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哥FTA的进出口贸易效应分析 |
范文 | 李燕 一、引言 近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态势迅猛。世界各国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强化与别国的合作,纷纷开始利用各种措施开展双边或多边的经贸合作,进而降低贸易成本,扩大贸易量。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也在积极努力。截至2019年初,我国已签署16个自贸协定,涉及2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哥FTA是中国与中美洲国家签署的第一个一揽子自贸协定,哥斯达黎加是中国在中美洲的重要合作伙伴,本文选择研究中哥FTA中FTA的建立对两国的贸易效应。 二、中哥贸易现状分析 相关数据表明,从2007年到2012年,中国自哥斯达黎加的进口总额整体呈上升趋势,2013年以来有所下降。从贸易额上看,中哥贸易额很小,但是哥斯达黎加作为中国在中美洲的重要合作伙伴,双方的贸易也至关重要。 中哥FTA实施前后,中国自哥斯达黎加的进口并未发现显著性增加。对比其他国家,2002年至2016年中国自哥斯达黎加的进口增长率与从其他非FTA伙伴国的平均进口增长率交错重叠,但2012年中哥FTA生效后,中国自哥斯达黎加的进口增长率明显高于从其他非FTA伙伴国的平均进口增长率(2015除外)。 从哥斯达黎加来看,由于中哥两国的经济体量差异巨大,从进出口份额的结构性占比来看,FTA对哥斯达黎加外贸进出口的结构性影响更为显著,中哥FTA实施以后,对华贸易占哥斯达黎加贸易额的比重迅速升高。哥斯达黎加对华出口比重从2011年的20.04%增加到2012年28.71%,但从2014年开始却逐年下降,到2016年降至4.55%,同期,哥斯达黎加对华进口比重从1.64%增加到15.08%,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增速变化非常明显。 上述分析显示,中哥FTA的建立,对中哥贸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增加中國对哥斯达黎加的出口额上,对中国从哥斯达黎加的进口额影响不显著。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3.1 模型的设定 本文主要运用引力模型分析建立FTA对成员国的进出口的贸易效应,分析建立中哥FTA对中国和哥斯达黎加各自的进出口的影响。通常引力模型的对数线性形式为: 本文应用引力模型来分析构建双边 FTA 对中国和贸易伙伴之间进出口的影响,由于两国人口也会对其有一定的作用,因此需要增加反映人口因素的解释变量。为了避免出现多重共线性问题,本文在解释变量中将引入两国的人口数量,分别用 和 表示。同时,设置虚拟变量 FTA 来区分已与中国建立自贸区的国家和未与中国建立自贸区的国家,FTA=1表示该国与中国已建立自贸区,FTA=0 则表示该国未与中国建立自贸区。最终得到的模型为: 本文所运用的模型如下: 3.2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文中涉及的样本共133个国家,其中已剔除除哥斯达黎加的其他中国的FTA伙伴国,实证分析中需要的数据来源如下: 进、出口额、:联合国贸发委的国际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 DATABASE),美元为单位,并以2015年为基期,将进出口额换算成实际值,以剔除通货膨胀的影响,提高测度的准确性。 中国及样本国家的 GDP 总量 和 :世界银行公开数据中的 GDP(现价美元),以美元为单位。 中国及样本国家的人口数量 和 :世界银行公开数据中的人口总数,以人为单位。 中国和样本国家间的距离:Cepii Database,取中国和样本国家首都间的距离,以千米为单位。 3.3 实证结果 通过单位根检验得出所有变量序列均平稳,无需做协整检验,可以直接用原数据做回归。 3.3.1回归结果分析 根据上述模型,所得出的回归结果如下表: 3.1 回归结果分析 上述表格中,(1)(3)分别表示进口、出口的混合回归模型估计(pooled OLS),(2)(4)分别表示去掉人口的进出口混合回归结果,(5)(7)分别表示进出口固定时间模型的回归结果,(6)(8)分别表示进出口双重固定模型回归得出的结果,根据表中数据知,在各次回归中,GDP、人口及距离均显著,对中哥之间的贸易产生正效应,且FTA系数在六次回归中均显著为正,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中哥FTA的建立对两国间的贸易产生了促进作用。 四、结论与建议 经过上述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一)中哥FTA对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均有一定的影响,且对中国向哥斯达黎加的出口影响更为显著;(二)FTA的出口促进效应具有一定的时滞性;(三)FTA战略有助于提高我国外贸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全面实施“走出去”战略,可以加快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基于我国现阶段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和经济全球化的大势,未来我国FTA的战略发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我国要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业结构调整,逐渐摆脱在国家贸易中逆差的局面;(二)进一步扩大FTA战略,积极寻求合适的FTA伙伴,重视我国与伙伴国间的经济结构和竞争力,便于形成对我国有利的FTA合作方案,更加注重FTA对我国的经济获益;(三)推行统一的中国FTA贸易规则和标准,构建互利共赢的发展导向型FTA新模式,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形成和发展注入更多的中国元素。 【参考文献】 [1] Jeffrey A. Frankel,Shang-Jin Wei.Regionalization of World Trade and Currencies: Economics and Politics[J].The Regionalization of the World Economy, 1998:189-226. [2] 陈元澈,曹玲.中韩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及对策分析[J].税务与经济, 2014 (2): 63-67. [3] 赵金龙,王岩,刘鹏.对中、韩、日三国农产品贸易争端的剖析及对策建议[J].理论观察, 2005 (5):98-9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