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陕西省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拓展研究
范文

    【摘 要】 本文以陕西省图书馆为例,探讨地方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拓展。地方文献是公共图书馆最具特色馆藏资源的一部分,是真实记录和反映一个地区历史变迁、文化发展、生产实践等的综合性的知识载体。因此,公共图书馆需努力开创地方文献建设新局面,并拓展服务时间 、空间和内容,使其真正成为“城市记忆”的记录者,为社会创新和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 新媒体;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服务拓展

    一、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与服务策略——以陕西省图书馆为例

    凡涉及到地方文献的生产、传播、开发利用各个环节的工作,都可纳入地方文献工作的范围。因此,地方文献的建设和服务是地方文献工作的重点。以陕西省图书馆为例,重点阐述地方文献建设和服务的策略。

    1、设地方文献专室、专题、专架

    根据实际,设有当地特色的地方文献专藏。陕西省图书館除拥有陕西地方文献阅览室和陕西出版物展示室外,结合陕西地方历史文化特色,下设了 “周秦汉唐研究文献”、“陕西作家著作专架”以及“陕西学人专藏”三个陕西特色专题文献。今后会依据馆藏文献和内容的整合情况,策划进行“柳青文学奖”、“西安事变”等专题的建设工作。

    2、收集整理,编制专题目录

    经过近20的建设,陕西省图书馆地方文献馆藏众多,内容庞杂且散落,读者要从中获取资料信息,实属不易。为了解决这一实际问题,陕西省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人员将征集到馆的馆藏地方文献进行中图法分类后,对同类别的文献采用不同的排架方式:如陕西省图书馆的年鉴整体上按中图法分类号上架,每种年鉴按年的顺序上架;县志、非遗资料以及文史资料按陕西各地区存放;而陕西作家专架图书由于主要是文学作品,如果按分类号存放,基本上是一个大类,读者利用起来可能会有一定困难,为此,地方文献人员专门编制了一套姓氏笔画表,对照此表按作家的姓氏笔画上架作家作品,为读者利用文献提供了大大的便利。同时编制出陕西省图书馆地方文献馆藏的年鉴目录、县志目录、行业志目录、文史资料目录、非遗名录等多种专题目录均上传至网站并定期更新,供读者利用,即提示馆藏地方文献内容,又方便读者高效利用地方文献资源。

    3、根据读者需求,开展文献传递服务

    对于一些不方便到馆读者,根据他们不同的需求,安排专人查询、复印相应文献,并及时准确的邮寄到读者手中,并对这类读者进行跟踪服务和电子建档管理。

    4、设立专柜,展示陕西著名作家签名本、手稿

    对已征集到馆陕西名人文献资料的签名本和作家、学者手稿设有专用展示柜,长期置放于地方文献区,供读者了解和阅读使用。

    5、重视阅读推广,引领大众读好书

    定期“图书专架”推介,工作人员对于热点图书、整套系的图书为读者抽提出来并放于比较醒目的位置,受到了读者的一直热爱和好评。并着手做“地方文献优秀图书排行”,选出陕西省当年所出优秀图书作品,向公众推荐。旨在引领大众阅读好书,通过对陕西优秀图书的推荐、评选,引导广大读者关注陕西地方出版物,促进社会大众对纸质书籍的收藏与阅读。

    6、挖掘馆藏资源,举办展览、提供专题服务

    地方文献工作人员对十几年的特色馆藏进行分析、研究策划了“陕西传统节日文化展”一系列展览活动。2015年,首次策划并举办《祝福祺祥端午节》展览。首次自行策划和举办的传统节日文化展览,采取省馆牵头并提供内容,带动全省地县馆以现场和线上两种形式同时展出。全省62家图书馆利用本馆场地积极开展此次文化展览活动,服务群众达23万人。通过举办展览活动,向社会大众推介地方文献特色资源,引导全省基层图书馆工作者和社会大众,用镜头拍摄和记录身边发生的事物,辑成具有时代气息的图片资源,丰富和创新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馆藏资源,创新图书馆服务理念。

    2016年4月29日,陕西省著名作家陈忠实先生逝世,陕西省图书馆凭借多年专题开发建设经验,当天完成了包含生平简介、缅怀回忆、陈忠实与图书馆、馆藏著作、著作一览、研究文献、影像资料七个栏目的“我们身边的陈忠实——纪念陈忠实先生专题”。2018年2月,策划完成了《马背上的作家——纪念红柯专题》专题的建设工作。

    7、整合特色资源,建设特色数据库

    陕西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尤其是特色鲜明的民俗和民间文化。这些文化资源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和传承,形成了独特的陕西地方特色文化。为了展示陕西灿烂的历史文化,弘扬优秀的文化品质,继承和发展陕西地方文化,陕西省图书馆地方文献选取陕西历史文化、革命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有价值的资源进行开发整合,自2007年以来,已经建成《西安事变》、《陕西帝王陵》、《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陕西民间美术》、《陕西景观》、《陕西文史资料》、《陕西省文化共享工程影视资料库》、《陕西佛教文化资源宝库》、《陕甘宁边区红色记忆多媒体资源库·人物库》、《秦腔秦韵数据库》、《陕甘宁边区红色记忆多媒体资源库·历史事件库》、《话说陕商》、《陕甘宁边区红色记忆·延安精神库》、陕甘宁边区红色记忆多媒体资源库旧址、遗址、纪念地》、《陕甘宁边区红色记忆多媒体资源库·研究文献库》、《丝绸之路·文物古迹篇》、《丝绸之路·文化科技篇》16地方专题数据库,正在建设有《听遍陕西》(特色音频资源库)(一、二、三期)、《陕甘宁边区红色记忆系列资源——黄土高原红旗谱1》(动漫)、《聆听经典:陕北民歌》、《大秦岭大文化资源库(一、二期)》《秦娃诗域游记》(诗话陕西动漫)9个特色数据库。

    二、积极探索地方文献建设和服务的新模式

    为适应新时代下大众对阅读、信息获取的需求,公共图书馆需要不断地拓展服务来满足读者有效的、个性化的信息需求。

    1、服务时间的拓展

    图书馆服务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从仅提供一次文献到兼提供二、三次文献服务的发展过程,从“重藏轻用”到“重藏重用”。从最初藏书只能被少数人拥有和使用,且多限于馆内阅览,到开始重视借阅工作外,服务时间也不断地延长,从一周开放五天,每天开放8小时,到一年365天,每天12小时或更长时间开放服务读者,图书馆服务读者的时间在不断的延长和拓展。

    2、服务空间的拓展

    图书馆空间也从传统收藏为主的储藏空间转变为基于藏阅空间,又呈现出多功能、多样化、共享同在的新空间。

    图书馆服务空间不断地拓展,其一是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始了新馆建设,更重要的是在有限的馆舍空间内,有效地设计和利用。同时,把图书馆馆藏资源分散到居民生活的各个社区,同时开通流动服务、建立图书馆分馆是公共图书馆服务拓展和延伸的有效手段,也是公共图书馆强化其社会职能的应有之举。

    3、服务内容的拓展

    快速發展的科技信息为图书馆进入数字时代提供了所需的技术和设施,满足了读者的个性化、信息化需求,通过阅览、外借、复制、参考咨询、文献传递、宣传报导、定题情报提供、情报分析等方式,广泛地为大众服务,使远离图书馆的读者也一样可获得图书馆服务。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围绕“新”、“特”做文章。

    (1)行走城市,拍摄城市,记录“城市的今天”。近年来,随着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陕西省图书馆地方文献馆藏资源建设工作也力求向多途径、多样化方向努力。首次尝试采用自拍图片资料的方式,自主地记录秦地、秦人、秦风形成本馆独特的地方文献馆藏资源。经过前期文献调研,2015至2019年,先后完成明代秦藩王陵、西安市老公园、西安寺庙以及拆迁村落等专题资源的策划和拍摄,并配有考察文字记录,形成陕图首批千余张自采地方特色照片档案资源。

    (2)对当地各行业人士策划采访,积累“口述史地方文献”资源。响应国家图书馆启动中国记忆项目,2016年陕西省图书馆成功立项 “中国图书馆界重要人物——武复兴专题”,开启了陕西省图书馆“口述史地方文献”的新篇章。2017年中国记忆项目“武德运口述史”目前也已完成9个多小时的采访拍摄工作。2018年策划完成“富平石刻手工艺人井一泉先生采访拍摄”,2019年又启动开展了“陕西记忆·陕西学人口述历史”专题资源建设,至此,共积累“口述史地方文献”资源29小时。

    (3)定期举办地方文献读者活动。根据地方文献特色馆藏,按时间、地域或主题策划多个系列活动。主题内容可以是陕西境内发生过的重大历史事件,也可以选择产生过重要影响的陕籍人物。陕西各地的风俗民情、著名景区、特色饮食、特色建筑、特色艺术等等。 地方文献读者活动的举办,吸引更多的读者了解地方文献,关注地方文化,在弘扬地方优秀文化的同时进行爱国、爱乡教育。

    (4)利用地方文献微信公众平台,了解读者需求,更好服务大众。为了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需求,加强宣传推广地方文献工作,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优秀地方文化,2017年申请开通了“陕图地方文献”微信公众号,旨在通过公众号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推广宣传地方文化,帮助读者高效利用馆藏地方资源,解答读者咨询、收集社会大众对地方文献工作的建议及需求;定期推送地方特色资源、自建数据库、陕西作家系列、陕图记忆系列、西安老公园系列、陕西非遗系列、方言有声小说、名作欣赏等有声节目、工作动态等内容,增强与社会各界及大众读者的直接沟通与交流,提供高效、特色化服务,树立智能图书馆的新形象,增强新形势下的社会影响力,打造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公众平台,成为图书馆面向读者开放服务的特色窗口。

    图书馆是纵向留存并继承人类自古迄今文化科学知识的场所,也是横向连接知识创造与知识利用的纽带,每个图书馆都应立足自身特点,把当前所开展的各种服务做活、做实、做强,开拓出更多促进知识交流的服务模式。转变馆员的角色;改善服务方式和方法,借助科学技术,给予读者更多的知识信息服务。

    【作者简介】

    丁洪玲,陕西省图书馆馆员,主要从事地方文献开发与资源建设.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14:4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