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GF银行CS分行小企业信贷管理政策与建议 |
范文 | 罗文军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间接融资占主导的社会融资模式短期内仍难以改变,银行仍然是贡献社会经济增量的关键因素。然而作为社会经济最为活跃的部分,也是对间接融资最为迫切的小企业信贷规模近来仍然增长乏力,由于各种风险因素的考虑,融资难、融资贵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小企业发展。本文探索在当前形势下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尝试提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实现风险管理模式的优化。 【关键词】信贷风险;风险管理;专营模式;对策 一、GF银行CS分行简介 GF银行成立于1988年,总部设在中国广东省广州市,是国内首批组建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截至2015年末,GF银行资产1.84万亿,在权威机构排名中,GF银行进入全球银行前一百强,排名列第92位。 GF银行的经营领域基于《商业银行法》,涉及发行金融债券、同业拆借、买卖政府债券、匯款、结算等全部银行业务,其主要业务是吸取公众存款、发放贷款等。GF银行以“建设中国最高效中小企业银行”为首要任务,以成为中小企业战略伙伴为核心目标,量身打造助力中小企业发展的综合服务方案。到2015年末,在全国36家分行设立有专营的小企业中心227家,配备小企业专营团队人员超1300人。 GF银行CS分行成立于2009年,是GF银行在HN境内的一家省级分行,目前设有22家营业网点,遍布HN境内六个地市。GF银行CS分行现有总资产规模超300亿,下设12家小企业中心,配备小企业专营团队人员50余人,管理的小企业金融资产超40亿元,客户数超1000户,2015年荣获总行小企业经营优秀分行。 GF银行作为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商业银行, GF银行CS分行所在的区域也属于中国具有普遍特征的中部省份。然而,小企业业务发展过程中的信贷业务风险管理问题伴随着GF银行CS分行的飞速发展日益凸显,成为在管理小企业授信业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GF银行CS分行小企业信贷管理政策与建议 (一)参考商事制度改革,推进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二十世纪以来,为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增强社会效率执行,同时为中小企业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便利,商事制度改革逐渐提上日程,并在各试点的试验下开始步入正轨,从而刺激了市场,各企业纷纷迸发活力,在社会主义市场上进一步挥洒激情,为经济增长与市场改革添砖加瓦。在商事制度改革的影响下,小企业专营模式的信贷管理也可以参照前者的成功经验,为小企业制定一系列的准入与管理政策,努力做到“宽进严管”。在努力扶植小企业发展、提供融资的基础上,保障贷款的回收,控制坏账的产生,在改革的推动下实现互利共赢。 (二)完善信息化管理,构建网上银行小企业公示制度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贷风险市场监管不再是一个银行机构闭门造车的行为,而变成了一个连通性的问题。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建立小企业信贷网上银行,将许多业务流程与资格查询通过网络手段加以简化,实现一定程度的流程优化。从事前的调查开始,经过一系列的电子申请与审批流程,各层级的管理者都可以足不出户就在网上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完成权限内应做的审批工作,最后到双方的合同签订,都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达成,形成一个完整的流程。在网上单笔审批业务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扩展,建立网上批量审批系统,以适应日渐复杂、数量飞速增长的网上信贷业务,使其成为一个逐步成长并成熟的业务。对于网络审批,设定一个相对柜台服务较小的额度,并将申请关键词类似的客户归类到一个群集中,便于银行进行管理与审批,即使单笔业务出现纰漏,也会因为额度较小而降低损失与风险。 同时利用信息的流通性,制定小企业公示制度,将监管结果及跟踪调查的小企业信用风险在网站上进行公示,有利于信息使用者积攒经验,利用已有的历史数据分析风险,预测风险。对银行信贷业务尤其是小企业专营信贷业务而言,小物业的过往经营状况及信用等级对风险管控至关重要,这就需要良好的数据管理系统进行辅助,整理并公示小企业的期初期末结算、经营业绩及现金流量状况,使银行在审批信贷业务时有一个更准确的判断。以计算机信息和数据管理系统为支持,将企业经营信息与数据分析一分为二,分别列示,并设立专门的模块与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同时紧跟市场变化情况,对小企业公示系统及时更新,发挥信息的时效性,努力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贷风险。 (三)改进作业流程,构建优秀信贷文化 1、创新风险识别方法 对于小企业贷款风险识别方式而言,一般有系统识别和人工识别两种方式。系统识别较为呆板,而人工识别则主动判断差异较大,目前一般采用两者结合的方式。从识别的时间来看,有贷前识别和贷后识别即贷后管理,这里主要是贷前识别,即贷前调查。传统的贷前调查更注重企业的财务信息,正如前文所述,小企业的财务信息往往不充分,不真实,所以需要创新风险识别方法,如通过现金流识别法,品表识别法、声誉识别法等。现金流识别法针对客户处于不同行业、发展阶段,通过较长时间段的跟踪分析,评判其现金流是否正常和健康。品表识别法也是我行国商业银行在长期对小企业的风险管理过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风险识别方法,品包括企业主人品、产品以及抵押品,通过对企业主人品的考察、产品的适销度以及抵押品状况,考核其是否正常;而表即电表、水表、报关单表等,体现小企业的现实经营状况,且很难作假。声誉识别法则通过访部利益相关者如上下游、同业等,对其经营进行评价,这些都是较为成熟和有效的风险识别方法。另外,作为风险识别措施,在小企业贷款额度的控制上,应注重其整体融资额度的合理性,而非单纯对本行的融资需求;在贷款用途上,应严格控制,分析是否与经营相匹配,确保合理使用,防上挪用到高利贷、房地产等高风险领域。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风险识别的方法更多样化,商业银行应当与时俱进,对小企业的违约风险做出客观的评判。 2、改進贷款风险监控方法 对于小企业贷款风险监测,仍有可能改进贷款安置和风险监测方法。例如,通过专业化的贷款发放机构进行贷款资金的管理与发放,以实现银行标准化、专业化的管控目标,提高银行工作效率,降低贷款风险。贷后管理对小企业来说也是一个管理上的难点。有许多小企业客户,贷款额度很小,截止日期还比较短,对产品的需求各不相同,操作的不确定性很高。如果完全依赖客户经理通过现场访问识别管理风险,不仅昂贵且人力资源消耗过多,客户经理的负担过重也可能导致未落到实处的贷后风险追踪。因此,风险管理方式逐步系统化、智能化、信息化。 当前,中国工商银行数据管理在国内最为先进,系统也最为完善。工行总行已建立数据中心,并且可以通过联网系统获得各分行、支行的即时数据,使其风险度量模型的不断完善。银行在信息高度透明、准确全面的基础上建立的风险监控,使风险管理可以从银行内控管理机制建设延伸到客户基础信息建设,依托风险度量模型,银行可以实时接收到系统早已设定并不断进化的风险预警信号,使滞后的、静态的风险管理模式转变为实时的、动态的管理模式,实现防患于未然。信贷综合管理系统构建作为技术性非常强、工程量极其庞大以及复杂的一项工程,需要引入适用旳先进风险度量模型,可以整体规划、分期实施,滚动开发,既满足现实需求,又兼顾长远发展。当前国内外有多家的科技企业,长期进行银行信贷管理系统方面的研发,在人员、技术亦或经验上均要比国内商业银行自主开发更具优势,商业银行也可借用外部力量,提高系统开发质量。 在信贷管理领域,通过“信贷工厂”流程化的系统,嫁接到GF银行引进的SAS决策系统的基础平台,同时积极参与行业联盟,通过接口互联、数据合作和平台共享等模式,致力于系统互联、账户互认、资金互通,持续建立良好的互联网金融生态环境和产业链,和大量中小微企业建立了伙伴型的合作关系。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参考文献: [1]陈皓.破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基于商业银行的视角[J].金融监管研究.2017(07). [2]肖远企,蔡江婷,陈刚明等.小企业融资理论、政策与实践[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3]王长春.建设银行辽宁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产品创新的实证研究[M].时代经贸,2015.(1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