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股权质押视阈下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范文

    陈寅

    

    

    摘要:一般来说,如果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会对公司的经营环境和经营活动产生影响,那么公司的财务风险水平也会受到影响。文章详尽地研究并分析了股权质押可能会给上市公司带来的财务风险,并且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股权质押 上市公司 财务风险

    一、实例概况

    本文以银亿股份(ST银亿,SZ000981)为例,该公司是一家房产企业,根据年报及半年报数据对该公司近年来所发生的股权质押行为进行整理及股权质押比例计算,然后分析了其具体的变动趋势。经过全面的分析发现,该公司股权质押比例超过了上市公司总股数50%,从理论角度来说存在一定的控制权转移可能性。假如出现平仓的情况将会导致控股股东丢失对上市公司的控股权。此外如果股票的价格并没有触及到平仓线,也并不代表控股股东能高枕无忧。如果银亿股份控股股东不考虑极值,将其持股总数与质押数维持在大约80%,一旦出现股票价格跌到预警线,此时资金融出方再提出增加质押保证的情况,控股股东很有可能无法进行进一步的质押保证,从而导致股票持续性下跌,而资金融出方也很可能在此时做出平仓的选择,导致控股股东最终失去自身的控制权。从该企业股权质押数值及近年来银亿股份的市值变化来看,虽然其总市值有一定波动,但所质押股票的市值仍呈现总体增长的趋势。

    二、银亿股份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财务风险影响

    (一)投资风险偏好变化引起的投资风险

    股权质押活动对公司投资活动偏好的影响主要有:一是可能会选择一些投资回报更高的项目,但是随着投资回报的提高其投资风险也会增加;二是为了提高市场投资者对本公司的关注,可能会选择具有更高关注度的热点行业[1]。在开展跨国投资的过程中,完成股权质押后公司开始投资,投资项目中不乏跨国项目,比如较典型的2016年对美国ARC集团和邦奇集团的收购交易。这两家公司所开展的业务涉及诸多国家,因此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作为一个公司来说,如果其属于跨国投资企业而且企业规模较大,那么在开展投资活动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也会更强以及投资风险也更大。

    (二)投资方式选择引起的投资风险

    1.股权并购可能引起的投资风险。企业一旦发生股权并购就可能面临相应的投资风险,交易方在开展上述交易的过程中,向交易方支付对价时采用的形式是支付上市公司的股份,控股股东和交易方之间具有一致行动人的关系。因此客观来说,这种收购方式会导致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明显增加,最终导致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发生变化。通过整理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发现该投资方式的应用可能导致股权结构变动。

    2.关联并购可能引起的投资风险。上市公司所选择的收购投资方式为以向关联方定向增发股份,因此其中存在较多的价格不公允和不透明现象[2]。例如在收购过程中其顺序是由投资公司先收购目标公司,上市公司再对投资公司进行收购,而此收购过程中会存在支付对价差异的情况,一般来说,投资公司收购目标公司与上市公司收购投资公司相比较后者价格更高,见表1。

    (三)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筹资风险的影响分析

    1.过度投资引起的筹资风险。股东完成股权质押后通常面临较大规模的偿债压力,作为控股股东可以引导上市公司进行过度的投资,这一行为可以有效缓解压力,同时还能更好地维持股价,对于降低债权人债务实际价值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这一现象会给上市公司带来一定的潜在投资风险:因为过度投资需要向对外投资的项目投入更多资金,即使在初始投资阶段,为了维持债务规模保持不变,上市公司可以针对一些投资项目适当应用股权融资的方式。但是因为项目投资规模较大且项目开展周期长,因此项目在后期运营的过程中往往也需要较大数量的资金投入。

    2.信号传递机制引起的筹资风险。作为一个上市公司,如果在开展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发生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那么债权人就可能改变对该公司的看法,无形中给上市公司带来了更多的筹资风险,而这也会在银亿股份年报中有所体现。企业通过分析债务融资规模的变化以及银亿股份近年来利息支出情况,可得出该公司筹资成本的具体变化,直接体现出控股股东质押行为对上市公司的投资风险所造成的影响,见表2。

    三、防范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引起财务风险的建议

    (一)加强信息披露

    国内过于股权质押信息披露制度尚不完善,而且对很多关键信息的披露不够充分,比如股权质押得到资金的用途、平仓线等。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必须定期将自己公司的相关信息上报给监理部门,但是通常参与方不会将具体的数据公布出去,因此投资者不能精准掌握具体的市场信息和风险。为了降低市场上所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出于对商业信息保密问题的考虑,建议上市公司不将质押信息全部公开出来。但对上市公司股价与平仓线比例最低120%、股权质押警戒线比例最低135%相接近时将进行预警披露,此外披露对股权质押过程中的资金去向、用途等,以避免市场中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二)对股权质押交易做出必要限定

    1.限定股權质押比例,一般来说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带来的最大风险就是股权控制转移风险[3]。例如将质押比例控制在50%的范围内,即使控股股东不能及时偿还相应的债务,也不会导致上市公司出现控股权转移的情况发生,从而实现降低风险的目的。因此必须合理约束股东股权质押的比例。

    2.限定股权质押时间段。本质上股权质押也是一种负债融资方式,因此必须合理约束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时间段。具体来说,如果某个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已经完成了一定数量的股权质押后,那么就会严格禁止该公司在短时间内再次开展大比例的股权质押。

    3.限定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时点。一般来说,很多控股股东都会掌握较多的企业内幕信息,为了追求更多的非法利益,这些企业可能会利用质押时点,所以采取有效的方法约束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时点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合理限定股权质押时点,不仅能够极大程度地保证债权人的利益,还可以避免资产代替情况的产生,对保证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和谐发展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四、结束语

    目前股权质押交易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采取有效的方法控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的经营环境和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可提高公司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进一步保证证券市场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谢德仁,廖珂.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2018(08):21-27.

    [2]吴静,袁芳英.股权质押视角下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防范对策探析[J].中国物价,2019(09):83-85.

    [3]朱碧婷.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风险承担[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9.

    作者单位:宁波方正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