上述分析,我们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为本位,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造价工程师岗位职业特点,将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确定为四大项目: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认知、建筑面积的计算、某项目的工程量清单编制、某项目的工程量清单计价编制。

    四、《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模式选择

    本课程教学模式采用基于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2-3]

    图1 基于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五、《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本课程采用基于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际项目贯穿教学始终;多种信息化手段,结合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形成项目为主线、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的教学特点,也体现了能用为度,实用为本的高职教育宗旨。[4]

    1、教学过程设计

    (1)课前新知传递。课前,教师要完成课程资源建设,将学习资源上传到建筑云课、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完成课堂教学设计,并通过建筑云课向学生推送学习任务;学生登录建筑云课领取学习任务。

    建筑云课APP,其客户端有老师和学生两种。学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完成课前和课后的学习任务,平台自动统计学生的学习情况,方便教师跟踪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调整教学策略。老师可以在平台上发布教学任务,学生通过微信二维码扫码进入班级群进行学习。老师也可以通过它的一键签到功能,30s内完成签到,节约课堂教学时间。

    学生通过“建筑规范”、“数字图书馆”收集所需要的学习资料。建筑规范APP提供了这门课所需要的规范和定额,代替了传统昂贵的纸质规范及定额,大大节约了学生的学习成本。

    学生收集到所需学习资料后,完成在线学习。并测试,建筑云课APP会自动统计测试结果,并反馈给教师。

    (2)课中知识内化。在课中,教师首先引入本节课的教学情境。学生分别利用VR及AR技术感知建筑细部构造及配筋的真实情境。

    教师下发本节课的任务,即填写“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编制”任务单。根据岗位工作流程,将本任务转化为:列清单项目、描述项目特征、BIM算量、BIM对量四个直观、可操作的工作步骤。[5]

    第一步:列清单项目。此时,教师主要扮演组织者、引导者角色,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展开小组讨论,各组展示讨论成果。教师协助学生连线企业造价工程师,咨询列项是否存在错项漏项问题。形成“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双师课堂”。最终再由教师展示参考答案。

    第二步:描述项目特征。因为清单项目的项目特征,与工程造价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而项目特征又与施工工艺关系密切,所以,这一部分,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观看施工动画模拟,或在施工现场网络直播教室观看现场施工,来描述项目特征,方便将来进一步进行计价工作。

    第三步:BIM算量。目前我们主要是运用广联达土建算量软件进行土建项目工程量的计算,运用广联达钢筋算量软件进行钢筋工程量的计算。学生在具体操作之前可以观看微课视频资源学习,操作过程中,教师给予实时的指导。

    第四步:BIM对量。运用广联达钢筋对量软件、图形对量软件,进行对量,查找问题,总结提高。教师也可以运用录屏软件将教学过程记录下来,整理、筛选,作為以后宝贵的教学资源。

    最后一个环节,学生进行自评和组内互评,教师对课堂表现进行考核。

    (3)课后巩固拓展。课后,学生通过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筑云课领取实训任务,按时完成任务,提交并总结。教师对任务进行批改并一一指导。教师通过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筑云课、微信群发布讨论话题,学生参与讨论。教师再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改进。

    最后,教师完成整个课程的考核评价。学生完成个性化拓展学习。

    2、教学效果特色

    本课程以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筑云课为载体,组织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运用VR、AR虚拟现实技术有效地解决了以往查看平面图纸,依靠学生想象力识图的教学难题;运用视频连线企业造价工程师、微课、BIM算量、对量软件等信息化手段有效地解决了教学重难点问题,有效达成了教学目标;用准确高效的BIM算量替代了传统枯燥乏味的手工算量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结语

    本文根据《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特点,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上创新性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建筑类学生的计量与计价的能力,为以后从事建筑类岗位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提高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蒋荣.互联网下《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20.

    [2] 陈然,杨成.SPOC混合学习模式设计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5.5.44-47

    [3] 程旺开,李囡囡.基于云班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微生物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17.8.

    [4] 于贵霞,朱莎莎.《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27.

    [5] 刘镇. BIM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高职学报,2017.7.

    【作者简介】

    张 艳(1987—)女,山西忻州人,硕士,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讲师.

    王成平(1980—)男,陕西安康人,硕士,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副教授.

    李佳凌(1982—)女,陕西岐山人,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讲师,硕士.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4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