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案例研究 |
范文 | 陈红利 【摘 要】近几年,财政部陆陆续续发布了有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文件,要求现在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深刻体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强化信息化建设,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2016年以来,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广泛开展起来,内部控制实施效果明显。本文研究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通过案例研究,找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优化;案例研究 由于财政部的号召,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正在火热进行中。理论界也热情高涨,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产生大量研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成果。通过收集资料,本文发现,研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硕博士论文大量增加,杂志期刊上也涌现了无数篇短小的相关论文。这一方面说明财政部号召的响应力度非常大,另外一方面也说明了通过财政部的号召,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工作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有助于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实践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更好地实施内部控制,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的成效。 本文认为,内部控制的体系建设,首先是制度和流程的建设,还有监督体系也是必不可少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虽然已经开始建立和完善,但是因为以前内部控制的缺失,建设也不是短期内能够一蹴而就的,因此,不断的研究和探讨,不断发现新大问题并加以改善,是必要的。 一、理论基础 内部控制的形成是以许多其他相关理论为基础的,反过来内部控制理论又为其他相关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一)古典组织论 古典组织论强调义务与职责关系,认为两者是相互关联不可缺失的,有义务就一定要有相关的权力,负责义务无法尽到,反之有权力就必然有义务,不然权力就没有作用。但是权力还是得有一定的局限即权限。权力必须服从组织的安排与控制。在权力中,指挥、命令、实施、评价、监督等构成一根链条,保障权力的实施并达到完成义务的目的。权力遵循授权,授权组织自上而下,有垂直管理和水平管理。上下级之间是垂直管理,职员之间或部门之间是水平管理。在这种管理的链条中,体现了组织的安排与效率。 (二)控制论 管理活动中,控制是必要的,没有控制就无法管理。事业控制论是管理论的重要部分,但是控制论的发明者不是管理大师,而是一名法国的物理学家,他在1834年论述物理科学哲理时,提出了控制论。1948年诺伯特?维纳发展了控制论的的思想,著书《控制论——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控制论思想进一步被广泛运用于管理学和财务等学科,控制论是理念广为渗透,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中都运用控制论作为理论基础。控制是基于信息而产生的,信息的传递过程也是控制的过程。控制需要信息反馈,所以信息反馈是课程活动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需要财务信息等信息为前提,控制的根据和手段有预算、法律、内部审计、会计准则等等。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理论分析 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为实现国家预定的事业目标,通过设立完整的控制制度、完善的管理和业务流程,目的是防止管理、财务、业务等诸多方面的风险、防止贪污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等,以及落实内部控制制度的控制措施。对经济活动进行管控的一整套体系。内部控制还需要有评价制度,评价内部控制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找出风险点,预先进行防范。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有五大原则,第一是要涵盖单位从管理、财务、业务、人事、合同等等方面,即从单位整体到业务的每一个方面,这就是内部控制体系设立的全面性原则;第二是在全面性原则的基础之上,要区分重点事项与非重点事项,讲究成本效益,对于重点事项重点控制,这是重要性原则;第三要设立岗位、人员在各类与业务上的相互牵制和监督,相互制衡,减少由于岗位与职责没有制衡和监督导致的损失或者犯罪,这是制衡性原则;第四,内部控制体系要随着事业单位所面临的环境以及单位内部情况的变化不断修订和完善,以满足新的内部控制要求,这是适应性原则;第五是成本效益原则,在重要性原则的基础上,讲求以较低的内控成本达到较高的内部控制效益。 三、案例介紹 H是一家事业单位,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医疗工作。单位设立了内部资金管理制度,设置了内部控制组织架构。单位主要负责人办公室为组织架构的第一层,负责全局处理单位的重要事务以及主要决策;第二层是单位的党政办公室,负责党委日常事务安排,以及处理党委决策下达等工作,还有纪检监察室,负责对各项制度的执行监督;第三层是普通办公室,负责各项具体的管理工作;第四层是各业务部门;第五层是后勤等部门。除此之外,还设立了采购管理小组,管理物资采购以及基建等工作。由于内部控制依稀不够完善,虽然成立了内部控制领导小组,但是形同虚设,没有明确的职责与义务,不能发挥作用,而且没有建立内部控制联席流程,没有指定内部控制牵头部门。另外没有预算领导小组。 H单位设置了“三重一大”集团决策制度。 四、案例分析 通过调查和走访,发现了一下存在的问题: (一)主要负责人的意识问题 H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没有真正参与到内部控制活动中来,不了解内部控制的主要责任人是单位主要领导的概念,也没有召开过与内部控制工作相关的会议,没有布置内部控制活动,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基本不了解。 (二)内部控制制度执行问题 虽然H单位设立了相关的一些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在执行方面还是存在制度成为摆设、操作不按制度来的问题。担任影响制度只是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并没有认真地去研究和讨论,没有考虑操作性要求,缺乏具体的流程,造成实施难的现象。 (三)会计信息质量分析 H事业单位对会计信息质量重视度不高。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随着经济形势以及事业单位的改革不断修订和改变,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虽然H事业单位依然像过去一样,没有设立专门的财务部门,会计工作由普通办公室下辖的财务室担任。财务室工作人员对会计工作认真负责,也设立了财务制度和财务工作流程,操作方面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的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进行,会计与出纳实行了岗位分离。总的来说,H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没有明显的违规现象。存在的问题就是,财务室工作人员不仅担负财务工作,还担负财务之外的部分工作,总是忙碌,会影响财务工作质量。另外,进修学习的机会相对比较少,学习新的知识不仅困难,往往满足不了财务工作的新要求。 (四)内部信息系统建设问题 当今社会,通畅的信息传递对于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十分重要。H 事业单位建立了信息系统,涵盖了单位内部的财务信息和业务流程信息,问题是对于业务控制活动比较重要的报销、合同以及基建信息没有纳入单位信息系统,导致信息系统传递不全面。此外,信息没有归总统一,各个信息独自为战,缺乏信息的综合性。 (五)预算管理分析 H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与预算报告方面的工作表面上是符合要求的。但是预算执行方面却存在着问题。一是预算执行差异率偏高。主要原因是单位领导和部门不够重视预算编制工作,认为与自己关系不大。财务室工作人员没有跨部门信息,所以预算金额与实际差距较大。 (六)收入支出内部控制情况分析 H事业单位收入,与其他事业单位一样,大头是国家财政拨款,支出按照国家规定的事业单位支出进行分类,按性质分为基本支出 (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项目支出(基本建设类项目和行政事业类项目)。收支的内部控制决策由主要领导的办公会决定,收支统筹管理部门为普通办公室,支出归口管理部门为各业务处室,执行机构为本单位所有部门,监督机构为纪检监察室及内审部门。 至于收入管理,H事业单位单位的《收入管理制度》中没有对业务价格的确定。也没有政府补助收入相关的收缴规定和票据管理的规定。在收入管理制度的制定上有缺陷,会导致收入混乱,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 对于支出的管理,H事业单位没有设立支出计划,也没有支出标准的制定,支出审批没有设立相应清晰的流程规定,这对支出的管理先天不足。人员导致贪污浪费,是国家财产遭受损失。 按照规定,事业单位的收入实行归口管理和票据控制,H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有办公室的财务室管理,二办公室的财务室知识进行会计核算,没有对业务部门的会计资料进行跟踪管理,如没有对禾田进行定期检查监督。H事业单位对于票据的管理相对比较规范,安排了专人专责,并有管理票据的电子系统,对票据的申领、启用、 核销、销毁进行序时登记,保证了票据的安全。 在支出事项实行归口管理和分类控制方面,有些制度和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在《支出管理制度》中, 没有清晰规定哪一类支出应该归哪个部门管理,即分工不明确,也没有对于异常之处情况如何进行处理的流程规定。 在支出業务流程方面,H事业单位的支出审批程序以及支付程序太过形式与繁琐,而且不合理,没有按照大小金额进行权限分配,太过死板,导致流程的不可操作。 (七)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分析 H事业单位的资产相对比较简单,固定资产是其主要的资产。 虽然H事业单位按照财政部的要求制定了资产管理制度,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该制度流域应付的痕迹比较重,制度在一些条文规定方面不够规范,制定方法不够科学,可操作性较差,制度流于形式。例如:没有资产损坏如何赔偿,没有定期必须进行资产清查制度,没有对于资产使用进行跟踪管理的规定,没有制定内部审计制度,没有进行会计控制,没有岗位分离等等。这样的结果会导致资产损坏无人承担责任无人赔偿,国家遭受损失;没有定期清查,不能及时发现财产损坏、财产遗失或者财产被盗,失去了追偿的最好时机,而且还不能及时发现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等等。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可以看出,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要达到更加的要求和产生内部控制活动的成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和职工的思想认识到行为的自觉性、从人的内部控制理念到建设和实施内部控制的能力等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相关的学习培训,加强内部控制思想和内部控制专业技术培训。这些都需要国家财政部门再起指引和推动作用。 (二)建议 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对事业单位来说,首先是提高管理层以及其他职工的思想认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作用与摘要性,而不是应付财政部门;二是要建立完整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控制流程,实际工作按照制度和流程走;三是预算工作模块和流程要进行优化;四是收入支出的审批、制度、流程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不能出现漏洞。 (杭州市河道管理总站,浙江 杭州310014) 参考文献: [1]周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若干问题研宂[D].厦门:厦门大学,2014. [2]刘怒.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一以H市运管局为例[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3]赵亮.事业单位财务体系内部控制若干问题的分析[J].中外企业文化,2014(11). [4]刘永泽.唐大鹏.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13(1). [5]彭玉花.关于建立健全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J].时代金融,2012(7). [6]叶月飞.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11(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