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NK担保公司风险控制研究 |
范文 | 刘天阳 摘要:在中国,担保行业是一个刚起步的新兴市场,也是一个高风险行业。目前担保公司的许多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并不断暴露出许多的问题。本文主要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以NK担保公司为例,通过调查研究NK公司的相关资料,根据NK担保公司保前风险控制、保中风险控制和保后风险控制三个阶段的风险问题,对NK公司的风险控制提出了完善建议,也为担保行业的其他公司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融资担保 担保公司 风险控制 一、引言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涌现了大量的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因为自有资本的不足,需要大量的外部融资。然而中小型企业因为缺少可抵押的资产、经营不确定性高、缺乏良好的历史发展轨迹等原因,其融资需求因银行贷款和证券市场的理性歧视而得不到满足。因此产生了一种特殊的金融组织——担保公司。担保公司经营服务的对象主要是风险较高的中小企业,风险又是金融行业的内在属性,基于这样的特点,担保公司注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所以如何有效控制风险是决定担保行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 河南NK投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NK公司)是经河南省财政厅批准成立的省属国有担保机构。NK公司主要经营包括贷款担保、项目融资担保、信用证担保,融资咨询等中介服务,是一家注资规模较大,合作银行较多,服务规模广的担保公司。作为地方担保行业的代表,本文选择该公司作为分析研究对象,总结该公司风险控制的经验和做法,剖析现阶段业务风险控制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帮助该公司完善风险控制措施,提高风险控制水平。期望在解决该公司问题的同时,也能为其他担保公司提供有利参考和建议。 二、NK担保公司风险控制问题分析 (一)保前调研风险控制不足 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对单个被担保人提供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0%”。NK资本金为50000万元,按规定单笔保额最多不能超过5000万元,截至到2015年底,NK公司所有在保企业中,单笔担保余额超过1000万元的担保总额占全部担保总额的30%,风险较为集中,分散度较低。 (二)保中业务操作不规范 NK公司担保项目的工作人员有意或无意的不规范操作导致保中的风险控制能力下降,如不严格审查合同的相关反担保条款、缩减合同签订流程、与非申保企业法人违规签署合同等,这也会给保后的风险控制和代偿追偿带来巨大的风险隐患,甚至导致项目得不到法律的保障。 (三)保后风险控制薄弱,沟通与追偿制度不完善 担保业务部和风险管理部对保后风险控制尚不能落实到位。在平时工作中,工作人员大多重视保前、保中调查,尽可能规避风险。但对于被担保企业取得贷款后是否将贷款用于期望的活动以及是否违反了相关合同隐瞒收益等情况了解较少。NK公司缺乏员工与领导层的沟通机制,而担保公司在信息中本來就处于劣势,这就对保后的风险控制很不利,一旦遇到被担保企业经营状况恶化,如何及时发现并做好相应对策来降低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NK担保公司风险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担保的项目单一,产品创新能力不强 目前,NK担保公司主营的业务集中在融资担保项目,这也是由公司的性质和为中小型企业提供融资担保这一初衷决定的。《办法》虽然规定,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放大倍数小于10倍,但实际情况是,由于中国信用环境差、银担合作不畅、资本金补偿机制和责任分担机制的缺失等一系列客观原因,我国担保公司的放大倍数平均为3倍左右。NK公司属于国有控股的担保公司,费率一般比民营或外资商业性担保公司的费率要低一些,目前基本维持在2%-3%的收费水平。这就要求NK公司想要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就必须加强对风险的控制和业务的创新,不能只依赖融资性担保这样收益低,风险大的担保项目。在传统的融资担保、委托理财担保、财务咨询等业务中,NK公司也试着开展了基金担保、创新投资担保、创业担保,但盈利一般,创新型的业务开发较少,并没有在NK公司业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风险控制人员是担保业务“三查”制度中的直接执行者,因此风险控制人员的综合素质对提高风险控制能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NK公司风险控制部门的员工主要来源于传统的投资担保业务的从业人员。这些人虽然对于投资担保业务比较了解,也具有丰富的经验,但是却缺乏风险控制的专业训练,对于很多风险控制的相关理论知识和风险控制手段知之较少,对于NK公司的风险控制水平帮助不大。当申保企业出现问题时,无法及时进行相应的预警。培训机制和激励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 1.NK公司虽然各个部门分工明确,但其制度中并没有对保前、保中、保后的流程形成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在某些担保项目的保前调研中,没有设置专人专事,调研流于形式,甚至违规操作,责任分配不明确,别的项目经理干涉调研的情况偶有发生。保中阶段缺乏第三方专家或评审委员会的审查,容易造成判断失误。在项目的保后阶缺乏定期的回访检查,导致在风险控制中处于被动状态。 2.NK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没有遵循制衡性原则也是导致风险控制存在漏洞的原因。在人员职权配备方面没有遵循制衡性原则,导致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关系,在对投资担保项目进行审批的过程中,往往出出现由一个部门或者一名人员就可以完成全部的项目审批工作,这样做很容易造成员工出现道德风险。 四、NK担保公司风险控制对策建议 通过对NK公司风险控制的问题的分析可以发现,NK公司尽管已经设置了较为科学、规范的担保业务流程,但由于在应对外部宏观经济的变化以及内部控制机制和监督追偿机制的不足,直接导致担保业务过程中的风险控制能力降低。担保公司根据风险控制流程,可以分为保前、保中和保后三个阶段。本文以创新担保业务内容,强化内部风险管理意识,提高员工的专业性和积极性,加强各岗位制约监督机制等措施为重点,全面提高NK公司风险控制能力。 (一)加强产品创新能力,强化保前调研制度 (1)针对担保项目单一这一情况,NK公司应加强产品创新能力,主要包括两项策略:担保与非担保业务结合设计、分散转移银保风险设计等。 担保业务与非担保业务结合,以非担保业务收入对担保业务进行风险补偿。非担保业务可以如财务顾问业务,该项业务风险小,但收益有限,并且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开发,所以应当视NK公司的具体情况是否符合进行选择开发。 (2)在加强产品创新能力的同时,NK公司应强化保前调研制度。可以采取的方法包括准则设计、评估模型设计与尽职调查、组合设计与客户开发等。 组合设计主要就是通过风险组合来互相进行风险补偿,可以有效的规避复杂不可控的非系统风险,在风险发生时掌握主动。 (二)提高人员综合素质,规范保中业务操作 1.NK公司应加强对领导队伍的选拔和管理,及时纠正个别领导只关心个人利益甚至违反制度干涉其他部门正常工作的违规行为。通过相关培训提高领导队伍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加强NK公司担保项目在审核和决策方面对风险控制的把控能力。 2.为了加强保中的风险控制能力,NK公司应规范保中的业务操作,可以采取的方法有:审保分离、责任分担与风险抵押、交易结构设计等。交易机构的设计与谈判是风险投资中非常常见的风险控制方法,如对赌条款、一票否决权等。面对项目风險时,风险投资和融资担保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因此借鉴风投的风险控制方法对NK公司是非常有效的。 (三)完善沟通与追偿制度,强化保后风险控制 NK公司应加强保后风险控制制度,完善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领导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完善保后追偿机制。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检查评估、风险预警与债权保全、代偿追索等。 第一,检查评估、风险预警与债权保全是担保业务中应对风险最重要的措施。 第二,代偿追索是在担保业务中,遭遇风险后的应对措施,完善的代偿追索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公司的损失。同时,不同的追索形式可以转移公司的风险,如续保与代偿的权衡、清偿与转股的权衡、诉讼与和解的权衡、追索专业化等。 参考文献: [1]黄灿、甘文勇、李迎.(2014),担保公司:在规范和探索中前行.债券,03,23-28. [2]江小毅.(2013).基于业务角度的融资性担保公司风险控制探讨,特区经济,12,64。 [3]赖昆鹏.(2012).担保公司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浅析,财会通讯,35,31-33. [4]刘艳琨.(2013).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控制与管理.中国统计,07,52—54. [5]王美乐.(2016).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与反担保措施设定.现代企业,10,47-48. [6]张朴.(2012),投资担保公司的风险控制研究.现代商业,11,161-16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