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企业盈利能力视域的茶企资本市场融入
范文

    任娟 袁金宇

    

    

    

    摘要:对标我国主板上市盈利能力条件限制,以31家新三板上市茶企为样本从盈利能力角度分析茶企资本市场融入,发现我国茶企净利润、经营活动现金净流、营业收入均A股主板上市条件相差甚远,仅有四家企业符合上市条件。为较早融入资本市场,茶企需围绕盈利能力提升加强品牌打造、财务制度建设、生产效率提升和库存管理。

    关键词:茶企 盈利能力 IPO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我国百姓生活 “七事”,作为构成之一的茶,在我国历史悠久。2017年我国茶园种植总面积4588.7万亩,茶叶产量260.9万吨,列世界第二。据2017年数据反映,我国有精制茶加工企业1867家,销售额达1914.8亿元;此外,我国还有各类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包括茶具生产、茶叶深加工等上下游行业和衍生企业共计7万余家,茶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已经成为拉动我国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农村城镇化建设重要途径之一。但我国茶企发展明显滞后,大家大多把目光集中在茶叶、茶道、茶文化之间,而忽略其所依附的组织茶企,茶企也一直难以获得资本的关注。近年,茶企开始重视品牌的打造,在渠道、模式的创新上获得了一定的成功,在资本界也获得了部分关注。最为成功的是小罐茶、喜茶两个企业。2018年小罐茶获2000万天使融资,仅2018年一年就卖了20亿元;喜茶为近几年崛起的网红品牌,在2018年也获得3个亿的融资。2018年12月,八马茶业成功入选 “40年40品牌”,进入我国顶尖品牌行列,一举打破了茶行业无国家品牌的僵局,成为茶叶行业品牌建设的重要事件,八马茶叶也因此获得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茶企的发展需要融入资本市场,获取资本支持已成为茶企品牌打造、文化培育的基础,更是茶企发展的现实条件和必然选择。

    一、我国茶企资本市场融入状况

    上世纪90年代中国茶企开始借力资本市场。当时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与浙江绿洲股份两公司均尝试A股上市融资,但最终失败。在消沉了10多年后,至2007年,龙生茶业、下关沱茶集团、庆沣祥茶业公司、大益集团、云南普洱茶集团、龙润集团等众多家公司也尝试进入A股获取资本,但都以失败收场。后来安溪铁观音集团、广东八马茶业、福建华祥苑、安徽一笑堂等多家公司也欲登陆A股,争夺A股茶叶第一股,却均未成功。这也导致至今我国A股市场仍无茶企。无法在A股上市,茶企只能通过新三板、香港上市和A股茶叶概念股三种形式参与资本市场。

    (一)新三板上市

    我国新三板市场主要服务中小微企业,公司上市采用注册制,门槛很低,备受传统茶企青睐。我国茶企在新三板上市时间主要集中在2014-2018年。2014年1月安徽谢裕大作为茶企第一股在新三板上市,当年另有茶乾坤、黑美人上市;随后的2015和2016年为茶企新三板上市的爆发年,共20家企业上市;但2017年、2018年急剧减少,2017年7家上市,2018年至9月30日仅1家茶企上市。至今我国已有31家茶企在新三板上市(见表1)。按主营业务分布有16家茶叶种植、生产、销售企业,9家茶叶销售企业,6家茶叶机械、包装等茶衍生产品制造企业。

    (二)香港上市

    迄今为止,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有潼关黄金、龙润茶、碧生源、天福、区块链集团五家茶叶生产、销售企业。潼关黄金由中国矿业改名。2008年,中国矿业以一定对价买获星愿茶业公司80%股权,成为“武夷星”品牌的上市企业。区块链集团由坪山茶业更名而来。虽这两家公司在上市后涉及收购兼并行为,但从交易所公布信息看,更名后两家公司的主营业务并未发生变更。

    (三)A股市场上市叶概念股

    因传统茶企均折戟主板,我国A股市场存在与茶产业相关的上市公司,在此称为茶叶概念股。这类公司有峨眉山A、鲁信创投、维维股份、深深宝A、天士力共五家。峨眉山A计划投资1.9亿元设立茶业分公司建设“峨眉雪芽”洪雅基地及茶叶营销网络建设,进入茶叶领域。鲁信创投公司投资“买买茶”游戏和茶叶电商平台;维维股份出资7650万元购入购湖南省怡清源茶业公司51%的股权,涉足茶业;深深宝A已建成年产1.5千吨速溶茶粉茶叶深加工及植物提取生产基地,是国内规模最大的茶原料产品生产商;天士力设立了帝泊洱生物茶集团产业基地,预计投资45亿元建设普洱茶种植生产基地。

    二、茶企A股市场融入的条件

    我国公司股票主板上市实行审核制,发行条件有法律、行政规章和交易所上市规则三方面。现有《证券法》规定,公司需符合以下四个条件才能公开发行新股:具备健全且运行良好的组织机构;具有持续盈利能力,财务状况良好;最近三年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载,无其他重大违法行为;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证监会依据《证券法》授权对“其他条件”进行了明确说明。另外,沪深两市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中分列了在A股主板上市的条件(见表2)。

    三、茶企A股市场融入障碍

    以下将从盈利要求角度分析我国已在新三板上市的股票的主板上市障碍。

    (一)茶企净利润低,业绩增长趋势差

    从同花顺公布近三年利润数据看,2015年有31家上市茶企公布了当年净利润,全年净利润总额为21798.12万元,平均净利润为728.12万元,除简品股份与茶人岭两家企业报亏外,其他均盈利,七彩云南净利润最高,达5024.68万;2016年有31家公司公布净利润,合计为26449.9万元,平均853.2万元,与2015年相比有所增长,共四家企业报亏,简品股份亏损最大,全年亏损达-722.47万元,比2015年增加近600万元亏损;2017年29家企业公布净利润数据(八马茶叶和中吉号两家公司于2018年上半年终止上市,无法查阅到2017年的年报数据),全年净利润仅13142.57万元,平均為453.19万元,与前两年相比出现大幅下降。29家企业中有8家亏损,亏损共计5236.83万元。具体看,简品股份持续亏损,净亏1596.31万元,旭京股份也连续两年亏损,2017年比2016年增加亏损1160万元,亏损额1540.81万元,恒福股份亏损达1230.92。从净利润增长速度看,2017年全年实现增长的企业12家,增长率最高的是子久文化,为131.48%;2017年17家企业利润出现负增长,业绩下滑最大的是恒福股份,下降400%多。除去数据不全两家公司,近三年仅六家企业连续获利,并且三年累计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达到A股上市净利润要求。但这六家企业业绩增长持续性不强,仅佳业股份增长良好,达28%,另三家增长率低于10%,还有七彩云南与铭皇天然两公司业绩负增长,七彩云南下滑幅度最大,达27.05%。具体数据见图1。

    (二)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不足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是经营现金毛流量扣除营运资本增加后企业可提供的现金流量。一般来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加,反映企业收现能力强,坏账风险小。八马茶叶、中吉号两股退市,茶乾坤重大资产重组暂停转让未能获取2017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数据,另外28家企业公布了2015-2017年数据。旭京股份、美灵宝、简品股份、恒福股份四家企业近三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全部为负,三年合计分别为-4280.52万元、-2838.85万元、-2308.64万元、-1867.28万元;另还有10家企业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为负值,10家企业为正值。符合最近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这一主板上市条件的有茗皇天然、博联股份、谢裕大、七彩云南(详细情况见图2)四家企业。

    (三)营业收入水平低

    剔除缺少数据的八马茶业和中吉号两家公司,三板上市茶企中共29家企业公布了2016、2017年年度总营业收入,分别为219816.46万元、225701.22万元,2017年增长仅为了2.677%,增长乏力。从各公司具体情况看,2017年全年营收不足1000万元的企业有两家,不足一个亿的企业19家,佳业股份营收最高达3.45亿元。另有茶乾坤、茗皇天然、明尚德、松萝茶业、美灵宝、谢裕大、七彩云南、佳业股份八家企业营收超过一个亿。一共7家三板上市茶企达到最近3年营业收入累计超过人民币3亿元的条件,分别是佳业股份、七彩云南、松萝茶叶、谢裕大、茗皇天然、美灵宝、明尚德。

    从以上分析发现,在新三板上市且信息全面的企业,若仅从盈利能力角度考虑,符合沪深IPO上市盈利条件要求的企业有七彩云南、谢裕大、茗皇天然三家公司,前两家为茶叶生产、销售企业,铭皇天然为研发、生产和销售速溶茶粉及其他植物提取物企业。另由于企业退市数据不全未能进行分析的八马茶叶和中吉号。中吉号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有两个年度为负值,无法满足条件;八马茶叶已有两年度的数据总额就能达到上市条件要求,参照公布的其他新闻消息,能推测它能达到上市盈利要求。所以从盈利角度看一共四家企业符合IPO上市盈利要求的条件。

    四、资本市场融入建议与对策

    资本的天性就是追逐利润,三板上市企业所展示的盈利能力欠缺既无法跨越A股上市审批的门槛,也得不到资本的青睐,要融入资本市场其核心在于盈利能力提升。任何企业的模式、战略、制度、品牌、文化等等都体现在财务结果中,茶企要明确定位,并持续打造品牌影响力,最终实现盈利的持续增长,从而实现A股主板上市。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强化品牌建设,以品牌争市场。一直以来,我国茶叶呈现“名茶多、名牌少、有品类、无品牌”的尴尬局面,但随着消费升级,“品牌”已成为消费者选购茶叶时的首要关注因素。小罐茶的成功一定程度上就是品牌建设的成功,除了品牌,小罐茶还建立了购买茶产品的标准、重量、价格、包装,全面降低消费者购买茶叶选择成本低,并逐步形成品牌偏好;第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纵观我国茶企上市艰难历程,就有企业由于财务问题致使IPO进程搁浅。当前茶叶营销模式已逐步摆脱传统的门店营销转向“互联网+”模式,要想对销售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就必须结合电商模式构建新型的财务管理机制。同时,随着茶叶行业竞争加剧、产业升级、技术和产品创新提速,要想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加大设备、科研投入已成为必然选择,这都需要良好的资金支撑,只有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才能为茶叶企业做好决策提供依据;第三,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实现提效增收。2017年茶叶已经是产略大于销,茶叶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而且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重视程度的提高、人力成本上升对茶叶生产和工业化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厂房、设备应快速更新,品牌运作势在必行,这些都要求企业广开门路,增加企业融资。最后,强化库存管理,控库存、降风险。由于茶叶生产和茶产品的特殊性,高库存一直是茶企诟病。从全行业看,2015年-2017年茶叶库存量分别约19.2万吨、29.11万吨、35.4万吨。31家新三板上市茶企2015、2016库存分别为107315.33万元,120752.01万元,库存增长12.52%,2018年剔除缺数据信息的八马茶叶和中吉号后,29家公司库存117402.43万元,另两家公司参照2016年库存考虑,2017年31家公司库存大概是131206万元,库存增长率仍高达12%。以2015-2017年营业收入来看,库存占到营业收入的52%、44%、50%。茶企要从全生产链优化生产,加强库存管理,嚴控库存规模,通过营销、产品研发、打包销售等方式消化库存,回流资金,否则巨额的库存势必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和资金流,不进行管控和化解甚至会导致公司资金链断裂。

    参考文献:

    [1]何婧.茶类企业上市现状、成因及对策[J]商业研究,2018(10):4-6.

    [2]高峰,王昕,苏峰.推进福建茶企上市的思考[J]区域经济,2011(10):34-36.

    [3]高水练,林爱惠,杨江帆.福建茶叶企业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企业经济, 2014(6):110-112.

    作者单位: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2:5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